广灵水神堂附近景点 广灵县水神堂的由来

导读:广灵水神堂附近景点 广灵县水神堂的由来 1. 广灵县水神堂的由来 2. 广灵县水神堂的由来简介 3. 广灵县水神堂作文400字 4. 广灵的水神堂是什么朝代的 5. 广灵县的来历 6. 广灵县水生堂 7. 广灵县水神堂的由来和传说 8. 广灵县水神堂的传说 9. 广灵县水神堂的由来和历史

1. 广灵县水神堂的由来

大同有云岗石窟,大同城南浑源县悬空寺,恒山。大同市万人坑。大同广灵县水神堂,甸頂山。

2. 广灵县水神堂的由来简介

名山圣水,多藏于人迹罕至的地方,若要领略它的风采,往往需经一番跋涉之苦。广灵水神堂却不同,它位于山西广灵县城东南一里,从县城中心出发,几分钟便到。

水神堂

当地传说,水神堂为明代燕王朱棣与残元战斗扫北获胜后所建。朱棣当年为什么要建水神堂,是还愿还是祈福?隔着遥远的时空,我们不妨做一大胆的揣测,朱棣扫北,双方经过一年的“拉锯战”,给百姓造成很大痛苦,再加上广灵十年九旱,于是朱棣良心发现,祈求上苍风调雨顺,造福百姓,遂建水神堂。

关于广灵水神堂最早的记载,见于明正德年间的《大同府志》:“壶山,在广灵县城东南一里。平地一山,山下乱泉涌出。其水与壶流河水合流如壶,故名。上建‘丰水神祠’。”据此,水神堂的可知历史至少已有500年。明嘉靖五年(1526年),古钟铭文记有“广灵县水神堂”,是“水神堂”名称的最早记录。

广灵水神堂不仅山奇,水奇,且与广灵县历史上的经济、文化发展相联系。可以这样说,水神堂是广灵县的一部“自然神书”,要了解广灵县,得从阅读“水神堂”开始。

八合院建筑史上罕有

壶山满是绿树,四周环水,远远望去,就像一个绿色岛屿浮在水中。山南一条玉带似的石砌拱桥引到水神堂的山门前。山门正上方悬有清乾隆年间广灵知县朱休度题“小方壶”的竖匾,此匾有画龙点睛之意,意在告诉人们,这里的景物,可以与山东蓬莱仙岛“大方壶”相媲美。水神堂所在的壶山,山顶为圆形小山包,由火山喷发后的岩浆堆积而成,远看就像日本的富士山。

水神堂建筑群始建于明,清代重修,总体平面呈八角形,每边长十三四米,建筑面积仅900平方米,但就是这弹丸之地,建筑布局却设计奇特,容纳了一座建筑物40多间的完整庙宇:采用南北中轴线,山门、钟鼓二楼、观音殿、九江圣母祠、文昌阁等一应俱全。

中间主体之外,门、廊、厅、室八面环筑,结构紧凑,浑然一体,典型的外观八合院更是建筑史上罕有,是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古建园林代表作品。2006年,其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环山皆泉如沸如喷

清康熙本《广灵县志》载:“壶山,旁无附麓,兀峙一山,上有大土庵。内有石井,其水每从座下狮口溢。以果物投之,即由山脚下流出。其空灵神异,骇人听闻。且环山皆泉,如沸如喷,犹如万斛珠玑……”相传水神堂是“丰水神祠”与“大土庵”的合称,原来水神堂的主泉眼在圣母殿的大土阁下,一泓泉水常年从一石狮口中喷出,但不知哪一年,山顶石狮口中的主泉眼消失了。

凉亭内的水井里,虽有水神堂的主泉眼,但看不到井底泉水的涌动。几步之隔,另是一番天地:在山与水的交界处,一个个细如笔管的泉眼不停涌动,粗略数了数,一平方米竟有20多个小泉眼!环水神堂一周大约500米,有多少个泉眼?谁也没有数过,只能用成千上万来形容。

水神堂水的神奇远不止这些,据说,这里的水是纯天然矿泉水,用它洗眼能治疗和预防眼疾。居住在广灵县城的人们,每天晨练之后,迎着初升的太阳,蘸着凉爽的清泉洗眼,数百人围于一堤,好不壮观。

清代“清明上河图”

北宋年间,画家张择端以一幅著名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场景,闻名海内外。广灵水神堂里有 奇特的建筑,称为“百工社”,东西墙壁上有两幅壁画,称为“百工图”。近年来,民俗专家认为,这两幅展示清代手工业和百姓生活风貌的壁画,细致入微,堪称清代的《清明上河图》。

东墙壁画,共四层,每层有五幅画。第一幅画的内容是反映私塾的,这是古人“万般皆下品,惟 有 读 书高”思想在壁画中的反映。再往下,有医生给病人看病的画面,有酒店卖酒的场面,有石匠、油匠、麻绳匠、柳编、编苇席等匠人们劳作的场面,仿佛置身于“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的环境中,叮叮当当的锤声似乎遥遥传来。

石桥

西墙壁画,也是四层,每层五幅画。第一幅是反映泥瓦匠砌墙的场景,第二幅是木匠上梁。其余的壁画,分别有香房、染房、饼子铺等劳动场面。“百工社”供奉着各行各业的始祖。正中间一位是老子,是火炉工匠的始祖;右边是公输班,也就是鲁班,是土木建筑工匠的祖师;左边是范蠡,他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位丞相,后来弃官经商,称为文财神,作为商人的祖师供奉。据说,广灵水神堂“百工社”是全国惟一供奉商神的地方。解放前,寺内祭祀香火旺盛以鲁班为最,每逢农历二月十五和五月初七,广灵县工匠都要聚集水神堂祭祀鲁班。

如今,广灵的剪纸已经走出国门,广灵东方亮小米、画眉驴、豆腐干在全国的声名也颇为响亮。百工社,就是广灵县手工业、商业发达的源头呐。

石刻犹记朱公德政

广灵县人说,在水神堂周围的山坡上,盯住一块石头看上一阵子,石头上便会出现依稀可辨的字迹,便会冒出几句诗来。这话说得虽然有点夸张,但从一个侧面说明,广灵水神堂山坡石刻之多。

说起广灵水神堂壶山石刻,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清代广灵知县朱休度。朱休度出身书香世家,是清代著名学者朱彝尊四世侄孙,乾隆五十四年以荐授山西广灵县知县,嘉庆元年秋因病去任。他是清代广灵知县中惟一录入《清史稿·列传》的著名人物,“待人以诚,人亦不忍欺。周知民情,诉曲直者,数语处分,民皆悦服”。

朱休度爱好诗文,在繁忙的公事之余,游走于广灵的山水之间,水神堂是他经常光顾之地。清嘉庆元年秋天,朱休度上书朝廷,请求病退,朝廷批准了他的请求。临别之际,广灵百姓恳求他留在广灵,但朱休度去意已决,后当地百姓请匠人画了《壶泉垂钓图》,刻在他经常垂钓处的石壁上。此画经数百年风雨洗礼,现已不存。

水神堂砖塔

水神堂砖塔,即灵应宝塔,位于大同市广灵县城东南的壶山水神堂东南隅。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神堂建筑。

塔建于清乾隆六十年六月(1795年),光绪二十五年重修( 1899 年)维修。塔系六面七层楼阁式实心砖塔,塔高十七点五米。仿木制结构雕有斗拱、门窗、脊饰、塔刹,比例适度,雕技高超,塔身四丈有余。

通观水神堂砖塔,其雕塑艺术精美,毫无粗糙之处。水神堂砖塔与其它建筑群,,山西清代建筑的精华。

3. 广灵县水神堂作文400字

作为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大同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美誉,特别是以云冈石窟、北魏悬空寺为代表的北魏文化;以华严寺、善化寺、观音堂、觉山寺塔、圆觉寺塔为代表的辽金文化;以边塞长城、兵堡、龙壁、明代大同府城为代表的明清文化,构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可以概括为平城文化、边塞文化和佛教文化。

截至2013年,大同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4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云冈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省级文物保 护单位20处,市、县文物保护单位300余处。这些文物保护单位中有古建筑188处,古墓葬38处,古遗址66处,石窟寺9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3处(其中革命文物18处),石刻及其他22处。大同市共有馆藏文物9.7万余件。2017年9月,山西省大同市入围榜“2017最美中国榜”目的地城市榜。

以下为著名景点列表,有兴趣可以搜索具体情况:

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平型关战役遗址,平城遗址,许家窑人遗址,九龙壁,大同关帝庙,观音堂,法华寺,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方山永固陵,万里长城大同段,觉山寺塔,古城遗址,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旧址,悬空寺,浑源永安寺,浑源文庙,律吕神祠,栗毓美墓,荆庄大云寺大雄宝殿,曲回寺石像冢,沙梁坡墓群,禅房寺塔,天镇慈云寺,广灵水神堂,阳高云林寺,古城堡墓群,吴官屯石窟,李峪彩陶文化和青铜器遗址,鼓楼,大同府文庙,高山遗址,青磁窑遗址,许从赟墓,吉家庄遗址,盘山石窟,赵武灵王墓,古城墓群,千福山汉墓群,洗马庄汉墓群,浑源文庙,恒山建筑群,界庄遗址,古磁窑窑址,麻庄汉墓群,兴国寺,大同古城墙,云冈南梁遗址,罗家湾遗址,北魏鹿苑,大同天主堂 ,帝君庙,高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代藩九王坟,宁静寺,宜宁县城遗址,扬州窑石径幢,鲁班窑石窟等。

魅力古都,天下大同欢迎您!

4. 广灵的水神堂是什么朝代的

广灵县古建筑众多,又有优美的自然风光。白羊峪群山属恒山山脉,位于广灵县城西20公里处,属南壶森林公园五大景区之一。汉白玉石林也是当地一大特色的自然风光。千福山始建于明朝,每年“娘娘圣诞日”四路八方居民男女云集于此,举行一年一度的千福山庙会。圣佛寺是广灵有历史记载规模最大的佛寺。广灵水神堂有有一座六角七层实心阁楼式砖塔。

5. 广灵县的来历

现全国的卑姓人口不会超过10000人,属稀有姓氏。

卑姓,现今稀有姓氏。卑姓的源出有多处,源于姬姓的就有2支。一支出自春秋时期四君子之一信陵君之后卑子,子孙以祖父字为氏。另一支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卑谌之后,亦系以祖父字命氏。另源于任姓,出自黄帝轩辕氏后禺阳,属于以国为氏。禺阳后分衍有卑国,子孙以国为氏。再有源于曹姓,出自黄帝轩辕氏后代晏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晏安衍生出的多个氏族中有“卑徐”氏、子孙有简为“卑”氏者。亦源于鲜卑族,避难取其族名中之“卑”字为氏。卑姓现在江苏省的南通市、启东县、如皋县都有聚居,整个南通地区的卑姓总人口约3千众。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阜城镇阜南村也有一支400来口。在辽宁省辽阳县唐马寨镇张家村也有300来口聚居。辽宁省昌图县后窑镇六家子村、昌图县亮中桥镇四方村这2个村总计1300来口。 另在云南省澄江市海口镇松园村石门自然村也有300来口。河北唐山市古冶区有个较为有名的“卑家店”地名,但此处的卑姓人在历史上就已都迁到了今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白官屯镇东稍头村和丰润区银城铺乡刘庄子村,2村带上整个丰润、唐山的卑姓共有2000多众,这2村的卑姓据族谱的明确记载,就是鲜卑族所汉化的卑姓。另上海也有100多人的散居卑姓,几乎均系南通地区迁沪的。据统计估算,现全国的卑姓人口不会超过10000人,属稀有姓氏。

6. 广灵县水生堂

说的是山西省大同市吗 ,如果说的是北方的山西大同的话, 那涉及的地方有很多 ,比如恩山附近的红岳县 ,桃花龙洞所在的灵丘县 ,由水生堂的广灵县,还有那个不足圆的贴针线 ,有大童谢 ,嗯 反正意思捏不起来 有好多好多啊 而且呢这这些地方的都有好多美景 。

7. 广灵县水神堂的由来和传说

水神堂,极乐寺,南寺,朝阳寺,白羊山峪,剪纸博物馆,黑油洞,

8. 广灵县水神堂的传说

过去有水神堂水电站,早不存在了,后来水产养鱼了。

9. 广灵县水神堂的由来和历史

云冈石窟   华严寺、善化寺、平型关战役遗址   悬空寺,平城遗址,许家窑人遗址,九龙壁,曲回寺石像冢、方山永固陵、荆庄大云寺大雄宝殿、觉山寺塔、浑源永安寺、长城(大同段),栗毓美墓、沙梁坡墓群、古城堡墓群、禅房寺塔、大同煤矿万人坑、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旧址、天镇慈云寺、广灵水神堂、云林寺 以上全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鼓楼、大同府文庙、大同关帝庙观音堂、高山遗址、青磁窑遗址、许从赟墓、吉家庄遗址、盘山石窟、赵武灵王墓、古城墓群、千福山汉墓群、洗马庄汉墓群、浑源文庙、恒山建筑群、、界庄遗址、古磁窑窑址、麻庄汉墓群、李峪彩陶文化和青铜器遗址、兴国寺、大同古城墙、北魏鹿苑、大同天主堂、帝君庙、龙王庙、高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宁静寺、宜宁县城遗址、扬州窑石径幢、鲁班窑石窟、吴官屯石窟、代藩九王坟、罗家湾遗址、古城遗址、云冈南梁遗址,法华寺

Hash:2a577121e6c741907c7b27be9ae5966db407448e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