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广州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导读:广州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广州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1. 广州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2. 广州 红色旅游 3. 广州著名红色旅游景点 4. 广州市红色景点 5. 广州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包括 6. 广州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介绍 7. 广州红色文化旅游景点 8. 广州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有哪些 9. 广州红色景区有哪些地方

1. 广州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红色经典景区 广州起义纪念馆,即广州公社旧址,为原国民政府广东省立公安局,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中国广州市起义路200号之一,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张太雷领导发动的广州起义而建立的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所在。

深圳市中海旅行社,1961年,旧址被国务院选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广州起义纪念馆宣布隶属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2016年12月,广州起义纪念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2. 广州 红色旅游

广州的景点多的是,长隆游乐园,小蛮腰,白云山,夜游珠江,南海神庙,香雪公园 看桃花,红松树湿地公园,等等天然景区,还有很多百年老店给游客们提供了吃在广州的享受,还有北京路步行街,服装批发市场,,皮革制品批发市场等等都是广州吃喝住行玩的特色。

3. 广州著名红色旅游景点

中山纪念堂是红色教育基地。

中山纪念堂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集资兴建的。 中山纪念堂于1929年1月动工,1931年11月建成。1956年,重铸的高5米的孙中山先生铜像屹立在纪念堂前。1963年对纪念堂进行了大规模翻修,屋顶全部采用蓝色琉璃瓦,在6万多平方米的公园四周增建了铁栅栏,在园内栽种了很多树木、花卉。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八角形建筑,外形庄严宏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设计师巧妙运用了建筑力学的结构原理,采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跨度达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东省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4. 广州市红色景点

“恰是百年风华”广州红色筑迹展在广州市规划展览中心揭幕,并开展学术沙龙。作为中国近现代革命策源地,广州的革命遗址、红色印记星罗棋布。展览以“红色之旅”为主线,精心展出了八条红色主题线路,展现“党史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英雄广州续传承红色江山”的壮丽图景。

红色旅游是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形式之一,近年已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最闪亮的增长点。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活化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用景观语言创建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在旅途中解读红色故事、激活红色热情,从而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

当前,广东正在开拓一条兼具创新性和吸引力的红色文化传承路径,让红色资源活起来、动起来,在年轻人以及家庭游客中营造红色旅游的旅游消费新风尚。在建党百年之际,广东亮出更“潮”、更亮的文化底色,加上“主动打卡”的民间氛围,形成了推动本土红色文旅持续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文脉现状:群众旅行中自发学党史 红色文旅消费选择多

用“存量丰富、形态多样”来形容广东的红色旅游资源,毫不夸张。作为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广东红色革命历史跨度长、事件影响大,百余年来留下了中央苏区、粤北红色堡垒、东江纵队抗战、爱国名人侨乡等数不胜数的红色资源,为红色旅游开发提供了天然沃土。

数据显示,广东目前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51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处,省级单位105处,革命文物的数量与级别均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评选中,广东省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中有3条入选。

当前,广东正在发挥文化和旅游业的优 ,推出系列红色展览、惠民红色展演及系列宣讲活动与红色精品线路等,让红色资源全方位活起来、动起来。“主动打卡”氛围日渐浓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及家庭游客以假日旅行的方式自发学党史、主动体验红色文化,红色旅游在民间蔚然成风。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全省纳入监测的13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共接待游客104.9万人次(同比增长176.7%,较2019年同期增长4.9%)。“五一”期间,“红色旅游”关键词搜索量较4月同期环比提升约7倍;对比2019年同期,红色旅游景区订单量实现约375%的增长。

在广东各地,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开发及宣传力度逐年递增,极大丰富了居民的红色文旅消费选择。以广州为例,截至目前,共普查出各类红色旅游资源619项,其中已公布的红色史迹(不可移动文物)115处,全市初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景区体系。作为广州红色资源最集中的区域,越秀区正在创建“国家红色文化建设示范区”,用一条全程约6公里的“红色文化步径”将观音山战斗遗址、中山纪念堂、杨匏安旧居、广州起义纪念馆等11个经典红色景点串珠成链,让省内外游客深深感受到广州这座城市的英雄底色。此外,广州推出的6条“不忘初心红色之旅”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以及精心策划的红色主题巴士等,也成为市民节假日休闲出游的人气之选。

广东红色旅游火热,小学生特地穿上正装、戴上红领巾前来“打卡”

正装打卡极具仪式感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广东红色旅游消费的主体,渐渐年轻化、家庭化。苏香旭2015年就开始在广州起义纪念馆担任讲解工作,亲身见证了这一变化:“以前我们以接待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生团体为主,自2020年起,家庭游客数量全面反超,成为观众的主要组成部分。很多父母或爷爷奶奶带着小朋友来参观,也有一家三代人一起来打卡的。”

8月的一天,记者在广州起义纪念馆现场亲眼目睹了这一景象:正值暑假,当天馆内几乎一半以上的游客是青少年,其中大部分为跟随父母前来的小学生。一些孩子特地穿上正装、戴上红领巾,参观之余还不忘在馆内巨幅党旗前“打卡”留念,极具“仪式感”。

同程旅游相关调查显示,当前我国红色旅游核心人群中,40岁以下人群占比近九成,其中“00后”“90后”为主力人群。携程的统计数据也显示,上半年红色旅游景区门票预订群体中,亲子家庭占比超三成,以“80后”带娃家庭最多。

对此,广东中旅总经理罗彪认为,年轻一代正在接受比以往更加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熏陶,他们了解革命历史的途径和手段也前所未有地丰富。应当说,红色旅游只以中老年客群为主的状况一去不返了:年轻人自发的爱国主义情怀,让聆听红色故事、致敬英雄模范的“红色打卡游”成为市场主流,推动业界挖掘红色旅游更新、更潮、更丰富多元的内涵,让红色旅游变得比以往更加“接地气”。

“红色旅游及红色文化已经开始真正融入广东的许多家庭,成为一场‘心灵洗礼’。”罗彪说,近年来,随着各类高科技手段的普及与红色文化历史研究的深入,广东对红色资源的旅游开发不仅越发精品化,不少项目也更具有写实性和代入感。“红色+生态”“红色+研学”“红色+乡村”等由红色旅游延伸出来的“红色+”多元业态,形式越发多样,吸引的受众也越来越广泛。

红色文物见证革命历史

倒逼景区修炼再出发

游客对红色旅游景区的期待和要求与时俱进,这也倒逼红色景区以更加潮流、开放的心态不断推陈出新、修炼内 。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谢莹表示,红色景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方法在近几年有了明显变化:“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过去‘参观+讲解’的单一体验方式,而是希望有更多元的参观体验。红色景区正在大量运用高科技手段提升自身对公众的吸引力,也致力于打造自己的品牌IP。”

记者了解到,在增加沉浸式参观体验方面,省内不少红色景区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如利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增加展览的“现场感”,策划各类沉浸式互动体验,打造红色主题话剧、音乐剧、木偶剧等。同时,在对已有的红色资源及其精神内涵不断深挖的过程中,更不乏令人耳目一新的跨界操作。

今年7月,“永远的红色——广州起义组曲”广东音乐赏析活动在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下辖的广州起义纪念馆奏响。这一组曲由广东音乐名家屈庆在上世纪50年代呕心创作而成,是广东音乐的第一部组曲式交响史诗,却一度被束之高阁。在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与广东音乐曲艺团的联手策划下,该曲被重新整理编排,最终得以与公众见面。

据谢莹介绍,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推出的“红色广州+”系列活动,正是通过跨领域、多形式的融合,以红色历史加音乐、话剧、电影等形式,用沉浸式体验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此外,该馆打造的“红色文化轻骑兵之追寻革命足迹”活动,沿广州起义部队(红四师)的转战路线,经花都、龙门、紫金、海丰、普宁等地一路追寻革命足迹;通过与研学机构合作,化身旅游产品设计者,策划推出了相关红色研学及党史学习教育路线,将进行系列后续研发,正努力将“红色文化轻骑兵”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让文物走出展馆,让生活与历史相连接。”据了解,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这一思路和做法,已渐渐成为省内众多红色场馆及景区的共识。“主动走出去”的红色景区,正在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好地触达全省各地党员群众的“家门口”。

5. 广州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包括

红宫红场位于广东省海丰县城人民南路中段。是中国大革命时期,以彭湃同志为首的共产党人领导海陆丰人民建立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活动场所。红宫原为明代学宫。于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29年)海丰知县郑源所建,其面积为1850mk。现存建筑有灵星门、拱桥泮池、前殿大成殿(又称“文庙”) 和两厢配殿。两厢配殿现保存许多革命文物。

大成殿是红宫主体结构。1927年在中共东江特委和彭湃同志的领导下,在“八一”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的帮助下,海陆丰人民继4月和9月两次武装暴动之后,10月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夺取政权。11月18日至21日在这里召开海丰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海丰苏维埃政府,通过了“没收土地案”等八项政治纲领。

大会场四周和街道都粉刷成红色,会场用红布复盖墙壁,代表红色政权因此把学宫改称“红宫”。

红场原为明代“社仓”,清代时称“东仓”,清末倒塌成为草埔。因此当时称该地为“东仓埔”。占地2.2万m2。 海丰苏维埃政府成立前,彭湃同志指示在该地兴建“红场”,作为庆祝海丰苏维埃政府成立会场。故兴建了大会主席台和红场大门。

整个大门上装璜浮凸线花条图案,门额上浮塑“红场”两个大字。红场中央彭湃同志的那座铜像于1986年塑建,10月28日彭湃烈士诞辰90周年时揭幕。

铜像坐北向南,垫座由花岗岩石制成,高2.3m、长2m、宽1.7m。正面中间碑板铸塑徐向前的题字;垫座上面的铜像高3.2m、重2t,由广东美术学院雕塑家雕塑、佛山市球墨铸造厂铸造。 1927 12月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彭湃同志和红二师等领导在这里召开5万多人参加的“海丰人民庆祝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

次年元月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与徐向前率领的广州起义部队红四师在这里胜利会师。1961年国务院颁布“红宫红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广州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介绍

十九路军凇沪抗日将士坟园 水荫路113号 新一军印缅阵亡将士公墓 广园东路2133号、广源中农贸市场、濂泉路28号 沙基惨案烈士墓 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 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 兴华街燕岭路 胡汉民墓 广汕一路329号广东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林伟民墓 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 日军侵华遗址(碉堡) 渔沙坦大和嶂山顶 日军侵华飞机库遗址 龙口东横路28号

7. 广州红色文化旅游景点

1. 广州市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

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滨江西路230号,是广州市内保存较好的民国建筑。1922年5月1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劳动组织书记部在此召开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会议形成了八小时工作制等10个决议案。

2. 广州市南沙虎门炮台旧址

分布于广州市南沙区的大角山、蒲洲山、上下横档岛和大虎岛上,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鸦片战争和华南抗战的历史见证。

3.广州市辛亥革命纪念馆

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金洲北路563号,是一座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而建的大型专题性纪念馆,总展厅面积6670平方米,公共服务区2283平方米,反映辛亥革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历史。周边联游目的地包括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东征烈士墓园、大坡地炮台、金花古庙等。

4.广州市海珠区十香园纪念馆

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中怀德大街3号,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是晚清广东著名画家居巢、居廉的故居,因院内曾植有素馨、瑞香、夜来香、鹰爪、茉莉、夜合、珠兰、鱼子兰、白兰、含笑等十种香花,故名"十香园"。居廉在此设账授徒,培养了一大批近代美术人才,因此十香园又被誉为"岭南画派的摇篮"。 该馆定期开展免费书画展览。

5. 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古城博物馆

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与南新路交汇处附近,馆名由金庸先生题写。南头古城曾是历代岭南沿海地区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集散地。该馆系统介绍南头古城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和南头作为郡县治所在地的历史变迁。

6. 珠海市林伟民与中国早期工人运动史迹陈列馆

位于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鱼月村泰宝街。林伟民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第一任执行委员长,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先驱。场馆占地面积3700㎡,建筑面积4005㎡。

7. 河源市龙川县福建会馆

位于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新居委会华新路39号,始建于清代,是当时在龙川县的闽籍商人投资兴建的同乡会会所,曾是我党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

8. 梅州市丰顺县坚真纪念馆

位于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坚真公园内,展出了李坚真不同时期的图片、照片和文字材料。李坚真是中国妇女运动先驱、无产阶级革命家、老红军战士,也是中央红军参加长征的32位女干部之一,也是中央苏区第一位女县委书记。

9. 汕尾市陆河县激石溪革命根据地先烈纪念园

位于陆河县新田镇西北端激石溪革命老区境内,地处海丰、惠东、紫金三县交界处,是中国工农革命时期中国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海陆丰苏维埃革命政权的后方根据地。

10. 江门市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

位于开平市百合镇茅冈村委会杨桃山,为纪念“ 场上的婚礼”、著名革命夫妻周文雍陈铁军烈士而建,是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

11. 阳江围歼战革命烈士纪念园

位于阳江市325国道白沙段佛子岭。阳江围歼战是解放战争时期广东战役中最重要、规模最大的战斗之一,阳江围歼战革命烈士纪念园为铭记牺牲烈士而建。

12. 广东省方志馆

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618号,成立于2011年,是我省第一个以地方志命名的省级公共文化机构,设广东省情展览,分广东大观、岭南文化中心地、海洋文明重要发祥地、民主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专题展览六大部分,让观众在较短的时间内真切感受和了解广东的历史和现状。

13. 粤海关博物馆

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沿江西路29号。粤海关博物馆设于粤海关旧址“大钟楼”内,是全国直属海关第一家国有博物馆。粤海关博物馆主要展陈粤海关的发展历史,是了解广东乃至中国对外贸易、中外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史的重要窗口,是开展中国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8. 广州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有哪些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附近的景点有:

1、广东省博物馆为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博物馆是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旧馆于1957年开始筹备,馆址定在文明路6号(今215号)。

2、华南植物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华南植物园在市北郊约八公里处,总面积四千五百亩,汇集了三千二百余种植物,是中国科学院四大植物园之一,被誉为“热带亚热带植物博物馆”。

3、花城广场。广州的新中轴线广场,四季都有花开,新的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等环绕,夜景非常美。花城广场建有人造的景观湖、大型的喷泉和灯光广场,绿树环绕,还有5个花岛,一年四季都有花开,还会举办花市、灯光节等活动。

4、正佳广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正佳广场,坐落于南中国最繁华的商业圣地——广州市天河路228号,其中购物中心面积300000平方米,地上7层,地下2层半;西塔楼是48层超五星级酒店;东塔楼为25层超甲级写字楼。

5、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陵园坐落于广州市水荫路113号,先烈路的北面,总占地面积6.2万平方米。陵园是为纪念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日战役中阵亡将士,于1933年由华侨捐资建成的。

整座陵园建筑规模宏伟,布置严谨,造型庄重典雅,南北走向的墓道形成一条十分明显的中轴线,主体建筑均用花岗岩石砌成,是一座富有古罗马建筑风格的陵园。

6、海心沙亚运公园。海心沙位于珠江和新中轴线的交汇处(纬度23.1,经度113.3),以繁华的城市中心为背景,在白云珠水间拔地而起,作为举办第16届亚运会开闭幕式的场馆,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

海心沙占地面积约17万平方米,东西长960米,南北宽250米,就象一艘扬帆起航的巨轮,承载着广东人民的务实和拼搏精神,充满热情地驶向远洋。

7、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为举办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广东省、广州市政府投资3亿元建造的天河体育中心。于1984年7月4日破土动工,1987年8月30日竣工,被誉为“一流速度、一流建筑、一流设备”的体育建筑,曾获得国家优秀设计一等奖、鲁班奖等。总占地约58万平方米。

8、广州天河公园。天河公园,是区属综合性公园,位于广州天河区员村,西靠天府路,南连 埔大道,北接中山大道,来往交通十分便利。

公园总面积为70.7公顷,水体面积占10公顷。天河公园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要特色,公园规划为五个功能区:百花园景区、文体娱乐区、老人活动区、森林休憩区、后勤管理区。

9、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镇黄村,北邻世界大观、航天奇观、高尔夫球场、科学中心等旅游景区,西南为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大学区。

它是广东省政府为承办第九届全国运动会而投资16.7亿元巨资兴建的现代化体育场馆,用地面积10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它已成为广州引以自豪的新城市标志。

10、天环广场(Parc Central)。位于天河路正佳广场与天河城之间,项目总用地面积4.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包括地上两层、地下三层,地上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

9. 广州红色景区有哪些地方

1.白云山

白云山地处广州白云区,是南粤众多名山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羊城第一山”的美誉。由于雨后初晴以及暮春时节山峰间总被白云萦绕,白云山也因此而得名。白云山由30多座山峰组成,主峰摩星岭382米高,这里景色最美视野最好,在这里可以俯视整个广州市,远眺珠江。

2、莲花山

莲花山,原名“石狮头”,地处广州市番禺区,由于封顶有一块奇石形似莲花而得名。莲花山由48座红色砂岩低山组成,海拔108米,是狮子洋西岸的制高点。

3、天堂顶

广东爬山十个好去处之一,天堂顶地处广州从化石门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内,是南昆山的主峰。广州很少有1000米以上的山峰,而天堂顶海拔1210米,是广州地区最高的山峰。最安全的路线是从石门公园景区进入,还可以沿路欣赏花海。

Hash:cc8f1cc34554ea580a0f7511304074e8e785a1c2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