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从化以后的发展趋势?
喜欢可以关注我和我们的微信:JohnsonDerek杰迪西服高级定制
2014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广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转型促发展,鼓足干劲克服经济下行压力等困难,全年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今年,经济环境十分严峻和复杂,在国家一系列调控措施的作用下,宏观经济逐季回调,国家、省、市GDP增速分别为7.4%、7.8%和8.6%,比三季度略有提高。我市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经广州市统计局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317.07亿元,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10%(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增速比1-9月提高0.8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4个百分点,呈现稳中有进向好态势(见下图)。其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4.02亿元、147.42亿元和145.64亿元,分别增长4.5%、8.9%和12.3%,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同期的7.94:46.65:45.41调整为7.58:46.49:45.9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5%、44.2%和52.3%,分别拉动GDP增长0.3个、4.4个和5.2个百分点。
与广州市十二个区县比较,我市GDP总量排名第十二位,增速排名第三位,增速比广州市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
(二)经济发展呈现积极变化
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升
随着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快,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逐步回升,按法人单位所在地统计,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3.86亿元,同比增长19.7%,增速比1-9月提高4.1个百分点。从投资构成看,建设改造投资105.88亿元,同比增长12.6%;房地产开发投资77.99亿元,同比增长31.0%。从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额11.32亿元、32.04亿元和140.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0.0%、10.7%和18.7%。从结构看,工业投资额32.04亿元,同比增长10.7%;民间投资额132.08亿元,同比增长27.5%。
重大项目支撑作用增强。今年,全市46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74.4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40.5%,完成年度投资计划(83.5亿元)的89.1%,投资完成率高于去年同期4.5个百分点,创近年新高。其中,基础设施及民生事业建设类项目21个,完成投资额49.8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7.1%,基本完成了年度投资计划;主导产业类项目21个,完成投资额19.8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额23.4亿元的84.5%;平台建设进一步夯实,生态工业、高端旅游、现代农业三大平台完成投资4.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7.7%。
与广州市十二个区县比较,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排名第十一位,增速排名第三位,增速比广州市平均水平高5.2个百分点。
2、消费潜力明显激发,增速保持较快增长
美时家居广场商圈升级改造,欣荣宏国家商贸城全面开业,华润万家品牌企业进驻从化等,有力推动我市商业消费领域进一步拓展。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18亿元,同比增长16.3%。实现商品销售总额(批发业和零售业)419.61亿元,同比增长31.8%,增速比1-9月提升1.3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销售额299.32亿元,同比增长39.5%;零售业销售额120.29亿元,同比增长15.8%。住宿餐饮业营业额34.26亿元,同比增长19.0%。20家重点商业企业全年完成销售总额约260亿元,同比增长28%,占全市商品销售总额的62.0%。
通过大力举办各类旅游文化、国际美食节等商贸活动,旅游业增长稳定。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904.79万人次,同比 增长14.1%;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2.42亿元,同比增长15.7%。
与广州市十二个区县比较,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商品销售总额总量均排在全市各区县的第十二位,增速分别排名第三位和第二位,增速比广州市平均水平分别高3.8个和13.8个百分点。
3、实际利用外资实现高位增长
今年,我市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全年引进企业27个,同比增长12.5%;全年合同利用外资3.40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实际利用外资自5月份开始扭转下降局面,形势逐渐向好,全年实现0.37亿美元,比增46.7%。
与广州市十二个区县比较,我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量排名第十二位,增速排名第二位,增速比广州市平均水平高39.6个百分点。
4、财政收入有所增长
今年,我市通过积极挖掘税源增长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稳步增长,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15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三大主体税种——国内增值税和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合计实现税收收入9.38亿元,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1%,同比增长10.3%。从来源看,税收收入18.79亿元,比增8.8%;非税收入12.37亿元,同比下降0.4%,主要受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大幅下降48.7%影响。从部门看,国税部门入库收入4.25亿元,比增17.4%;地税部门入库收入14.54亿元,比增6.6%;财政部门入库收入12.37亿元,下降0.4%。
与广州市十二个区县比较,我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量排名第十一位,增速排名第六位,增速低于广州市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
5、税收收入保持稳定增长
今年我市税收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全市实现税收收入(剔除海关代征,含免底调库)43.87亿元,比增9.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7个百分点。其中,国税收入(剔除海关代征,含免底调库)18.60亿元,比增16.0%;地税收入25.27亿元,比增5.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税收831万元,同比下降0.6%;第二产业税收22.94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工业税收17.21亿元,同比增长16.8%;第三产业税收20.85亿元,同比增长4.9%。
分税种看,增长较大的有:国内增值税11.31亿元,比增12.2%;企业所得税10.04亿元,比增18.4%;个人所得税3.02亿元,比增17.9%;车船税1.44亿元,比增94.8%;房产税1.14亿元,比增18.0%。
与广州市十二个区县比较,我市税收收入总量排第十二位,增速排名第七位,增速比广州市平均水平高0.7个百分点。
6、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我市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措施,加大对社保、卫生、住房、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全年一般预算支出40.39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民生及各项社会事业支出29.12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2.1%。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99.99%,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8.2%;继续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城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均较去年有所提高,分别提高到600元/月/人和560元/月/人,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由不低于当年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70%提高到85%。
(三)产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转型升级显见成效
今年,我市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有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同期的7.94:46.65:45.41调整为7.58:46.49:45.93。第一、二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52个百分点。
1、农业发展势头良好
我市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重点推进万花园广州市农业发展平台项目,基本完成两个特色农业示范园的规划,同时大力推进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建设与发展。今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31亿元,同比增长3.3%(按价格紧缩法计算,下同),增速比1-9月提高0.9 百分点。其中种植业产值24.63亿元,增长7.8%;林业产值1.13亿元,增长6.3%;畜牧业产值8.82亿元,下降7.9%;渔业产值1.67亿元,下降4.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06亿元,增长8.1%。
与广州市十二个区县比较,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总量排名第六位,增速排名第二位,增速比广州市平均水平高2.5个百分点。
2、工业生产稳中提质
今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704.04亿元,同比增长13.5%(按价格紧缩法计算,下同),其中:18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668.04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4.9%,同比增长14.0%。完成工业销售产值673.19亿元,同比增长13.4%,产销率95.62%,比上年同期提高0.05个百分点。
与广州市十二个区县比较,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总量排名第九位,增速排名第二位,增速比广州市平均水平高6.1个百分点。
从经济类型看,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3.94亿元,同比增长6.7%;“三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83.8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54.5%,同比增长20.3%,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是推动工业增长的主引擎。
从亿元企业看,全市84个超亿元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621.2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8.2%,同比增长15.3%,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
从主导产业看,四大主导产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414.99亿元,同比增长12.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8.9%,对全市工业生产增长贡献率达56.4%。其中,生物医药及化妆品日用品行业共实现产值156.30亿元,同比增长29.2%;汽车制造及摩托车配件行业共实现产值93.63亿元,同比下降3.6%;新材料新能源行业共实现产值84.01亿元,同比增长6.7%;电器装备及家用电器行业共实现产值81.05亿元,同比增长13.2%。
工业用电量增速继续攀升。今年全市工业用电量10701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3.1%,比一季度(6.1%)、上半年(9.8%)、前三季度(11.4%)分别上升了7个、3.3个和1.7个百分点,与工业生产趋势基本一致,为工业加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第三产业增长较快
今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145.64亿元,比增12.3%,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提高8.9个、2.6个和0.4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是总量最大的行业,全年实现增加值48.61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3.4%,同比增长15.3%,拉动经济增长2.1个百分点; 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分别为27.94亿元和41.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5%和11.5%,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0和1.5个百分点;金融业有所回升,全年实现增加值1.73亿元,同比增长10.0%,拉动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分别为14.97亿元和10.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2%和6.1%,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4和0.2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
2014年我市经济实现了平稳发展,但运行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经济总量偏小,“追兵”压力大
我市经济发展基础比较薄弱,GDP总量一直在广州各区县排名最后。2014年我市GDP317.07亿元,仅占广州市总量的1.9%。与邻近区县相比,我市GDP总量是番禺区的21.4%,是花都区的31.6%,是增城市的35.5%。经济总量偏小,差距较大,“追兵”压力较大。
(二)新增企业少,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全市月度审批新增“四上”企业31家,其中工业1家、批发业8家、零售2家、住餐业7家、房地产业13家。全市年度审批新增“四上”企业37家,其中工业11家、批发业2家、零售5家、住餐业2家、房地产业6家、服务业11家。 增企业尤其工业、商业新增数量少,作为可持续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行业,它们新增动力不足,整体经济增长难以为继。
(三)项目瓶颈制约,影响经济加快发展
我市用地指标不足、各种审批手续耗时较长、资金不足、企业自身筹建慢等各种保障要素制约突出,导致项目落地难,建设推进缓慢,甚至部分优质产业项目流失,有增资扩产意向的部分现有企业也一直无法实现扩容提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加快发展,制约经济增长。
三、对2015年经济发展形势的预测
2015年,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世界主要经济实体走势分化,有喜有忧;国内经济发展稳中有忧,下行压力较大;省、广州市经济发展放缓;从化下行压力犹存,但经济发展具备稳定运行的基础和条件。
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形势充满变数,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使得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持续。从国内形势看,国内经济虽有下行压力,但各项刺激经济措施的出台有效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省、广州市情况看,经济下行压力仍存在,经济增速目标较去年均略有下调,但提出以实施创新驱动为总抓手,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从我市实际情况来看,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明年经济有一定下行压力,但仍具备新常态下平稳增长的基础和条件:一是撤市设区增添新活力。设区后,我市将在人才、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获益,进一步推进城市飞跃发展。二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增添新动力。广州市支持鳌头、太平两镇创建新型城镇化示范镇,将成为从化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两翼”。三是项目增添新动力。广汽比亚迪、丰力轮胎二期等一批重点项目将在今年陆续建成投产,进一步提升全市工业经济总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然而,困难和挑战不容忽视,保持稳定增长也有难度。当前我市经济运行的主要困难是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以及产业发展瓶颈。一是房地产市场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据国土房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9.2%,销售金额同比下降14.4%,虽然设区、地铁、高速公里建设等带来一定利好,但房地产销售量与房价变动仍充满不确定因素。二是消费规模不成气候。受国家政策规定,住宿餐饮业还没完全复苏,消费缺乏新亮点。三是外贸进出口形势不容乐观。2014年外贸进出口走势一直处于疲软状态,全年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四是产业发展瓶颈制约。供地不足、资金缺乏、审批慢、人才少等因素制约全市经济发展。
四、建议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十二五”规划全面收官和“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的衔接年,更是我们适应新常态、应对新调整的关键年。全市上下要捉住机遇,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找准发展定位,积极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发展上新台阶。
(一)立足当前,稳工业、促投资,进一步巩固经济向好势头
1、实施“工业引领”战略
工业是我市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要采取措施稳定工业发展。一是要加大服务力度,实现“暖企行动”常态化。将“暖企行动”制度化,采取各种形式,加强与企业互动,积极协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通过有针对性的帮扶,促进企业良好发展;二是要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扶持汽车、生物医药、新能 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不断增强内生成长动力,同时鼓励摩托车、食品、精细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加强自主创新,推动传统工业向中高端迈进;三是要加快园区发展。实施园区扩容增效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两大”工业园区平台开发建设,推进低丘缓坡核心区开发,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规划,做实硬基础、做优软环境,积极引进、培育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环境影响小的产业向园区集中,打造产业高端发展平台,发挥园区对工业经济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2、实施“项目驱动”战略
适度的投资规模、合理的增长速度,是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抓好投资的拉动作用。一是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全市工业投资占比偏低,2014年比重为17.4%。应下大力抓好工业投资,以工业的大投入来促进工业的大发展,以工业的大发展来实现产业的大升级;二是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抓好38个2015年重点项目建设,切实提高项目质量,尤其加快广汽比亚迪新能源客车、宏羽铜业、好莱客等重点项目建设,争取项目尽快发挥效益。同时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加强对重点项目进度的跟踪协调,及时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审批难、征地难、拆迁难、融资难”等问题,推进项目建设大提速;三是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引导支持民间资本投向支柱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鼓励扩大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公用事业等公共领域,充分发挥民间投资的主体作用,增强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二)着眼长远,提三产、促消费,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1、实施“消费创新”战略
从趋势来看,消费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同时从城市竞争来看,随着网络以及交通等日益便捷,如近年来电子商务和网络消费迅猛发展,未来十年甚至有赶超传统消费的可能,因此,我市应当积极推动消费转型创新。一是激活消费潜力。高端零售、住宿、餐饮业,要紧跟消费者需求导向,转变经营理念,调整营销方式,使商品、服务更加社会化,更加接地气,既能满足高端消费需求,又能满足民生消费需求;二是强化消费集聚。加快建设“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优势,充分运用信息化、连锁经营等手段对传统商贸业进行改造,大力打造以“欣荣宏国际商贸城”为核心的商业经济圈,提升商业承载力;三是发展新业态。通过规划引领、项目引进等手段鼓励企业发展新兴商务业态,引导更多的传统商贸企业向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创意文化、科研等现代服务业新业态经营,推动全市消费模式革新,引发新的消费增长点,挖掘出潜力巨大的新市场。
2、实施“服务倍增”战略
一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能优化产业结构,同时也将促进财政收入质量的提升。应加快发展与现代制造业密切相关的房地产、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生活服务等行业;二是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乘借“撤市设区”新契机,强化“产城融合”理念,抢抓国家、省和广州市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机遇,按照“突出重点、示范带动”原则,积极推动鳌头、太平两镇创建凸显岭南风格的广东新型城镇化排头兵,全面提升中心镇的综合承载力、聚集力和辐射力,以城镇化带动新兴服务业发展;三是大力发展总部经济。要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大公司带动战略,建立总部企业协调服务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通过企业兼并、重组与联合,推动服务业资源整合,重点引进优质总部经济企业,培 育市场竞争力强的服务业企业,提升服务业整体实力。
Hash:eb742f572bc8b8cf097c185d1e7e44fc866da175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