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观音堂景点(宝丰观音寺简介)

导读:宝丰观音堂景点(宝丰观音寺简介) 观音堂古村落探访相关知识 宝丰观音堂示范区级别 河南省平顶山汝州市的旅游景点? 观音堂的河南 观音堂周边有几个旅游景点

观音堂古村落探访相关知识

从平顶山新城区出发,驱车约56公里抵达宝丰县观音堂乡“三间房”村。

据村里老辈讲有个传说,称当时始祖带着三个儿子单家过日子,山岭薄地也难裹腹。忽然有一天,一个云游的僧人来到,敲开始祖家门请求住宿躲避寒冷。始祖将家中所有吃用的东西都拿出来, 招待僧人三天,临离开时,僧人指着东部山腰处说,那里有处好阳宅,可以保你一家人丁兴旺。始祖听从了僧人的话,就在大山的山腰处建起了三间茅草房,引来了杨姓人家来联姻,并搬进 此地开荒辟地,繁衍生息。后有路人问村名,回答就叫三间房。也许这就是三间房村的来历。

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村头,首先看到是村头的牛,这年头牛也很少见了,拍个照,哈哈哈。

刚刚拍完牛,一位热情的大娘就迎了上来,热情的问我们从哪里来?吃饭没?让我们顿感温暖。据大娘讲,现在村里只有6个人,其他人大都搬迁或移走。并热心的为我们讲解,切介绍隔壁的大爷是村里最年长的,已90岁了~

宝丰观音堂示范区级别

宝丰观音堂示范区级别一级。

宝丰县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以五美庭院评比为契机,积极动员群众对自家房前屋后,室内、院内卫生进行无死角清理。

河南省平顶山汝州市的旅游景点?

1、法行寺塔为长方形密檐式砖塔,高约30米;外形略呈抛物线形。塔基高0.7米,呈方柱体,上为9层八角形涩檐,每层均有一半拱形小佛龛。顶部于塔刹座上立宝珠形铜座;塔身南壁辟圆券门,门内设方形塔心室,可达第二层;室顶用迭涩砖层砌,造型奇特。九层迭涩密檐颇具宋、金特点,似为宋、金时加筑,但塔身的壁面砖虽经多次抽换,外形仍保留有唐代风格。该塔敬有三皇姑。传说上古时期,汝州有蛟龙作崇,上天派三皇姑下界捉蛟,用铁链把蛟龙锁了起来,并挖一深井,囚于其中,井口上压一巨石,锁链系于石上,在上边建宝塔一座镇压,使其永远不得出世,此塔就是法行寺塔。法行寺也因有此塔而俗称塔寺庙,寺前街道也取名叫塔寺街。2006年,国家文物局批准法行寺塔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风穴寺

风穴寺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区东北8公里处的风穴寺国家森林公园内,距怪坡景区2公里。该寺始建于北魏,原名香积寺,隋代改名千峰寺,是佛教天台宗胜地,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与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风穴志略》载,龙山阳侧有大小二风穴洞,洞深数十里,天变时,洞内出风,猛不可挡,故名风穴山,寺因山而取名“风穴寺”。风穴寺虽是北方寺院,却不沿中轴线布局,而是依山就势而建,具有江南园林风光。周围景观星罗棋布,素有八大景、七十二小景、三十六福地之称。更重要的是风穴寺保存了祖国灿烂的文化遗产,现存有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建筑140余间,被专家称为“古建筑博物馆”。其中唐代七祖塔、宋代悬钟阁和金代中佛殿被称作是风穴寺的三大国宝。唐开元二十六年所建的“七祖塔”为全国现存七座唐代高塔之一;宋代悬钟阁内悬挂一口宋宣和七年铁铸大钟,重9999斤,被誉为“中原之一钟”;中佛殿为金代建筑,为单檐歇山式,梁架结构科学严谨;风穴寺塔林是我国三大塔林之一。寺内碑碣林立,或记事、或题咏,楷、草、隶、篆风格迥异,存有唐代的尼陀罗咒、宋代的经幢、元代的塔铭。风穴寺及塔林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 穴寺的四大特点:1、深山藏古寺,曲径通幽处;2、九龙朝风穴,莲台建古刹;3、真山真水,四时皆宜;4、依山就势,错落有致。

乘车路线:

1、从汝州市区出发乘7路车可直达

2、自驾车从汝州市区出发经风穴路向北9公里

紫云山景区位于汝州市区东北25公里处,山势险峻,水怪石奇,植被茂密,景象万千,极富奇趣、险趣、幽趣、绝趣.突出特色在于"山、寺、湖、石、峡"景点俱全,湖水与群山相映,落日与紫云同在,让人望峰息心,窥谷忘返,是理想的旅游度假胜地。清道光《直隶汝州志》记载:“紫云山,形如围屏,壁立千仞,松竹蓊郁,有水环抱,其前如玉带,山麓有观音堂,内有八景。”紫云山是一佛教名山,称作“小南海”。传说,观音菩萨在选修练之所时,曾驾紫云至此山,但见山青水美,便按落云头,停了下来,在此修行,此山也就叫紫云山了。 紫云山自紫云口至观音堂约5公里,有紫云湖、紫云峡、骆驼峰、青石崖、擂鼓台、黑龙潭、将军石、苍山积雪、观音堂、聚仙堂、云锦柏、紫云洞、登天梯等几十个景点。

紫云山还是一个天然的地质博物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新生代地层均有出露;褶皱、断裂、节理构造发育复杂;嵩阳运动、中条运动、王屋运动、晋宁运动、少林运动等古老构造运动形迹都有显示,这些构造遗迹是本区沧桑巨变的见证,也是造就紫云山瑰丽多姿、琳琅满目自然景观的基础和动力,它赋予了紫云山更深奥的科学内涵。。风景区内山势奇绝、怪石林立、古寺宁静,湖水秀雅,风景如画,

交通条件:紫云山位于汝州市焦村乡东北,距汝州市区约20公里。省道侯饭线、县道靳马线均从附近通过,通过公路可与风穴寺、怪坡、少林寺、郏县三苏坟等旅游景区相联。

4蒋姑山属伏牛山系,主峰海拔787.4米,因主峰顶建有蒋姑神庙,故此得名。清道光《直隶汝州志》记载:"蒋姑山(又名焦古山),形如翠屏,壁立千仞,松竹蓊郁,有水环抱,山巅座蒋姑庙,山角藏罗圈寺。"蒋姑山地层发育完整,岩石出露明显,在蒋姑山的生成过程中,形成了奇特的地表地貌,奇峰林立、层峦叠嶂、沟壑纵横、飞瀑深潭、深洞怪石、植被繁茂、云蒸霞蔚,自然景观旖旎诱人。

蒋姑山旅游区由三部分组成:(一)罗圈冰碛地层。罗圈冰碛地层是世界四大冰川遗址之一,属元古代震旦系,为地质学中一个独立的地层单元。罗圈冰碛地层厚度大,总厚度达306米,东西宽2公里,南北长2公里,出露较完整。冰碛地层自50年代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地质学界的关注。1958年地质学家在这里考察后,首先提出了冰碛成因的观点;1959年中科院地质学家刘长安、林尉兴对该处冰碛地层进行了专题研究,将其命名为罗圈层;之后,英、美、加等国专家先后前来考察;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曾亲临考察此处遗址;1976年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将其所属时代划归震旦系。(二)石人沟。石人沟是蒋姑山深处的一道山沟,山沟右侧半山坡处有二石人,远远望去,一男一女,一高一矮。男的身材高大,目视前方;女的身材娇小,略微前倾,两个石人栩栩如生,形象逼真,故沟名夫妻石。石人沟植被茂密,景色秀丽,附近有罗圈寺、蒋姑庙等景点。(三)蝙蝠洞。蝙蝠洞是一个经过数百万年天然神工造化逐渐形成的大型群体溶洞,是北方罕见的喀斯特地貌现象。因此洞长年栖息有蝙蝠,故名蝙蝠洞。洞口位于西10米高的崖壁上,只能容1人进入,入洞后攀援而下5米处有一大厅,大厅内可容纳100多人,洞内各种类型的石笋、石花、石 、石瀑、石龟、石钟等错落有致,妙趣横生。特别是玉柱擎天、神龟探宝、天坛盖顶和众多正在生成中的各种钟乳柱造型,令人惊叹不已,拍手叫绝。溶洞内向四周横向延伸几个小洞,洞中泉水潺潺,奇石鳞次栉比,真可谓洞中有洞,景中有景,既是观光胜地,又是探险乐园。木厂村80多岁的李银涛老人当年穿越此洞,探知深度在3000米以上,由蟒川乡木厂村向南延伸至鲁山县境内。正如一地质工程师所言,蝙蝠洞堪称中原之一洞。附近有石门峡谷、天子坟寺、月牙湖、老婆寨等景点。

观音堂的河南

观音堂乡位于河南省宝丰县西部山区,距县城31公里,207国道11公里,全站辖18个行政村,142个自然村,20038人,总面积7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面积25平方公里,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4.5摄氏度。

观音堂境内有着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近年来全乡林果业发展更为迅速,已形成了以花椒基地为龙头,以果林、风景林、护坡林、生态林为特色的山乡林果业发展格局。当前,花椒产业产量在23万斤以上,产值700万元,正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地下矿藏十分丰厚,已经探明的有石灰石、铝矾土、伊利石、紫砂石、铁矿石等15种矿产资源,尤其是铝矾土资源储量达1000万吨以上。 观音堂镇位于河南三门峡市陕县东部丘陵浅山区,地处渑池、宜阳、洛宁三县结合部,地形地貌概况基本为:“四山五岭一分平”。全镇25个行政, 190 个村民组, 167 个自然村,1 个居委会, 32 个镇直单位,总面积 119.7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50690 亩,总人口 37500 人,其中农业人口 23018 人。镇区内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市场繁荣,历史悠久。煤、铝矾土、石英石,石灰石等地下矿产资源储量大、质地优,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观音堂煤矿、石壕煤矿,杜家沟铝矿,陕县耐火厂, 102 厂、三门峡捷马化工公司等 6 家县以上大中型企业和 1 家煤矿, 1 家铝矿、 13 家石料场等企业强劲发展;陇海铁路、 310 国道横穿全境,连霍高速公路在该镇设有上下出口,新建高速铁路经镇南而过,陕洛、观李、观宫、观舜等县乡公路综合交错,四速八达;镇区建设初具规模,瓜果、蔬菜、农资、建村等专业市场规范运营,文化、教育、卫生、通讯、金融等服务行业齐全;千年七里古槐、古刹建筑钟鼓楼、冯玉祥将军纲领碑、《石壕吏》遗址等人文自然景观数不胜数。 全镇地貌特征大数可分为山地、丘陵、洼地三种类型。镇区东部的石堆、陈营、七里、张村、阮坪、葛条沟 6 个村,岭多山少,耕地比例大,发展大农业经济为一定基础;南部的大延洼、糯米沟、芦草等 12 个村,岭多山多,耕作条件差,适宜发展养殖业和林业;中部的观音堂、韩岩、段岩、南寨 4 个村,人多地少。村民收入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西部 浅 山区的石壕、段家门、江树腰 3 个村,山高坡陡、岭沟纵横、土地分散,零星小集中,土质较瘠薄,但煤、铝等地下矿产资源储量大,村民主要靠发展工矿业和运输业增加收入。 特产:观音堂牛肉。清朝同治年间,观音堂一带即有人以 *** 牛肉为生。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秋,慈禧太后途经观音堂,食用该地的牛肉后赞不绝口,并定为朝廷贡品。史书记载:“五香牛肉产于观音堂,清香浓郁,肉嫩可口……牛肉师傅张永安苦心探索,改进配方,使牛肉名声大振。”20世纪50年代国庆时,观音堂五香牛肉曾礼献北京,80年代被编入《中国名特食品大全》,90年代在全国农副产品博览会上备受青睐。特点:色泽鲜艳,酱香浓郁,咸味适度,肉嫩可口。

观音堂镇的 来

在豫西的渑池与陕县交界处,有个村镇叫“观音堂”。关于这个村名的来历,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呢!

据说很早前,有个书生上京赶考,他带眷书僮,乘坐一辆马车,路过崤岭的一个小村,见一位中年村妇,拉着一个六七岁的男孩,怒冲冲地责打。那孩子一边挣扎,一边哭叫。书生看了,心中不忍,便叫御者停车。他下了马车,上前施礼道,“敢问大嫂何以动怒,痛打孩子?他年纪太小,即使有错,也应宽恕一些!”那村妇道:“我每日悉心教他读诗习文,他却不知用心,竟对不上我出的一句普通诗联。若不严加管教,他是不会勤学苦读的。”书生一听,甚是惊异,这山村民妇竟能教子习读诗文,实在难能可贵!于是再次施礼问道:“不知大嫂出何上联? 请说出来,让学生我也见识见识。”村妇见这位书生眉清目秀,举止文雅,便道:“我出的上联是‘风吹蓝衫靛喷香’”。书生原想,一个山村农妇,能出何高深上联,谁知一听,苦思良久,也对答不出。这时书僮站在一旁看到主人尴尬为难。急忙上前解围道:“公子,现在我们赶路要紧,等回来时再对答吧!”书生听了,乘机转舵道:“大嫂所吟妙句,学生十年寒窗,尚且一时难于对答,何况年幼蒙童?你就饶恕他一次吧!”那村妇见公子讲情,才息了怒气。

书生平时自以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不料竟被一位山村农妇难住了,心中好生不悦,便怏怏然乘车而去。

晓行夜宿,赶到京城,离考期尚有数日,他就在偏僻小巷寻了一家清静的客店住下,每日攻读诗文,但等开科之日一到,好去应试。

却说当今皇上有一公主,正值青春妙龄,他欲通过这次开科,挑选一位才貌双全之士为东床附马,并决计要亲自面试。

这日试期一到,考生们都怀着惶惶的心情聚集殿前,静等皇上前来御试。谁知皇上新得一宠妃,两人如胶似漆,整日在一起饮酒作乐,竟把此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待到监官前来催促,他才恍然想起。

此日东风轻吹,细雨斜飘,皇上从后宫出来,在御伞下边走边想,忽见雨丝洒湿了龙袍,触景生情,便油然吟出一句:“雨洒黄袍龙意醉”。他想,就以此句为上联,让举子们应对,也可以看出他们的才思学识如何。

试联既出,皇上就高坐龙庭,俯视场内,只见满场举子,抓耳挠腮,心急如火,却都对答不出。那位书生起初也紧锁眉头,搜索枯肠;后来猛然想起路过崤岭山村所遇一事,恍然大悟:那村妇出的诗联,不正好相对吗?于是喜出望外,笔走龙蛇,即刻写就,呈了上去。皇上一看,龙颜大喜,再看那位书生,仪表堂堂,气宇不凡,又和公主年龄相当,随即就点他为头名状元,并招为附马。

那书生被皇上亲自选中,好生欢喜。奉命在京城夸官三日,便与公主完婚。刚度过新婚蜜月,便回乡拜师祭祖。他想,此番得中,全凭村妇佳句,礼当首先登门拜谢。不料到了崤岭一带,四处查寻,却再也找不见那座小村子。这时新科状元忽然想起,他幼年时随祖母到观音庙去烧香上供,庙里观世音的塑像与那村妇的模样极为相似,莫非那是观音娘娘专为点化自己而来?于是就让人在崤岭修建了一座观音大堂,并派专人年年月月香火供奉。以后这儿就逐渐形成了一个村镇,取名就叫“观音堂",千百年来,一直沿用。后来陇海铁路在这设了站,又建起了规模较大的煤矿,于是“观音堂”便誉满豫西了

观音堂镇历史

上世纪初,陇海铁路往西只修到观音堂镇,这里便成了终点站。因此,大量的西运物资由火车运到这儿,或分载到船上经黄河水运,或用马车载着 崤函古道西行,抑或是过黄河会兴渡口(茅津渡)北运至山西。同时,西部、北部各地的物资又船载车装拉到观音堂等待装火车东运,这儿由此形成了一个经济中心,热闹程度可想而知。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与光绪逃至西安避难,后返回北京时就在观音堂住宿。据说,当时给她修造的行宫因坐南朝北而引起慈禧的不快。她看了一遍嫌不吉利,便弃之不住,到当地大户周员外家的豪宅过夜。1914年春,冯玉祥将军奉命到豫西剿匪,率部队分乘三列火车之一次到观音堂驻扎。7年后,他又率部西进,因观音堂以西不通火车,只好再次到观音堂停留,期间用 *** 炸开了一个山头,将辎重暂存于此,留下专人看守。1924年7月,鲁迅先生到西安讲学,他7月7日起程,先乘火车到观音堂,然后改乘船走黄河水道,于7月14日到达西安,走了7天。据说,他从观音堂到潼关90公里的黄河水道上就走了4天,可谓路途艰难,代价不小。但这90公里的水路却给他带来了创作灵感,写出了两篇著名的杂文,一篇是《看镜有感》,另一篇是《说胡须》。

因为“断头路”而形成经济中心,只是观音堂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在观音堂的地下,有丰富的煤炭资源,300多年前就开始开采了。到上世纪20年代,这里已经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煤业市场,矿工们开采出来的原煤经火车运往东南各地,因此各地商家或煤贩子都在观音堂设立“办事处”,以之一时间采购出产的原煤。由于经济活跃,陕州的一些商家也看好这块地皮,纷纷到此做生意,使得当时的观音堂形成了比陕州城还要热闹的景象。

在当时的条件下,观音堂成为西部重镇,也留下了革命的种子。1921年11月,陇海铁路大 *** ,观音堂附近的铁路两边工棚里住着数千名修路工人,是铁路工人中数量较多又较集中的区域。李大钊得知后,当即派罗章龙到此发动工人,指导、组织 *** 运动,并取得了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逐步改善条件,打通了观音堂以西的铁路,东西物流才得以顺畅,观音堂这个物流瓶颈也随之消失了。往日热闹、活跃的市场气氛,渐渐恢复了平静。而且,这里的煤炭资源经过几百年的开采已逐渐枯竭,观音堂镇从此风光不再,回落到自身的农业乡镇队伍之中。

从19世纪中叶的煤业形成成熟的市场,到20世纪中叶开通陇海铁路西部延长线,观音堂镇经历了100多年的红火期,由此演绎了许多故事,并留在了各种记录里或几代人的记忆中

观音堂周边有几个旅游景点

三龙壁,佛光殿

观音堂

(山西大同观音堂)

观音堂,位于大同城西7.5公里的一座小山岗上。建于辽代。曾毁于兵火。 公元1122年,金兵攻陷大同,观音堂再次毁于兵火。现存的建筑系顺治8年(公元1651年),在旧址重建,屡加修蕞至今。1996年1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中国其他的地方也出现很多观音堂。

Hash:a77d0de71cb731d301a26c772230ce11da749611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