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崇文景区 丝绸之路沿线古城

导读:丝绸之路崇文景区 丝绸之路沿线古城 1. 丝绸之路沿线古城 2. 古丝绸之路旅游 3. 丝绸之路古镇 4. 丝绸之路上非去不可的古城 5. 丝绸之路 古城 6. 丝绸之路沿线旅游景点 7. 古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 8. 关于古代丝绸之路 9. 丝绸之路古城遗址 10. 古丝绸之路沿线城市

1. 丝绸之路沿线古城

晋阳,成为了公元6世纪中叶的丝绸之路东端三起点,由于东魏北齐的相对富庶,【邺城】与【晋阳】显然要更重要一些(我们从响堂山石窟中昂贵的西域颜料大量使用便可看出)。【洛阳】则由于东西政权的屡屡对战,已然沦为交战区,而不再在这一时期成为丝路来华商人愿意去往通商的城市,自然不可能在这一时期继续做起点。

北周与隋朝逐步实现再一统后,【长安】的经济地位上升,【邺城】因为被隋文帝废毁,不再是丝路东起点之一,但【晋阳】却因为其境内留有大量【粟特商胡】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丝路东端副起点位置,私以为,这一情形,甚至持续到唐代。

而且,随着隋炀帝营造洛阳、建造运河、南下江都,【洛阳】再度崛起,【江都】也凭借运河的作用参与到丝绸之路中来(扬州方言里至今仍有“波斯献宝”之语),【长安】、【洛阳】、【晋阳】、【江都】,都可以视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一格局自然也被唐代继承。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盛唐之世,【幽州】(今北京)、【营州】(今朝阳)的燕山南北也盘踞着大量粟特商胡,安禄山人生的第一份履历正是一个通六种语言的“互市牙郎”。甚至可以说,【幽州】在此时因其地近草原的地理位置,也是一个丝绸之路的副起点。以大唐王朝的开放度,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应该不会仅仅拘泥于首都长安、东都洛阳,至少【晋阳】【幽州】【江都】等城也能跻身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群之中。

安史之乱以后,由于唐政权始终无法安顿好河北藩镇与吐蕃回鹘,丝绸之路通过河西走廊通往长安的商路不断被唐吐战争与唐回争端而打乱,【长安】【洛阳】在中晚唐以后应当不再像初唐盛唐时那样是丝路东端的唯二最优起点,河西走廊上的

敦煌

凉州

乃至西域东端的

高昌

可能才是更适合商队止步的东端起点。

幽州与晋阳

依然可能凭借靠近草原干道的强藩地位,而参与到丝路贸易中来。

残唐五代大乱,黄河流域动荡不堪,开封凭借漕运之利崛起,成为五代、北宋时期的丝路东起点。随着辽与西夏的崛起,更为靠近丝路干道与草原干道的夏都与辽都,自然会分【开封】之势,那么在宋辽夏三国并峙时期,

兴庆府(银川)、辽五京、开封府

便是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群,与已然衰落的长安、洛阳无关。宋金夏对峙时期,由于南宋政权只能依靠茶马古道、海上航道来与陆上丝绸之路发生间接联系,所以事实上也便只有

兴庆府、燕京、开封府

并列成为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群。

蒙元时期,无论是蒙古南征时期还是元朝一统时期,

哈拉和林、元上都、元大都

无疑先后占据了东方世界的政治重心地位,且能凝聚到购买力更强也更集中的蒙元勋贵、色目商人乃至中原商人,所以在蒙古汗国与元朝时期,这三座城才是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

扬州

可能依然凭借大运河的漕运而成为东端起点之一。明朝以后,丝路因为各种原因而衰落,所以明以后的情形,自不必论。

总结一下,我们会发现,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在不同历史时期,至少大致是如下情况:

西汉中后期与莽新(汉武帝-王莽):

长安

东汉、曹魏、西晋:

洛阳

十六国时期:

姑臧、敦煌、长安

北魏中期(太武帝-孝文帝):

平城

北魏后期(孝文帝-六镇起义):

洛阳

北朝后期(两魏周齐):

邺城、晋阳、长安

隋朝

长安、洛阳、晋阳、江都

唐前期:

长安、洛阳、晋阳、江都、幽州

唐后期:

敦煌、高昌、凉州、幽州、晋阳、长安、洛阳

宋辽夏:

兴庆、辽五京、开封

宋金夏:

兴庆、燕京、开封

蒙元:

哈拉和林、元上都、元大都、扬州

可见,想要说清楚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究竟是哪里,

就必须先把时代限定好

不同的历史时期,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是在不断游移的

。毕竟,商队总是在追随一个能够

提供稳定局势的政权

,以及该政权所能凝聚的当地

权贵与富商

,这样方能带来最大的商业利益。丝绸之路的本质是商路,自然会随着商人的逐利,而

在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东方都会作为其理想的东端起点,根本不会拘泥于所谓的东西两京。

2. 古丝绸之路旅游

丝绸之路途径中国省份:

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今西安),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跨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经中亚部分的独联体、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而达地中海东岸,全长7000多公里,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总长4000多公里,约为丝绸之路全程的二分之一

3. 丝绸之路古镇

四大驿站

1、扶风:法门瑰宝 见证多元文化交融

  西出长安,扶风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节点之一,发挥了驿站的作用。

  2、岐山:物资补给 服务便利市场繁荣

  《金史·地理志》记载:益店镇原名驿店,是历代官方传递公文的驿站。明末,因“驿”与“益”同音,演变为“益店”。

  3、凤翔:古道纵横 交通枢纽四通八达

  凤翔是嬴秦创霸之地,自古以来,一直是关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凤翔境内古道纵横,历史上曾是南通巴蜀直至湖广的必经之路,是西北到达甘、宁的主要道路。

  4、陇县:固关古镇 出陕入甘战略要冲

  固关位于陇县西北,背靠陇山,面朝千河,自古便是抵御外敌、卫戍关中的天然屏障,汉代以来,也是丝绸之路出陕入甘的必经之路。

4. 丝绸之路上非去不可的古城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此次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陕西7大景点之一。它是7—10世纪丝绸之路东方起点都城的宫城遗址

是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东方起点城市唐长安城的代表性遗存,见证了东方农耕文明发展鼎盛时期帝国的文明水平及其礼制文化特征,见证了唐帝国对丝绸之路鼎盛的重要推动。

  唐大明宫是东方园林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西安城市建设、大遗址保护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园”,使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成为带动西安率先发展、均衡发展、科学发展的城市增长极,成为西安未来城市发展的生态基础、最重要的人文象征,并成为世界文明古都的重要支撑,进一步提升西安的城市特色。

5. 丝绸之路 古城

周村古城景区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城区内,距省会济南75公里,距淄博市区20公里。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309国道均经过周村,周村是中国北方丝绸之路 的源头之一,素有‘金周村’‘丝绸之乡,‘天下第一村’等美誉。并因为‘不通水路而天下之货聚焉’而被称为‘旱码头’。周村古城景区地址:银子市街附近

6. 丝绸之路沿线旅游景点

甘肃定西的陇西,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这里资源丰富,产业发达,曾有“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之说。一般而言,要想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我们通常会选择去博物馆,想要了解一个城 的发达程度,我们通常会去它的商业中心,而要想了解一个城市的民俗风情,我们则通常会选择去充满烟火气息的市井小巷。而这些地方往往最吸引游人目光的莫过于那琳琅满目,纷繁多样的特色美食。在这个古老与现代相互交织的陇西,要想深入了解它真正的魅力所在,那一条条灯火璀璨的美食街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为了配合行程,这次选择了李家龙宫就近的美食街,好在没有踩雷,如愿尝到了陇西最地道的美食。

既然来到陇西的小吃街,那当地最著名的风味小吃当然是要品尝的,也就是传说中的“陇原三绝”。形似金钱,色艳味鲜的金钱肉,又名陇西蝴蝶肉,它是以驴鞭为原料经特殊腌制而成,营养丰富、滋补强身,据说自从当年隋炀帝西巡品尝过该菜品之后,就被历代朝庭列为贡品,好像吃一口都让你有种地位提升的感觉,有木有?

除了金钱肉,还有就是荣获甘肃名优特产称号的红腿,以及备受人们欢迎的口条。据说陇西火腿的腌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间,不腻不柴,滋味醇正,丝毫不逊色于鼎鼎大名的金华火腿。而口感筋道、卤香浓郁的口条则是开胃下酒的绝佳小菜,可谓是不得不尝。当然除此之外,小吃街上还有众多不容错过的地道美食。

烧鸡粉,虽说只是用菠菜汁做成的“凉粉”,但当你看到成品之后,真的会误以为老板上错菜了,因为那一碗全是鸡肉、鸡杂、卤蛋等辅料,给人一种绿色的凉粉只是配菜的感觉。烧鸡粉可凉可热,四季皆可食用,好吃不贵是吃货们的最爱之一。荞粉是陇西最著名的小吃之一,口感爽滑的荞粉搭配当地特色的配料,就成了一碗让人欲罢不能的诱人美食,深受陇西人民的喜爱。

当然还有夏日必尝之神器陇西甜醅子,其实就是醪糟,只不过和我们平时所见的不太一样,陇西甜醅是用麦子做的,冰镇后来一碗,香香甜甜、冰冰爽爽,解暑解渴又顶饱,真是过瘾极了。除此之外还有羊肉小笼包、麻腐角儿、粉鱼儿、大肉面、酿皮等等,都是游客们必尝的特色美食。

7. 古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

(1)“丝绸之路”的开通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之间。丝绸之路一般可分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为北中南三条线路。

东段:从长安到玉门关、阳关。(汉代开辟)

中段:从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葱岭。(汉代开辟)

西段: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唐代开辟)

(2)一带一路的丝路新图

1.北线A:

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北太平洋——日本、韩国——东海(日本海)——海参崴(扎鲁比诺港,斯拉夫扬卡等)——珲春——延吉——吉林——长春——蒙古国——俄罗斯——欧洲(北欧,中欧,东欧,西欧,南欧)

2.北线B:北京——俄罗斯——德国——北欧

3.中线:

北京——郑州----西安——乌鲁木齐——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匈牙利——巴黎

4.南线:

泉州——福州——广州——海口——北海——河内——吉隆坡——雅加达——科伦坡——加尔各答——内罗毕——雅典——威尼斯

5.中心线:

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新疆——中亚——欧洲

8. 关于古代丝绸之路

历代路上丝绸之路:

1.北线由长安(东汉时由洛阳至关中)沿渭河至虢县(今宝鸡),过汧县(今陇县),越六盘山,沿祖厉河,在靖远渡黄河至姑臧(今武威),路程较短,沿途供给条件差,是早期的路线。

2.南线由长安沿渭河过陇关、上邽(今天水)、狄道(今临洮)、枹罕(今河州),由永靖渡黄河,穿西宁,越大斗拔谷 (今扁都口)至张掖。

3.中线与南线在上邽分道,过陇山,至金城郡(今兰州),渡黄河,溯庄浪河,翻乌鞘岭至姑臧。南线补给条件虽好,但绕道较长,因此中线后来成为主要干线。

9. 丝绸之路古城遗址

崤函古道石壕段。

丝绸之路唯一一条道路遗址是崤函古道石壕段,这片遗迹位于陕县硖石乡车壕村东南800米处的金银山麓,呈西北东南走向,路面为石灰岩质,全长约230米;崤函古道石壕段始修于东汉建安年间,后历代沿用至1922年,为古代中原通关中、达西域的咽喉要道。

丝绸之路在唐代进入鼎盛时期。丝绸之路经历了唐朝的鼎盛时期,西方各国对唐朝的依附直接为丝绸之路的兴盛打开了道路。唐朝初期,西域虽大都在西突厥控制之下,但西域各国国王都曾派人或亲自到大唐,表示归附,因此唐初很快恢复了丝路交通。

10. 古丝绸之路沿线城市

丝绸之路沿线的居民形形色色,有贵族、商贩、使者、平民、士卒、僧侣。此外,各民族在此交错杂居,不同民族的文化绚丽多彩,在婚丧嫁娶、衣食住行民俗方面,各具特色,彼此交融,相互影响,决定了丝绸之路风俗文化的多样性。

婚嫁

婚嫁时男子首先要求婚。古代的求婚,并非像今天向女子直接表白,而是由媒人转达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意,这种情义写在《求婚书》中。没人受南方之托,到女方家介绍男方的基本情况,如男子姓名、哪里人、家里排行老几,并转达男子像与女方“第几某女”结成良缘。女方得到求婚书后,需要答复男方,以表明态度。如果女方同意这门亲事,同样也会通过媒人,向男方转交《答婚书》。在《答婚书》中,有“久仰德风””倾慕良深”之类的客套话,特别说清楚,男子所倾慕的女子“未有伉俪”,希望“顾存姻好”。

其次是问名。如果男为娶女未嫁,男女双方愿意结为秦晋之好,接下来就要问名。问名是六礼之一,就是问女子生辰八字,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看女子生肖与男子生肖是否相配,强调“同属想取,福禄自随。相生即极,相克不宜”。因次,婚嫁之前属相配对问题非常重要。

再次,择日。如果男女双方生肖相合,就可“择日”。择日考虑的不仅仅是婚嫁的男女,双方的父母及子女,财运官运等均会受到影响。据王晶波教授研究“一般的选择吉日,可以根据男女双方出生日期,分别依据干支、建除、周堂用日、四神头胁足日、七曜日等不同的方法进行日期和月份的推算”。

最后,迎亲。迎亲当天是婚嫁高潮部分。迎亲当天有十项内容,依照先后次序是:祭先祖、儿辞父母、催妆、铺设仗仪、撒账、新郎新娘行礼、奠雁、女辞父母、合卺、卸妆、除花、去扇、约女花钗。当然,现实生活中因为实际情况,可能并不完全依照这十项内容进行,也许有删减和省并。敦煌壁画中大约有40多幅表现婚礼现场的绘画,这些绘画是作为佛经的阐释物出现的。虽然他们表达的事佛国世界,但婚礼场面是工匠依据现实生活和个人的生活实践表现出来的。

离异

在我们的心目中,古代女子一般犯了七出,如不孝顺公婆、无子、淫荡、嫉妒、搬弄是非、偷盗、有恶疾,才会被夫家休去,而至于夫妻感情不合,是无关紧要的。但是敦煌文书却告诉我们,古代夫妻也是注重二人感情的,如果两人婚后“夫妻不相安谐”,则往往通过离婚的方式解决问题。实际上这也是得到官府认可的,《唐律疏议》记载:“若夫妻不相安谐,谓彼此情不相得,两愿离着,不坐”。

丧葬

(1)吊孝 吊孝是对亡者的哀悼和亡者家属的 问。在敦煌如有人去世,要及时到家里吊孝。一般会纳赠食物布料。在敦煌寺院经济文书中经常可以看到因吊孝而产生的收支记录。

(2)丧葬互助 古代社会居民众生活贫乏,如果遇到婚丧嫁娶等重大事情,一家财力难以应酬,故而民众自愿组成社邑,如同今天的社团,各社邑子实行经济互助。如果家有丧事,向社邑中的负责人报告,社邑将张贴榜文,告知社邑众位邑子与何时何地将助葬的物品聚齐。

(3)过七七斋 七七斋是受佛教的影响而产生的民间习俗。佛教认为,人死后至投胎前之间的“中阴身”(我们通常所谓的灵魂)寿命仅有七日,但每过七日便有一次转生机缘,如若不能转世,便死而复生,如此流转七次。在此期间,如果亲属为亡者祈福,中阴身就不会坠入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而会往生天、人、阿修罗三善道。

(4)下葬 墓穴的位置、大小、深浅均有讲究。因为墓穴选择的好与坏,不仅仅决定亡者能否安稳,也涉及后世子孙祸福灾祥。将人的姓氏与宫、商、角、徵、羽五音配合,以此制定出选择墓穴的标准。下葬时,还要在墓葬中放一些死者生前所做的善事,如念佛经、雕塑佛像、延请僧人等等。衣物疏的目的一是希望死者能够在地下过着衣食富足的生活,二是希望死亡者亡魂能够在阴间安稳,不受侵扰。

(5)修百日斋、一周年和三周年 唐末在修七斋的基础上,发展出十王斋。十王斋是七七斋基础上,新增百日斋、一周年祭日和三周年祭日。十王斋的经典依据是晚唐中土人士编撰的《佛说十王经》。唐末五代宋初,中土所造伪经《佛说十王经》流行,宣扬人死后要经过十殿阎王的审判,此经还有插图本,犹如今天小人书,绘有十王、牛头马面、善恶童子、业镜业称、奈何桥等等。

十斋足典,免十恶罪,放其升天。赞曰:一身立道苦忙忙,十恶三途不易当。努力修斋功德具,恒沙诸罪自消亡。在众多亡者修斋中,最为著名者为五代宋初敦煌名士翟奉达,其为亡妻从头七斋开始至三年斋,一直书写佛经,超度亡灵。

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组成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爱国统一的中华民族,才会自觉的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时至今日,这些民俗文化依然流传着!

Hash:89df10fab31aa36abb18514307436b1775aedd31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