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徐霞客旅行社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
导读:贵州徐霞客旅行社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 1.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 2.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四 3.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五 4.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三 5.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翻译 6.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二 7.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三翻译 8.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五翻译 9.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丹霞山 10.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译文
1.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
浙江宁海。
1613年5月19日,中国明代大旅行家、理学家和文学家徐霞客自浙江宁海出发,开始游历大山名川,足迹遍及现今的浙江、上海、陕西、河南、广东、湖北、云南、北京等19个省份,写下了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研究中国山川地貌、探寻明代社会历史、启迪人们开拓旅游事业的宝贵财富。
千古奇人徐霞客:一生行走在路上
明末地理学家徐弘祖(一作宏祖,字振之,号霞客,1587.1.5—1641.3.8)经34年的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的著作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一生纵游四方,且不辞辛苦将所见所感撰写成篇,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條萊垍頭
2.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四
徐霞客游记
散文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明末徐弘祖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頭條萊垍
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在原稿的基础之上,王忠纫手校、季梦良续成稿本,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垍頭條萊
《徐霞客游记》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
《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描绘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此外优美的文字也使之成为文学佳作,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垍頭條萊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徐霞客游记
外文名
The travels of Xu Xiake頭條萊垍
作者
徐霞客條萊垍頭
内容简介
徐霞客的出游大至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北登恒山,南及闽粤,东涉普陀,西攀太华之岭,偏重搜奇访胜,写下了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嵩山、华山、五台山、恒山等名山游记十七篇;后期的西南地区之行,则在探寻山川源流、风土文物的同时,重点考察和记述喀斯特(石灰岩)地貌的分布及其发育规律。頭條萊垍
地貌学垍頭條萊
古籍内容頭條萊垍
徐霞客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看见过许多地貌形态。记录在游记中的地貌类型就有岩溶地貌.山岳地貌、红层地貌、流水地貌、火山地貌、冰缘地貌和应用地貌七种。被他描述过的地貌形态名称多达一百零二种。其中中国西南地区岩溶地貌尤为详细。
地表岩溶方面,徐霞客通过实地考察我国东南、中南和西南地区岩溶地貌最发达的地区,非常全面而系统地记录了这些地区地表岩溶的各类地貌形态,如石芽、溶沟、岩溶裂隙、落水洞、漏斗、竖井、溶蚀洼地、岩溶槽谷、岩溶盆地、盲谷、干谷岩溶嶂谷、天窗、天生桥、岩溶湖岩溶泉、峰林、孤峰、岩洞、穿山、溶帽山等。徐霞客还对岩溶地貌的分布范围及地区差异作了精辟的论述。由此可见,徐霞客对地表岩溶地貌已有一套系统的分类和命名。條萊垍頭
《徐霞客游记》
地下岩溶方面,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溶洞洞穴堆积、地下河、地下湖、洞穴瀑布等。《徐霞客游记》中记载的溶洞共二百八十八个,经他亲自人洞 察的有二百五十个,占百分之八十七,这个数字不包括他游过但现存《徐霞客游记》中没有记载的溶洞,如张公洞、善卷洞等。描述洞穴的内容包括洞穴大小和洞口方向,洞穴类型和形态结构,洞穴堆积,洞穴生物,洞穴气候,洞穴音响,洞穴考古,洞穴利用,洞内石头的颜色,洞穴成因等十二项。有的地方还记述了他考察洞穴的技术。
水文学條萊垍頭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用较大的篇幅描述了各地的水体类型和水文特征,记载大小河流五百五十一条,湖、泽潭、池、沼泽一百九十八个。对河流水文的描述包括流域范围、水系、河流大小、河水的流速、含沙量水量变化、水质、分水岭、伏流、河床的地区差异等。为了论证长江的源头,晚年他专门写了《江源考》,据理反驳“岷山导江”的错误,理直气壮地主张:“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为首”。为人们正确地认识江源作出了贡献。垍頭條萊
《徐霞客游记》把沼泽称作“阻洳”、“湖”或“干海子”。当他考察了云南保山大寨的干海子后,写了一篇相当精彩的论述沼泽形态性质、生产性能水文特征的专题论文,把这个沼泽的形状、大小、生物、土壤、水文、生产、交通,物理性质作了详细的描述。像这样详细而具有科学价值的论述沼泽的文献,在徐霞客以前没有出现过。根据徐霞客的描述,现代地理学者认为这个沼泽“可能是一片泥炭沼泽地。在这片泥炭沼泽地里,上面生长着芜草青青的茂密植被,下有草士浮结’和‘芜土交工陷的泥炭层,而且还有补给沼泽的溪水流经其间。这个地方,现在已建成水库,叫做大海坝水库。再也见不到当年徐霞客所描述的景象了。
《徐霞客游记》关于地下热水的记载也很丰富。他把水温不同的地下热水分成四类:(1)冷水泉,与冷矿水相当,水温在25 ℃以下。(2)温泉,与低中温热水相当,温度在25—55℃。(3)热水泉,与高温热水相当,温度在55—90℃。(4)沸泉,与过热水相当,温度在90℃以上。徐霞客对地下热水的分类跟现代地下热水分类很接近,难能可贵。此外,记载了当时人们利用地下热水资源的各种办法,如沐浴、治病、食品加工、提取地下热水中的矿物资源—硫黄、硝等。
人文地理
《徐霞客游记》中有不少人文地理内容,如手工业矿业、农业、交通运输,商业贸易、城镇聚落、少数民族、各地民情风俗等。如书中记载了煤、锡、银、金、铜、铅、硝、盐、雄黄、硫黄、玛瑙、大理石等十二种矿物的产地、开采和冶炼情况,是明代重要的矿冶史料。垍頭條萊
另外,徐霞客纠正了地理文献中的一些错误,如否定《尚书》以来流行一千多年的“泯山导江”说,肯定了金沙江是长江上源,还正确指出河床坡度和侵蚀力成正比。植物学方面,他明确提出了地形、气温、风速对植物分布和开花早晚的各种影响
3.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五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的徐霞客写的。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在原稿的基础之上,王忠纫手校、季梦良续成稿本,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垍頭條萊
《徐霞客游记》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
《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描绘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此外优美的文字也使之成为文学佳作,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條萊垍頭
4.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三
公元163 7年,在贵州,徐霞客游览了黄果树瀑布、杨宝山、古佛洞、白云山、双明洞、白水河、丹霞山等风景名胜。頭條萊垍
其中黄果树瀑布描绘得非常详细,"如舂捣珍珠,似玉屑迸溅,波涛回涌,如烟雾腾空,气势极其雄壮迅猛,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的诗句,完全不足以用来比拟它的壮观了。“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浸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历。”頭條萊垍
5.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翻译
《徐霞客游记》是明朝时期的作品,为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散文游记。徐霞客字振之,号霞客,是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的主要作品有《粤西游日记》《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
《徐霞客游记》描绘了涉及今天大半个中国(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众多山水名胜、奇观异景乃至风俗民情、社会生活等,在旅游学、地学、文学、文化、经济乃至动植物、生态、政治、社会、宗教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條萊垍頭
6.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二
1.主要内容:主要按日记述徐霞客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
2.垍頭條萊
《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弘祖(一作宏祖,号霞客)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重要的价值。
3.條萊垍頭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也作宏祖),字振之,别号霞客,江苏江阴人。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地理学家之一,也是有名的旅行家和文学家。垍頭條萊
7.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三翻译
冲突-繁体垍頭條萊
衝突
拼音[chōng tū]
释义
1.矛盾表面化,发生激烈争斗:武装~。言语~。2.互相矛盾;不协调:文章的论点前后~。因时间~,会开不成了。
详细释义
冲突 [chōng tū]頭條萊垍
1.亦作“冲突”。猛冲。
《清平山堂话本·老冯唐直谏汉文帝》:“﹝ 匈奴 ﹞长驱番兵,奋力冲突。”
2.冲袭;突击。指近战。
《后汉书·刘虞传》:“ 瓚 乃简募鋭士数百人,因风纵火,直衝突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 操 与 马超 隔 渭水 ,每渡 渭 ,輒为 超 骑所衝突。” 宋 叶适 《开禧二年上宁宗皇帝第二札子》:“臣伏覩 建炎 、 绍兴 渡 江 之后,非不欲固守两 淮 、 襄 、 汉 ,而虏人衝突无常,势不暇及。” 刘揆一 《黄花岗之役·黄兴传记》:“战至距离相去二百米达时,敢死队伏而不动;及 清 军追至一百米达,乃奋起衝突, 清 军死至三千餘人。”
3.水流冲击堤岸;亦谓水流奔突。
唐 元稹 《重夸州宅景色》诗:“为问 西州 罗刹 岸,涛头衝突近何如?” 宋 苏轼 《晁错论》:“昔 禹 之治水,凿 龙门 ,决 大河 ,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衝突可畏之患,唯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所,是以得至於成功。”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桥下水涌流两崖石间,衝突甚急,南来大溪所不及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咸水衝突而起, 济南 之 趵突泉 然。”頭條萊垍
4.直闯。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骂胥诗对》:“郡有胥魁,其性刚悍,素为郡人所恶。偶以年劳出职,既府谢而出,跃马还家,道逢道人,衝突而过。”《东周列国志》第一回:“ 宣王 在玉輦之上,打个眼瞇,忽见远远一辆小车,当面衝突而来。”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壮烈战绩》:“官船钉疏板薄,不能衝突波涛。”
5.碰撞;冲撞。
《魏书·刘洁传》:“此等习俗,放散日久,有似园中之鹿,急则衝突,缓之则定。” 唐 柳宗元 《乞巧文》:“世途昏险,拟步如漆,左低右昂,鬭冒衝突。” 鲁迅 《且介亭杂文·隔膜》:“核其情罪,较冲突仪仗为更重。”垍頭條萊
6.指冒犯。
《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 司马貌 ﹞八岁纵笔成文,本郡举他应神童,起送至京,因出言不逊,衝突了试官,打落下去。”條萊垍頭
7.争执;争斗。
胡适 《在上海》:“我在 西一斋 做了班长,不免有时和学校办事人冲突。” 老舍 《月牙儿》:“看她那个样儿,她不想跟我吵闹,我更没预备着跟她冲突。”頭條萊垍
8.犹矛盾。
瞿秋白 《海上述林》卷上:“他们要求文学之中对于这种斗争的描写,要能够发露真正的社会动力和历史的阶级冲突。” 赵树理 《表明态度》:“近几天村里会议过多,因为时间冲突,武装会议还没有召开。”條萊垍頭
9.文艺理论术语。指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利益等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斗争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反映。既包括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冲突,又包括特定环境下人物自身的冲突。冲突是作品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
10.心理学名词。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对立的需要同时存在而又处于矛盾中的心理状态。有内部需要与外部限制的冲突,外部需要之间的冲突和内部需要之间的冲突等。條萊垍頭
11.向前突出。垍頭條萊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古榆关》:“墩臺守望,虽鳞次櫛比,而柳栅沙沟,衝突道侧,行旅患之。”
8.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五翻译
殷殷读音yīn yīn
殷 [yīn]
〈形〉條萊垍頭
(会意。从殷从殳。本义:盛乐)
同本义
〈名〉
殷朝 。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是商代迁都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后改用的称号
古都邑名 ,在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商的第十代君王盘庚迁都于此。后世称为“殷墟”
殷 [yān]
〈形〉
黑红色。
另见 yīn
殷 [yǐn]條萊垍頭
状词 形容雷声。《集韵.上声.隐韵》:「殷,雷声。」《诗经.召南.殷其靁》:「殷其靁,在南山之阳。」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四下.黔游日记二》:「雷声殷殷,天色以云幕而暗。」
9.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丹霞山
黄进,曾用名李见贤,广东梅州客家人,1927年生。中国著名地理学家、地貌学家,被业界称为中国全面系统研究丹霞地貌的第一人,被誉为“当代徐霞客”,为中国丹霞地貌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2006年获“首届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称号,2013年获“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曾任中山大学地理系主任,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享受厅级待遇离休教授。
2016年9月8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0岁。
基本信息
出生地广东梅州垍頭條萊
主要成就题目类型:不限2006年获“首届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称号,2013年获“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條萊垍頭
人物生平
1948年,刚刚高中毕业的黄进报考了 山大学地理系,在回江西寻亲途中,他第一次在韶关看到了像霞光般美丽的地貌。“当时我并不知道那就是‘丹霞地貌’,只是觉得很漂亮,很壮观。既然我报考了中大地理系,便暗暗下了决心以后一定要研究这种地貌。”当时的黄进大概不会想到,他与“丹霞”的情缘竟会历经半个多世纪。从1948年起,黄进对中国已发现的723处丹霞地貌的693处作了实地考察,其中,单是丹霞山一处,他就考察了275天。在他的不懈努力下,2004年2月13日,联合国世界地质公园专家委员会把丹霞山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195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同年留校任教,长期从事地貌学和河流动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1965年,时为地理系助教的黄进带着学生去丹霞山实地考察,那是他第一次真正置身于丹霞的怀抱之中。然而第二年,当黄进所有的准备工作已完成时,实地考察计划却不得不搁浅。直到1978年,他才得以重新有机会领略丹霞之美。其后一年,黄进对丹霞地貌的系统研究工作才得以正式展开。
1982年,山西大同。在一次全国性的构造地貌学术讨论会上,黄进教授所提交的论文《丹霞地貌坡面发育的一种基本方式》引起与会者的兴趣,从小组讨论上升为大会发言,其中对近水平红层丹霞地貌特征“顶平、身陡、麓缓”的六字概括一时间在学术界流传开来,甚至成为丹霞山区妇孺皆知的一句“顺口溜”。这篇论文也是中国学术界全面论述丹霞地貌的第一篇论文。
1984年担任中山大学地理系主任后,黄进教授能够投入丹霞研究的时间并不算多。为了能对全国丹霞地貌作系统性、全方位的研究,在1987年辞去系主任职务的两年后,黄进主动申请了离休。此前,他亲身考察过的丹霞地区仅35处,而在离休后的20多年里,每年几乎有三四个月他都是行走于全国各地的“丹霞”间。仅1997年,中国境内就有103处丹霞地貌被他发现和证实。从广州到青海、甘肃、内蒙古、宁夏,再到四川、云南、湖北、湖南。这一年,黄进教授的脚步由南向北再往南,几乎走遍了半个中国。
10.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译文
1.冲杀奔突2.对立的、互不相容的力量或性质(如观念、利益、意志)的互相干扰3.以争吵、摩擦和对立为特色的持久的不和4.意见不合,发生争执1、冲袭;突击。指近战。①《后汉书·刘虞传》:“ 瓒 乃简募锐士数百人,因风纵火,直冲突之。”垍頭條萊
②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 操 与 马超 隔 渭水 ,每渡 渭 ,辄为 超 骑所冲突。”
③宋叶适《开禧二年上宁宗皇帝第二札子》:“臣伏覩 建炎 、绍兴渡 江 之后,非不欲固守两 淮 、 襄 、 汉 ,而虏人冲突无常,势不暇及。”
④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袁可立)命蹶张之士传飨,持一灵姑钚大暑中趋贼。頭條萊垍
贼持垒为险,单骑冲突,左右翼踣之。”⑤刘揆一《黄花岗之役·黄兴传记》:“战至距离相去二百米达时,敢死队伏而不动;及 清 军追至一百米达,乃奋起冲突, 清 军死至三千馀人。”條萊垍頭
2、水流冲击堤岸;亦谓水流奔突。①唐元稹《重夸州宅景色》诗:“为问 西州 罗刹 岸,涛头冲突近何如?”
②宋苏轼《晁错论》:“昔 禹 之治水,凿龙门,决 大河 ,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唯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所,是以得至於成功。”③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桥下水涌流两崖石间,冲突甚急,南来大溪所不及也。”
④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咸水冲突 起,如济南之 趵突泉 然。”3、直闯。①宋 何薳 《春渚纪闻·骂胥诗对》:“郡有胥魁,其性刚悍,素为郡人所恶。偶以年劳出职,既府谢而出,跃马还家,道逢道人,冲突而过。”②《东周列国志》第一回:“ 宣王 在玉辇之上,打个眼眯,忽见远远一辆小车,当面冲突而来。”③清 昭连 《啸亭杂录·李壮烈战绩》:“官船钉疏板薄,不能冲突波涛。”4、碰撞;冲撞。①《魏书·刘洁传》:“此等习俗,放散日久,有似园中之鹿,急则冲突,缓之则定。”②唐柳宗元《乞巧文》:“世途昏险,拟步如漆,左低右昂,鬭冒冲突。”③鲁迅《且介亭杂文·隔膜》:“核其情罪,较冲突仪仗为更重。”5、指冒犯。《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 司马貌 ﹞八岁纵笔成文,本郡举他应神童,起送至京,因出言不逊,冲突了试官,打落下去。”6、.争执;争斗。①胡适 《在上海》:“我在 西一斋 做了班长,不免有时和学校办事人冲突。”②老舍《月牙儿》:“看她那个样儿,她不想跟我吵闹,我更没预备着跟她冲突。”③梁启超《俄罗斯革命之影响》:“若者持 波兰 分离之主义,若者持 芬兰 独立之主义,互相冲突,互相轧轢,凌杂不可言状。”7、犹矛盾。①瞿秋白《海上述林》卷上:“他们要求文学之中对于这种斗争的描写,要能够发露真正的社会动力和历史的阶级冲突。”②赵树理《表明态度》:“近几天村里会议过多,因为时间冲突,武装会议还没有召开。”参考资料
Hash:a1c48977e5cc35b43dea5adaf764615330c5f41b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