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 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最新

导读: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 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最新 1. 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最新 2. 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最新动态 3. 贵州生态旅游发展前景 4. 贵州生态旅游资源 5. 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 6. 贵州生态旅游区 7. 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最新版 9. 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最新消息 10. 贵州省生态旅游发展战略总体规划

1. 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最新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系统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积极打造“双一流”旅游目的地,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推动全省旅游业从扩张数量、规模向提升品质、效益转变,文化和旅游产业繁荣发展,旅游经济复苏向好。

2020年底,贵州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旅游产业化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的意见》;2021年2月,贵州专门成立旅游产业化专项组,统筹各方力量齐抓共促旅游业发展;2021年6月,贵州省旅游产业化推进大会召开,会上印发了“一意见、一规划、两方案、一办法、一制度、一汇编”7个文件,包含《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奋力实现旅游大提质的实施意见》《贵州省大力实施旅游市场主体培育行动方案》等,初步构成了推进全省旅游产业化的“四梁八柱”,助推贵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化发展。

数据显示,2021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增长15%以上,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1000亿元,游客人均花费突破1000元,实现了“十四五”旅游产业化发展良好开局

2. 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最新动态

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上。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按照市场化方式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培育饲料产业,抓好生猪生产。积极发展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力争今年取得新突破。整合建设贵州种质资源库,加强种子基地建设。推进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建设高标准农田250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只增不减。

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和品牌培育行动,大力培育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和省级示范合作社,加强农产品储藏、清洗、分拣、烘干、保鲜、包装等能力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55%。认证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农村电商、冷链物流,建设一批农产品集散中心。

在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上。贵州将加强村庄规划,打造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升级版,加强传统村落和民族特色村寨保护,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达到270个。实施村庄基础设施改善工程,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全覆盖,生活污水处理率大幅提高,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到78%。推动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改善县乡公路路面6000公里,巩固提升“四好农村路”。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培养乡土实用型人才,加强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

3. 贵州生态旅游发展前景

贵州是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短短几年间,无中生有的大数据在贵州风生水起,让大数据企业趋之若鹜。省会贵阳也由此跃升为“网红”城市,一改多年来没有什么存在感的态势。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回过头看,当初决策者能有如此魄力,还真叫人佩服。2014年,大数据产业在国内的发展尚无绝对的权威和规则,各地都差不多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贵州的决策者能敏锐嗅出发展机遇,并以闪电速度,从立法、政用、民用和商用等领域全方位探索,取得了一系列亮眼的成绩,让业界“谈论贵州大数据”成为一种现象,这在以往,绝对是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单是先行先试的勇气和智慧,对于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来说,都很具有 启发性。

  老实说,在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往往比发达地区更加没有显示度。和经济、工业、旅游等见效快的工作比起来,科技创新需要长时间的持续投入,确实难有立竿见影之功效。这使得一些基层主政者变得短视而急功近利,在一些地方,科技创新“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并不少见。但这并不意味着,西部地区不需要科技创新。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创新驱动。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可能是一条弯道取直和后发赶超的道路。

  贵州的大数据发展,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大数据产业是没有污染的绿色产业,这对于生态脆弱的贵州,不正是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最生动的实践吗?7年来,贵州以大数据为引领,成功走出了一条差异化创新的新路子,为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写下了最佳的注脚。

  贵州的实践告诉我们,创新才是硬道理。而这也最考验决策者的眼光、勇气、智慧和定力。

4. 贵州生态旅游资源

贵州少数民族生态智慧存在于:自然朴素观、生态伦理观、生态发展观等,即“天人合一、敬畏生命、取用有节”等方面。首先,是先将油菜种好,其次是等待丰收油茶籽后,然后就开始梨田,然而犁田插秧的同时放入小鱼苗。为此,就省下了除虫、锄草、施肥等预防措施,只因稻田的鱼儿都把这些活都给干完了。所以,鱼美味、稻谷香的自然生态也就是来源于此,综合以上,显然这就是生态的发展观,有因必有果,循环渐进,这也就符合了生态的顺应性。

侗族人民的村寨则以鼓楼为中心,当然,还包括风雨桥、花桥、栏杆式的居住方式等。这些都是将自然美与人文景观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恰好符合了“知行合一”的人文精神,更进一步地说:“这都是少数民族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和认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避免了自然的灾害”这就可从中看出当地苗、侗族纯朴的居住习惯,苗族和侗族的民风和乡民的热情都是各有不同的。

5. 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

深入做好公共图书馆改革创新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深入做好公共图书馆改革创新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推动我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特制定该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图书馆的科学定位和任务要求,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结合深入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贵州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贵州省公共图书馆条例》,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指导公共图书馆工作的科学理念和具体实践,不断提升我省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重点任务及分工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1.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一岗双责”,党政负责人带头抓意识形态,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把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贯穿到公共图书馆规划编制、制度建设、业务建设中,以党建引领业务,凝聚发展合力。(责任单位: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省图书馆,各级公共图书馆;完成时间:长期)

2.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公共图书馆各项工作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 自信”和“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科学定位上来,通过开展阅读服务,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养提高,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落实单位:省图书馆,各级公共图书馆;完成时间:长期)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1.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古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古籍保护及数字化工程确定的重点任务,加强古籍开发利用,制定古籍文献数字化工作计划,分级分步开展古籍文献数字化工作,丰富和完善“贵州省公共图书馆馆藏古籍文献资源内容发布与知识服务大数据平台”的内容和功能,加强古籍再生性保护,通过网络向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落实单位: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省图书馆,各级公共图书馆;完成时间:2025年)

2.在全省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基本完成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统一部署,开展《中华古籍总目·贵州卷》的整理编纂工作,基本掌握全省古籍数量、级别等次、价值、分布、破损、保存现状等情况,为之后的分级保护利用工作做好前期准备;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整理、开发和利用,针对我省少数民族文献古籍地域特点,组织开展民族文字古籍专项保护工作。(落实单位:省图书馆,各级公共图书馆;完成时间:2025年)

3.分步骤分层次开展古籍修复保护工作。对全省古籍收藏单位开展古籍修复业务指导、跟班学习和培训,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和需要为古籍收藏单位配置必要的修复工具。有计划逐步开展珍善本古籍、濒危古籍及民族古籍的修复工作。(落实单位:省图书馆,各级公共图书馆;完成时间:2025年)

4.利用和发挥“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的重要作用,制定古籍保护人才培训规划,多渠道、分层次培养古籍编目、古籍版本鉴定、古籍整理、古籍修复和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翻译的人才和业务骨干,特别是加强对古籍版本鉴定、整理、修复和翻译等人才的培养,促进我省古籍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落实单位:省图书馆,各级公共图书馆;完成时间:2025年)

5.加大古籍保护宣传力度,通过活动、展览等方式开展古籍保护宣传,让公众更加具体地了解古籍,宣传古籍保护理念,让珍贵典籍走进大众,丰富大众文化生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促进古籍保护成果惠及群众,让传统文化融入群众生活。(落实单位:省图书馆,各级公共图书馆;完成时间:2025年)

6.加强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做好《贵州文库》民国时期文献的底本提供;积极推进“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项目工作,开展民国时期连续出版物和线装书的普查、文献原生性保护等工作。(落实单位:省图书馆,各级公共图书馆;完成时间:2025年)

(三)创新服务方式

1.深入推进公共文化领域改革,推动在更大范围进行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推动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等制度创新,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把落实重点改革任务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实施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侧改革,以及开展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等有机结合,促进公共图书馆工作全方位创新,确保各项改革取得实效。(落实单位: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省图书馆,各级公共图书馆;完成时间:2025年)

2.推进公共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

(1)鼓励运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让公共图书馆信息的传播途径、大众获取方式、阅读形式等呈现 广度与深度,为公众提供互联、高效的智慧化服务。(落实单位: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省图书馆,各级公共图书馆;完成时间:2025年)

(2)在“贵州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实现服务再创新。通过建设覆盖省、市、县、乡多级网络的传输通道,开发建立盲人数字图书馆、小程序和短视频平台官方服务号等全媒体服务模式,创新适合区域城乡共建共享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打造不受时空限制,无障碍阅读的全媒体服务平台。(落实单位: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省图书馆,各级公共图书馆;完成时间:2025年)

(3)探索物联网服务模式,采用“无接触配送”的方式将图书运送到读者手中,读者可通过移动终端完成图书借还服务,适应后疫情时代社会公众信息需求的新变革。(落实单位: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省图书馆,各级公共图书馆;完成时间:2025年)

(4)优化升级服务,以读者需求为根本,从基础设备、信息服务、读者体验等方面出发,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图书馆资源的优化配置。(落实单位: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省图书馆,各级公共图书馆;完成时间:2025年)

3.因地制宜,探索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1)探索贵州省公共图书馆与旅游融合发展创新项目。通过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乡村振兴等多途径的融合,以空间融合、产品融合以及服务融合等方式,打造文旅融合新品牌,探索文旅深度融合一体发展的新思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产业互惠发展。(落实单位: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省图书馆,各级公共图书馆;完成时间:2025年)

(2)将图书馆的服务前移,探索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星级酒店、景区等建设示范服务区。实现公共图书馆文献服务精准化供给,解决游客集中场所文化供给单一的问题。持续做好“城市主题书房”“农家书屋”的建设工作。(落实单位: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省图书馆,各级公共图书馆;完成时间:2025年)

(3)结合《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建好“五个体系”精神,将“布客书屋”等全民阅读项目嵌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高效快速提升易地扶贫搬迁点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与能力,推动乡村振兴。(落实单位: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省图书馆,各级公共图书馆;完成时间:2025年)

4.加强公共图书馆领域对外文化交流

探索在文献交换、资源共建、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强合作,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落实单位:省图书馆,各级公共图书馆;完成时间:长期)

(四)推动全民阅读

1.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阅读的重要指示, 将全民阅读作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推动各级公共图书馆充分利用资源、设施、空间等方面优势,建好“城市主题书房”,广泛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发挥公共图书馆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落实单位;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省图书馆,省图书馆学会,各级公共图书馆,各级图书馆协会;完成时间:长期)

2.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阵地作用,提高文献信息采集质量;利用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读书月、寒暑假、重要节日等时间节点,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推进全民阅读进农村、进企业、进校园、进军营,培育一批有规模、有品质的阅读品牌;适应发展趋势,通过新媒 广泛开展在线阅读活动,吸引更多网民特别是年轻人参与;关爱特殊群体,重视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的特殊阅读需求,从设施建设、设备配置、内容资源、服务方式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改善提升。(落实单位:省图书馆,各级公共图书馆;完成时间:2025年)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各级公共图书馆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全民阅读的工作重点,充分认识公共图书馆改革创新的重要性,把公共图书馆改革创新纳入本级政府工作要点,狠抓工作落实,加强领导,强化组织推动,给予支持保障,协调推动各项任务落实。

(二)强化机构队伍建设

建立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为实施方案的实施储备人才。鼓励高校、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发挥高校、社会力量的作用。

(三)加大经费投入

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级各部门积极争取本级财政预算投入,同时争取更多旅游专项补贴资金。支持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设立基金会等形式参与行动方案的实施。

(四)强化绩效考核

加大对各项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和绩效考核,将该项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考核的内容,建立定期督查和情况通报制度,不定期考核评价结果,对成效突出的各有关市(州)、各有关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对存在不作为、慢作为的,视情况进行通报批评或启动追责问责机制。

6. 贵州生态旅游区

贵州生态系统保护相对完好,鉴于喀斯特地貌,有许多溶洞、高山、沼泽、河流,这些生态系统在中国都很有特色。贵州的河流、生态系统很独特,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山沼泽湿地就是很大的特色,是非常稀有的生态系统,这些自然环境的保护需要大量资源的投入

7. 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十四五”时期,全省上下必须遵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奋力实现以下目标。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保持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到2025年达到2.6万亿元左右,人均达到7万元左右,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5%左右、8%左右和7.5%左右。实现工业大突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以上。实现城镇大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左右,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70万户以上。实现农业大发展,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200万亩左右,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左右。实现旅游产业大提质,旅游产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2%以上。基础设施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水利工程设计供水能力达到155亿立方米以上,高速铁路里程达到2000公里左右,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000公里以上,互联网出省带宽能力达到4.5万Gbps以上。

  ——生态建设迈上新台阶。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优化,重点生态工程深入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巩固,森林质量显著提高,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地位更加牢固,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 源消耗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达到国家下达的目标要求,县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95%以上,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保持在90%以上。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50%。

  ——人民生活迈上新台阶。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和8%以上,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进一步完善。力争教育现代化程度走在西部地区前列,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累计城镇新增就业3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基本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左右。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3张,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岁以上。

  ——开放水平迈上新台阶。力争对外开放水平走在西部地区前列,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招商引资取得重大进展,营商环境显著改善,全面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每年引进重点产业到位资金6000亿元以上,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6%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左右。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市场主体突破500万户,人才资源总量达到710万人。

  ——社会文明程度迈上新台阶。建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等不断传承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新时代贵州精神不断弘扬。

  ——社会治理能力迈上新台阶。法治贵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各类风险总体可控,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保持较高水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每年保持在1058万吨以上,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国家下达的目标要求,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4人/亿元以内。努力把贵州建成全国最平安的省份之一。

  展望二○三五年,我省将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经济更加发达、环境更加优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的多彩贵州。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实现赶超跨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8. 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最新版

第一,资源的回归。贵州是一个自然环境特殊的省份。该省特殊的地理环境创造了广泛的景观奇迹、丰富的矿藏和生物多样性。世界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造了一座令人惊叹的“文化千岛”。贵州的自然、人力资源和环境是生态的。生态资源应该转化为生态成果,让更多的人分享。

9. 贵 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最新消息

386亩天然湖面,2244亩山体公园

阅山湖湿地公园位于贵阳市观山湖新区云潭北路与观山西路交叉口占地面积约42公顷。该公园是以原十二滩水库为中心的成片大型生态公园,包括公园内的各项娱乐、旅游、休闲设施及相关的基础设施。水库建于群山之间,库区的水被山、坡或谷分割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湖、塘和山渠,它们彼此相连又各成一景,水映山,山衬水,造就了阅山湖湿地公园的碧水翠峰。

10. 贵州省生态旅游发展战略总体规划

(1)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指引的贵州发展之路。贵州通过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绿色家园。完善绿色制度,筑牢绿色屏障。加强绿色宣传,培育绿色文化等于途径,探索出一条速度快,质量高、百姓富与生态美的绿色发展之路。

(2)以解决环境问题为重点的污染防治工作。针对贵州结构性生态环境问题和行业发展带来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理等严峻的现实问题,贵州省委、省政府需要采取较真碰硬举措,坚持铁腕治污,集中力量打好蓝天、碧水、净土、固废处理、乡村环境整治的五场保卫战役。同时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体系与制度,提高“废物”的利用率,变废为宝,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守牢“两条底线”为指导的生态系统保护贵州保护生态环境上,始终坚守发展底线和生态底线。加强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维修,重点开展十大生态修复试点等工程建设,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荒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力图构建生态廊道,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推进生态系统与产业的协调发展,实现美富共赢。

(4)以强化制度落实为举措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①首先,健全生态环境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生态环境监管各项工作,形成共商、共促的生态环境监管工作合力。其次,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②全面实行和(湖)长制,出台多个率先全国的地方性法规与制度。③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相关制度,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出台“两把利剑”“两个问责”,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问责,环境督察全覆盖。

Hash:b738fe8a1e1a4437429609eae787f19f1c84d268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