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故事|中国红十字会首任会长——盛宣怀的故事⑬

13

辛亥救护的点点滴滴

盛宣怀逃亡日本,而他开创的红十字事业又如何?他还能再发挥作用吗?

自从盛宣怀被罢免以后,以沈敦和为核心领导的中国红十字会万国董事会,全力以赴展开人道救援。

1911年10月25日晚,中国红十字会救护队三十余人分编成甲、乙、丙三个医队,在总会总医院英国医生柯师的带领下,乘上“襄阳丸”,由上海江西上,30日抵汉口后,来不及喘息,立即设立战地医院,投入救护行动。

炮声隆隆,不绝耳际。救护队员不顾个人安危,抬着担架,前往战线内抢救伤兵。汉口、汉阳交战时,为及时救治伤兵,红十字会又在武昌、汉阳添设临时医院。教护队员在枪林弹雨中,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抢救伤兵。教治伤兵,更是不余力,他们用回春之术,把许多垂危的伤兵从死神手中夺回。令人惋惜的是,因积劳成疾,峨利生医生于12月12日不幸逝世,年仅三十五岁。

▲峨利生医生

峨利生,丹麦人,解剖专家,为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医生兼医学堂教习,此次赴鄂,亲入战线,不避危险,救治很多伤兵,“成绩优美,声誉鹊起”。他的去世,是中国红十字事业的一大损失。

12月 21 日下午四时,中国红十字会在汉口友宁礼拜堂召开追悼大会,向这位国际友人表示沉重的哀悼和深深的敬意。

武汉救伤,持续月余,总计汉口治愈病兵 576 名,伤兵415 名,病民31名,伤民 106 名,医治无效而死者 34名;武昌治愈病兵 860 名,伤兵 562 名, 病民 18 名, 伤民 116名,医治无效而死者25名;汉阳治愈病兵571名,伤兵120名。

武汉开战以来,死伤累累,如果不及时掩埋,极易暴发疫情。沈敦和在接到汉口葬亡求援电后,立即组织掩埋队。11月20日,掩埋队乘日清公司“大元丸”出发,25日驶抵汉口,进入战地收葬。到战争结束,武汉掩埋队掩埋尸体共计2200余具。

▲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掩埋武昌起义死难者的遗体

武汉开战不久,南京之役又拉开战幕。

11月24 日,联军自镇江向南京挺进。南京交战在即,中国红十字会特派救护医队,以侯逸如诸医士为救护医员,11月24日起程赴宁。

南京开战后,与美国红十字会江安分会等联手救治伤病兵民,同时商请沪宁铁路医长齐福果医士、总办朴爱德,特备红十字医车(火车),在镇江与南京区间往返抢救伤兵,“随到随医”,并借南京尧化门车站为战地医院、镇江金鸡岭医院为临时医院,以便救护医车运送伤兵留养,雇工百余人编为担架队,抬送伤员。

大战期间,医车每日收容伤兵上百人,镇江医院容纳不下,就送往上海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分医院。总计由医车收治的伤兵五百余人。

血战之余,伏尸遍地,令人不忍目睹。沈敦和急电请宁督府、民政部及联军司令派人专事掩埋外,在12月4日《申报》登载《急聘南京掩埋队》启事:“聘请年富力强、热心慈善之干事员十余人,克日成队赴宁。”12月8日,中国红十字会南京掩埋队起程向南京进发。掩埋队在南京凤台关、一枝园、五龙桥将军署、后宰门、皇城、紫金山雨花台等处收葬遗尸约七百具。

武昌首义成功,各省纷纷响应,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上海、贵州江苏浙江安徽广西福建四川等省区先后脱离清政府而独立。革命洪流,汹涌澎湃,席卷全国。

战火燎原,烽烟四起,救护任务繁重。为此,中国红十字会万国董事会于 11 月 2 日向通商各埠发出通电,要求各通商口岸教会医院改设红十字会临时医院,组织分会,进行协助。这样,除武汉、南京及总会所在地上海之外,其他地方的救护任务主要由分会来承担了。

▲早期中国红十字会救护车

在上海,11月4日,革命军猛攻制造局,由后院破门而入,据11 月5 日《申报》报道:“敢死队施放炸弹,伤亡人数颇多。”沈敦和闻讯,急派汽车两辆,延请洋医亨司德,华医侯光迪、周光松、王吉民、陈家恩及看护李安登女士驰赴现场救护,受到国民军的欢迎和优待。制造局大厅改作红十字会临时医院,侯光迪医生留在此地相机救援,另以徐家汇路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为总养病所、天津路分院为分养病所,收治伤兵。

安徽滁州,江苏江阴常熟,湖南长沙,福建福州江西南昌等地分会以及吕海寰组织的救护队、张竹君女士为会长的中国赤十字会、留学日本的医学生回国效力在沈敦和支持下组织的“留日医学界红十字团”,也都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挥洒汗水,谱写了一曲高亢激越的人道主义赞歌。

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上重大历史变革,短短的几个月中,翻天覆地,万象更新,中国红十字会也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据统计,辛亥革命期间,先后设立分会六十余处,分会医院三十余所,这是前所未有的。当然,盛宣怀在逃亡途中,自顾不暇,已经无心关注了。

下集预告:红十字会华丽转身

本文节选自中国红十字运动知识丛书《中国红十字会首任会长——盛宣怀的故事》,池子华著。

来源: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编辑:杜雨函

初审:王丽强

终审:李文祥 监制:李卫英

宽城红色故事报告会——冀东抗战王厂沟的故事 故事会

宽城县直幼儿园 刘瑞梅

王厂沟景区位于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孟子岭乡王厂沟村,周围群山环抱,植被茂密,风景秀丽,宛如一幅“溪涧、流水、人家”的恬静生活画卷。这个藏在幽深山坳里的小山村,一个饱含红色记忆的革命乡村,书写着党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和可歌可泣的光荣历史

为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教体局“宽城红色故事”报告会讲解了王厂沟红色历史文化及王厂沟革命老区发展现状。王厂沟,在抗战时期是我党冀东军分区司令部、报社、干校、医院等机关所在地,王厂沟现存各类抗战遗址有冀东军分区司令部、冀东军分区医院、冀东报社、冀东军分区兵工厂、干部培训班遗址和“复仇战役”动员大会、王厂沟伏击战遗址以及伤病员养伤、乌拉草沟“疗养洞”“老许洞”、亮马台“猫山”基地遗址等20余处,加之周边青山秀水,景色宜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瞻仰革命遗迹,追忆那一段段可歌可泣的红色岁月,体验当年的革命生活。

王厂沟现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已被列入承德市和河北省的红色旅游重点景区之一。1941年初,我地下党在王厂沟村发展李西云、李西英、李春富为中共正式党员,并建立了第一个党小组,李西云任组长。经过一段考察锻炼、由中共地下党员刘振东、石新、李西云介绍又有刘凤春、李西满等39人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夏,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最普遍地发展党员,每个农村都可以组织党支部”的指示,随着形势发展,王厂沟村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成立村党支部的条件已经成熟,在迁、青、平联合县委的关怀指导下,当年6月,地处深山老峪的王厂沟村,终于诞生了第一个党支部。党支部书记李西云,组织委员:李西英,宣传委员:李春宣。经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王厂沟的火种逐渐播散,到1941年9月,随着党员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王厂沟村又建立了1个党总支和4个分支部。王厂沟村党总支书记:李西云;组织委员:李西满;宣传委员:李春宣;青年委员:李西生;武装部长:李西英。1943年,日军长城内外制造“无人区”,实行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妄图阻隔八路军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王厂沟村共产党员和多数群众坚决不进“部落”,配合八路军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地斗争,直至抗战胜利。由于日伪的多次扫荡,全村有20多名共产党员壮烈牺牲,300多名群众惨死在侵略者的屠刀下。

对于那段历史,王厂沟人民不会忘记,在王厂沟村捧山沟里阳坡,李运昌将军亲笔题词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雄伟耸立、纪念碑高470厘米,寓意在王厂沟伏击战中,我军470名指战员参加战斗, 碑墩高150厘米,寓意全歼150名日军;纪念碑健在27个台阶之上,寓意在战斗中牺牲27名我军指战员。在距纪念碑不远的山岗上,村民们修建了两处纪念亭。纪念碑对面南山上,就是当年我军民猫山抗日最集中的遗址石湖。1988年6月,李运昌为王厂沟题词“革命堡垒,英雄人民”。

艰苦的抗日岁月中,这里涌现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通过对红色故事的发掘,我们了解到“千里无人区”这一“人间地狱”的真实面貌,这是一段段让人哽咽,几度听不下去的故事,在挖掘这一幕幕历史中,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懂得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性。

日寇暴行下支离破碎的家庭,漫山遍野的尸体,身体与心理的无尽折磨,无处安身的绝望,写下我们中华民族太多太多难以承受的苦难。灾难面前,方见人性光辉,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没有人不渴望生存,不管是奋勇杀敌浴血奋战的战士,与敌人斗智斗勇的农民群众,亦或面对日军残暴酷刑宁死不屈的共产党员,他们在危难面前,不惧生死,用自己的生命互相保护互相成全。铭记历史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那是逝去同胞用血泪镌刻下的深重教训。那是进一步激发我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

我们感恩先辈献上生命开创祖国山河盛世,用一往无前的勇气让中华民族在苦难中开花。“一百年的日月星辰,一百年的艰苦奋斗,只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只为祖国强盛人民幸福。”铭记历史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那是逝去同胞用血泪镌刻下的深重教训,吾辈定秉承先辈遗志,现世繁华亦不安于享乐,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以昂扬的姿态奋力开启宽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我要用从党史中汲取的智慧和力量肩负起作为一名教育工作领导者的责任。第一忠诚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第二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能力,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第三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兢兢业业地做好教育工作,为县直幼儿园发展谱新篇!

遵义会议会址的红色故事 故事会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赣州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开设“党史知识”专栏,以不同时期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主线,回顾党的百年历史岁月中发生的那些故事,和大家一起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遵义会议会址的红色故事

“这座楼见证了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转败为胜伟大抉择的诞生。”83岁的遵义会议纪念馆原副馆长田兴咏说。

“这棵树是遵义会议纪念馆里唯一一个‘活着的文物’了。”67岁的“树医生”张本光说。

这是1月26日拍摄的遵义会议纪念馆全景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的遵义会议会址,一座灰白相间、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二层小楼,东侧一棵高10余米的大槐树,几乎在所有有关会址的图片、镜头中都可以看到它们相依相伴的身影。

一座楼,一棵树,风雨同舟80多载,见证了无数重大历史时刻,它们的故事,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1934年底,中央红军进入贵州境内,1935年初强渡乌江后,攻克黔北重镇遵义,1月15日至17日,红军在黔军军阀柏辉章的公馆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即后来闻名中外的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会址

“柏辉章是国民党黔军第二十五军二师师长。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建造的柏公馆,用料很讲究,比如花窗、彩色玻璃等,在当地很罕见,据说很多都是从上海专门运到遵义的。”田兴咏说,“柏公馆建了大概一年多,成为遵义城首屈一指的建筑,房子旁边种了棵小槐树。”

柏辉章公馆当时在遵义城内无人不晓,红军到达遵义城之后,柏辉章家人吓得逃跑了,红军总司令部驻扎了进来。

踩着木楼梯来到二楼的一个房间,地面铺着红木地板,天花板上吊着一盏煤油灯,中间放着一张长方形的桌子,椅子围成一圈。

当年,20名参加者,在这间仅有27平方米、用油灯照明的小屋里,作出了让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转败为胜的伟大抉择。

会上,毛泽东作了长篇发言,对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进行了切中要害的分析和批评,并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和当前应采取的军事方针。他的发言得到了包括朱德等在内的绝大部分人的支持。

会议作出了“选举毛泽东同志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重要决定,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高度评价遵义会议,称之为“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新中国成立后,朱德的一首《遵义会议》诗作,道出了转折后他的欢欣鼓舞。

遵义会议在每一位经历者心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他们当中许多人都在讲话和著述中多次谈到遵义会议。

多少年后,朱德的夫人康克清清楚记得的,还有会址外的那棵小槐树。

83岁的遵义会议纪念馆原副馆长田兴咏在遵义会议会址前口述历史

20世纪70年代,田兴咏为了收集长征资料,来到北京采访康克清。

“康大姐说,召开遵义会议时,她居住在二楼一个房间里,打开窗子,外面有一棵碗口粗的小槐树。”田兴咏说。看到它,就像看到了生机。

记者登上遵义会议会址主楼二楼,站在位于东侧的“朱德、康克清住室”走廊上,可以看到,走廊护栏与大槐树树干距离很近,散发的大槐树的枝条,来客甚至伸手便可够到。

据统计,1970年以来,遵义会议会址接待中外游客近9000万人次,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这里聆听红军生死转折的故事,了解到这座小楼非凡的意义。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棵大槐树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这棵槐树就是一棵有生命的文物,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转折的见证者。当人们看到这棵树,就会想起那份记忆,深受感动。所以我对它情有独钟,很珍惜它。”和古树名木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张本光说。

2003年,大槐树树干上因细菌引发长了一颗直径45厘米的“恶性肿瘤”,张本光果断决定用斧头切除,共修补了7处地方。切除“肿瘤”后的大槐树,生长得更加枝繁叶茂了。

“这些年来,大大小小的病虫害它都遇到过。”张本光说,“就像一个政党,发展道路上也会碰到各种问题,关键是要向恶疾亮剑,对病灶开刀。”他拿着枝剪、铲子等工具,一面为大槐树清理青苔、修剪枝条,一面对记者说。他会定期来会址,义务为大槐树做“体检”,以预防病虫害。

岁月如梭,80余载时光,无论经历多少风风雨雨,哪怕风高浪急,共产党人的信仰坚如磐石,信念的力量驱动着他们乘风破浪。

“要让‘干人’(穷人)过上好日子!”在遵义农村的一些老建筑上,这样的标语依然清晰可见。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里,也有这样的类似标语。在那些战争岁月里,每到一地,红军都要打开地主、富户的粮仓,把粮食分给那些被反动派榨干了的穷苦百姓。

遵义会议后,面对国民党军队重兵围追堵截,毛泽东等指挥红军在川黔滇万水千山间纵横驰骋:四渡赤水、虚指贵阳、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他们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矢志不移的崇高理想,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一代代共产党人,将信仰的旗帜高高举过头顶,将必胜的信念牢牢埋在心底。

英雄的精神在红色土地上绵延,在新的战场上传承,书写着穿越时空的信仰答卷。

67岁的“树医生”张本光在查看遵义会议会址前槐树的生长状况

距离遵义会议会址100公里的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共产党员黄大发自20世纪60年代起,带领200多名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被称为“大山里的愚公”。

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如今的共产党人同样斗志昂扬。

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遵义市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51.38万人,先后实现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871个贫困村出列,撕掉了千百年来的贫困标签,书写了新的转折。

“遵义人民以实际行动告慰长眠在这片土地上的英灵。”遵义市委书记魏树旺说,遵义会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也始终是遵义人民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精神力量。

如今,游客来到会址参观会发现,小楼旁的槐树不止一棵,而是两棵了。20世纪80年代,大槐树的一颗种子落到树下泥土中,慢慢生根发芽,如今也有10米高了。两棵槐树生长方向正好相反,慢慢地,竟然形成一个“V”字形。

“‘V’字象征着中国革命必胜,中国新的百年必胜。”张本光说。

如今,站在大槐树下,用手指比一个“V”字,与会址合影留念,已成了不少年轻游客“打卡”会址的流行拍照姿势。

胜利在来时,胜利在当下,胜利在前方,似乎已成为属于这座楼与这棵树的特殊符号和专属意义。

来源:赣州机关党建

小编邀您 点击【在看】

↓↓

故事会自由行旅游攻略

  • 红十字故事|中国红十字会首任会长——盛宣怀的故事⑬

    13辛亥救护的点点滴滴盛宣怀逃亡日本,而他开创的红十字事业又如何?他还能再发挥作用吗?自从盛宣怀被罢免以后,以沈敦和为核心领导的中国红十字会万国董事会,全力以赴展开人道救援。1911年10月25日晚,中国红十字会救护队三十余人分编成甲、乙、丙三个医队,在总会总医院英国医生柯师的带领下,乘上“襄阳丸”,由上海溯江西上,30日抵汉口后,来不及喘息,立即设立战地医院,投入救护行动。炮

    2022-02-20
    818 95
  • 宽城红色故事报告会——冀东抗战王厂沟的故事

    宽城县直幼儿园刘瑞梅王厂沟景区位于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孟子岭乡王厂沟村,周围群山环抱,植被茂密,风景秀丽,宛如一幅“溪涧、流水、人家”的恬静生活画卷。这个藏在幽深山坳里的小山村,一个饱含红色记忆的革命乡村,书写着党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和可歌可泣的光荣历史。为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教体局“宽城红色故事”报告会讲解了王厂沟红色历史文化及王厂沟革命老区发展现状。王厂沟,在抗战时期是


    2022-02-07
    317 55
  • 遵义会议会址的红色故事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赣州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开设“党史知识”专栏,以不同时期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主线,回顾党的百年历史岁月中发生的那些故事,和大家一起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遵义会议会址的红色故事“这座楼见证了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转败为胜伟大抉择的诞生。”83岁的遵义会议纪念馆原副馆

    2021-12-29
    869 86
  • 游轮有趣小故事 会发生在邮轮上有趣的故事

    游轮有趣小故事 会发生在邮轮上有趣的故事 1. 会发生在邮轮上有趣的故事2. 令人心动的邮轮故事3. 客轮上的故事4. 邮轮上的爱情故事5. 邮轮上有什么活动6. 邮轮上服务员的故事7. 会发生在邮轮上有趣的故事英语8. 关于邮轮的故事9. 游轮上发生的故事10. 会发生在邮轮上有趣的故事吗


    2023-01-11
    1634 81
  • 邢台故事|顺德府庙会—场民俗文化的盛会

    庙会,因庙的节日而形成,为此又称之庙市或节场。因庙会形成的市场,促进了文化与商品贸易交流,是我国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庙会文化的构成,有世俗的,也有宗教的,从中反映了一个地区长期积淀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以及各种文化现象。在古城邢台,数千年间保留下来许多古老宗教场所,据调查,邢台城内外有古庙210多座,在城内有府县文庙、武庙,天宁寺、开元寺、净土寺、龙兴观、城隍庙等;而在四门分别立庙,在东瓮

    2022-01-13
    1534 80
  • 济宁金乡:英雄故里学党史 开讲“红色故事会”

    人民网济宁3月30日电一串串红色故事,牵出无数革命先辈;一场场动情讲说,撼人心魄催人奋发。近日,在英雄王杰的故乡——山东金乡县的革命旧址、农家小院、村庄广场、田间地头,学习宣传党史的热潮迅速铺开。一支由老干部、老战士、老党员、老模范、老教师群体组成的“五老”带头学党史宣讲队伍,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本土红色故事、英雄事迹整理挖掘出来,并通过举办“红色故事会”的方式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

    2022-01-03
    996 64
  • 嵩县庆三八家风书信故事会走进两程故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进“家家幸福安康工程”,3月5日上午,中共嵩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嵩县妇联、融媒体中心在两程故里家风基地举办“庆三八·迎华诞”,书信家国·嵩县家风故事汇。以优秀的家风文化喜迎第111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两程故里为我国理学亢宗程顥程颐讲学之地,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

    2022-01-04
    1169 10
  • 游轮奇闻趣事 会发生在邮轮上有趣的故事

    游轮奇闻趣事 会发生在邮轮上有趣的故事 1. 会发生在邮轮上有趣的故事2. 会发生在邮轮上有趣的故事英文3. 会发生在邮轮上有趣的故事吗4. 会发生在邮轮上有趣的故事英语5. 邮轮上服务员的故事6. 关于邮轮的故事7. 邮轮上有什么活动8. 邮轮上的爱情故事


    2023-12-06
    440 80
  • 张家口第二届旅发大会阳原分会场精彩故事

    全域旅游风帆劲,大美阳原绽新颜。8月24日、25日,第二届张家口旅发大会的与会嘉宾赴阳原县八大项目现场进行观摩考察,共同见证阳原县全域旅游广阔的发展前景,聆听人类故乡文化自信的崭新律动。省市领导回建、郭翠朵、刘宝岐、李青春、王江、武凤英、李宏、李品军、杨千河、冀晓东、张志录、龚海峰、杜进明、张仡及县委书记孙海东、政府县长李德等出席相关活动。阳原县委书记孙

    2021-10-27
    67 20
  • 游轮为什么会沉船事故 中国游轮沉船事件

    游轮为什么会沉船事故 中国游轮沉船事件 1. 中国游轮沉船事件2. 游艇沉船事件3. 中国旅游船沉船事件4. 客轮沉船事件5. 中国邮轮沉船事故6. 中国游轮沉船事件视频7. 中国游轮沉船事件真相8. 中国游轮沉船事件始末9. 游轮沉船事故10. 中国轮船沉船事件11. 中国十大邮轮沉船事件


    2024-05-23
    1215 11
  • 治水故事会 | 第十七期:浮山堰

    2019/11/10大家好,这里是水利学院治水故事会。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辉煌的文明之一。纵观华夏文明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治水与文明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人类文明沿水而兴,水利兴则天下定。兴修水利,消除水害,历代善治国者,均以治水为重;善为国者,必先除水旱之害。治水故事会重点梳理了华夏文明有记载以来,一些有代表性的治水史记,以讲述的方式与大家分享。我是励泽,很高兴今天由我为大家讲

    2022-03-08
    517 13
  • 救生会诉说镇江的慈善故事

    救生会位于观音洞对面,正门上题有"救生会"石刻,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立石。救生会是古代江上救护各种船只和渡江人的社会慈善机构。救生会镇江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水上义渡和救生的城市。“江风白浪起,愁煞渡头人。”修庙建塔,敬香礼佛,祈求平安,无非是众生的美好愿望,而积极有效的救助措施,才是生命和财产的保证。镇江救生会于1165年创建,直到1923年才因长江岸线的北移退出历史舞台,

    2022-02-20
    1640 13
  • 遵义会议的景点 遵义会议景点及其历史故事

    遵义会议的景点 遵义会议景点及其历史故事 1. 遵义会议景点及其历史故事2. 遵义会议的故事3. 遵义会议有关的小故事4. 遵义会议有关的故事5. 遵义会议会址的历史文化6. 遵义会议景点介绍7. 关于遵义会址的历史故事8. 遵义会议 名胜古迹9. 遵义会议会址的历史故事


    2023-07-10
    870 1
  • 会讲故事的小洋楼——张福运旧居

    张福运旧居天津五大道的常德道2号是一所欧式洋楼别墅,建于1935年,院落宽阔,环境幽雅,红砖清水墙的二层楼房有一千多平方米的面积,39个房间,大厅明亮,卧室、书房、厨房等布局紧凑舒适。租界时代天津五大道的房主大多是满清遗老和北洋时期的下野军阀政客,而这所别墅的主人身份有所不同,他是国民政府时期的一位高官:曾任中国海关关务署署长的张福运。张福运(1890—1983)出生在山东福山(今烟台

    2022-01-11
    1721 92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