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于儒教有关的景点 儒学在韩国

导读:在韩国于儒教有关的景点 儒学在韩国 1. 儒学在韩国 2. 儒学在韩国的传播PPT 3. 儒学在韩国工人运动 4. 儒学 韩国 5. 儒学在韩国发展的复兴 6. 儒学在韩国现代化的影响 7. 儒学在韩国的发展历程

1. 儒学在韩国

1398年

成均馆大学孔庙,是韩国141号文物,始建于1398年朝鲜太祖李成桂时期,距今有600多年历史。此后经历过多次被毁和重建。

目前,该孔庙供奉孔子及其他先贤的牌位,是韩国举办祭孔典礼、进行儒学教育的地方。成均馆典礼委员长金东睦表示,事故损失难以用金钱衡量。

2. 儒学在韩国的传播PPT

对于当政者来说,显得“迂远而阔于事情”的先秦儒学,之所以对东方六国和秦国产生影响,这与先秦儒学的独特优点和传播途径的多样性有关。、先秦儒学的独特优点儒学所具有的先秦各家所不可比拟的优点是其得以传播的根本原因。先秦儒学与当时并存的各家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一是思想内容全面。先秦儒家不仅深刻论述了道德精神和伦理政治的巨大社会作用提出了诸如仁、义、礼、智、信、忠、孝、慈、诚、和、中庸、节操、善恶、荣辱、良知等一整套比较系统全面的道德规范、道德观念和道德范畴,提出了诸如圣、贤、君子、成人、善人、志士仁人等众多理想人格范型,而且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道德修养理论和方法。

可以说儒学涵盖

传统社会生活中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规范和道德修养理论方法。二是立论平实。先秦儒家自孔子开始,就表现出一种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讲人事“事人”不讲鬼事“事鬼”,讲现实“生”不讲来世“死”,在日常生活中追求人生理想另外,儒学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上,具有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如在个性和共群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上,既不像道家那样主张放任个性,也不像法家那样抹煞个性又如儒家讲人与人之间“爱有差等”,也比墨家讲“爱无差等”更符合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

正是这种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使其思想学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从而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发挥作用。三是对优秀传统的继承性。以孔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法则周公,继承了上古三代的历史传统。他们认真总结历史,深刻反思现实,将许许多多的优秀的历史传统纳入到了自己的学说体系之中。与儒学同时代的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其思想学说的规模、所涵括的人文资源和对后世的影响同儒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其学说思想的延续性和再生力也远不及儒家,这是无须多作论证的”。

儒学具有整体思维

儒家学说不仅仅是站在了历史的高端,更是思维开阔,贯通天人。儒学不仅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心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且其关注的目光大到人与自然之间,小至人心与人生之际。儒家追求的是整个天下的“大同”,注重的是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和顺。正是上述先秦儒家所具有的先秦各家所不可比拟的优点,使儒学具有了传播和发展的动力。这种源动力扩大了儒学的传播途径,强化了儒学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孔子弟子多来自社会的底层。例如,有子为卒子张乃鲁之鄙家子路是卞邑的鄙人,食黎蕾,百里负米以养母颜琢聚是梁父之大盗,颜回穷居陋巷曾参亲自耘瓜,其母亲自织布仲弓之父是贱人原宪居间巷。

孔子弟子也有像孟鼓子、南宫敬叔这样的贵族子弟有子贡这样的善营生意,家累千金的巨贾。所以《荀子·法行》记载“君子正身以侯,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隐括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正是这些来源于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弟子,在接受了孔子的思想后,能够把孔子思想传播到不同的领域、不同的阶层中去。更为重要的是,孔子的很多弟子继承了孔子广收 徒,兴办私学的传统,以聚徒讲学的形式传播儒家学说。曾参在鲁国一带聚徒讲学,孔子之孙子思曾师事曾参子夏在西河设帐讲学,弟子众多,声势浩大。

儒家就初具规模,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孔子之后,儒学虽然分化,但是他们都宗师孔子,以六艺为教学内容,称述先王之道,崇尚礼乐,主张正名,重视伦常,提倡王道,对儒学各有阐扬。特别是经过孟子、荀子两位大师对孔子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儒学更加得以广泛传播。孟子是孔子之孙子思门人的学生,以学孔子为终生大志,他设帐讲学,弟子数百人,把培养天下优秀人才当作人生一大乐事,“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使孔子儒学辉煌于世。荀子是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在翟下学宫“三为祭酒”,一生主要致力于教学,有众多弟子他游学四方、全面传播儒家经典,对儒家思想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正是孔子及孔门弟子“有教无类”的授徒方式,使儒学得以迅速的传播和发展。

3. 儒学在韩国工人运动

儒学在国外的影响。现在的儒学早已不仅仅是中国的思想文化,而是属于世界的思想文化。也就是说,孔子不再仅仅是中国的孔子,孔子也是世界的孔子。孔子是十大思想家之首,已经得到世界的公认。早在公元一到二世纪,孔子思想就走出了国门,首先传到朝鲜。公元三世纪,朝鲜一个学者叫王仁,他带着一本《论语》到了日本,从此,日本也有了儒学。

虽然,日本和朝鲜都接受了儒家的学说,但是儒家学说在这两个国家的发展,有所不同。从朝鲜向韩国发展的儒学,越来越突出的是朱子学,即"程朱理学"里朱熹的思想。也就是说,在韩国当今社会里起主导作用的儒家思想,是朱熹的。而日本的儒学,受孔子思想影响更大,之后就是王阳明,也就是王守仁的思想。阳明学,在日本明治维新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明治维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对朝鲜(包括今天的韩国)、日本来讲,其儒学的表现形态,也是不同的。另外,儒学也很早就传进了越南。有人认为是在秦朝时期。但在越南,儒学发展的命运比较坎坷,尤其是近代,自从法国占领越南后,儒学的地位一直比较低。直到南越时期,儒学的地位才稍高一点。最近几年,有些学者重新提出,应该在东亚设立一个道场来保存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传入西方,被确认的准确时间为1593年。据北京大学著名学者朱谦之教授的研究,他肯定地说,1593年由意大利人利玛窦首先将《四书》翻译成拉丁文,从此西方世界第一次知道了孔子,知道了《论语》,知道了儒家思想。后来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哲学家莱布尼茨都曾系统地研究了《易经》和孔子的思想,而且深受孔子思想的影响。正是在研究《易经》基础上,莱布尼茨提出了他的二进位制,这对西方世界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可以说,孔子的思想不仅仅在中国,也不仅仅在东方的日本、韩国和越南,甚至在西方世界,都产生着极大的影响。1988年2月,75位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开会,会后发表了一个宣言,最后的一句话写道: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以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

4. 儒学 韩国

儒学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走出国门,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了周围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思想对今天的东亚、东南亚、西欧和北美等地区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儒家思想在东亚各国有着广泛的影响,韩国、日本、越南等国伦理和礼仪都受 了儒家仁、义、礼、智、信等观念的影响,在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化改新”也是在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下而发生的。

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儒家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儒家思想为中世纪的欧洲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也影响了西方的现代文明。但中国古代文化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不是只有“四大发明”,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政治文化,对于人类近代文明也有过积极的贡献。

明清之际,欧洲的耶稣会士历经千辛,沟通中西文化,把中国当时的主体文化——儒学——程朱理学,用轮船运往17—18世纪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是中国儒学在欧洲最有力的鼓吹者,他和他的“百科全书派”把中国儒学作为反对神权统治下欧洲君主政治的思想武器;程朱理学——新儒学,成为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创立古典哲学的依据,并用以反对罗马教廷的启示神学;被称为“欧洲孔子”的魁奈,以儒学为依据,开创了近代欧洲政治经济学的新纪元,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首次将《论语》翻译成拉丁文,1687年利玛窦译本在法国巴黎出版。以后《论语》被转译成法文、英文等。1691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李明从中国回到法国,出版了《中国近事报道》和《论中国礼仪书》,向西方世界介绍东方的儒家思想并批评西方的堕落。

有学者认为,儒家学说推动了欧洲近代启蒙运动,以伏尔泰、狄德罗、卢梭、洛克、休谟、魁奈、霍尔巴赫、莱布尼茨等人为代表的西方近代启蒙先驱吸取孔孟学说,打破欧洲封建世袭和神学统治,催生成长了自由观、平等观、民主观、人权观、博爱观、理性观、无神论观等现代观念,增进了人文、政治、经济、社会乃至科学等方面学说的成长。

近百年来,中国人、东方人都公认,现代民主就是西方的民主,它起源于欧洲。学习、借鉴,乃至全盘照搬西方的民主,也就成为许多近现代中国人的思想热点。

但是,在半个世纪以前就有西方人,经过近百年来,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文化上的障碍、精神上的阻力。然而,在半个世纪以前就有西方人指出,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曾经是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形成和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东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中国近20年的飞速发展的历史,向世人显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东方文明,不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精神阻力,而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动源。

文化或是文明,都是人类共同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人为地把文化分为东西两个对立的体系,只看各种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不看各种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融,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文化偏见。这种文化偏见,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走向未来的一种精神障碍

时至今天,儒家思想也伴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潮流与世界多元文化更多的交流和碰撞,孔子学院的设立和儒家思想在世界的广泛传播无不体现着儒家思想的精髓获 世界的认可和接受,儒家思想的时代价值也在逐步发扬光大,对现代社会的思想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影响逐渐加强。

5. 儒学在韩国发展的复兴

原始儒家的动机正如孔子和孟子所设想的,简单地说就是修养自身以及为他人带来和平与安适。像这种似乎平常的自我实现所依据的观念是:自我乃是关系的中心,社会乃是信任的共同体,上天乃是内在的超越。儒家自我实现的观念,发展出一套全面的生活方式,以及一种具有深远宗教意味且无所不包的人文主义。

但是,像其他伟大的伦理一宗教体系一样,儒学在过去的若干世纪中被用在许多不同的地方。除了是一套超越性人文主义的理想伦理之外,儒学也被认为等同于国家权力、威权关系,以及僵化而极端的社会等级。

因此,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东亚,尤其是在韩国、日本和越南,儒学就变成等同于政治现状。在19世纪,当西方到达中国时,正好也是中国政治体系式微以及其许多主要制度衰败的同时。

自192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反孔浪潮。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列文森(J。“ph Levenson)在他那具有影响力和思想激发的三部曲《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c n Chma and Modern Fate)中直截了当地说,自50年代以来,儒家传统的衰败已经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想在思想上恢复其活力充其量是消极的传统主义,这种企图很容易被印上多愁善感的保守心态,或者是恶意反动的污名。列文森的三部曲提出许多有关儒学存续的重大问题,因为中国正面临其他来自西方的选择,例如自由、民主和科学。

许多接受西方教育的中国优秀思想家都相信,儒家对权威的重视已经成为一种压制:抬高过去压制现在、抬高家庭压制个人、抬高君主压制臣下、抬高男性压制女性、抬高老年人压制年轻人。在他们看来,在中国奋力尝试现代化的过程里,儒学是造成钳制创造性、毁灭个人进取心和自由的主要原因;儒家思想没有拯救或解放的潜在能力。礼仪也不再是学以成人的积极过程,而成为一套矫揉造作的外在礼节,既过时又伪善。

对儒学的这种怀有敌意的描述,最初是一小部分接受西方思想的知识分子从全面破旧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攻击,然而它很快就变成强而有力的思潮。而且反孔运动又与二三十年代蓬勃兴起的中国民族主义难解难分地纠缠在一起。而现在,人们也承认,儒学为中国人的生活做出许多有价值的贡献,旧秩序的许多缺点是与儒家无关的,甚至是与儒家教导截然对立的,今天的中国仍然可以从自己的文化传统获得很多东西,学到很多东西。

虽然中国现代历史充满了喧闹的革命,儒学却在某种意义上从权力的禁锢、帝制的政体中,以及压制性的权威主义中解放出来,而这些正是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所激烈反对的。结果是,我们今天才有一个特殊的机会来检视儒家遗产的宗教一伦理观念。儒家研究在中国又再一次复兴起来,孔子的故乡现在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9月28日都会举行祭孔典礼来纪念这位圣人的诞辰。

最近二十年来,有一些东亚的城市和国家(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香港)戏剧性地证明儒家传统和西方式的现代转化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相斥。工业化的东亚近来享有世界上最快速和最稳定的经济发展。能够获得这样的成长率不是靠否认东亚的儒家遗产,而是通过创造性地转化内含于儒家传统中的精神资源。

因此,植根于两千年历史的儒家观点,在整个东亚的现代化过程中扮演了一个积极的角色。其结果是,儒家传统自身恢复了生 气。几乎没有学者怀疑,作为人类文明的主要精神遗产,儒家传统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即使在20世纪末,它仍然能触动我们的心灵、激发我们的思考,并丰富我们的生活。不管儒学新时代期的发展是否已经到来,但是它仍然在探索之中。

6. 儒学在韩国现代化的影响

儒学在日本就是一个笑话,日本人信奉的是神道教,虽然很多人没有公开承认。

所以可能中国、韩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更大。

7. 儒学在韩国的发展历程

为什么说儒家是世界的儒。

直观的解读“儒”字,,即为“人需”,人的需要,需求。要“成人”必须的基础,是什么?—— “立人”即“立德树人”,人有了健康向上的精神,才能有所成就。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这句话告诉我们,立国的根本准则,在于崇尚礼仪礼节,而不能崇尚权谋欺诈;国家根本希望,在人心而不再技巧奇巧,彰显了文化教育的主要性

儒之人需,又可解读为能满足人们教育需求的人。即能够根据人们的需求,根据进行社会化传统教育所需要,而能贯通五经“《诗》、《书》、《礼》《易》、《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俱六德“智、信、圣、仁、义、忠”;践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以承续、维护和光大华夏文明传统,使国家长治久安为己任;用王道濡润教化民众,濡民以道,教民以艺,导民以义,授民以渔,仁德济世的贤人叫“儒”。

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所传授的是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儒家学说不仅在中国,在东亚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周围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

Hash:71c0e18400af367d4f987c875b922bda94a9800c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