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景点河口遗址 河口镇的名胜古迹

导读:荣成景点河口遗址 河口镇的名胜古迹 1. 河口镇的名胜古迹 2. 河口古镇的由来 3. 河口古镇景点 4. 河口古镇美篇 5. 河口镇历史传说 6. 河口镇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7. 河口镇景点 8. 老河口市名胜古迹 9. 河口古镇内容简介 10. 河口古镇游记

1. 河口镇的名胜古迹

湖南省张家界市。 黄龙洞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核心景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索溪峪自然保护区东部,索溪峪镇东7公里(索溪峪河口村)的一座山腰上。

2. 河口古镇的由来

隔河两宰相一门九进士指的是江西吉安市吉水县。

完整的说法是: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说的是江西吉安市吉水县的科举盛况。吉水自古是“文章礼仪之邦”,历史上,有662名进士。

一门三进士,说的是吉水县曾存仁与子曾同亨、曾乾亨父子三人,同为明朝进士,县城原有座“三曾祠”。

隔河两宰相,说的是欧阳修与文天祥。欧阳修是吉水沙溪人,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名声很好。文天祥是吉水永昌乡富川村人,著名爱国义士。两个村子隔江相望,所以叫“隔河两宰相”。

五里三状元,明朝王艮,吉水邱陂带原村人;刘俨,水南夏朗村人;彭教,水南泷头村人。三个都是状元,各相隔五里路。

3. 河口古镇景点

铅山县城驻地河口镇,可以到带湖车站(走高速,半小时,票价15元)和三江车站乘(走省道,一小时,票价11.5元)坐“上饶—铅山”的县际班车直达。所谓的河口古镇之说,因为水路畅通,历史上河口是闽浙皖赣川广荆苏的货物集散地,清乾隆年间,已经成了商贾云集的“八省通衢”之地。现在要想看古镇样貌大概只有在浮桥附近能够见到了。

4. 河口古镇美篇

河口古镇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河口古镇位于江西省铅山县河口镇,历史上曾与景德镇、樟树镇、吴城镇并称为江西四大名镇。河口古镇沿河五米长的明清古街,层楼绵延,鳞次栉比,古老而典雅。

5. 河口镇历史传说

相传在很多年前,黄河在这里决了一次口。人们费了几年功夫才把决口堵住。堵口修堤的老百姓不少是灾民,早已无家可归,等把黄河水堵住,有的干脆不走啦,住在堵口修堤时盖的临时草庵里。他们在这里开地耕种,成家养孩子,慢慢人多了,就成了一个村庄,取名叫贵家庄。又过了好些年,从荥阳流出来的涸水在这里流入黄河。这样一来,这里南来北往的人多了,成了个热闹的地方。

到了明朝,贵家庄出了个大官,叫许赞,在这里当天官。许赞当了几年官,搜刮了不少钱,就在家里修了个大花园。这个大花园方圆五六百亩大,种了许多奇花异草,一年四季花园里都开花,飘着香,远近几十里的人都来这里看热闹观花。

一年春天,许天官回家。贵家庄像赶庙会一样,一群群,一伙伙,搀老人,背小孩,挤拥不堪来许家花园看花。人多了,做小生意的,卖吃食的也多起来。许天官的花园在黄河和涸河角角里,来看花的人要过涸水,水上无桥无船,趟过来趟过去很不方便。许天官看到这些情形,就想:我要在涸水上弄个船,摆渡来往的人,这是个赚钱的买卖呀!

许赞想发财,就开挖了涸水入黄河的水口,让黄河水倒流到涸水里去。这样一挖,涸水河面宽了,水也深了。许天官弄了个大船,找了几个船工,修了渡口,摆渡行人。人们听说有了摆渡,来看花的人更多了。不几个月,许天官就赚了不少白花花的银子。

夏季到了,黄河一涨水,呼地涌进了涸水,水越涨越大,黄河冲着涸水河口,向南滚了几里,稀里糊涂把许天官的大花园也淹没了。

后来这里真的成了南北来往的渡口。人们去这里的时候,总是说:到花园口去。这样花园口的名字就叫起来了。

6. 河口镇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东港市大孤山旅游(东港市大孤山旅游景点介 )全程两个小时。大孤山,位于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孤山镇,该景点是辽东著名风景区之一。地处大洋河河口的右岸,孤峙于黄海之滨,景色秀丽,人文荟萃。山上始建于唐朝的千年古刹集“佛、道、儒”三教合一,孤而不群,千百年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来此寻找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寄托,其宗教影响力在东北三省及京津冀地区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7. 河口镇景点

河口南溪河、花鱼洞国家森林公园、河口邮政局旧址、戈浩避暑山庄。

河口南溪河位于云南省东南边陲,因地处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口而得名。隔河与越南的老街相望,是云南重要的边贸城市之一,是一个值得一去的景点的著名的河口县的景点。

花鱼洞国家森林公园也是值得一去的景点的旅游景点之一,集休闲、度假娱乐、狩猎、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公园。该森林公园位于河口以北能7公里处,距省会昆明450公里,昆河二级公路旁,属典型的热带雨林。

河口邮政局旧址也是值得一去的,因为它我国现在最早的邮局之一。1985年公布为河口瑶族自治县文物保护单位。

戈浩避暑山庄位于河口县南溪镇东北3公里处。由三部分组成:民俗山庄,以瑶族民居为主要特点;龙戈森林公园。

河口县又被誉为滇南明珠,位于云南省的南端,在红河,南溪河主航边,而座落在中越交界处,国境线长193公里,与越南老街市、谷柳市隔河相望,中越三县市鼎立,形成红河“三角洲”共同发展经济的态势。

8. 老河口市名胜古迹

襄阳旅游景点 古隆中 隆中也称古隆中,是湖北十佳景区,也是襄阳市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距襄阳城西约20里。“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鹤相亲,松篁交翠”,这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隆中的描述。

仲宣楼 仲宣楼是为纪念“建安七子”之首王粲而修建的。整个仲宣楼高17米,总面积650平方米,悬挂沈鹏等名家题写的“仲宣楼”等8幅匾联。楼内有壁画石刻建安七子图。可分为城墙、城台和主体楼三大部分。

护城河 襄阳护城河平均宽180多米,最宽处250米,是中国最宽的人工护城河,被称为“华夏第一城池”。

整个护城河河面宽阔如湖泊,碧波荡漾,好似绿色的巨龙环护着古城,使得襄阳城易守难攻,固若金汤。 夫人城 东晋时梁州刺史朱序镇襄阳时,前秦苻丕来攻,序母韩夫人登城巡视,见西北角城垣防守薄弱,遂领女婢及城内妇女于此斜筑新城一段,后此角果被攻破,幸赖新筑之城垣,方击退攻城之敌,因称此段城垣为夫人城。

鹿门寺 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鹿门寺位于襄阳城南约15公里处东津镇鹿门山,始建于东汉建武年间,是汉唐以来的佛教胜地和文人雅士的集聚地 昭明台 昭明台也称钟鼓楼,为襄樊标志性建筑。为纪念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而建。根据历史记载:“楼在郡治中央,高三层,面南,翼以钟鼓,为方城胜迹。”

古城墙 襄阳城墙位于现襄阳市襄城区境内,起初筑于汉初,略呈正方形。城垣周长7.6公里,平均高8米,宽10米左右,用土层层夯筑,外用大块青砖垒砌。

鱼梁洲 襄阳的鱼梁洲素有“汉江明珠”之美誉,三面环水、区位得天独厚,水质优良,四周的静态水面达30多平方公里,是汉江中的第一大岛。 唐城影视城 襄阳唐城影视基地由襄阳智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资70亿元,是专门为著名导演陈凯歌将执导的电影《大唐鬼宴》而建。

9. 河口古镇内容简介

兰州市河口古镇没有游船。

兰州河口古镇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重镇。河口 镇保存有较为完好的明清时期古建筑,古镇内钟鼓楼,卧桥,三座城门,四座牌坊,四街十七巷门楼牌匾等标志性建筑完美还原。古镇整体风貌格局和谐统一,成功再现了河口明清民居建筑特色。

10. 河口古镇游记

河口镇现在属于上饶铅山县,河口镇的兴起是明代的事情了,明代之前,西北四华里外的汭口镇才是赣东重镇,因为这里是是铅河与信江的交汇点,负责转运全国三大铜、铅产地之一的铅山场近万斤的矿产品。但是明代嘉靖年间,铅河下游爆发山洪,河水暴涨使得铅河改道,河口一带成为天然码头,所以取代了汭口地位。

这个时候的河口镇还不叫河口镇,而叫沙湾市,赣北一带的货物多先汇集于此,再经由信江东去,到广信府府城上饶,再转陆路到华东各发达地区;转赣江南下,又可以到两广;而往北又和长江相通。河口镇号称“八省通衢”。

到了明代万历年间,河口镇已经非常繁华,一直延续到清代,由于“广州一口通商”,所以福建、浙江所产茶、丝等货必须运往广州出口,那怎么运呢?一般都要先到河口中转,再通过赣江南下至赣州,再到广东。而对俄通商呢?闽北武夷山茶叶外运的商路,也均先集中于此,然后北上恰克图。

此时河口极为繁华,可谓“商贸云屯雨集,五方杂处”,“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推扬,舟揖夜泊,绕岸灯辉,市井晨炊,沿江雾布”。河口镇人口约五万,其中纸丁、茶丁人口就有二万。这是什么概念?当时江西省除南昌外,连府城人口超过四万的都没几个。河口是江西最大城市之一。

河口镇现在是铅山县人民政府驻地

此时的河口镇己经形成了以纸业(明清时期,铅山河口镇一带也是著名的造纸业中心,出产名贵的连史纸。2006年,铅山连史纸制作技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茶叶的加工与贸易为支柱产业的工商业城镇,全镇每年工商活动的流通金额接近万两白银。

但是,前面说了,封建时代最基层的建制是县,县下面没有正式建制,但河口这种富得流油的地方官府怎么可能不管?所以这里一开始是有巡检司的(县政府的派出机构),到了乾隆四十年(1775年),巡检司管这里都管不够,广信府直接把同知衙门转移到了这里,也就是说,广信府的副知府直接驻扎此处管理。

这是真的罕见:理论上河口镇属于铅山县,但铅山县直接是副知府在管。

那这么一个强大的城镇为何衰落了呢?这是由于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所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受到极大冲击,尤其是由于开了海禁,苏浙闽粤一带的货物直接沿海交易就行,无需通过河口转赣江,河口渐渐失去了货物集散地的地位,1930年前后,闽赣公路、上饶鹰潭公路和浙、赣铁路相继建成通车,赣东北的货物集散中心集中到了旧广信府府城——上饶。

而河口的传统手工业呢?也在外来洋货的冲击下衰落,1937年抗战爆发,之后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曾驻河口,这使得河口迎来了短暂的“畸形繁荣”,然而抗战胜利后,由于政府机关的归位,河口再度衰落。至1949年4月,河口镇只有33个行业,499家商店,不及抗战繁荣时期的三分之一。

清同治十二年《铅山县志》河口镇图

从人口来看更明显,河口鼎盛时期人口达到5万,晚清时期下降到不到2万,1942年“畸形繁荣”时恢复到5万多,但到了1949年,人口下降到1.7万。此时河口已经成为一个普通镇子了,再无往日繁华。

和景德镇、汉口镇等一样,河口镇也是一个中国内地的传统工商业城镇,不过由于没有天时地利,在近代工商业转 之时,河口镇无法像它们一样转型为现代城市,而渐渐衰落,今天的河口镇九弄十三街格局依然如故,沿信江南岸郑家街、二堡街一带长约5里的旧城区仍可见大量旧时民居,包括徽派、客家等多种样式,诉说其往日的辉煌。

Hash:a5c45abbf516c87f8b39fbaa1738c06d22865757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