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贺兰山岩画风景区 中国宁夏贺兰山的岩画

导读:宁夏贺兰山岩画风景区 中国宁夏贺兰山的岩画 1. 中国宁夏贺兰山的岩画 2. 贺兰山岩画风景区电话号码 3. 银川贺兰山岩画景区介绍 4. 贺兰山岩画旅游攻略 5. 贺兰山岩画旅游线路 6. 宁夏贺兰山岩画风景区介绍 7. 宁夏贺兰山岩画风景区图片 8. 贺兰山岩画旅游 9. 贺兰山岩画 风景区 10. 宁夏贺兰山岩画景区图片

1. 中国宁夏贺兰山的岩画

贺兰山岩画位于中国西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贺兰县境内,它是中国古代北方西戎、匈奴、鲜卑、突厥、党项、蒙古等民族遗留下来的艺术作品,创作时间自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一直延续到西夏时期(公元1038~1227年)。

2. 贺兰山岩画风景区电话号码

门票价格:贺兰山岩画门票价格:60元/人 景区往返电瓶车票:5元/人 景区开放时间:8:00-18:30取票地点:景区售票处免费政策:儿童身高1.3米以下免费;65岁以上老年人凭身份证免票;军官、残疾人凭有效证件免票优惠政策:学生凭学生证购学生票30元

3. 银川贺兰山岩画景区介绍

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

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

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贺兰口岩画。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2018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贺兰山岩画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贺兰山岩画被大量发现并公布于世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1991年和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国际岩画委员会在亚洲召开的两次年会,都选择在银川举行。1996年,贺兰山岩画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国际岩画委员会将贺兰山岩画列入非正式世界遗产名录。贺兰山岩画包括石嘴山市岩画、平罗县、贺兰县、青铜峡市、中卫县岩画几部分。

4. 贺兰山岩画旅游攻略

2-3小时

发车时间:上午8.30一班,9点一班。返程时间为1点和1.30分。去的时候,先到影视城,再到贺兰山岩画,回城的时候也是先到影视城,再回市内。两个景点可以一起游览,先看岩画再到影视城,影视城有很多回市里的小吧车。由此可见。两到三个小时最为合适。

5. 贺兰山岩画旅游线路

银川市内开通了从市区直达贺兰山景区的公交线路。大家乘坐游2路公交。

游2路公交具体信息:

起点:【新月广场站】

终点:【贺兰山岩画站】

起点站首末车时间:06:30-15:30

终点站首末车时间:07:30-16:30

票价:分段计价有人售票,全程票价15元

6. 宁夏贺兰山岩画风景区介绍

贺兰山岩画主要是古人留在贺兰山上的岩画真迹,内容与表现手法十分广泛,富有想像力,给人一种真实、亲切、肃穆和纯真的感受。而贺兰山森林公园主要是爬山,顶峰“金顶”。感觉岩画值得一看。

7. 宁夏贺兰山岩画风景区图片

建议游玩时长:2-3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4-10月

门票价格:成人60元/人,学生30元/人

景区往返电瓶车票10元/人

开放时间:8:00--18:00

景区地址:宁夏银川市贺兰县岩画路贺兰山贺兰县口

景区特点:贺兰山岩画景区景色优美,奇峰叠嶂,潺潺泉水从沟内流出,约有6000余幅神秘悠远的古代岩画分布在沟谷两侧,记录了远古人类3000~10000年前放牧、狩猎、祭祀、征战、娱舞、交媾等生产生活场景,成为研究远古人类文化史、原始艺术史的文化宝库。顺着这个多彩的岩画万花筒,我们可以窥见古代游牧人一幕幕富有生气的社会生活,唤起对人类一致性的认识,理解我们人类的发展历史。

8. 贺兰山岩画旅游

贺兰山风景区,位于贺兰山东麓,北起拜寺口, 至三关口,南北长30多公里,东西宽4公里。 主要景点有拜寺口双塔、小滚钟口、苏峪口森林公园、贺兰山岩画等。这里峰峦叠嶂,崖壁险峭,森林资源丰富,早在西夏王朝时期,就已被视为避暑胜地。

9. 贺兰山岩画 风景区

史前人类的艺术长廊

―――

贺兰山岩画位于银川市境内贺兰山东麓

,分布着极为丰富的岩画遗存。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贺兰山岩画被大量发现并公布于世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1991年和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国际岩画委员会在亚洲召开的两次年会,都选择在银川举行。

1996年

,贺兰山岩画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国际岩画委员会将贺兰山岩画列入非正式世界遗产名录。 银川境内贺兰山岩画的分布,有着明显的地貌特征。在苏峪口以北至大西峰沟,岩画多分布在沟口内外的山体上,山前洪积扇荒漠草原上也有大量岩画分布。而苏峪口以南至柳渠口,山体岩画数量很少,荒漠草原上几乎没有岩画分布。在沟口内外山体上的岩画,多集中在距离沟谷山根以上约10米的范围内,并呈片状分布。最高处的岩画不超过50米,其上则很少有岩画发现;沟口内的岩画,纵深分布在500米的范围内,数量以沟口为多,越深入沟谷,两侧山体上的岩画越稀少。在山前洪积扇荒漠草原上的岩画,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多磨刻在可以移动的独石和出露地表的立石上。从沟口到洪积扇,岩画的空间布局明显地呈现出由密集到疏稀的扇状分布特征。贺兰山岩画包括石嘴山市岩画、平罗县、贺兰县、青铜峡市、中卫县岩画几部分: 贺兰山岩画在不同的地点有着不同的内容:石嘴山一带以森林草原动物为主,如北山羊、岩羊、狼等形象;贺兰山一带多以形形色色的类人首为题材;青铜峡、中卫、中宁一带的岩画则以放牧及草原动物北山羊为主。在贺兰山白芨沟等地,还发现了成片彩绘岩画,内容以乘骑征战人物形象及北山羊、马等动物形象为主。彩绘岩画的发现,为贺兰山岩画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形式。 ①小

西峰沟岩画,内容以动物表现为主,制作手法多为凿刻法,也有个别的使用磨刻方法。

②白头沟岩画,白头沟沟口有一小山梁将沟的出口成两部分,北口俗称叉子渠,岩画分布在叉子渠渠口的北山坡的拐弯处,均面东南。凿刻了羚羊、岩羊、北山羊、飞雀等动物,又有牧马图,其中的人物系有尾饰。 ③插旗口岩画,插旗口位于贺兰县金山乡金山村的贺兰 贺兰山岩 字山东麓,内容有人面像、符号和动物。 ④贺兰口岩画,沟口开阔,面对黄河,沟内泉水流淌不止。岩画分布在沟谷两岸的断崖石壁上,以沟口北崖向阳的岩画数量居多。岩画保存情况不一样,位于沟崖北侧的岩画保存明显好于南崖的崖面。贺兰口是贺兰山岩画最为集中的一处,内容绝大多数是人面像,另有人物、舞者、天体和马、羊、虎等动物。岩画以敲凿法和磨刻法为主。从画面的风格、题材和内容及剥落的情况看,贺兰口岩画的凿刻延续时间很长。 ⑤苏峪口及回回沟岩画,苏峪口俗称“宿嵬口”,岩画分布在苏峪口沟谷两岸,迤南至回回沟,原来调查岩画的数量有200幅,由于开矿炸石,修筑公路,大部分岩画已被毁,现存的岩画仅有几十幅,以兀立山头巨大的《神牛图》最为著名。

10. 宁夏贺兰山岩画景区图片

震惊世界的贺兰山岩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 。

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 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贺兰口岩画。

贺兰口距银川城50余公里,位于贺兰山中段的贺兰县金山乡境内,山势高峻,海拔1448米,俗称“豁了口”。山口景色幽雅,奇峰叠障,潺潺泉水从沟内流出,约有千余幅个体图形的岩画分布在沟谷两侧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画面艺术造型粗犷浑厚,构图朴实,姿态自然,写实性较强。以人首像为主的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为牛、马、驴、鹿、鸟、狼等动物图形。

人首像画面简单、奇异,有的人首长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有的戴尖形或圆顶帽。表现女性的岩画,有的戴着头饰,有的挽着发髻,风姿秀逸,再现了几千年前古代妇女对美的追求。有的大耳高鼻满脸生毛,有的口衔骨头,有的面部有条形纹或弧形纹。还有几幅面部五官似一个站立人形,双臂弯曲,两腿叉开,腰佩长刀,表现了图腾巫觋的造型形象。

动物图形构图粗犷,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有奔跑的鹿,有双角突出的岩羊,有飞驰的骏马,有摇尾巴的狗,有飞鸟的图形和猛兽的形象,有部分人的手和太阳的画面,还有原始宗教活动的场面。

根据岩画图形和西夏刻记分析,贺兰口岩画是不同时期先后刻制的,大部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所为,也有其他朝代和西夏时期的画像。刻制方法有凿刻和磨制两种:凿刻痕迹清晰,较浅;磨制法是先凿后磨,线条较粗深,凹槽光洁。贺兰口岩画的题材、内容与表现手法都十分广泛,富有想像力,给人一种真实、亲切、肃穆和纯真的感受。众多岩画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状况、风土人情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文物资料,堪称是一处珍贵的民族艺术画廊。

在贺兰山东麓发现了数以万计的古代岩画,它记录了远古人类在3000年前至10000年前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交媾等生活场景,以及羊、牛、马、驼、虎、豹等多种动物图案和抽象符号,揭示了原始氏族部落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人类文化史、宗教史、原始艺术史的文化宝库。

Hash:d924daa6a7324cbf67773535e8394dcd3d63b9f7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