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格尔附近景区 和林格尔文化旅游城

导读:和林格尔附近景区 和林格尔文化旅游城 1. 和林格尔文化旅游城 2. 和林格尔景点 3. 和林格尔县恒大文化旅游城 4. 和林格尔县旅游特色景点 5. 和林格尔文化旅游体育局 6. 和林格尔县历史文化 7. 和林格尔古城 8. 和林格尔县旅游

1. 和林格尔文化旅游城

呼和浩特虽然仅有400多年的建城史,但却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文化。

《史记》记载,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在呼和浩特平原设置了云中郡。当时的云中郡辖地甚广,它南起长城,北至阴山,西南到黄河岸边,东北达大青山与蛮汉山相连处以北。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置天下为36郡,"云中"为秦朝36郡之一。辖境大致与战国时赵国的云中郡相同。

公元前206年,汉朝沿用秦制,亦称"云中郡",后将"云中郡"的南部划归"定襄郡"管辖。胡汉和亲"昭君出塞"就产生于这个时期。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边疆少数民族进入内地,形成一个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新时期,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曾起过重要作用。

鲜卑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在盛乐(今和林格尔县)建都,北方"十六国"的分裂得以统一。随之将依附北魏政权的"敕勒族"安置大漠南阴山下的平原上驻牧,呼和浩特便有了"敕勒川"之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古诗描绘的就是该地美丽动人的风光。

隋唐时期,呼和浩特地区称为"白道川"。唐朝曾设置"云中都督府"和"定襄都督府",在今托克托县县城附近筑"东受降城"。唐朝还在云中一带设立"云中都护府",后改称"单于大都护府"以统辖云中、定襄等都督府。公元758年,唐朝在盛乐设置"振武军"节度使。此后,一度称呼和浩特地区为"振武军"。

五代十国时期,称呼和浩特平原为"哈罗川",为契丹所占据。公元10世纪初,契丹建辽后,这个地区始置丰州,属西京道(今大同)管辖,此后这个地区又称为"丰州滩"。

 公元12世纪初,女真灭辽建金,呼和浩特仍称丰州,是当时的军事重镇,也是人口密集,商业繁荣的州邑之一。

元朝建立后,丰州的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元人刘秉忠诗曰:"晴空高显寺中塔,晓日平明城上楼。车马喧阗尘不到,吟鞭斜袅过丰州",写的就是当时的热闹景象。14世纪末,由于战争使"丰州城"及"妥妥城"(今托克托县城)和"黑城"(今托克托县境内)等先后内迁。

16世纪初,蒙古族首领达延汗统一漠南。达延汗之孙阿拉坦汗于明嘉靖年间率土默特部迁徙"丰州滩"驻牧,并于公元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在呼和浩特境内兴建"板升"(蒙古语意为房舍)。阿拉坦汗化干戈为玉帛,与中原地区展开和平互市,并接纳大批内地来的汉人,"开云田丰州万顷,连村数百",使这里的农牧业生产开始复兴,商贸也为之活跃。从此,呼和浩特以"土默川"著称于世。

公元1572年(明隆庆六年)阿拉坦汗动土建城,该城建成后,明廷赐名为"归化城",这座规模极大的城池,在层峦叠嶂的大青山辉映下,显露出一派苍郁的生机。当蒙古族人民给她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库库和屯",意思是"青色的城"。1581年阿拉坦汗去世后,其妃子三娘子为各族人民的团结作出了贡献,人民为了纪念她,也把呼和浩特称为"三娘子城"。

17世纪30年代,清政府为镇守边疆,进一步巩固对西北地区的统治,在归化城东北五里处修建了一座供满州八旗军驻扎的城池,命名为"绥远城",当时人们称"绥远"为新城,而把"归化城"称为旧城。清 代"归化城"的商业已经相当繁荣。

康熙年间,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区的回民商队常旅居"归化城",山西大同、右玉的回民也迁徙到"归化城"定居,该城逐渐形成蒙、汉、回、满等民族聚居的城市。

2. 和林格尔景点

从北京、大同进入右玉县,首先游览的是小南山森林公园,接着是县城西南的中陵湖旅游区、沿着省道虎山线,依次是贾家窑山松涛园、苍头河生态走廊、辛堡梁万亩林海、杀虎口古文化旅游区,由杀虎口进入内蒙古草原。

右玉县位于晋西北边陲,隶属于山西省朔州市,北与西北以 古长城为界,与内蒙古的凉城、 和林格尔县毗邻,东连大同市左云县,南与山阴县、 平鲁区接壤。

右玉县四周环山,南高北低, 苍头河纵贯南北,东西宽45.7公里,南北长67.7公里,辖4镇6乡,251个行政村,总面积1964平方公里,总人口11.5万人(2015年末总人口)。

右玉县旅游资源丰富,有虎口历史文化旅游区、右玉精神纪念馆、苍头河湿地公园等旅游景点,曾先后获得“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魅力小城”、“最值得向全世界推荐的旅游县”、“联合国最佳宜居县”等荣誉称号。

3. 和林格尔县恒大文化旅游城

还在建设的。

因为恒大水世界项目位于和林格尔新区核心区范围内,项目依托新区丰富的地热资源,规划建设全室内、全天候、全季节大型温泉水上乐园及酒店式公寓和住宅。恒大水世界项目建成后将改变自治区传统景区接待旺季短、淡季漫长的现状,有效补充呼包鄂榆城市圈休闲旅游短板,进一步显现旅游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区发展、助力精准脱贫的优势作用。

4. 和林格尔县旅游特色景点

南山公园:又名南山生态百亭公园也叫盛乐百亭公园,位于呼和浩特林格尔县城关镇内,和位于首府呼和浩特南40公里的和林格尔宝贝河畔,占地5平方公里。园内山水秀美,松涛阵阵,林间鸟儿鸣唱,草地欢歌。该园浓缩天下名亭,荟萃古今中外胜景,更有中华钱币坛,古今联长廊,宗教文化园等八处景观,同时种植有北方适宜的各类花草树木,可谓四季有景,各领风骚,是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盛乐百亭公园被誉为“中国最大的亭文化景观园林”。

园区由国内外著名旅游和工程技术专家精心设计,由山西、湖北、江苏、山东、河北等地古建、石活等工匠精心制作,因势筑园,就势造景,高标准高质量建造的生态精品工程和大型历史文化园区,园中景点丰富,是集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5. 和林格尔文化旅游体育局

土默特左旗畜牧局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

和林格尔县畜牧局

地址: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新民街附近

清水河县畜牧局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

土左旗畜牧局科技综合服务站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

6. 和林格尔县历史文化

呼和浩特市城四区是:回民区、玉泉区、新城区、赛罕区。

呼和浩特辖4个市辖区、4个县、1个旗。

4个市辖区:回民区、玉泉区、新城区、赛罕区;

4个县:托克托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和林格尔县;

1个旗:土默特左旗。

呼和浩特,通称呼市,旧称归绥,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北方沿边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地处中国北部边疆,欧亚大陆内部。

7. 和林格尔古城

30~50万年前,呼和浩特地区就有人类生息。

夏商周三代,北方许 游牧部落在此活动。

战国赵武灵王于阴山河曲筑云中城(遗址在托克托县古城村西),秦置云中郡,治在云中城。

汉仍置云中郡,高帝六年(前201)分云中郡增设定襄郡,建成乐城为郡治(遗址在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北)。

魏设云中县。

魏齐王年间(240~254),鲜卑族拓跋部定都成乐城,改称"盛乐",北魏建国后设为北都,北齐于此置紫河镇。

隋唐时期称"白道川"和"哈罗川",先后为突厥人和回纥人据地,中央王朝与之时战时和。

隋于盛乐城置金河县,并于城南筑大利城,唐于此设单于都护府。

唐神龙三年(707),边将张仁愿筑东受降城(遗址在托克托县城关镇北),以扼突厥。

辽、金、元三代称"丰州滩",辽神册年间(916~921)筑丰州城(遗址在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西南),金、元沿用。

辽初又在东受降城置东胜州,金、元仍沿用。

明洪武四年(1371)在东胜州旧址置东胜卫,并于南部置镇虏卫(卫址在托克托县黑城子)。

明成化年间(1465~1487),蒙古达延汗统一蒙古诸部,领有此地;后其孙阿勒坦汗(俺答)率土默特部驻牧丰州滩,隆庆五年(1571)受明封为"顺义王",次年筑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老城)。

清初为清王朝靖北据点。

雍正元年(1723),置归化城理事同知厅,直隶山西朔平府。

雍正十三年(1735)议筑绥远城(今呼和浩特市新城),为八旗兵驻防城,乾隆四年(1739)筑就,设将军署,后增置绥远同知厅。

1912年改归化厅为归化县,1913年合并绥远厅为归化县,1914年改为归绥县。

1928年绥远省建立,以归绥城区设归绥市,为省会。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54年4月25日,撤归绥省,并入内蒙古自治区;归绥市改称呼和浩特市,定为自治区首府。

"呼和浩特",蒙古语为"青色的城"。

8. 和林格尔县旅游

 哈素海  蒙古语哈拉乌素海的简称,意为黑水湖。位于大青山南麓,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西部,呼和浩特西70公里,距包头80公里,交通便捷。哈素海是天然湖泊,有“塞外西湖”之称。  五塔寺(金刚座舍利宝塔)  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五塔寺后院。始建于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金刚座舍利宝塔是一个在金刚宝座上建有5个玲珑舍利小塔的建筑,人们通称为五塔。塔身高16.5米,为金刚宝座式,由塔基、金刚座、塔顶三部分组成。  葛根塔拉草原  格根塔拉草原,蒙语意为“避暑胜地”。位于大青山以北四子王旗境内,距呼和浩特145公里,是国家旅游局和自治区投资兴建的草原旅游景点。  昭君墓  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岸的绿野间矗立着一座传诵古今、驰名中外的西汉古墓--昭君墓。墓呈覆斗形高33米,占地二十余亩,系人工夯筑的大土堆,巍峨高耸,远望如山。传说,因每年深秋九月,塞外草衰时,附近草木枯黄,唯独昭君墓上芳草青青,故古人称之为“青冢”。  大召寺  大召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内,蒙古语名“伊克召”,意思为“大庙”,始建于明代,是呼市内最大的黄教寺庙,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  希拉穆仁草原  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区位于乌兰察布草原中部,在呼和浩特市北约90公里,是距呼市最近的草原旅游区。  希拉穆仁,蒙语,意为黄河,又名召河,草原四周丘陵起伏,绿草如茵。  大窑文化  大窑文化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保合少乡大窑村,距市区33公里,于1973年发现并发掘。该遗址包括了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五个文化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万部华严经塔(白塔)  因塔身通体 洁白又称白塔,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18公里的白塔村,据传为辽圣宗时所建。  该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高约45米,雄伟壮观,塔内有旋转式楼梯,还有多层交错搭接的木梁,攀至塔顶可远眺山川景色。  乌素图召  位于呼和浩特市区西北12公里大青山南麓。“乌素图”为蒙语,意为“有水的地方”。乌素图召主要由庆缘寺、法禧寺、长寿寺、广寿寺和罗汉寺5个毗邻的寺院组成。乌素图为其总称。  清真大寺  位于市区旧城北门外,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呼和浩特市最大的一座清真寺。当年,大批回族居民自新疆迁到呼和浩特,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们渐渐在这里站稳了脚跟,并建造了这座规模宏大的清真寺。  该寺占地4000平方米,坐东向西的格局表现出对圣地麦加的尊崇。  绥远城将军衙署  绥远城将军衙署,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鼓楼西侧。清雍正年间(1723—1735),清王朝为巩固西北边防,在呼和浩特旧城东北2.5公里处另筑新城1座,驻屯满洲八旗官兵。  清公主府  清公主府,位于呼和浩特市北郊。府第共5进,有过厅、大厅和内院,门前立照壁,东部有假山、池沼。据抄本《公主府志》载,府中先后居住顺治第四女静宜公主、多尔衮的曾外孙女和硕格格、康熙第六女够恪靖公主。  喇嘛洞召  喇嘛洞召是土默特地区黄教发样地之一。位于毕克齐北部7公里的大青山中。建于明万历初年(1573—1575),清顺治十五年(1658)扩建之。乾隆四十八年(1783),御赐名“广化寺”。洞召由前寺及后寺组成。  席力图召(小召)  席力图召是呼和浩特市规模最大的寺庙,位于旧城东兴旺巷,距离大召仅为100米。该处原是一座小庙,后经清代的重修与扩建,才成了现在的规模。  大经堂是席力图召的主体建筑,金碧辉煌;大殿采用藏式结构,四壁饰以彩色琉璃砖,殿前立有康熙皇帝御制的“平定噶尔丹纪功碑”;  乌素图森林旅游开发区  乌素图森林旅游娱乐开发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区北大青山前山中段,东起哈拉沁沟,西到东棚村,占地6万亩。  这里地理位置非常优越,紧靠110国道、呼包、呼集高速公路和京包铁路,距离火车站5公里,距离飞机场10公里。  博物馆  内蒙古博物馆:位于呼和浩特市区中心。1957年建馆,是自治区一级的综合性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馆的大楼,造型新颖别致,既富民族特色,又具现代意识。  乌兰恰特博物馆:位于呼和浩特市东。2007年建成,规模宏大,造型独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呼和浩特传递的起点。  青城公园  青城公园位于呼和浩特市区中部,中山西路,体育场路西,占地面积48公顷,园内建筑面积1.5万多平方米,园内杨柳参天、繁花似锦,百鸟啼鸣,是市内主要游览地之一。  据《归绥县志》记载,现青城公园前身为龙泉公园,建于1931年,占地面积1.33公顷,此处原有一座山岗名为"卧龙岗"。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  汉墓位于和林格尔县新店子乡境内浑河北岸。汉墓是一座砖砌墓,墓壁及甬道上绘满了精心设计的壁画,内容包括墓主所任官职、车马出行、生产劳动、城垣府舍、历史故事等,共约50多组,形象的反映了东汉时期的社会生活,是极为罕见的汉墓壁画。  清水河老牛湾  老牛湾位于清水河县窑沟乡老牛湾村,是黄河九曲十八湾中风景秀美的一湾。传说太上老君当年令神牛耕田,行至此处,被前山明灯山上神灯惊扰,逐折回而形成此湾,凌空俯看,湾若卧牛状。这里不仅自然景观秀美,而且因有明代长城与黄河在此交汇,明长城遗址、敌楼、烽大台、古城堡 人文古迹又平添了这里浓郁的人文色彩。

Hash:96176054a15eaa67b0bca10f7225fa8b32799eaf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