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国景点 民国时期河南地图

导读:河南民国景点 民国时期河南地图 1. 民国时期河南地图 2. 民国时期的河南地图 3. 民国时期河南行政地图 4. 民国时河北省地图 5. 1933民国河南地图 6. 民国时期河南地图图片 7. 河南民国历史 8. 建国时期河南地图 9. 民国河南省地图 10. 民国河南区划

1. 民国时期河南地图

河南省位于华北平原南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河南,古称中原、豫州、中州,简称“豫”,因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截至2014年底,河南共下辖17个地级市,1个省直管县级市,省会郑州。河南省总人口10662万人,常住人口9436万人。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 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诞生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等古都,为中国古都数量最多最密集的省区。河南有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商鞅、张良、张衡、杜甫、吴道子、岳飞等历史名人。

河南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中国第5位、中西部地区首位。郑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首家内陆唯一一家期货交易所。郑州航空港区为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中国新设立的自贸区。2016年12月,国家批复郑州入选国家中心城市。 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城市群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河南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截至2017年,河南有世界文化遗产6项2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3处。

2. 民国时期的河南地图

1、湖北省和河南省两省交界的地图上名称显示如下所之本:第一、河南省的地界是:南阳、信阳、驻马店;第二、湖北省的地界是:十堰、襄樊、孝感。2、湖北省,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3、河南省,简称“豫”,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郑州。

3. 民国时期河南行政地图

河南---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西汉即有河南郡,为河南得名的开始。唐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大禹降伏洪水后,在天下置九鼎,设九州,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为“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河南省简称“豫”据《说文解字》“豫,象之大者”,豫就是大象。《周易》64卦的第16卦刚好是“豫”卦。其卦辞云:刚应而志行,顺以动。《周易》曰: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利建侯行师。

西汉设河南郡,为河南得名的开始。唐朝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沿用,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销,将黄河以北的新乡、安阳2市及新乡、安阳、濮阳3专区划归河南省。

4. 民国时河北省地图

35个省

中国解放前有多少个省以及各个省的名称是哪些

35个省,分别是: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四川省、西康省、福建省、台湾省、广东省、广西省、云南省、贵州省、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陕西省。

甘肃省、宁夏省、青海省、绥远省、热河省、辽宁省、安东省、辽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嫩江省、兴安省、新疆省、察哈尔省、黑龙江省。

1、西康省

西康省,简称康,中国旧省名,设置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由西康行政督察区(原川边特别区)和四川所属第十七、十八行政督察区合并而 来,省会设在康定。

为延续清制所设的22省之一,省东界四川,南界云南、印度,西界西藏,北界青海。

“康”为“藏区三部”之一,位于西部,故省名为西康。

西康省是内地进入西藏的要道,有重要的军事和战略意义。

所辖地主要为现在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安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藏东部昌都市等,基本相当于藏文化中的康区,多数地区是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地。

民歌《康定情歌》说的就是这一地区。

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议撤销西康省,原西康省所属区分别并入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今西藏自治区),金沙江以东并入四川省,金沙江以西的昌都地区并入西藏。

2、热河省

热河省,简称热,省会承德市,是民国时期行政区划的省份之一,是关外东北四省之一。

民国三年(1914年)1月设置热河特别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9月明令改制为省。

1955年7月30日撤销。

全省辖境约相当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全境、通辽市大部(科尔沁区以西),辽宁省义县、锦州市以北,彰武县以西区域,河北省承德市大部。

民国十七年据舆地学社调查,全省面积约14万7500平方公里。

而据民国二十三年《中华民国新地图》记载为17万3960平方公里。

民国三十六年,全省面积为17万9982.05平方公里。

东接辽宁省、辽北省,西接察哈尔省,南接河北省。

3、安东省

安东省,是民国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省,在中国东北东南部,1947年国民政府将伪满州国时期的安东、通化二省合并为安东省,省会设于安东(今丹东市)。

1949建国后设立辽东省(安东市),1954年撤销辽东、辽西二省,恢复辽宁省。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1954年6月19日第32次会议决定),其北部划归吉林省、南部划归辽宁省。

4、辽北省

辽北省,是中华民国曾存在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在中国东北松辽平原西部辽北省,简称“洮”,是中华民国时期新置的12省级行政区之一,为东北九省之一。

最早1945年中共在原四平省辽源县(今双辽市)成立辽北省自治政府,后国民政府军队占领四平,于1947年,颁布东北新省区方案而设立辽北省(但当时中共已再度占领四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分属辽宁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

5、合江省

存在于1945——1949年,现已并入黑龙江省。

本省东、北邻苏联,西界黑龙江省、嫩江省,南接松江省,位于今黑龙江省东北部的铁力以东、穆棱及依兰以北地区,地形以三江平原为主体,地势低平。

东部主要是湿地,人口聚集在西部。

由于乌苏里江与松花江皆在此与黑龙江会合,故命名为合江,简称合。

抚远市的最东端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会合处是中国国土的最东端。

5. 1933民国河南地图

王天相原名王天祥,没人知道他出生于何年何月,只知道他是四川人。由于他的普通话带着川味,一叫起来就成了王天相,久而久之,人们也都叫他王天相了。

红军根据地

王天相家里有八兄弟,他排行老五,由于家境贫寒,他没有多少文化,斗大的一字摆在他面前他也不认识,因此,更不知道什么叫做“进步”,什么叫做“革命”。

但他的几个哥哥却很进步,他的三哥王天德是中共地下党员,当年红军进入地鼎山时,王天德在那里开设了门诊,专门给受伤生病的红军们疗伤治病。

由于王天相和自己几个哥哥关系要好,经常前往诊所帮忙,因此,在哥哥们的影响下,他也逐渐投身到 革命当中。

1933年7月,年纪还很小的王天相和四哥王天鹏从四川省巴中老家出来投奔红军,正式投身革命。

王天相加入组织之后,虽然身材矮小,但行动十分敏捷,脑袋灵活,因此很快开始承担起了摸哨打埋伏的突击队员角色。而且,他干得还十分不错。

民国四川地图

有一次,王天相作为领头人,被安排和8名便衣队员打伏击。他们来到一个村口后,发现当地的国民党民团组织正持枪押着6个人往村外走去。

国民党要抓的人,身份自然不会太简单,于是,王天相冲着队员们做了几个战术手势后,就赶在国民党民团一行的前面,埋伏在路两边树丛,等到民团一行人靠近的时候,出其不意的制服了民团,解救了这6个人。

而被他们解救的6人,正是当地的中共地下党员。也正是由于行动能力强,业绩突出,在这件事之后不久,王天相被他机缘巧合解救的6人联名引荐,调进了中央警卫团,担任起了领导们的警卫工作。

也正是在中央警卫团,他得以认识了毛主席和朱德等一干中央领导人。由于负责警卫任务,而且身材比较矮小,因此,在进入中央警卫团不久,他就被安排去帮毛主席养马。

二、“毛大哥”给他取“穿山甲”的诨号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在长征的过程中,王天相曾冒着枪林弹雨与敌人奋战,也曾在抢渡大渡河一战中由于表现突出,被授予纪念勋章。

红一方面军长征

遵义会议奠定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后,毛主席身份变得更加重要,自然,对他的保护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王天相作为毛主席身边的喂马夫兼“司机”,自然就更加上心了,甚至把马看得比自己还重要。

有一次,在长征休息的时候,王天相正在给毛主席遛马,走着走着,王天相发现自己不小心踩到了一颗地雷。踩到地雷后王天相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个人安危,而是想到了毛主席的马还在身边。

要是这地雷响起来的话,马儿难免会被地雷炸伤,这样毛主席就没有马骑了。想到这里,他扬起握在手里的马鞭给马儿来上一鞭,将马赶跑后,自己才纵身往边上低洼处奋力一跃。幸运的是,这地雷不是很灵敏,王天相幸免于难。

也是从这件事之后,王天相和毛主席两人的关系就变得越来越好了,毛主席还允许王天相称呼他为“毛大哥”。王天相喂养的这匹马长得膘肥体壮,即便在艰苦卓绝的长征时期也没有掉链子,一路驮着毛主席从井冈山走到了延安,之后在延安完成了它的使命。

红军战马

由于王天相等警卫员一直伴在自己左右,因此,毛主席在行军途中烦闷的时候,也会跟周围的警卫员们聊天。而且,毛主席在这个时候特别喜欢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起诨号,由于王天相身材矮小但又特别灵活,面相上看上去还有点“憨憨的”。

因此,毛主席坐在马背上指着他诙谐地对所有人说到:“王天相,叫你名字太累咯,我给你取个雅号如何?你以后就叫“穿山甲”吧,你看你同意啵?”王天相一听,随即咧开嘴边回答:“毛大哥能给我赐号,那就是我王天相的福分,哪有不同意的说法。”

而王天相这个“毛大哥”一叫就是十来年,一直到了50年代的时候,他才改了口。为何会改口呢?因为有一次,王天相以老红军的身份去蒲圻县李家港小学讲革命史的时候,他把毛主席说成“毛大哥”,之后被上级批评了,说他不懂事。

上级说道:“你要记住了,以后不管你身在什么样的场合,你都要叫毛主席,不能叫毛大哥!”。打那以后,在外人面前,王天相就再也不叫毛主席 “毛大哥”了,但当着毛主席的面,他还是改不了口。

6. 民国时期河南地图图片

河南位于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处在东经110°21′~116°39′,北纬31°23′~36°22′之间,与冀、晋、陕、鄂、皖、鲁6省毗邻,东西长约580公里,南北跨约550公里。

7. 河南民国历史

历史上最早出现河南这个词是在西汉,汉朝建立后,公元前205年把秦朝的三川郡改为河南郡,治所在洛阳,(三川郡是秦灭周以后在周朝都城洛邑和周边建立的行政区)。河南郡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洛阳,郑州,焦作,新乡可以说,这几个地方的人算是最早的一批河南人。

河南作为一个省第一次建立是在元朝,元朝的河南江北行省管辖范围,包括了黄河下游以南到长江下游以北之间的大片土地,今天的河南大部,安徽和江苏的江北部分都是它的地盘,现在的扬州,徐州人在元朝也算是河南人。

后来到明朝,河南江北行省变成河南省,今天河南省的辖区范围也在明朝确立起来,一直经过清朝,民国,到现在都没有大的变化。

马云说:“从历史上来讲,河南是中华文明的祖宗,从地理上来看,河南是中心,也是中土,1000多年前的古代,一半都是河南!”

8. 建国时期河南地图

因为河南不全是平原,

河南地处地图正中,因而得名中原,属于华中,也就是中华之中,

而古代所指中原,是部分河南地区,主要是平原地区,比如许昌,而根据平原命名,位于北部,而且内蒙古属于高原地区,所以,称为华北平原,

河南行政区主要根据习俗较近划分,因而也就包括了南阳盆地,洛阳盆地,伏牛山脉太行山脉等多样的地形地貌,

总结一下,华中是说河南省在中央,一般用于商业、气象领域等,华北平原是说河南的平原偏北

9. 民国河南省地图

1. 河南简称“豫”,因为3000年前河南地区曾有大量的大象。现在的河南电视台的台标就是一个大象的形象,又叫“大象台”,可见河南人对大象的喜爱。

2. 越调是河南的剧种,不是浙江的。

3. 河南是中国生产西瓜最多的省份。

4. 河南省的省花是腊梅,省树是桂花树。

5. 古都安阳在河南的最北端,属于京津冀城市群。

6. 白浪街,在豫鄂陕三省接壤处,是中国跨省份最多的一条村镇街道,站在街心的三省石上,可以“一脚踏三省”。在中国版图上三省交界之地共有40余处,而唯独在这条白浪街,三省均设有基层政府: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湖北省郧县白浪镇和陕西省商南县白浪镇,三镇间相距均为2公里左右。

7. “北少林,南武当”是河南登封少林,与湖北十堰武当。但“北武当,南少林”是山西吕梁北武当山,与福建莆田南少林寺。

8. 河南县,不在河南,在青海。

9. 河南一向被称为中原地区,但其并非都是平原,至少40%的面积都是山区,有太行山、秦岭、大别山等等。

10. 史上最早的“中国”是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一带,这是史学界的共识。 “中国”一词,在西周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

11. 西安、南京(应天)和北京三大古都之间的地理距离均为1100公里左右,形成一个标准的正三角形,而中心位置就是河南古都群。

12. 都说驻马店的名字不如之前的汝南好听,其实汝南现在还在,只是成了驻马店的市辖县。

13. 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故事在河南很多地方流传,因为很多河南人祖上是元末明初从山西迁来的。

14. 世界上第一座人口超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为北宋汴京(今开封),人口150多万。

15. 开封是世界上唯一的城 中轴线没有变化过的都城,有着“城摞城”的奇特景观。城摞城指的是不同朝代的古都、古城叠加在一起的城摞城奇观。历经20年考古发掘,我国考古学家在古都开封地下3米至12米处,上下叠压着6座城池。

16. 河南有一个县,县在河南,县城在山东,进个城要出个省,就是河南濮阳范县。

17. 抗战期间,半数土地沦为日占区的河南提供了近190万壮丁,约占征丁总数的13%,仅次于出丁257万——位于大后方且以川军闻名的四川。

18. 感动中国人物、全国劳模、中国好人榜 , 河南入选人数均全国第一.

19. 河南全省注册志愿者人数位居全国第一。

20. 河南人最爱吃的面食是烩面,烩面在河南人心中的地位就像湖南人心中的米粉。出门在外,心心念念那一碗家门口的烩面。

21. 河南胡辣汤有起源周口西华的逍遥镇胡辣汤和起源漯河舞阳的北舞渡胡辣汤,同陕西的胡辣汤和小吃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河南人在民国时期几百万人逃荒陕西,老西安人里据说有三成都是河南裔,所以一些语言和饮食文化会有相同之处。早上喝胡辣汤可以配油条、油饼、油馍、包子、水煎包、烙馍卷菜等。

22. 河南人盛胡辣汤为什么用木勺?因为木勺不容易让胡辣汤变稀,存放的时间较长。

23.河南美食还有肉盒、油馍头、鲤鱼三吃、桶子鸡等。

24. 河南人避免说“淡”,在河南很多地方如果你听说饭菜太“甜”了,一般不是糖放多了,而是盐放少了。

25. 在河南一些地方:老一辈的河南人,“喝茶”并不是喝泡的茶,而是喝烧开过的水,喝水指的是喝生水;口袋里“丢”5元,在河南话的意思是还剩5元,并不是丢失了5元。

26. 河南话扫盲:

早上叫 “qio qiai”、板凳叫蹲儿

、我叫俺、衣服兜叫布带儿、没有叫木牛、这个叫这哄、那个叫那哄、鸡叫揪、恶心叫格一、女孩叫妞儿、坏叫孬、废物叫凹糟、鼻子叫biu、脚叫jio、上衣叫布衫儿、

蹲叫古堆

、男类叫小、女类叫妮儿、脑袋叫 di 脑 、长了漂亮叫齐整、

长了英俊叫派仗

、跑叫瓦、屁股叫腚、拉屎叫屙、

呐喊叫斜货或者嗷嗷

、骄傲自满叫自闷儿、新郑说

挪挪位置叫垦垦

、臭美叫骚包、笨叫窝囊、腋下叫胳老我、推叫wong 、

骗叫榷(quō)

、梳头叫拢头、踢叫奔、把凉了的熟食再蒸热叫

馏(liù)

、雇、租叫觅(mī),比如

觅保姆

呕吐叫哕(yuē)

。很多方言用词其实是古代说法的延续,河南方言的一些说法,北方其他地区比如河北、山东也有。

27.

“夜黑”在外省的人理解起来就是天很黑

。在河南人眼里,夜黑的意思是:昨天晚上。如果你身边有河南人,估计你就会经常听到这个词,比如:你夜黑和谁一起吃饭了?你夜黑那么晚出去干嘛了?你夜黑怎么没有来?类似于夜黑的时间方言,在河南还有很多,比如:擦黑(傍晚),夜儿(昨天)等等。

28. 再学几个河南常用语:中不中——行不行;你弄啥嘞——你干什么呢;都白吭气——都别说话;木牛——没有;得劲——舒服,爽;突鲁——下滑;迷瞪——脑子呆滞,反应迟钝;义睁——发呆;排场——气派;老鳖依——吝啬。欢迎评论区补充。

29.用普通话念“1893”,你就学会了山东话的“一把旧伞”。用普通话念“一把旧伞”,你就学会了河南话的“1893”。(你是不是跟我一样读了几遍。

30. 郑州市巩义慈云寺,是吴承恩写《西游记》的地方,《西游记》里很多地点和故事原型,其实就在巩义境内的青龙山。

31. 郑州历史最悠久的学校是郑州一中,可以追溯到明朝!1637 年,明崇祯年间,郑州知州设立天中书院,后来改名东里书院、郑州县立初级中学、郑州市私立明新中学、郑州一中,历时380年。

32. 全球50%的苹果手机都产自郑州富士康。

33. 郑东新区的“大玉米”,创意来源不是玉米,而是来自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嵩岳寺塔”。主楼曲线与“嵩岳寺塔”吻合。“大玉米”真名为:千禧广场,又名“千玺广场”,是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CBD的一座新地标建筑,外形宛如一根"大玉米",被称为“中原第一高楼”。它不仅兼具了商业写字楼和5星级酒店的功能,而且还在59层设计了顶级的私人会所,先后花费22亿才建成。

34. 郑州拥有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医院,他就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而且在东区还开了分院。

35. 郑州农业路大桥是郑州新地标,大桥跨越了亚洲最大、最繁忙、素有“铁路心脏”之称的铁路编组站——郑州北站。

36. 郑州的路为什么是斜的?因为最早规划城区的时候,郑县县城顺时针偏了十几度,所以“西大街”“南大街”“东大街”就成倾斜的了。另外一个原因:铁路是斜的。郑州是两大铁路交汇处,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交汇处。这两条铁路是晚晴时期规划的,当时就是斜的。

37. 信阳火车站归武汉铁路局管,不归河南。

38. 全国十佳宜居城市之一的

信阳,不供暖,不吃面,也不会说河南话。

关于河南的身份认同,信阳人向来很是矛盾。矛盾在怀疑自己属于南方还是北方;矛盾在恍惚自己究竟属于河南还是湖北;矛盾在米饭与面食究竟哪个更美味。作为河南的南大门,信阳从不认为自己是北方城市,但在其他南方人的眼中,信阳这个河南城市,却又不那么“南方”。

39. 信阳鸡公山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在清末民初时就成为纳凉避暑的优先去处,美、英、日、俄、法等23个国家的别墅洋房,争先耸立在信阳鸡公山。

40. 嵩县白云山景区一个景区就跨越了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除了这个地方,平顶山全市也跨越了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但这三个流域并不相邻。

41. 河南的平顶山是我国入选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当地的农业发展可以说位于国内前列,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36.32亿元。

42. 平顶山香山寺是汉化观音文化的发源地,北京的香山寺是仿照平顶山香山寺所建。

43. 河南全省最高峰是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nao),海拔2413.8米;最低的山是驻马店市汝南县的天中山,只有3.6米。老鸦岔属于秦岭的小余脉,有“河南小秦岭”之称。这里已经建立了河南省小秦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由于并未对外开放,是一处很少人涉足的高山。

44. “二十四节气”发源于洛阳。“二十四节气”已经被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如今已经被收录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5. 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双飞的爱情故事,发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梁祝镇,现在还存有梁山伯墓、祝英台墓等梁祝故事遗址。

46. 河南鹤壁拥有全球最大的金属镁基地,在鹤壁制作出来的金属镁新材料还应用于磁浮列车、智能手机、航空航天及导弹领域,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核心部件由鹤壁智造。

47. 河南南阳曾经出现过各个领域的精英,其中包括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名相百里溪等历史名人,而且当年刘备三顾茅庐的所在地就是南阳。

48.

龙形象来自河南。

濮阳蚌龙距今6400年,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学界誉为 中华第一龙”。

49.

汉文字来自河南。

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契刻符号在河南;

第一套完善的汉文字系统甲骨文出土在河南;

帮助秦始皇“书同文”、制定规范书写“小篆”的李斯,是河南上蔡人;

编写世界第一部字典、归纳汉字生成规律、统一字义解析的文字学家许慎是河南漯河人,他在家乡完成了《说文解字》这部汉文字学巨著;

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的规范性字体“宋体”字产生在河南开封。

50. 河南是中华姓氏摇篮。《中华姓氏大典》中的4820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834个;在当今的300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无论是李、王、张、刘为代表的中华四大姓,还是林、陈、郑、黄为代表的南方四大姓,其根均在河南。

51. 河南18个地级市,一半都曾当过都城。

52. 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三个是河南人发明的,分别是火药、指南针和造纸术。

53. 牡丹之争。牡丹被誉为“国花”,河南洛阳和山东菏泽两地都盛产牡丹,为了谁的牡丹才是“甲天下”而争论不断。菏泽被誉为“中国牡丹之都”,而洛阳又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之城,实在难分伯仲。

54.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在河南沁阳神农山,不在湖北神农架。

55. 《西游记》里猪八戒的原型——朱士行(公元203—282),河南禹州人,法号八戒,是三国时期的高僧,但品性与好吃懒做的猪八戒截然相反,是一位非常认真且执着的人。他是中国第一位西行取经的僧人,比唐代玄奘西天取经早了368年。

56. 平原省是我国撤销的第一个省份:1945年河南被日军攻陷,新沦陷区被日军划分为“平原省”。新中国成立之初将河南的新乡、安阳、濮阳还有山东省的菏泽、聊城、湖西这六个地方组合成了另一个独立的省——平原省,省会是现在河南的新乡。但后来为了方便管辖在1952年就撤销了,成为了我国第一个被撤销的省份,同样也是我国历史上时间最短的一个省份。

57. 河南省地图轮廓很像赛尔号飞船。

58. 河南不仅是小麦产量大省,稻米也很出名,最出名的大米是原阳大米。

59. 供暖分界线从河南穿过,分界线附近的地方要么不供暖要么部分地区供暖,农村地区冬天不烧炕,硬抗。

60. 河南许昌基本上是豆腐脑咸甜党的分界线。

61. 狗脊骨树,是世界级的珍惜树种,全世界仅剩下一棵,生长在河南省杞县高阳镇金村,有两千七百多年树龄,是雄蕊,老光棍一个。

62. 新郑市不是刚建不久的城市,恰恰相反,周代的郑国在这定都,公元前375年,韩国灭了郑国后也迁都到这,改名为“新郑”,此后将近2400年没改过名。

63. 商丘古城也有“城摞城”的景观,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唯一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三位于一体的大型古城遗址。

64. 河南的代表还有很多:博爱的铁山药、洛阳的牡丹花、杞县的红薯泥、杏花营的大西瓜、原阳的大米、道口的烧鸡、七里营的白棉花、龙门的石窟、安阳的殷墟、开封的大铁塔、嵩山的少林寺、汝阳的杜康酒……

最后,老家河南,这个slogan形容河南太贴切了

10. 民国河南区划

 三门峡古称陕州或陕县,在今三门峡市陕州区境内,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生息繁衍。新石器时期(距今6000年前)就出现了较大的部族群落,主要分布在今陕州区西张村、菜园、窑头、人马寨、张汴、西王等地。

  公元前21世纪至16世纪,今陕州(三门峡)地是夏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公元前16世纪至11世纪,陕地属商朝。

  公元前11世纪,周灭商,分封焦国、虢国于陕境,陕( 三门峡)地先后属焦、虢。尔后,陕地成为西周初期两大统治区域的分界线。“自陕以东,周公主之;自陕以西,召公主之。”

  公元前775年,“虢人灭焦”,陕地归虢。公元前655年,虢国为晋国所灭,陕地属晋。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陕地分归魏国。

  秦惠公十年(公元前390年)置陕县。此后,秦国与魏国在陕地多次征战,陕地时而属秦,时而归魏。公元前225年,魏国被秦国灭亡,今陕州地域从此归秦,隶属三川郡。

  西汉时,陕县归弘农郡。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年)置陕州,之后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陕县均属陕州。

  清雍正二年(1724年),陕州改升为直隶州。

  民国二年(1913年)废陕州置陕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河南省第三行政区管辖。民国廿一年(1932年),属河南第十一行政督察区管辖。其间陕县均为行政公署驻地。

  1949年5月,陕县解放,归属河南省陕州专员公署管辖,为陕州专署驻地。

Hash:f3818e4e088fb5100f6d8c558b5a1b2b6d5133d3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