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东源锡场旅游攻略 河源市东源县锡场镇

导读:河源东源锡场旅游攻略 河源市东源县锡场镇 1. 河源市东源县锡场镇 2. 河源市东源县锡场镇邮政编码 3. 河源市东源县锡场镇中心学校2021 4. 河源市东源县锡场镇领导班子 5. 河源市东源县锡场镇长江村

1. 河源市东源县锡场镇

20个。

东源下辖20个镇 。

东源,总面积4070平方千米,是广东省地域面积第二大县,位于北回归线北缘,是珠三角与粤东北山区的结合部,东邻龙川县、梅州市五华县,北接和平县、连平县,西连惠州市龙门县、韶关市新丰县,南靠源城区和紫金县。东源县地形北高南低,东西两侧多山,以丘陵为主。

2. 河源市东源县锡场镇邮政编码

从河源市区去锡场可以选择水陆两种方式,水路就是到东源县的新港镇码头坐船到锡场。陆路就是在汽车总部坐汽车经博罗的杨村到锡场。

3. 河源市东源县锡场镇中心学校2021

全国有2个锡场镇: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锡场镇,与埔田、新亨两镇接壤,与月城镇隔河相望。锡场镇域面积为48.75平方公里,下辖江滨、潭王、潭蔡、东仓、大寮、石洋、华清、锡西、锡中、锡东、新置寨十一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108551人。锡场镇的工业种类多,涉及面广,有食品、服装、五金加工、机械、建材、化工等行业,其中前三种是该镇的支柱产业,后几种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广东省东源县锡场镇,位于县境西部,地处新丰江水库区内,面积402平方公里。下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个林场。总人口10144人(移民7548人)锡场镇盛产“桂花鱼”、“五指毛桃香料”、“野生灵芝”,已形成灵芝、油茶、绿竹等林果竹产业基地,是河源市灵芝技术创新专业镇。

4. 河源市东源县锡场镇领导班子

东源县辖20个镇:仙塘、灯塔、骆湖、船塘、顺天、上莞、曾田、柳城、义合、蓝口、黄田、叶潭、黄村、康禾、锡场、新港、双江、涧头、半江、新回龙;1个民族乡:漳溪畲族乡。

东源县

东源县,隶属广东省河源市,前身为河源县、河源市郊区,1993年11月更名为东源县,是广东省面积第二大的县。

东源县地处广东省中部,东江中上游,介于北纬23°22‘~24°15´,东经114°19´~115°22´之间。东邻龙川县、梅州市五华县,北接和平县、连平县,南靠河源市区和紫金县,西连惠州市龙门县、韶关市新丰县,是珠江三角洲与粤北山区的结合部,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66.6公里,面积4070平方公里。惠河、粤赣、梅河和规划中的昆汕高速公路与205国道、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梅龙高速、粤赣高速纵贯全境。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广东省河源市

下辖地区 20个镇、1民族乡

政府驻地 仙塘镇

电话区号 0762

邮政区码 517500

地理位置 广东省河源市中部

面 积 4070平方公里

人 口 59万人(2016年)

方 言 客家语-粤台片、水源音[3]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著名景点 万绿湖、镜花缘、桂山、东江画廊风景区、苏家围、南园古村等

火车站 河源火车站

车牌代码 粤P

行政代码 441625

地区生产总值 100.57亿元

历史沿革

东源县的前身为原河源县的主体。河源县成立于南朝永明元年(483年),距今1500余年。

1988年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县,设立河源市,将原河源县3个镇划为源城区,其余24个乡镇划为郊区。

1993年11月8日,民政部批准撤销河源市郊区,设立东源县,县城设在仙塘镇木京。

行政区划

2002年,东源县辖22个镇(仙塘、灯塔、骆湖、船塘、顺天、上莞、曾田、柳城、义含、蓝口、黄田、叶潭、黄村、康禾、锡场、新港、双江、涧头、黄沙 、三河、半江、新回龙)、1个民族乡(漳溪畲族乡)。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东源县辖20个镇(仙塘镇、灯塔镇、骆湖镇、船塘镇、顺天镇、上莞镇、曾田镇、柳城镇、义合镇、蓝口镇、黄田镇、叶潭镇、黄村镇、康禾镇、锡场镇、新港镇、双江镇、涧头镇、半江镇、新回龙镇)、1个民族乡(漳溪畲族乡)。

地理环境

地形:东源县地形北高南低,东西两侧多山,以丘陵为主。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60%,河流、水库水面占10%。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七目嶂、缺牙山、桂山、燕子岩、鳌鱼峰、蝉子顶、五指山7座,其中以黄村镇与五华、龙川交界的七目嶂为最高,主峰海拔1318米。主要河流为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邬县那坑山,干流全长480公里,流经东源县流域面积3378平方公里。其次为东江一级支流新丰江,黄村河、曾田河、康禾河(又名红岗水)和久社河5条,东江二级支流叶潭河和船塘河2条。

气候:东源县属中亚热带季风区,气温高,湿度大,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年均气温20.7℃,极端最高气温39.3℃,最低气温-4.5℃。年均相对湿度77%,无霜期335~345天。年积温约77700℃。年均降水量1567~2142.6毫米,主要降水时间集中在4~6月。

地方特产

东源县主要土特产品有:上莞仙湖茶、康禾茶、蓝口礤头茶、霸王花米排粉、“望郎回”板栗、绿纯客家娘酒、黄田米酒、灵芝、五指毛桃、蜂蜜等。

客家十大名菜有:东江盐焗鸡、红焖猪肉、东江酿豆腐、上汤桂花鱼、客家酿三宝、娘酒醉河虾、清煲草鱼、水晶鸡、薯丝煲、咸香鸭。

著名人物

东源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人杰地灵,千百年来,许多历史名人,文人雅士在东源留下了足迹和佳话。东源大地孕育了一批优秀儿女,其中有宋朝广东第一进士古成之;中国农民运功先驱,中国共产党第一任审计委员会主任阮啸仙;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首席大法官肖扬;导弹(火箭)、人造卫星发射专家张其彬。

5. 河源市东源县锡场镇长江村

传说很久以前,万绿湖锡场镇横石一带并没有人居住,江、黄、谢三姓人本来居住在江西省等地,因为当地人多地少等原因相约外迁。在家乡迁移时,谢姓有个姑婆交带(嘱咐)说,路上带个公鸡,到了有牛的地方,只要这个公鸡会打鸣(啼叫)你们就在那定居吧。

带着嘱咐,带着家人,挑着箩筐(本地又叫箩担)上一头是居家杂物一头是小孩子,当然公鸡用小笼装着就挂在杂物箩筐那头,从赣州一带迤迂、颠簸,攀行南岭、九连山,来到现在的三里长峡与大叶山动植物自然保护区之间,看到这里四周青山连绵,两河(新丰江河、杨梅河)交汇处是一带平川,于是放下行旅,喝水休息。就在这时,所带公鸡放开歌喉使劲啼叫了三声,这时就有人想起谢姓姑婆的嘱咐,茫茫然向来的北方望去,一坐象牛的山峰豁然呈现眼前,恍然大悟:这就是姑婆交带的地方,于是相约定居下来。江姓人就住在长江村,黄姓人就住在黄派村,谢姓人就定居横石村(即现在的锡场镇圩镇街道社区)。

后来,江、黄、谢三姓在这披荆斩棘、开天辟地,先是盖茅寮起草舍,很快就安居乐业、开枝散叶了。水库移民后的今天,江姓主要居住厚洞村、长江村、三洞村一带,未移民外迁人口一千多人;黄姓主要居 住在新岛村龙溪及移民外迁,在锡场的人口已经不多;谢姓主要居住水库村、街镇、林石村、林禾村,未移民外迁人口一千多人,已经发展至26世(按本地始祖算一世,他儿子二世,孙子三世,以此类推)。为不忘记姑 婆的良好嘱咐和纪念现在的幸福生活,特地建筑了一座姑婆庙,这庙一直香火旺盛,直至1958年新丰江建水库,1959年蓄水,姑婆庙在万绿湖水底下沉寂数十年。

这象牛的山峰就是牛背山,给水一淹,也就成岛了。这姑婆庙就在万绿湖牛背岛的山脚下。

Hash:13c60b8386db728949dfb66e912c90fcd934607a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