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甲寅景点 - 红河甲寅景点简介

导读:红河甲寅景点 - 红河甲寅景点简介 1. 红河甲寅景点简介 2. 红河县甲寅十二龙泉 3. 红河甲寅天气 4. 红河县甲寅天气预报 5. 红河甲寅景点简介图 6. 红河甲寅哈尼长街宴 7. 红河州甲寅镇 8. 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甲寅乡 9. 红河甲寅景点简介图片

1. 红河甲寅景点简介

1.红河棕榈 2.五彩饭 3.哈尼“野味”4.红河小芒果 5.红河葛根粉 6.迤萨小黄牛干巴 7.曼木8.云南油炸蚂蚱 9.红河木耳 10.烧竹筒饭

1. 红河棕榈

红河棕榈是云南红河红河县的特产。红河县棕榈种植历史悠久。棕片与棕板已成为山区群众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并形成了种棕、采棕、食棕、歌棕、舞棕、颂棕的独特棕榈文化。

2.五彩饭

五彩饭在滇南红河一带的奕车青年,就要按照前辈沿袭下来的传统风俗,欢度一年一度的节日———仰阿娜。据说,早期的奕车先民们,由于长期从事简单枯燥的农耕劳动,极度的身心疲劳使人们劳动的积极性不高,以至时常延误生产,影响收成。为了调节身心,解除疲劳,振奋精神,聪明的奕车人便自发地组织既不影响生产又能让人快乐的休闲娱乐活动,仰阿娜便是其中之一,哈尼语的意思就是:众人在农闲时欢歌游乐。

3.哈尼“野味”

红河南岸的红河州红河县哈尼族饮食最具特色之处,首推一个 “野”字,可谓是野中有味、野中有趣、野中有情。这里的哈尼族饮食,“野中有味”,当之无愧。用料朴素,取自天然,色味并俱。

4.红河小芒果

红河小芒果是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的特产。红河小芒果,形如猪腰子状,成熟时色泽鲜黄,汁甜味香,深受人们的喜爱。红河县迤萨镇全部,以及甲寅、乐育、大羊街、浪堤等乡镇的部分辖区处于干热河谷地带,气候炎热、土地肥沃、雨量充足,借助自然优势,这些干热河谷地区发展芒果种植历史悠久。 红河县小芒果分为本地小芒果与鸡芒果两个品种,主要是野生种及栽培种。因果实外型美观,果肉细嫩、香甜、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所以素有“热带果王”之誉称。

5.红河葛根粉

红河葛根粉是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的特产。红河生产的优质葛根粉,获得2008年全州优质旅游产品殊荣,一鸣惊人。在红河县的崇山峻岭中,生长着一种不大起眼的续生藤本植物,浑身毛绒绒的对生网状复叶和长长的藤子或互相缠绕或攀沿其周边灌木,它的名字叫葛根。 葛根主要食它的块茎,可生食也可熟食,可起到清凉解毒的功效。如果将它加工成淀粉,又是一种最佳保健食品。

6.迤萨小黄牛干巴

迤萨小黄牛干巴是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迤萨镇的特产。红河县生产的小黄牛干巴,色泽红润,芳香诱人,人见人爱,成为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迤萨小黄牛干巴,最早就是当地傣族和仆拉人(彝族支系)的一种上等食品。他们把当地饲养的小黄牛宰杀后,选用精肉切成条,放入食盐、辣椒、花椒、茴香子、再兑上少量白酒等佐料,放入盆中沤上两三个小时再拿出来晒干就腌制成干巴。到田地里劳动,带上一包冷饭,里面放着一块烤熟的干巴,不用其它菜肴,冷饭下干巴,十分有味。迤萨干巴为何这样色泽好,味道香?据专业人士讲,本土小黄牛一般生长在海拔200米至800米之间的河谷地带或半山梁子,超越这个范围,其味就大大逊色。这种本土小黄牛肉,无论是小炒、烂烀,味道都比其它地方的高出一筹。

7.曼木

芒果有“热带果王”的美称,红河州傣族民间称芒果为“曼木”。“曼木”是傣语译音,译成汉语是“香果”之意。   芒果在红河州金乎、河口、元阳、红河、个旧等8个市县均有分布,红河沿岸的傣乡及其他村寨是芒果的富集地。州内种植的芒果主要有:三年芒、泰国芒、留香芒、吕宋芒、象牙芒等品种。其中,有早熟的、中熟的、还有晚熟的,一年四季.有半年芒果不断。

8.云南油炸蚂蚱

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怪是“蚂蚱当下酒菜”。这蚂蚱,就是我们常说的蝗虫,就是这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虫子,这里的人美其名曰:“跳菜”。在旧中国,有一年北方地区蝗灾,蝗虫飞过,遮天蔽日。所到之处,草叶、树叶都被一扫而光,可见蝗虫的厉害。而在云南滇西北一带,一到秋季收割谷子的时候,那谷田里便到处是蚂蚱飞舞的影子。从田埂上走过,一阵“堤嗒”声,走急了都会踩死几只蚂蚱。这时候,妇女们便一面割谷子,一面将蚂蚱捉了往围腰里塞。当然也有专门捉的,用了网兜绑一竹棍,在田埂上跑来跑去地捉,不用多少功夫就能捉满一大塑料袋。这些割谷子的妇女,将捉了的蚂蚱带回家,用开水一烫,去掉翅膀,和腿足,在锅里慢慢烤黄,烤到水分干涸,焦黄灿然的时候,加上香油,花椒调料,黄生生的蚂蚱,便透出诱人的香气。那香劲才叫无法形容,清脆中有一股子谷草的清香气味。

9、红河木耳

文山、红河、保山、德宏、丽江、大理、西双版纳、曲靖等地州市都有分布,是中国木耳的生产区,产量居全国第2位。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群生。木耳子实体胶质,成圆盘形,耳形不规则形,直径3-12厘米。新鲜时软,干后成角 质。口感细嫩,风味特殊,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著名食用菌。含糖类、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热量306焦、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益气、充饥、轻身强智、止血止痛、补血活血等功效。富含多糖胶体,有良好的清滑作用。

10.烧竹筒饭

哈尼族有名的“烧竹筒饭”。先选一根嫩竹子,锯成数截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竹筒,然后把红米、腊肉、花生、草果等拌好放进去,加点水塞住开口处,放到火上烧,等到竹焦黄欲裂时,里面的饭食也就熟透了。这竹筒饭,妙就妙在透进了青竹那特有的异香,吃起来,满口清香。

参考资料

博雅特产网

.博雅特产网[引用时间2017-12-22]

2. 红河县甲寅十二龙泉

1.红河棕榈

2.五彩饭

3.哈尼“野味”4.红河小芒果 5.红河葛根粉 6.迤萨小黄牛干巴 7.曼木8.云南油炸蚂蚱

9.红河木耳

10.烧竹筒饭 1. 红河棕榈 红河棕榈是云南红河红河县的特产。红河县棕榈种植历史悠久。棕片与棕板已成为山区群众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并形成了种棕、采棕、食棕、歌棕、舞棕、颂棕的独特棕榈文化。 2.五彩饭 五彩饭在滇南红河一带的奕车青年,就要按照前辈沿袭下来的传统风俗,欢度一年一度的节日———仰阿娜。据说,早期的奕车先民们,由于长期从事简单枯燥的农耕劳动,极度的身心疲劳使人们劳动的积极性不高,以至时常延误生产,影响收成。为了调节身心,解除疲劳,振奋精神,聪明的奕车人便自发地组织既不影响生产又能让人快乐的休闲娱乐活动,仰阿娜便是其中之一,哈尼语的意思就是:众人在农闲时欢歌游乐。 3.哈尼“野味” 红河南岸的红河州红河县哈尼族饮食最具特色之处,首推一个 “野”字,可谓是野中有味、野中有趣、野中有情。这里的哈尼族饮食,“野中有味”,当之无愧。用料朴素,取自天然,色味并俱。

4.红河小芒果 红河小芒果是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的特产。红河小芒果,形如猪腰子状,成熟时色泽鲜黄,汁甜味香,深受人们的喜爱。红河县迤萨镇全部,以及甲寅、乐育、大羊街、浪堤等乡镇的部分辖区处于干热河谷地带,气候炎热、土地肥沃、雨量充足,借助自然优势,这些干热河谷地区发展芒果种植历史悠久。 红河县小芒果分为本地小芒果与鸡芒果 个品种,主要是野生种及栽培种。因果实外型美观,果肉细嫩、香甜、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所以素有“热带果王”之誉称。

5.红河葛根粉 红河葛根粉是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的特产。红河生产的优质葛根粉,获得2008年全州优质旅游产品殊荣,一鸣惊人。在红河县的崇山峻岭中,生长着一种不大起眼的续生藤本植物,浑身毛绒绒的对生网状复叶和长长的藤子或互相缠绕或攀沿其周边灌木,它的名字叫葛根。 葛根主要食它的块茎,可生食也可熟食,可起到清凉解毒的功效。如果将它加工成淀粉,又是一种最佳保健食品。

6.迤萨小黄牛干巴 迤萨小黄牛干巴是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迤萨镇的特产。红河县生产的小黄牛干巴,色泽红润,芳香诱人,人见人爱,成为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迤萨小黄牛干巴,最早就是当地傣族和仆拉人(彝族支系)的一种上等食品。他们把当地饲养的小黄牛宰杀后,选用精肉切成条,放入食盐、辣椒、花椒、茴香子、再兑上少量白酒等佐料,放入盆中沤上两三个小时再拿出来晒干就腌制成干巴。到田地里劳动,带上一包冷饭,里面放着一块烤熟的干巴,不用其它菜肴,冷饭下干巴,十分有味。迤萨干巴为何这样色泽好,味道香?据专业人士讲,本土小黄牛一般生长在海拔200米至800米之间的河谷地带或半山梁子,超越这个范围,其味就大大逊色。这种本土小黄牛肉,无论是小炒、烂烀,味道都比其它地方的高出一筹。

7.曼木 芒果有“热带果王”的美称,红河州傣族民间称芒果为“曼木”。“曼木”是傣语译音,译成汉语是“香果”之意。   芒果在红河州金乎、河口、元阳、红河、个旧等8个市县均有分布,红河沿岸的傣乡及其他村寨是芒果的富集地。州内种植的芒果主要有:三年芒、泰国芒、留香芒、吕宋芒、象牙芒等品种。其中,有早熟的、中熟的、还有晚熟的,一年四季.有半年芒果不断。

8.云南油炸蚂蚱 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怪是“蚂蚱当下酒菜”。这蚂蚱,就是我们常说的蝗虫,就是这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虫子,这里的人美其名曰:“跳菜”。在旧中国,有一年北方地区蝗灾,蝗虫飞过,遮天蔽日。所到之处,草叶、树叶都被一扫而光,可见蝗虫的厉害。而在云南滇西北一带,一到秋季收割谷子的时候,那谷田里便到处是蚂蚱飞舞的影子。从田埂上走过,一阵“堤嗒”声,走急了都会踩死几只蚂蚱。这时候,妇女们便一面割谷子,一面将蚂蚱捉了往围腰里塞。当然也有专门捉的,用了网兜绑一竹棍,在田埂上跑来跑去地捉,不用多少功夫就能捉满一大塑料袋。这些割谷子的妇女,将捉了的蚂蚱带回家,用开水一烫,去掉翅膀,和腿足,在锅里慢慢烤黄,烤到水分干涸,焦黄灿然的时候,加上香油,花椒调料,黄生生的蚂蚱,便透出诱人的香气。那香劲才叫无法形容,清脆中有一股子谷草的清香气味。 9、红河木耳 文山、红河、保山、德宏、丽江、大理、西双版纳、曲靖等地州市都有分布,是中国木耳的生产区,产量居全国第2位。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群生。木耳子实体胶质,成圆盘形,耳形不规则形,直径3-12厘米。新鲜时软,干后成角 质。口感细嫩,风味特殊,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著名食用菌。含糖类、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热量306焦、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益气、充饥、轻身强智、止血止痛、补血活血等功效。富含多糖胶体,有良好的清滑作用。 10.烧竹筒饭 哈尼族有名的“烧竹筒饭”。先选一根嫩竹子,锯成数截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竹筒 然后把红米、腊肉、花生、草果等拌好放进去,加点水塞住开口处,放到火上烧,等到竹焦黄欲裂时,里面的饭食也就熟透了。这竹筒饭,妙就妙在透进了青竹那特有的异香,吃起来,满口清香。 博雅特产网.博雅特产网[引用时间2017-12-22]

3. 红河甲寅天气

久雨天气遇庚日常有转变。庚日前下雨,到庚日会转晴;庚日前晴天,到庚日会转雨。谚语中“必解”两字过于武断。

壬子、癸丑、甲寅晴,四十九工满天晴。壬子、癸丑、甲寅雨,四十九工满天雨。

壬子、癸丑、甲寅接连三天晴,以后晴的时间很长;壬子、癸丑、甲寅接连三天下雨,以后下雨的时间很长。四十九工只是形容时间长而已,并不是连晴或连雨四十九天。

4. 红河县甲寅天气预报

红河县甲寅乡是红河县的一个乡他的邮编就是红河的 661400

5. 红河甲寅景点简介图

他撒,甲寅镇,宝华,绿春,元阳

6. 红河甲寅哈尼长街宴

云南哈尼族过年的习俗

  哈尼族过年习俗:每年要过两次年。一是十月节,二是六月节。哈尼族历法以十月为岁首,即“大年”。过年这天,人们走亲访友,求亲订婚。“六月年节”期间杀牲祭祖,开展荡秋千、摔跤、唱山歌等文体活动。除夕妇女忙着做糍粑,小伙子上山砍竹子,搭秋千架。不论男女老少,春节里都喜欢荡秋千。

  十月年

  “十月年”长街宴以绿春县和红河县的哈尼族地区最为隆重。绿春县的长街宴在县城中心主大街举行,红河县的长街宴以甲寅乡最特色。红河县甲寅乡是长街宴的发源地,乡里每年一次的“长街宴”也是盛况空前。每家备办丰盛酒菜摆到寨中主大街,规模达千余桌,一桌连一桌,龙头接龙尾,同吃一锅饭,同喝一碗酒。

  绿春城区都是哈尼族村寨,民风淳朴,长街宴形式古朴传统,有“天下第一宴”美称,民族服饰也走向时装化,鲜艳夺目,亮丽异彩,场面非常热烈壮观。绿春曾摆了2041桌,四千多米长,一万多人共同举杯欢庆,被上海吉尼斯总部授予“世界最长的宴席”。

  长街宴这一天,出门在外的哈尼人不论离家多远,都要争取赶回来。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参加长街宴的,按照规矩,每家都要出一桌席,一个人。也就是说,每桌只有一位是本乡本地主人,其他的位置要留给客人。

  在锣鼓喧天的热闹气氛中,人们根据不同的年龄、兴趣与爱好自愿组合就座。这时锣鼓止息,锣鼓手端锣抬鼓逐桌接受人们敬酒献菜。接着,由一对姑娘代表众人向老奶奶们一一敬酒。妇女先开吃,尔后男人才举杯动筷。一连几个小时的街心酒宴,温馨和谐、喜气洋洋,笑语欢歌不绝于耳。

  当夜幕降临时,一堆堆熊熊篝火燃起,男女青年们随着锣鼓、三弦、竹笛的伴奏,翩翩起舞。夜深了,人们渐渐离去,那些情侣们则走向棕榈林、金竹丛中……

  六月年

  哈尼族的民族节叫“库扎扎”,时间为夏历六月二十六日,因此又叫“六月年”。六月年也是个欢乐的节日,红河地区称“苦扎扎”,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节期三至六天。节日里,以村寨为单位杀牛祭“秋房”,牛肉各户分回祭祖,青年们聚集在一起“荡秋千”、摔角、狩猎、唱山歌,尽情欢乐。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哈尼人不知道一年要分几个月,后来,太阳和月亮传授给哈尼人分月的办法,在人间栽了一棵年月树,一枝树干算一个,哈尼人分得了第六枝,从此,就在六月过“库扎扎”。又说,过去有七个仙女到哈尼寨,做了一个磨伙,她们轮流玩耍 ,把站在树上的小鸟也逗笑了。鸟儿欢乐地唱起歌来,歌声感动了天神,天神把福降给了人间……人们怀念七仙女,每年过“库扎扎”时都要打秋千。

  内地红河南岸的哈尼族,也过正月年、端午和中秋等节日。正月年过三至五天,有条件的人家杀猪祭祖,初一吃汤圆,亲友之间互相宴请。端午和中秋节大体同汉俗。

  过节分三天进行,六月二十三日,全寨要杀一头牛祭竜神,把祭竜的牛肉分给各户。六月二十四日,人们都要在家休息一天,每人杀一只鸡,父母给子女们叫魂,先由寨外叫进屋里,叫魂的范围很广,日常生产劳动所到之处都要叫到。

  野兽吓着,雷响惊着和跌倒过的地方都要叫到,不能让魂在受惊处躲下。认为叫过,人的身体会强壮起来,六月二十五日晚,用牛筋骨敲打着簸粪,用干芦苇或易燃的树条扎成火把,点燃后从家里往外撵,把灾难和鬼怪邪魔撵出去。然后把火把绑在树上,求火把神护佐庄稼和牲畜成长得好,不遭虫灾,不得病。

  小结:哈尼族一年是过两个新年,一个是在十月份还有另外一个是六月份,当然十月份的新年是最隆重的。六月份的新年虽然也是会杀猪宰羊庆祝,但是相比十月份的则没有那么隆重

7. 红河州甲寅镇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乡民为竖塔镇龙祈雨而建。

于溪宝塔,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城于田镇于田村北港桥下首河边。

该塔座东向西北。塔身用青砖平砌,内外均用糯米粉与石灰混合浆灌缝,坚固结实。塔体通高24.55米,塔平面为八边形,楼阁样式。底座直径为5米,共七层,每层均设有四明四暗相间的卷顶窗口,互为对称,窗口云卷纹饰。塔檐为斗拱状,飞檐翘角,角下有二层砖砌锯齿纹,独具特色。

塔底层正面设有一拱券门,门额上镶嵌一块青石横匾,匾正中阴刻“雩溪宝塔”四个楷书大字,两侧分别镌刻小楷:“皇明嘉靖甲寅仲冬月”和“念照日之吉塔匠肖瑞建。”

塔内空,从拱卷门进入塔内,塔楼层使用叠涩去砌成,塔墙宽厚坚实,正中有青砖砌筑的八边形实心大柱直通到顶层。底层塔柱正面设有神龛一处。柱周围为走廊,塔墙内砌有阶梯螺旋而上,直到塔顶。二至七层大小高矮层层内缩。宝盖形塔顶上砌有葫芦刑塔刹。塔身稍有倾斜。

8. 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甲寅乡

红河县辖1个镇、12个乡:迤萨镇、甲寅乡、宝华乡、洛恩乡、石头寨乡、阿扎河乡、乐育乡、浪堤乡、大羊街乡、车古乡、架车乡、垤玛乡、三村乡

9. 红河甲寅景点简介图片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5个传统农业系统被FAO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总数量、覆盖类型均居世界之首,成为点亮世界农业文明的璀璨明珠,也为全球生态农业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这些来自中国遗产所在地的丝绸制品、桑叶茶、生态稻米和特色农业文化展示再次展现了中华农业文明,折射出了中国生态文明的魅力。15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带你领略波澜壮阔的美丽中国。

一、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2005年6月)

青田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境内山多地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青田稻田养鱼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清光绪时期的《青田县志》中有“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养之”的记载。水稻为鱼类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鱼则耕田除草,松土增肥,提供氧气,吞食害虫,维持系统自身循环,保证了生态平衡。

2005年6月该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 产保护试点,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农业文化遗产。

二、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2010年)

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于2010年6月列入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遗产区范围包括元阳新街镇、攀枝花、小新街、嘎娘、牛角寨,红河宝华、甲寅、乐育,绿春三猛、大水沟,金平阿得博、马鞍底4个县12个乡镇,梯田总面积约54700公顷,开垦历史已有1300多年。哈尼梯田拥有独特的灌溉系统和奇异而古老的农业生产方式,形成了江河、梯田、村寨、森林为一体的良性原始农业生态循环系统。

三、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2010年)

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岸的万年县,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在县城东北大源镇四面高山环拱的仙人洞内发现了1万年前栽培稻植硅石标本,这一发现为证明中国是世界水稻起源地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科学证据,万年也因此被考古界认为是世界稻作起源地之一。2010年6月,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命名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四、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2011年)

从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毗邻广西,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多丘陵。当地侗族是古百越族中的一支,曾长期居住在东南沿海,因为战乱辗转迁徙至湘、黔、桂边区定居。虽然远离江海,但该民族仍长期保留着“饭稻羹鱼”的生活传统,稻鱼鸭系统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这最早源于溪水灌溉稻田,随溪水而来的小鱼生长于稻田,侗人秋季一并收获稻谷与鲜鱼,长期传承演化成稻鱼共生系统,后来又在稻田择时放鸭,同年收获稻鱼鸭。2011年,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五、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2012年)

普洱市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之一,拥有完整的古木兰化石和茶树的垂直演化系统。以普洱市为中心的澜沧江中下游少数民族的悠久种茶、制茶历史孕育了风格独异的民族茶道、茶艺、茶俗等内涵丰富的茶文化和饮茶习俗。

普洱市作为普洱茶的起源地之一,境内分布着40余处117.8万亩野生茶树群落,有树龄2700年的千家寨野生古茶树和古老的人工栽培千年万亩古茶园,还有距今3540万年前的宽叶木兰化石。这些均是我国乃至世界茶树资源的重要宝库,被誉为"世界茶源"。

2012年8月,"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六、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2012年)

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在燕山山脉东段北麓,科尔沁沙地南缘。这里山川秀美,沃野无边,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汇处,境内分布着被誉为“华夏第一村”的兴隆洼遗址和“旱作农业发源地”的兴隆沟遗址。兴隆沟的考古发现证实粟和黍的栽培已有8000年的历史。

作为典型的旱作农业区,敖汉旗杂粮生产是其优势产业,盛产谷子、糜黍、荞麦、高粱、杂豆等绿色杂粮,其中谷子是第一大杂粮作物。2012年8月18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批准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七、河北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2013年)

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位于河北宣化古城,有1300多年的葡萄栽培历史。宣化传统葡萄园至今仍沿用传统的漏斗架栽培方式。漏斗架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架式,因其架式像漏斗而得名,架身向上倾斜30~35°,呈放射状。“内方外圆”优美独特的漏斗架,适于观赏和乘凉休闲,独特的漏斗架型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2013年成为全球第 个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试点地的城市农业文化遗产。

八、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fěi)群(2013年)

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位于绍兴市域中南部的会稽山脉,面积约400平方公里,有结实香榧大树10.5万株,其中树龄百年以上的古香榧有7.2万余株,千年以上的有数千株。2000多年前,绍兴先民从野生榧树中人工选择和嫁接培育成了香榧这一优良品种。因经过人工嫁接培育,现存古香榧树基部多有显著的“牛腿”状嫁接疤痕。古香榧树历经千年仍硕果累累,堪称古代良种选育和嫁接技术的“活标本”。2013年,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先后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九、陕西佳县古枣园(2014年)

佳县古枣园位于"中国红枣名乡"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朱家坬镇泥河沟村,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千年枣树群,总面积36亩,现存活各龄古枣树1100余株。泥河沟村也被誉为"天下红枣第一村"。

佳县有着3000多年的枣树栽培历史。千百年来,耐旱的枣树被视为人们的"保命树"、"铁杆庄稼"。久远而又浓郁的红枣文化气息渗透在佳县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枣树具有增加空气湿度,保持水土和养分等生态功能。在黄河沿岸的坡地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防风固沙等方面的生态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十、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2014年)

茉莉花原产于波斯湾,在汉代传入中国并在福州安家落户。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聪明智慧的福州人将来自西方的茉莉花与东方的茶叶进行玄妙的结合,制作出了茉莉花茶。

福州茉莉花茶与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有着共生共荣的不解情缘,福州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不但孕育出芬芳清幽的茉莉花和醇香怡淡的高山绿茶,也创造了精美绝伦的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特别是闽江两岸种植的茉莉花,品质最好。2014年,“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十一、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2014年)

江苏省中部地区里下河腹地的兴化自古地势低洼,湖荡纵横,历来饱受洪涝侵害。当地先民在沼泽高地之处垒土成垛,渐而形成一块块垛田,发展出一种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

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于湖荡沼泽之中堆土成垛,垛上种田,既能抵御洪水又能使地貌秀丽。垛田大者两三亩 , 小者几分 、 几厘 , 垛与垛之间四面环水各不相连,形同海上小岛的台状高地。垛田物产丰饶,别具特色,该地区目前约有6万多亩,分布在垛田、缸顾、李中、周奋 、西郊、林湖、沙沟等乡镇,核心区是垛田镇万亩垛田和缸顾乡千岛菜花风景区。作为我国湖荡沼泽地带独有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与农业景观。2014年年兴化垛田被选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十二、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2018年)

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益哇乡距,迭部县城28公里。早在3000年前,这里就出现了畜牧文明的萌芽。蜀汉时期,名将姜维把先进的汉族农耕文明引进到此。吐谷浑时期,汉地农耕文化和藏区游牧文化相互融合,明清“杨土司”时期,农林牧复合系统逐渐发展起来。

农田、河流、民居、寺庙与周边的山林和草地互相映衬。农、林、牧之间的循环复合,使扎尕那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游牧、农耕、狩猎和樵采等多种生产活动的合理搭配,使这里的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可以说,独特的生态区位促进了游牧文化、农耕文化与藏传佛教文化的融合与发展,造就了独特的 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

十三、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2018年)

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西部。现存有6万亩桑地和15万亩鱼塘,是中国传统桑基鱼塘系统最集中、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区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形成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千百年来,区域内劳动人民发明和发展了"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鱼塘生态模式,最终形成了种桑和养鱼相辅相成、桑地和池塘相连相倚的江南水乡典型的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景观,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蚕桑文化。

十四、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2018年)

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位于德州市西南部夏津县黄河故道范围内,遗产总面积3.3万余亩。夏津县桑树栽培历史悠久,规模庞大,最盛时期夏津境内有桑林8万亩之多,历史记载“此间树木繁盛,援木攀行二十余里”。

在平原地区,保存如此完整的古树群落非常罕见。但由于历史上古桑树群几经灾害,现遗产地范围内仅遗存古桑林1500多亩,百年以上古桑树1.2万余株。

十五、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福建尤溪联合梯田、江西崇义客家梯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广西龙胜龙脊梯田)(2018年)

福建尤溪联合梯田

尤溪联合梯田是中国历史上开凿最早的大型古梯田群之一,被誉为中国五大魅力梯田之一。自宋朝以来,联合村民使用木犁、锄头等工具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在险峻的金鸡山中创造了神奇壮丽的梯田,成为村民几百年来的主要生存方式。梯田绵延于整个中高山片区的联合、联东、联南、联西、东边、连云、云山、下云八个建制村,最高海拔近900米,最低260多米,垂直落差600多米,面积达10717亩,规模宏大。

江西崇义客家梯田

崇义客家梯田坐落在赣南第一高峰齐云山山脉之中,总面积达3万亩。梯田最高海拔1260米,最低280米,垂直落差近千米,最高达62梯层,且大多数为只能种一二行禾的“带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块田”的碎田块。是“中国三大梯田奇观之‘秀丽天梯’”,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认证为“最大的客家梯田”。

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

紫鹊界梯田位于中国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西部山区,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以紫鹊界梯田为中心,共有梯田56000多亩,其中集中连片梯田在2万亩以上,从海拔500米到1100米之间。紫鹊界梯田成型已有2000年历史,起源于先秦、盛于宋明,是中国苗、瑶、侗、汉等多民族历代先民共同劳动结晶,是山地渔猎文化与稻作文化融化揉合的历史遗存,也是古梅山地域突出的标志性文化景观。

广西龙胜龙脊梯田

龙脊梯田距桂林市区77公里,是一个规模宏大的梯田群,共有水田223976.85亩,坡度在6°以上约占96%,分布在海拔200至1450米之间的龙胜各个乡镇中。当地100亩以上连片梯田有320处,2000亩以上的连片梯田有9处,其中龙脊片区连片梯田达10734亩。龙胜梯田落差大,层级最多达1100多级,连片梯田最大高差为860多米。线条行云流水,潇洒柔畅;规模磅礴壮观,气势恢弘,有“梯田世界之冠”的美誉。

Hash:9f9533971218454561c0add00772b94d8bec7868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