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来县哪些风景旅游景点 - 惠来县哪些风景旅游景点值得去

导读:惠来县哪些风景旅游景点 - 惠来县哪些风景旅游景点值得去 1. 惠来县哪些风景旅游景点值得去 2. 惠来县哪些风景旅游景点值得去玩 3. 惠来县附近的景点 4. 惠来著名景点 5. 惠来县附近有什么旅游的地方 6. 惠来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7. 惠来县哪些风景旅游景点值得去看 8. 惠来县好玩景点

1. 惠来县哪些风景旅游景点值得去

用门票。

金狮嘴喉位于揭阳市惠来县滨荷湾旅游景区 汽车可以直接开到,有很大的停车场 免费停车。

门票:30元/人纯看海 ,80套票带水上乐园娱乐项目套票。(把海滩围起来收费 感觉有点坑 )

海景很好看 刚好晴空万里 一片蓝 傍晚的夕阳很nice 海滩的沙子也很细腻 不错的体验!

海滩上有一些建筑可供拍人像 平台上有天空之镜免费排队拍照 人太多没有上去了。

2. 惠来县哪些风景旅游景点值得去玩

  从葵潭沿省道337往东,龙江河在左边蜿蜒流淌,进入溪西境内时,远处的一尊佛光大佛像沐浴着灿烂的阳光,熠熠生辉。远远望去,大佛仿若向我们伸出宽厚温暖的大手,抚慰着世人的心灵。  佛光大佛像是黄光山风景区的标志性景点。它与风景区的核心景点佛光寺连成一体。佛光寺的殿堂楼阁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在寺前洗心湖的映衬下,俨然如一朵“出水莲花”,清新、华丽而且芳香横溢。而山顶上高28米的佛光大佛像,又恰好矗立于“出水莲花”的花蕊上,巧夺天工的布局令人叹为观止,景点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令黄光山风景区展现出和谐而温馨的气氛。  佛光寺原名“玄德古寺”,位于惠来县溪西镇曲溪村与鲁洋村之间的黄光山上,始建于南宋德祐六年(公元1275年),距今已有739年历史,是惠来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岭南著名刹寺。佛光寺于本世纪初筹划重建,2009年底竣工完成,大雄宝殿、天王殿、钟楼、鼓楼、大悲阁、地藏阁、上客堂等建筑群错落有致,飞檐晓角,古色古香,庄严生辉。其建筑风格蕴含明清古风,同时颇有唐宋遗韵。多为石木结构,各建筑群内主栋梁及主柱多采用高档木材,青砖为墙,青瓦为顶,斗拱为檐,油漆主体为苏杭彩画,美轮美奂,美不胜收。近几年来,风景区又先后建起玄天殿、藏经楼等建筑群。  站在黄光山顶上眺望,只见佛光寺坐北朝南,背倚大南山余脉,西有“大尖山”、“二尖山”朝奉,近有龙江河环绕,远方是浩荡南海,云帆点点……沿着风景区内的水泥路徜徉,只见四周群山环抱,林木郁郁葱葱,附近层峦叠嶂,如龟、如蛇、如狮、如象,各具形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据佛光寺有关人员介绍,为改善黄光山风景区交通环境,风景区计划建设广黄公路,广黄公路起于省道337广葵线,连接县道101隆高线,止于黄光山风景区,全长5.68公里,目前已完成测试、征地、赔款各项前期工作程序。到时广黄公路建成后,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黄光山风景区观光旅游就更加方便快捷了!

3. 惠来县附近的景点

澳角海边度假村;有海景看,沙雕,烧烤,吃饭,住宿,桑拿。

八国风情度假村,里面有景点,动物,茶山,品功夫茶,吃饭,住宿。

靖海海边度假村,有原来亚洲最高的灯塔,海边的奇石礁石等。

有藏龙寺,黄光山,虎头岩,仙井古岩等笑景点玩。

惠来县在中国广东省东部沿海,是揭阳市下辖的一个县。全县陆地总面积为1048.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达768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82公里,是揭阳市唯一的海上交通门户。全县人口114万,其中汉族人口约占99%。邮政编码515200。县人民政府驻惠城镇。惠来石碑山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为广东装机容量最大的风电场。

4. 惠来著名景点

广东揭阳十大景点:揭阳楼-念恩山旅游景区-望天湖旅游度假区-大洋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揭西黄满寨瀑布群-京明温泉度假村-德安里-盘龙湾温泉度假村-八国风情旅游度假区-惠 海滨度假村-

【揭阳楼】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沿江中路193号。

【念恩山旅游景区】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埔田镇老龙村。

【望天湖旅游度假区】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白塔镇广和草山望天湖。

【大洋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五经富镇大洋乡。

【揭西黄满寨瀑布群】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京溪园镇粗坑村

【京明温泉度假村】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京溪园镇新洪村。

【德安里】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洪阳镇洪阳大道。

【盘龙湾温泉度假村】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云落镇古安村。度假村依山傍水、空气清新、风景秀丽、景普宁盘龙湾温泉度假村色宜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快捷。

【八国风情旅游度假区】位于广东省

【惠来海滨度假村】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神泉镇106县道

5. 惠来县附近有什么旅游的地方

1、蚵烙

肥大的生蚝裹着鸡蛋液,开着猛火炒,最后再蘸上几滴鱼露,鲜甜到你没法拒绝。

2、青草饭

每年九月初九,每家每户都会焖“青草饭”,可据个人口味加上瘦肉、虾仁、香菇等佐料,使“青草饭”更加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对于在外的惠来游子来说,食“青草饭”也成为了家乡的味道。

3、糖饼

朴实无华,灰灰土土的小饼转眼间,已经变成了网红饼我却依旧还记得,小时候的它貌不惊人,但入口酥松,甜蜜柔软。

4、油索

看起来像东北的大麻花,可惠来的油索却有着其独特的风韵,小巧玲珑且地方风味浓郁,油索香脆可口,尝起来甜而不腻。

5、鱼丸

在惠来,手打鱼丸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以嫩、脆、香、鲜远近闻名,成为潮菜中一颗璀璨明珠。

6、猪脚饭

其弹嫩糯香的口感加以隆江特色米饭,组合成了隆江猪脚饭,肥而不腻,入口香爽,金黄的色泽惹人喜爱。

6. 惠来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观音岭

观音岭位于碣石镇北与金厢交界之处,因岭上有观音禅淙堂(水月宫)而得名。岭下海滩长达8km,海中距岸lOOm处水深才1,5m,距岸200m水深2m。沙白、水清、浪小,是一个理想的天然游泳海滩。岭前奇山众多,有周恩来、叶挺同志当年抢渡香港下海处的龙石,汕尾市境内最大的摩岭刻“镇海石”,明钦差大臣成大猷、郑岳山刻“镇海石”,“扬威止水”于镇海石上。

汕尾仙桥夜月

仙桥夜月在东海镇,横跨东海,是陆丰县城连贯新旧墟的交通要道。始建于南宋宝佑二年(1524),其时为十三洞木桥。据《陆丰县志》载:"邑南门外当新旧墟间,长一十三洞,宋宝佑甲寅知县肖泰夫建。"民间相传桥建后桥神肆虐,为祈求神明点化,迎接仙人常临人间驱邪造福而得名。清唐熙初年因战事毁重修。雍正四年(1726)又被洪水冲断,重建为石砌九孔墩柱式平桥,长68米,桥身置石栏杆。乾隆八年(1743),石栏板折断,随以木板修复。乾隆九年(1744)端阳节,人看龙舟,争先拥挤,木栏损坏,溺死17人。后重用石栏修复。1934桥面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宽4.9米,桥墩保留。1969年桥面扩大补强加固,面宽加至8米,两端各填去一孔,成为六墩七孔平桥。1990年全桥拆除,重建为三孔大型石拱桥,面宽20米,两边设人行道置石栏杆。"仙桥夜月"为古代陆丰八景之一 。

大安镇文化广场

商贤家庙

商贤家庙是彭氏宗祠,是海陆丰(包括五云洞、陆河、五华、紫金)地区彭姓子孙纪念彭祖之总祠。”已经有百多年的历史,用于纪念彭祖而建,属于市级文物保护重点单位。彭祖是殷商时代 贤能人士,因而起名为商贤家庙。祠内雕龙画栋,收藏有众多名家真迹,艺术品味极高。彭氏子孙在海外人数众多,是彭氏后裔寻根问祖的旅游胜景,对外来游客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张威纪念亭

张威纪念亭位于陆丰县的龙山的龙山中学内。龙山中学是汕尾市一所颇有名气的中学,它始建于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距今已有250年的历史。龙山中学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各个历史时期中,我党都在龙山中学进行过许多革命活动。龙山中学校园中有一凉亭,它就是“张威纪念亭”。张威纪念亭是解放后陆丰人民为缅怀革命先烈,把张威同志就义前写遗信的龙山中学内的凉亭修葺一新,命名为“张威纪念亭”。     亭为四根大红柱支撑结构,内建有一石脾,碑上刻有张威的生平简介,还有石凳石桌。亭的周围,古榕、红棉掩映,景色宜人。1928年7月,广东农-动领袖彭湃的追随者张威在陆丰南搪被-反运动派逮捕。狱中,-反动要员或百般利诱,或严刑拷打,软硬兼施,但张威却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反动派欲得到口供自知徒劳,便于同年8月杀害了张威同志。就义前,张威在龙山中学的凉亭给母亲写了一封信,信曰:“母亲,儿死矣!为革命而死,死得光荣。”此乃张威烈士光照后人的遗信!     1919年“五四”运动,张威领头组织陆丰第一高等小学同学从汕头、广州回籍的同学一道参加反帝爱国宣传活动。面对-赋,面对不平等条约,他愤慨地说:“我们是东方醒狮,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张威以彭湃为楷模,对彭湃的文章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并主动参月彭湃组织的“社会主义研究社”1922年7月,张威根据彭湃的指导思想,发起成立“陆丰青年协进社”,号召青年走革命的道路!1923年4月,彭湃筹备成立总农会,张威积极参加其领导的农-动。为了使权力归农会,张威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25年2月,广东革命政府东征讨伐陈炯明军阀,张威被任命为四十四组组长,4月成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陆丰特别支部,张威任书记,同时任-陆丰县党部执行委员,并当选为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10月任陆丰代县长,表现出非凡的执政才能。1927年间,他3次亲临起义战线,武装夺取政权,宣告县临时人民政府成立,同年当选为陆丰县委书记。翌年8月,张威被敌人杀害,年仅26岁。当走向刑场的时候,他高喊:“同志们,奋斗到底,最后胜利是属于农工的。”

甲子镇(我的家乡)

甲子镇是一个古老、发展较早的粤东古镇,原称甲子门,因港口有大石壁立排列如门,与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字相符,故称甲子。甲子镇地处陆丰市南部,东隔瀛江与甲东镇相望,北与揭阳市惠来县交界,西与甲西镇相接,南临南海。

   甲子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丘陵地带。地质表层以黄土为主,含沙量较多且坚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2℃,温和多雨,阳光充足。水产和土产资源十分丰富。甲子镇工、渔业发展迅速,商贸发达,素有“金甲子”之称。工业主要有轻工、食品、服装、塑料、机械、渔具、电子五金、工艺美术等八大行业,出口产品品种达数千种。其中,甲子裕赢宝石工艺厂生产的宝石地球仪以其独特的颜色宝石和精湛的艺术创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深受中外顾客的青睐。

   甲子镇风光迷人,旅游资源丰富。待渡山,南宋端宗二年(1277),宋帝登甲子门待渡山,渔民郑复翁揭竿扶主复元,后人在待渡山建甲秀楼、进食亭、将军庙以作纪念。宋代名人、清代进士 举人等刻石留下墨迹,使待渡山形成自然的风景区。红楼,建于1925年,-、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率军东征时,曾在该处运筹革命斗争。甲秀书院,为甲子镇第一中学校址。清嘉庆十年,省制宪那公(佚名)来甲视察,自己拿出一部分薪俸,着令绅士、殷户捐资建造书院,为当时培养考取秀才、贡生、举人等人才之所。此外,还有“潮来人字水”、“鹦哥啄鲤”、“木石奇观”等古八景。甲子盛产海鲜,优质海产品有马鲛、鳗鱼、石斑、丁鱼、鱿鱼、大虾、龙虾等

待渡山(甲秀楼)(我的家乡)

  待渡山又名大胆山。相传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宋都临安失陷,元军追迫,赵罡及其弟两帝在张世杰、陆秀夫等护卫下,从福洲沿海逃至甲子,驻扎此山,意欲东进与文天祥会师,以图东山再起,故此山得名“待渡山”。他们得到甲子进士邑人范良臣进食劳军,赐之为右仆射,渔民郑复翁率众勤王,-为都统;二帝惊魂稍定,胆量大增,故待渡山又名“大胆山”。现山上还有“进食亭”的遗迹。为明代万历年间参将张万纪、守备胡文恒驻甲子时兴建。进食亭又名帝子亭,为仿木结构,面积约20平方米,内塑有陆秀夫、范良臣为宋帝进食石像,并刻有“君恩如海”四个字。进食亭下还建有一处“将军宿”,是为告慰郑复翁忠心报国的在天之灵而建的。待度山山顶矗立着“甲秀楼”古塔。据说甲秀楼建于清嘉庆十年(1850年)。为两层泥塔,高15米,呈六角形,似葫芦盖顶,塔尖直指蓝天,造形独持,十分壮观。楼旁立有15米高的标杆,为甲子港的台风警报信号。甲秀楼门口有一对联,曰:“书云大手笔;镇海小神山”体现了甲秀楼与待度山伟岸高拔,威镇海隅之势。这里依山傍水,潮涨期到,海水如千军万马涌入甲子港,气势不凡,场面壮观。登楼远眺,海天一色,归帆返照,景色迷人,这就是陆丰八景之一的“甲子吞潮”。

青铜时代遗址的景点位置:广东省汕尾(海丰县后门镇东南两公里处)

青铜时代遗址包括宝山楼遗址和后门青铜兵器出土点,宝山楼遗址位于东冲镇宝山楼村东侧谷中的龙岗埔,后门兵器出土点则位于海丰县后门镇东南两公里处。

  宝山楼遗址距今约2500多年,约为西周至春秋时代,这里出土了青铜斧、青铜铃、青铜石簪的石范。后门青铜兵器出土点是1984年4月,当地群众在这里挖贝壳时发现了10多具骨骸,其中三具没有头骨,其肋骨处分别插着三件青铜兵器:短剑、矛和箭镞。据考究,它们是青铜时代铸造的。据分析,其中三具没有头骨的遗骸可能是春秋时代南方部落之间发生战争,战胜者对战败者中受伤、战死或俘虏的首领,进行“割头请功”或“割头示众”而造成的。

甲秀书院(我的家乡)

甲秀书院位于陆丰市甲子镇北门内。甲秀书院建于明代,历来为粤东文人会萃讲学之所。至今院内仍保存着不少历代的石碑石刻。解放后,人民政府在此兴办中学,是个出人才的地方,省市的许多干部以及各个行业的许多骨干,都在这里念过书。

  擎天石位于甲秀书院的侧边,是一巨石,屹立耸拔,凌空而起,大有欲冲霄汉之气概。巨石腰部,长一方榕,盘根错节,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据说面对擎天石练功,能练出擎天的功力,故以后面石练功成为许多人的习惯。擎天石足有五、六丈高,两丈多宽。石之下面刻有四言诗,字大如斗,苍劲有力:“天开甲子,巨石临门。一声霹雳,震动乾坤……”其余诗句,因年久风化苔蚀,模糊不清。

7. 惠来县哪些风景旅游景点值得去看

1、客鸟尾2、惠 海滨度假村3、揭阳黄光山4、八国风情旅游度假区5、靖海炮台6、惠来石碑山灯塔7、黄光山佛光寺8、仙石寺贺龙亭

8. 惠来县好玩景点

盘龙禅寺(原名盘龙阁、盘龙阁寺)位于普宁市流沙西南面约20公里的梅林镇辖区内,方圆4平方公里。它既是粤东十方名刹之一,又是重点旅游景区。2002年10月17日(农历九月十二日)重建落成开光。 盘龙阁是名闻国内外的佛教圣地,历史悠久的盘龙阁古庙就在这里。庙宇始建于清光绪(1875—1908)初期,规模不小,是观音菩萨和元天上帝显圣道场。据清《普宁县志》载,这里有“六山十八景”:“盘龙山’虎山、象山、狮山、龟山、鹰山,绿水浮舟,龙阁云海、佛阁龙泉、鲤跃龙门、仙人萍踪、百鸟朝阳、杜鹃泣月、雄狮衔啼、蟾蜍望月、仙湖彩虹、跑象驮日、元天卜褂、龙泉琴声、金鸡报晓、涅槃洞、晨钟石、暮鼓石、回头狮。”1990年省、市政府和省宗教局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佛教活动场所。聘请住持释光镇主持扩建工作。他肩挑重担,率领广大善信着手按禅寺格局复修和扩建。 修扩建后的盘龙阁寺主副配套工程设施共有二十几项: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楼、观音阁、地藏阁、翻新的盘龙阁玄天上帝庙、圆通庵、七层千佛塔、五层法堂楼、功德堂、左右长廊、内外山门、三层楼僧舍、迎宾馆、市佛协办公室、拱辰亭、将军亭、观音亭、供水塔、城门楼、金石结构福德庙、盘古石桥、停车场等,总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还有五公里双车道水泥路面公路二条,总投资人民币2千多万元。 寺坐南朝北,以龙珠金山为中心,四周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称谓“六山十八景”。内局神兽六山环绕,外有九龙盘朝,是名符其实的龙盘虎伏盘龙阁。诸景点中尤以佛阁龙泉、盘龙温泉、拱辰留迹,蛤蟆顶印、盘古石泉、缘水浮舟、九龙潭(水库)等天然奇观令人流连忘返。特别是叠叠岭上峰,巍巍千佛塔,登塔远眺,九龙戏,惟妙惟肖,令人回味无穷,堪称潮汕小五台之宝地。

主体建筑系单层高阁,坐东面向西北。周围有三亭一峰环绕,即北面拱辰亭、西面金华亭、东面紫气亭、东北面天乙峰。据保存在盘龙阁的《惠来正堂告示》(梅林曾为惠来县辖地)石碑记载,当初建为讲堂,宣讲《圣谕广训》,后改为道教堂。20世纪50年代,道场停止活动,场地为迁至此处耕作的农民居住。1990年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后不断进行寺庙扩建和周围道路建设。截至2003年底,盘龙阁为粤东地区建筑面积最广阔的建筑群寺庙。 有六山十八景的自然景观,三大如来、四大天王、五大菩萨、十八罗汉等汉白玉雕像,还有点缀山间的亭、台、楼阁、宝塔等,有3.4公里长的公路纵贯旅游区。是普宁市重要旅游项目,粤东较大规模的旅游景区。 创始人是揭阳卢松光法师。当时他日夜不辞劳苦地奔走于粤东各处和暹罗、印尼、新加坡等地,向各地善男信女宣传善事, 他的净修梵行,禅心高德感动了不少人,经多年努力,募集了一大笔资金,建成了初具规模的盘龙阁寺。寺庙建成了,他也圆寂了。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后人把他的骨头尸首连他的指甲都烘干后,重新装扮,然后封存在上庵玻璃柜内供人瞻仰,土改后的1956年被废。 根据保存在这里的《惠来县正堂告示》的石碑记载,盘龙阁最初建为讲堂,宣讲《圣谕广训》,后为道教场所。在盘龙阁下庵池塘旁的广场上,至今还完好地保存有一个清光绪年间普宁涂洋村人献的镇宫宝物,是二人多高空腹的外面铸有龙凤、花草、文字, 珑奇巧的“盘龙阁寺万年宝鼎”,俗称三层大肚的焚纸钱的大铁炉,也叫三脚鼎。炉上铸有“法雨流琼树,慈云护宝幡”等文字,是我省罕见的珍贵的古文物。在文革期间,由于它高而重,才逃过灭顶之灾。 解放后,盘龙阁道场停止活动。在1956年至1992年这一段时间,普宁池尾华取、新寮等村一个“移民社”林、张、刘、赖等姓共150多人在此耕作居住,后来,他们陆续迁回原籍。1961年,盘龙阁被列为普宁县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经广东省宗教事务局批准,盘龙阁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 盘龙阁原来分上庵和下庵,前后占地4平方公里,经不断建设,如今上下庵的房子已连成一片。整个工程除了山体维持,道路建筑外,还新建了上庵的盘龙阁寺大厅、大雄宝殿、藏经楼、观音阁、地藏阁、廊庑等。又新建了将军亭、观音亭、如音亭、拱辰亭4个亭。在东南面,前几年又建了一处宫殿式的“园通庵”建筑群。全庵都是宫殿式杉桁石砖水泥琉璃瓦的建筑结构,规模宏伟,气势非凡。其中单超过两人高的铁或石镂空造型精美别致的“盘龙阁寺万年宝鼎”就有八个,实为少见。同时还在山顶上新建了三层多高的“千佛塔”,站在塔旁,不仅可以居高临下看到山下各处的梵宇僧室,与松柏上下其间,还可以眺望梅林镇崭新的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 在盘龙阁上下庵之间,绿树丛中,潺潺泉水边,新建了四栋二至五层高很长的楼房,楼房内有普宁市佛教协会办公室、活动室、大厨房、大餐厅,和可以容纳100人的大宾馆,专门接待国内外八方香客和游人居住。在绿树下,到处十分清洁,空气清新,又有亭台石凳供人憩息。每逢夏天雨后天晴之际,坐在山边石上,鸟雀鸣于树上,蜂蝶舞于花间。耳听沸沸汩汩的泉声,眼观曲折清新的泉流,使人烦恼顿消,心旷神怡,其乐悠悠,实为旅游度假之胜地。 前几年,由寺庙出资新开了一条水泥公路,从G324国道线经古安通到盘龙阁,另一条经费由梅林镇人民捐资修筑的水泥公路从梅林镇通到盘龙阁,也方便了游客到盘龙阁旅游区观光。两条公路上共建了四个古式高大的造型端庄典雅的三山门石牌坊,增加了此寺庙的文化内涵和气派,使观者未进寺庙先有肃穆敬畏之感。

Hash:5b5e0a863cf5f34c5237fc19eae727bf98f9e5a0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