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县风景旅游景点 徽县附近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徽县景点大全排名榜

导读:徽县风景旅游景点 徽县附近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徽县景点大全排名榜 甘肃徽县旅游景点大全 徽县附近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徽县景点大全排名榜 徽县旅游景点介绍 徽州景点介绍 徽县三滩风景区有哪些 2020陇南恢复开放景点有哪些 甘肃省陇南市徽县位于哪个市哪个区

甘肃徽县旅游景点大全

甘肃徽县旅游景点大全:三滩自然风景名胜区、徽县金徽酒文化生态旅游景区、徽县泰湖风情园、陇南市徽县嘉陵江漂流、徽县金徽矿业旅游景区。

1、三滩自然风景名胜区

三滩自然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东南部陇南市的徽县、两当两县辖区,秦岭南麓,长江支流嘉陵江上游,地处甘、陕、川三省交壤,在兰州、西安、成都三大省会城市三角形的内心上。

2、徽县金徽酒文化生态旅游景区

徽县金徽酒文化生态旅游景区,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徽县伏家镇贺店村和硖门村之间。景区先后深入挖掘金徽酒独特的酒文化魅力。

3、徽县泰湖风情园

徽县泰湖风情园,地处徽县城南2公里青泥泰湖风情线北起点,远接陇蜀屏障青泥岭,近依河池名胜泰山庙,湖山相连。园区占地500余亩,水域面积75亩,平均海拔900米,景观以“绿、幽、秀、雅”为特点。

4、陇南市徽县嘉陵江漂流

嘉陵江水上漂流作为一项特殊旅游,是集探险、旅游、体育健身、陶冶性情为一体的高品位娱乐活动。漂流选取素有“小三峡”之称的嘉陵江上游一段特殊流程。

集丰富多彩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一线,火焰山之神奇,鹰嘴崖之雄姿,卧象山之神韵,鱼儿崖之奇险,睡美人之娇媚,姊妹峰之靓丽,青泥岭之陡峭,月亮峡之幽深等八大自然景观,可使你尽收眼底,尽情领略。

5、徽县金徽矿业旅游景区

走进金徽矿业,矿区满目苍翠,鲜花遍地,依山而建的楼宇厂房错落有致,色彩斑斓的生态广场美如画卷。

白天静谧如园,只听鸟鸣不闻机器轰鸣;夜晚灯光秀美,宛若璀璨明珠。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嘉陵江漂流百度百科-徽县金徽矿业旅游景区

徽县附近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徽县景点大全排名榜

安徽附近的适合自驾游旅游景点

安徽自驾游旅游景点,天堂寨、宏村、屯溪老街、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八公山等。

1、天堂寨

雄关漫道,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龙潭飞瀑,奇松怪石颇多,古称吴楚东南之一关,气势雄伟壮观。有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植物的王国、花的海洋的美称。

2、宏村

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是一座牛形村落。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若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三面环山,布局基本上保持坐北朝南状,古建筑为徽式建筑。

3、屯溪老街

座落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北面依山,南面傍水。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的整个街巷,呈鱼骨架形分布,西部狭窄、东部较宽。

4、古徽州文化旅游区

是一个聚集古城生活、宗祠文化、牌坊文化、徽商文化、村落文化、民居文化的古徽州文化旅游区。

5、八公山

原称北山,因其所属诸山位于今寿县城北而得名。其主峰位于谢家集区唐山、山王两乡境内。因淮南王刘安与八公学仙、炼丹于此,故后人又称北山为八公山。是汉代淮南王刘安的主要活动地,是著名的文化胜地,汉文化重镇。

安徽黟县旅游景点

黟县景点有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归园·赛金花景区、屏山景区等。

1、皖南古村落:位于安徽省黟县东,以西递村、宏村为代表。西递、宏村古民居村落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

2、西递:位于皖南徽州黟县(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城东8公里处,始建于北宋皇_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3、宏村:位于黄山南麓黟县东北部,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水系古村落,被誉为“中国画里 村”。南宋绍兴年间,宏村人独具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村落,整个村落就像一头悠闲的水牛静卧在青山绿水之中。

4、归园·赛金花景区:在赛金花故园遗址上恢复、修缮的徽派园林“归园”,故又称归园景区。地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之间。2004年正式对游人开放。

5、屏山景区:屏山村地处黟城东北约4公里的屏风山和吉阳山的山麓。吉阳溪九曲十弯,穿村而过,两岸石磅不时飞来村妇浣洗的锤声,蓄水石磅白花飞溅;青砖灰瓦的民居祠堂和前店后铺的商铺夹岸而建。

徽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不?

我就是徽县的

这里很美

有三滩旅游区

风景很好哦

还是嘉陵江源头

有漂流

人文景观也很多

有杜甫草堂(伏镇)

吴介抗金古战场

还有李白诗中的青泥领就是写的徽县的铁山

这里真的很美

你来了就知道了

到处都是树

山清水秀的

徽县旅游景点介绍 徽州景点介绍

徽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不?

我就是徽县的

这里很美

有三滩旅游区

风景很好哦

还是嘉陵江源头

有漂流

人文景观也很多

有杜甫草堂(伏镇)

吴介抗金古战场

还有李白诗中的青泥领就是写的徽县的铁山

这里真的很美

你来了就知道了

到处都是树

山清水秀的

甘肃省陇南市徽县

编辑本段基本情况

徽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西秦岭麓,嘉陵江上游的徽成盆地,东邻秦川,南通巴蜀。全县辖15个乡镇,213个行政村,总人口22万,总面积2722平方公里,海拔在700--2000米之间,南北为山地,中部为浅山丘陵,属北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5℃,无霜期209天,年均降雨量770.7mm, 气候宜人,风景秀美,植被茂盛,物产丰饶,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美誉。 所辖:城关镇、伏家镇、江洛镇、永宁镇、柳林镇、嘉陵镇、泥阳镇、榆树乡、大河乡、虞关乡、银杏乡、水阳乡、栗川乡、麻沿河乡、高桥乡。

编辑本段资源优势

自然资源

自然生态资源十分丰富。全县土地总面积408.3万亩,有耕地80万亩;植被覆盖面积259万亩,植被覆盖率为63.4%;有各类野生植物250种,百年以上银杏树遍布各地,是重要的核桃、板栗基地,有野生药材200多种,金银花、狼牙蜜名扬全国,有野牛动物200多种,其中有羚牛、红腹锦鸡、白唇鹿、长臂猿、梅花鹿、娃娃鱼等珍惜动物10多种;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年径流量19.86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14.76万千瓦;全县已发现有铅、锌、铁、金、铜、汞、硫、大理石、石灰石等4大类22种矿产资源;全县主产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稻米等粮油作物,盛产核桃、银杏、板栗、柿子、生漆、狼牙蜜等林副产品,出产杜仲、柴胡、金银花、天麻等100余种中药材。

旅游资源

地质构造复杂,地貌奇特,自然风光集北国之雄奇与南国之灵秀于一体,景色怡人,民情淳朴,文化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保持着原始如初的自然风貌,高山草甸、峡谷溶洞、飞瀑流泉、云海日出、奇花异卉、珍惜动物和人文古迹融为一体,是徽成盆地的绿色屏障和天然动植物园,也是闻名省内外的旅游胜地。境内以三滩风光、吴介墓碑、栗亭古塔、文池秋色、青泥古道、千年银杏树、嘉陵江漂流、月亮峡、仙女湖为主的旅游景点景色秀美,风风光绮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的省内外游客;“银杏人家”、“酒乡 家”、“江峡人家”等“农家乐”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更是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徽县有什么好的旅游景点求介绍

徽县的旅游景点如下:

三滩风景区

徽县三滩风景区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境内,属秦岭南麓,长江流域,嘉陵江上游,涉及徽县的嘉陵镇、虞关乡2个乡镇行政区域,规划总面积286平方公里,按功能和景区特点划分为七个景区,即嘉陵江景区、青泥岭景区、青龙山景区、望仙坪景区、中华坛景区、月亮峡景区、七十二滩景区。三滩景区植被覆盖率90%以上(月亮峡更高达98.5%),森林覆盖率79%。植物近3000种,其中珍稀、药用植物100余种。三滩景区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山泉众多,水质优良。东沟河源自太阳山,长65公里,中途又纳入四条支流后注入嘉陵江,流域面积105.5平方公里,年径流量0.146亿立方米。

青泥岭

在甘肃省徽县和陕西省略阳县青泥河乡境内,铁山是青泥山脉更高峰,海拔1746米,又名巾子山、泥公山,位于徽县东南20公里处。在李白的诗《蜀道难》中被提到过因岭高雨频,道路泥泞而得名。诗人李白《蜀道难》诗中“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即叹此。

文池景区

文池位于徽县西8公里处,是一古火山口形成的天池,湖面约10公顷,湖水清澈,四季旱涝水位平稳,周围环境优雅,与青泥岭、木皮岭遥相对应。文池还有优美的民间传说,有文池水上乐园。

其他景点:木皮岭、银妆岭(亦称江峡)、徽县文庙大殿、郇庄白塔、红二方面军军部等。

徽县三滩风景区有哪些

徽县三滩风景区有哪些

徽县三滩风景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徽城镇,是一处以滩瀑风景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风景区内有三个滩,分别是武峡滩、蒲梨滩和华阳滩。每个滩都有不同的景象,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武峡滩

武峡滩是徽县三滩风景区内的之一个滩,是一处自然形成的峡谷,由于其陡峭的峡壁和激流的水流,被誉为“华东之一奇峡”。登上山顶俯瞰,可以看到激流中央有一块巨大的巨石,名为“天门石”,其形状独特,引人注目。

蒲梨滩

蒲梨滩是徽县三滩风景区内的第二个滩,也是最广为人知的滩。在滩上,游客可以尽情欣赏滩上的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此外,在这里还可以听到令人陶醉的流水声,体验到宁静祥和的感觉。

华阳滩

华阳滩是徽县三滩风景区内的最后一个滩,也是更具特色的一个滩。这里有着独特的山水风光,是摄影家们的天堂。同时,华阳滩还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这里的土壤和气候都十分适合茶树的生长,产出的茶叶香气浓郁,口感淳厚。

总结

2020陇南恢复开放景点有哪些

陇南有部分景区恢复开放了,大家之后可以前去参观景点了,但是出游的时候还是要记得带上口罩,和其他游客之间保持安全距离,景区是否要预约或者是开放时间段可以在官网查看哟。

恢复开放景区

西和县晚霞湖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成县西峡颂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成县陈院生态园旅游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徽县稻坪古村生态旅游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徽县泰湖风情园旅游景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文县天池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宕昌官鹅沟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康县花桥村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康县王坝生态民俗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康县岸门口古村康养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文县 口古镇旅游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文县白马河民俗风情旅游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开放区域及游览时间

每天具体开放游览时间段、景区开放区域,请以当地县区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核定后景区公布的时间段和区域为准。

游客进入景区须知

所有进入景区的游客必须全程佩戴口罩,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体温在37.3℃以上或未佩戴口罩的游客谢绝入内。

游客在游览途中要做到文明、有序,遵守有关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现场管理。建议游客之间保存间隔不少于1.5米的距离。

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发现健康异常,务必主动配合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防疫隔离措施。

景点介绍

西和县晚霞湖旅游景区

晚霞湖位于西和县城以西5公里处的姜席镇境内,为陇南市十大重点旅游景点之一,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流域、漾水河支流的姜席河下游,是甘肃著名的高山水库,风景秀丽,交通便利,晚霞湖集休闲、度假、观光、游玩于一体,这里群山环抱、苍翠起伏,湖上鱼游虾戏、莺歌燕舞,属国家4A级景区。

成县西峡颂旅游景区

成县西峡颂(武都太守汉阳河阳车翁西峡颂、黄龙碑),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甘肃省十大名胜风景区,是迄今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东汉摩崖石刻。

西峡颂处于县城以西12公里处的天井山山麓的鱼窍峡中,镌刻于东汉灵帝建宁四年(公元171)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景点所在的鱼窍峡,峭壁折叠对峙,石崖如墨泼青染,峡谷清流终年奔湍,浪花飞溅,水势随乱石变幻无穷,形成了瀑、湍、池、潭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成县陈院生态园旅游景区

国家AAA级景区——陈院生态园位于成县陈院镇,景区以“生态观光、娱乐休闲、养殖垂钓、果蔬采摘、餐饮服务”为主题,以“山中有树、林间有果、路路有花、四季常绿、有玩有乐、绿色生活”为特色,建成了金银花观光采摘区、油用牡丹观光区、核桃种植采摘区、荷花观光莲藕采摘区、渔乐农庄垂钓休闲娱乐区5个体验区,让游客在体验自然生态和农村生活的同时品尝乡村美食、领略田园风光。

徽县稻坪古村生态旅游景区

稻坪景区位于陇南市徽县嘉陵镇北部20公里处、稻坪村境内,属于长江流域嘉陵江上游,地处嘉陵江南岸,大殿山东南隅,占地3.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属于典型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大陆季风气候,旅游资源丰富,四季风景如画,发展前景可观。

徽县泰湖风情园旅游景区

泰湖风情园位于县城南2公里处,是徽县实施“南拓北延”战略,打造“两山一水”更佳人居环境城市的重点项目。总体开发思路是:在充分考虑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原甸子河水库周边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将其建成以生态为特色,集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景观优美、别具风格的风景区。

文县天池旅游景区

文县天池,坐落在距文县县城西北85公里的天魏山上,位于洋汤河源头的雄黄山麓,又称洋汤天池。有9道大湾和108个小曲,汇成了状如葫芦的一湖碧水,天池平均水深97米,湖水面积1平方公里(1500亩),湖面海拔1728米,犹如一颗璀璨的蓝宝石镶嵌在陇南山区的万山丛中。文县天池景区,包括洋汤天池、盆景池、饮马池、黄林沟。是甘肃省独一无二的集高山湖泊、动植物资源、火山地震遗迹、少数民族风情为一体的著名风景区。

宕昌官鹅沟旅游景区

官鹅沟风景区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城郊,由官珠沟、鹅_沟、木 沟、庙沟等景区组成,总面积4.2万公顷。被确立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园内集原始森林景观、草原景观、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天象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景观资源整体品位高,空间布局特点突出,动植物分布多样,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奇特,奇松遍布,怪石瞬陶,山势陡峭,沟谷峡长,瀑布常年不断,白浪奔腾不息,四季皆胜,处处为景。

康县花桥村旅游景区

花桥村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康县长坝镇,地处省道白望公路沿线,距成武高速望关入口5公里,是康县的北大门和茶马古道上的知名驿站。花桥村景区是西北地区集乡村养生养老、田园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乡村旅游培训及农特产品加工、展示、销售等产业链融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于2016年12月30日正式荣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康县王坝生态民俗旅游区

王坝生态民俗旅游区位于甘陕交界处的王坝镇,距县城10公里,是川陕入甘的重要通道之一,景区核心面积7.5平方公里,这里生态田园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被誉为“陇上田园、诗画王坝”。

康县岸门口古村康养旅游区

岸门口古村康养旅游区位于康县县城以南8公里处,景区面积2.6平方公里,

因此地房屋多建于河岸,故称之为岸门口。交通便捷,省道康阳路贯穿全境,是衔接花桥和阳坝国家AAAA级景区的重要驿站。

文县碧口古镇旅游景区

碧口镇位于甘肃的最南端,陕甘川三省交界处,是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点区域之一,属亚热带湿润气候类型,境内雨量充沛、负氧粒子含量多,生态资源良好,野生珍惜动植物资源丰富,是甘肃最早种植茶叶的区域之一,素有“甘肃的西双版纳”和“陇上小江南”之称。

文县白马河民俗风情旅游景区

马河生态民俗风情景区位于文县城西3公里白马河的铁楼藏族乡境内,是古白马氐的后裔白马藏族聚居区。铁楼藏族乡,是文县唯一的民族乡,也是陇南市7个民族乡之一,为文县四大边寨之一,因古传掘地发现一大铁炉而得名,又名铁炉寨。境内的白马河为文县八河之一,因铁楼乡别名白马峪而得名。白马河发源于该乡海拔3543米的石垭子梁,从全乡穿境而过,经城关镇甘沟坪、西元村,汇入白水江,流程29.5公里。

甘肃省陇南市徽县位于哪个市哪个区

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徽县

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徽县位于甘肃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地中的徽成盆地,北接天水,西连成县,南通四川,东邻陕西,全县总面积2772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249个行政村,总人口22万人。徽县辖7个镇、8个乡:城关镇、伏家镇、江洛镇、泥阳镇、柳林镇、嘉陵镇、永宁镇、银杏树乡、水阳乡、栗川乡、麻沿河乡、高桥乡、榆树乡、大河店乡、虞关乡。

徽县古名河池,西汉置县,北宋升为州,清代降为县,发展历史悠久,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都曾在此逗留,并留下了名垂千古的不朽诗篇;南宋抗金名将吴_、吴_在此英勇杀敌,英雄事迹至今广为流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在这里发动了两康徽成战役,陇南地下党在这里点燃了陇南人民革命的熊熊烈火。

徽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陇南市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县。长江一级支流嘉陵江在这里经过,县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水质优良,水力资源蕴藏量达14.76万千瓦。交通便捷,宝成铁路穿境而过,316国道、江武公路纵贯全县;通讯畅达,已建成先进的光缆通讯系统,开通了完善的全球通移动 *** 和中国联通 *** 。电力供应充足,在陇东南率先实现村村通电 。徽县还是甘肃省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县之一,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5.8%,木材蕴积量275.4万立方米。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已发现的257种野生动物中不少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动物。县内土特产品丰富,有各种野生中药材430多种,药用“金银花”、“七里香”名扬大江南北,银杏、猕猴桃、黑木耳、板栗、狼牙密享誉全国。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铅、锌、铁和金等4大类22种。

徽县素有“陇上小江南”美誉,这里丘陵与盆地相间的地形地貌,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悠久的发展历史,形成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境内以三滩风光、吴_墓碑、栗亭古塔、文池秋色、青泥古道、千年银杏、嘉陵江漂流、月亮峡、仙人湖为主的旅游景点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的省内外游客。特别是距县城50公里的“三滩”原始森林,奇花嘉树,飞瀑流泉,魅力无穷,是甘肃省著名的风景区。

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徽县县委、县 *** 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徽县牢牢把握发展这条主线,积极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非公有制经济富县、旅游活县和科技兴县五大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生态化和城镇化步伐,全县农业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有色冶金、农副产品加工、白酒饮料化工建材四大工业支柱产业初步形成。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1.3亿元,比“九五”末净增5.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53亿元,农业增加值4.3亿元,“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亿元,比“九五”期间净增5.5亿元,增长1.5倍,是徽县历史上投资最多增长最快的时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86元,比“九五”末净增440元,增长5.1%。徽县先后荣获“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全省卫生县城”、“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等10多项殊荣。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在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中,徽县广大干部群众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以开放、开发、合作、发展为主题,用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全方位开放的姿态和优惠的政策招商引资,投资兴业。

大交通 *** 激活区域经济

徽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大了公路交通建设力度,按照“改造骨干路、打通出口路、连接断头路、实现 *** 化”的工作思路和“县乡公路上等铺油、乡村公路配套提高”的工作要求,通过申报项目,多方争取省地资金投入,从紧缺的县财政挤出资金用于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了徽谈路改建、江武路(江洛至泥阳段)、天江路、成两路二级公路改建。“十五”期间,徽县共计完成国道316线改造、嘉陵江大桥等交通建设项目41项,完成投资1.28亿元,整修乡村道路111条537公里,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实现了“乡乡通班车,村村有公路”,形成了以316国道、江武路、成两路为主要骨架,谈虞路、徽白路、剡麻路、高太路、永柳路、伏泥路等为补充、乡村公路为依托的大交通网,形成了旅游路、发展路、扶贫路、出口路路路通达的喜人局面。全县249个行政村通四轮拖拉机、农用三轮车,90%以上的行政村通汽车,全县的公路总里程已达到1343.3公里。

大交通 *** 的形成使全县群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实惠,扩建改建公路的沿线相继掀起 投资热潮,公路成为区域性的“活跃经济线”。近年来,公路沿线新上规模以上工业项目22个,新上10多个较大型的“特色”农业基地,为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徽谈路、谈虞路改建,使嘉陵镇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利用,银杏人家、嘉陵江漂流年接待游人达数万人以上,永柳路硬化后,宝徽集团、宏柳面粉厂等企业落户柳林镇,成为全县财政收入的活水之源。

工业强县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徽县把推进工业化进程摆在首位,坚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项目推进,扩张工业总量;培育主导产业,壮大优势企业;大力调整工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紧紧围绕“动产权、转机制、变身份、增效益”的工作思路,牢牢把握“一个核心”即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积极推行“二个让利”即 *** 让利于企业、企业让利于职工;严格恪守“三个坚持”即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坚持一企一策、因企施策的原则、坚持改革与生产经营两手抓、两不误的原则;坚决贯彻‘‘三个做到”即做到社保费用不拖欠、做到就业岗位不减少、做到职工总体收入不降低;努力力做到“三个经得起”即经得起社会监督、经得起历史考验、经得起法律诉讼的工作原则,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规范操作,有序推进,确保了企业改革顺利推进。纳入改革范围的甘洛集团、陇酒集团、医药公司等2 0户国有企业全面完成了改革任务,职工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基本达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增强了工业经济发展的活力。在抓好国企改革的同时,我们采取帮大扶强、挂牌保护政策,实行倾斜服务,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甘洛集团、宝徽集团进入全省工业6 0强,甘洛、宝徽、天洛三大企业实现了强强联合。成立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工业集中区已完成选址。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实现了产销两旺。全年预计实现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3. 5亿元,现比增长38 .9%,比“九五”末增长314%;实现销售产值11.3亿元,比上年增长47.3%,比“九五”末增长375.5%;产销率达到100%,实现利润I .7亿元。工业主导地位逐步提升,工业对全县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徽县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以解决农业持续发展问题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四化”联动,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努力构建以特色产业为王主体的农村经济新格局”总揽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加快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强了营造特色资源优势、特色产业和特 *** 域优势的力度,切实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2005年,徽县落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2.33万亩,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4.6万吨,较去年增长4.9%,与“九五”末基本持平,油料播种面积7.77万亩,总产达0.9万吨,较去年增长5.9%,较“九五”末增长12.6%;特色产业开发成效显著。按照“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总体思路,狠抓特色产业开发不放松。2005年,徽县农业特色产业面积达到l3.l万亩,总产值达到3.08亿元,农业特色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474元。特别是草畜、核桃两大主导产业发展迅猛,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凸现,全县共建成青贮氨化池661个,冬暖棚圈舍812座,完成牛人工冻配4681头,共完成畜牧业总产值1.74亿元,较去年增长2 ,较‘“九五”末增长77%。核桃产业上,2005年,全县新发展核桃面积1.52万亩。在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大了区域性产业的开发力度,全县瓜菜总面积达到9.14万亩,产值达1.16亿元;新发展中药材6.35万亩,产值达2826.2万元,发展烤烟3600亩,产值达346万元;蚕桑产业正在崛起,今年实现产值52万元。特色产业开发巳逐步向区域化、专业化和规模化迈进。

此外,徽县标准化生产、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市场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都有了长足发展;劳务经济实现了新的突破,五年累计输出劳务7.1万人次,创收1.86亿元;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稳步推进,全县已建成小康示范村39个;五年争取实施国家项目43个,完成投资1.16亿元,农田水利、农村能源等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全面取消,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

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大

运用市场机制经营城市是徽县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徽县县委、县 *** 在国家无投资、县财政相对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拆迁改造与开发建设相结合,建设与管理相结合,集中拆迁,整体推进,全方位开发,快速建设的原则,走出了一条以地生财,建设聚财、开发集财的城市建设新路子。多方筹资2.3亿元,改建道路8条,长8公里,路灯、供排水、电力、通讯等配套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开工,新铺人行道彩砖4万平方米,安装双面路灯260盏,礼花灯80多盏椰树灯10多盏,灯箱广告牌460面,垃圾箱370个,安装磁卡 *** 100部,栽植行道树1600株。修建统建楼20栋,妥善安置了拆迁户。县上还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力度,购置了洒水车、垃圾清运车,增加了居民区和单位垃圾颂倒点,投资55万元建成了城南供排水管网;投资32万元完成了官井巷排水工程,居民住宅全部通上自来水,供水指标质量均达到国家标准;争取40万元,投资50万元,建成了日处理垃圾200吨的填埋式垃圾处理场;筹集资金65万元建成仿古建筑“金徽县”大门。在凤山公园配套建设中,先后投资300多万元修建了“栖风阁”、“春晖亭”等景观型建筑;完成了凤山公园上水工程,对凤山进行了大规模的绿化,使凤山公园成为全县人民的休闲游乐中心。

城镇化建设以县城为龙头,以旧城改造和小城镇建设为依托,投资1.02亿元,完成了城区一、二期拆迁改造,城区三期改造先农街拆迁目前已完成了拆迁摸底、方案制定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按照“先安置、后拆迁”的原则,正在积极协调征地,对拆迁户进行安置,计划年内完成投资200万元,城区详规编制工作即将完成。紧紧围绕五路两街一广场(五路:滨河路、风山公园道路、东关旧路、市场雨后门、西桥至西寺沟口,两街:和平路、后西街;一广场:体育场改建)的建设思路,全年拓改硬化道路7条,累计长度5720米,完成投资1827万元。体育场开发改造项目县上组织到四川巴中进行了考察,邀请成都规划设计院人员正在设计广场建设方案。对城区卫生填埋式垃圾处理场进行了后续配套设施建设,新修填埋场排水渠l30米,护坡410米,对填埋场进行了铺垫平整,整修垃圾场道路800米,完成投资18万元。城管和环卫工作得到加强,安装了东、西街人行道护栏1600米,对城区所有道路划定了交通标志线,既保障了安全行车,又美化了城市环境投资20万元,新购14吨洒水车一辆,有效提高了环卫工作水平。 伏家镇、江洛镇、柳林镇等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城镇面貌大为改观,城镇化水平由“九五”末的21%提高到26%。伏家镇被列为全省小城镇建设综合示范镇后, 上对200多宗2万多平方米建设用地进行了公开拍卖,吸引了天水、宝鸡等各地客商参与竞买。吸纳了2500多万元民间资本参与建设,短短两年多时间,就建成了伏家镇商贸一条街、乐居新街和旧街的改造建设任务,并用拍卖土地的资金建成了绿化带、水、电、通讯、卫生等公共设施,使全镇的个体户达到了1000多家,其中外地客户200多家,年交纳利税260多万元,如今的伏家镇已成为三县九个乡镇的重要商贸集散地,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带动了当地2000多农民脱贫致富。江洛镇紧抓江武公路改建机遇,先后吸纳民间资本1000多万元建成了农贸市场和江洛镇大街,如今的江洛镇商贸繁荣,华灯四射,楼房林立,先后跻身于全国文明乡镇和全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行列。与此同时,柳林镇商贸一条街已全面开工建设,嘉陵镇基础建设力度加大,三滩开发和小城镇建设同步进行,永宁实现撤乡建镇后,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秀美山川吸引八方来客

徽县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和防护林体系建设区, 县委、县 *** 把治理水土流失和实施退耕还林、农村改厕改炕改灶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科学规划指导、规模连片治理的原则,在全县范围内统一进行田、林、路、水及生产生活设施的综合治理,先后有计划地组织了伏家镇剡家沟流域6000亩治理工程和银杏乡宏化流域10000亩治理工程等多次大型集中会战。实施“擦亮蓝天工程”,组织环保、安监等部门对企业进行检查,对一些污水、废气排放不符合指标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并依法关闭了排污严重的企业。帮助群众修建节柴灶、节燃炕、卫生厕所。坚持不懈地进行生态建设,使全县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经过近6年的艰辛努力,县城生态圈建设已初具规模,生态圈内的城关、银杏、水阳、东关等四个乡镇累计完成各类人工造林、旱折杨等行道树20多万株,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5.8%,温润如玉的金徽县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变成名副其实的陇上江南。

徽县三滩

三滩风光徽县近年开辟的天然森林风景区,位了陕甘川交界的秦巴山地,是嘉陵江上游干山万壑中蕴藏的一块宝地。距县城50公里,总面积200平方公里,属北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地带,80%的地域被原始森林覆盖,茫茫林海,碧草连天,雨润雾泽,纤尘不染,妩媚多姿,古老神奇,因有三个森林草甸相连,故名“三滩”。境内有羚羊400余只,其他珍禽异兽数十种,是探险旅游的天然乐园。

2020年6月,徽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长征片区(红二方面军))。

2016年2月16日,徽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Hash:5af366db3c9779ccc725b33780a65a59430c5eb3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