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古道旅游攻略 湖南古驿道

导读:湖南古道旅游攻略 湖南古驿道 1. 湖南古驿道 2. 南岳古驿道 3. 湖南古驿道地图 4. 清代湖南驿道地图 5. 湖南古驿道示意图 6. 什么叫古驿道 7. 湖北古驿道 8. 湘桂古驿道

1. 湖南古驿道

路铺在过去指驿站。古代传递公文和投递信件的地方。现多用于地名。例如:中路铺镇位于湖南省湘潭县东南部,东与株洲县毗邻,南接茶恩寺镇。因位于湘潭和衡山驿道中点,古有驿站,故名中路铺。

2. 南岳古驿道

1.南粤古驿道历史文化溯源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悠悠五千年,留下了众多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其中较为著名的线性文化遗产包括: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京杭大运河、长城、南粤古驿道等。古驿道是古代中国的“高速公路”,对维系中国领土统一、政令传达、人口迁徙、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南粤古驿道是 “一个开放的博物馆”,其形成可追溯至秦汉时期,明清时期驿道水路联运的网络已基本成形,广泛分布于岭南大地,形成了格局特色的古驿道历史文化景观风貌。

  2.南粤古驿道历史文化内涵

  南粤古驿道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既有以梅关古道、连州秦汉古道为代表的军事文化和邮驿文化,有以河源粤赣古道、连州茶盐古道为代表的商贸文化,有以松口古道、韩江古水道为代表的迁徙文化,也有以雷州半岛古驿道、韩江古水道为代表的宦游文化,还有民系文化、红色文化等。

  3.南粤古驿道历史文化景观

  南粤古驿道集中反映了岭南历史的变迁和文脉的延续,古驿道沿线也孕育和层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

3. 湖南古驿道地图

湖南黄材水库又名青洋湖(因位于长沙至安化古驿道青洋铺而得名),修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是湖南省修建最早的大Ⅱ型综合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当时全国著名的3大土坝工程之一。

它位于湘江一级支流沩水上游,主坝坝址位于黄材镇以西3.5km的铁山里,东距宁乡城区52km。该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发电、防洪、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大(Ⅱ)水利工程。

枢纽工程由主坝、副坝、溢洪道、输水洞、电站及引水坝等建筑物组成。

水库汇流240.8平方公里,12000多亩水面,蓄水量1.47亿立方米。

4. 清代湖南驿道地图

1.司徒岭驿道:

位于宁乡县巷子口镇扶峰村赵家组。是安长驿道上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古道,修筑于宋熙宁年间。宋熙宁五年(1072年),安化(梅城)建县,由官方统一开始修筑通往宁乡、长沙的官道“安长驿道”。

2.湘黔古道(洞口段)

位于邵阳市洞口县黄桥镇、江口镇、洞口镇。湘黔古道兴于西汉,至明、清臻于完善。古驿道一干线三支线自东向西穿过洞口县全境。途经洞口县西部瑶乡的这条驿道属于三支线之一,清代时称“烟银特道”,上控云贵、下制长衡、扼守洞口罗溪的唯一通道,是湘黔古道中最长的一段。

3.鹞子尖古道

位于益阳市安化县江南镇,旧时安化前四乡、新安二邑往来交通要道,也是南达邵陵(邵阳)、北通朗州(常德)的商道和茶道;在明清之前,它也是取道辰(湖南辰溪)酉(重庆酉阳)入川的必经之路。鹞子尖古道是古梅山地区的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万里茶道(湖南段)申遗的重要起点。

5. 湖南古驿道示意图

天堂山

龙颈&禾云

石坎,沙河一山之隔,龙颈镇石坎地区的村民称为“望君山”,东部的禾云镇沙河村民却称为“天堂山”或“天塘山”。这座山位于清新滨江地区,纵横二十公里,海拔一千多米,气势非凡,风景绝佳。

传说从前,沙河一位新婚少妇的丈夫应征去当兵,她在这山上等了一年又一年,盼望夫君归来望穿秋水,疲倦而睡,坐化成山,人们便称此山为 “望君山”。

每年四五月,山上大片的野生高山杜鹃花盛开,美丽壮观,这个时候会不会有沙河和石坎的情侣相约到山上赏花?无关年岁时节,有你在旁,目之所及都是这世间最美的风景。

6. 什么叫古驿道

弯公路指晴隆24拐位于贵州省晴隆县城西南方,是史迪威公路的标识路段,起点于大水沟,盘旋于晴隆山脉和磨盘山之间的斜坡上。

在古代,这里名叫“鸦关”,明清时期就修建有去云南的古驿道,到了近代,由当时的政府在这里修建的公路成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生命线”,二战中美国从缅甸方面运来的援华物资就是经由这里运往抗战前线。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晴隆24拐就是那时修建的,因此这条公路除了“弯曲”这一特色外,还有着纪念抗战的意义

7. 湖北古驿道

落凤坡前别换马,五丈原里别点灯 ”是指不要在特殊的地方做特殊的事,有劝人小心谨慎的意思。

这是个借喻:

原指庞统在落凤坡换了马而被射死;五丈原诸葛亮摆七星灯延寿,却被七星灯吹灭。

1.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2.五丈原之战是中国的三国时期发生的一场战役,于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县城南约20公里五丈原镇的黄土台原发生,交战双方为曹魏及蜀汉,时为蜀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二年(234年,魏明帝青龙二年)。当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第五次北伐,由汉中出发,取道斜谷,穿越秦岭,进驻五丈原。在此,蜀军与魏军对峙了100余天。最后,诸葛亮病逝于此。

五丈原在今陕西省歧山县城南20公里处,高约150米,宽约1公里,长约5公里,三面凌空,两边环水,南有秦岭屏障,北有渭水自成沟堑,是一处攻退自如的兵家必争之地.

落风坡位于庞统祠(庞统祠座落在四川省德阳市以北的鹿头山,祠墓为纪念三国蜀汉军师庞统而建)旁约2公里处,是当年庞统战死沙场的地方,如今是新恢复的古驿道终端,两旁是乡村家舍,是个守关打埋伏的好地方,所以庞统会战死在此。此地风景优美,气候温和,民风纯朴。

8. 湘桂古驿道

大圩古镇 4A景区

大圩古镇,位于灵川县漓江东岸,父子岩东南,磨盘山北,距桂林15公里,是国家AAAA级景区,也是广西古代“四大圩镇”之一。古老的大圩老街顺着漓江绵延2公里长,不宽的街道上铺着青石板,石板路两边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景区的民居建筑南低北高,临江依山而建,多为三进、四进式建筑,外通码头、巷道,内通商业古街,主要景点包括万寿桥、清真寺、13个码头、广昌布行、江西会馆等。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

2、兴安古镇

兴安由于地处楚越之交的特殊地理位置,自古以来便是中原汉文化和岭南百越文化的交汇之地,尤其是灵渠修通以后,成了连接中原与岭南的重要纽带,对促进中原与岭南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兴安这块神奇的土地因而也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古往今来,兴安这块土地上曾发生了无数的重大历史事件,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可歌可泣的历史大剧。秦始皇从这里统一岭南,红军在这里转危为安。兴安堪称“济治之都”和“兴盛之邦,安国之都”。

地址:广西壮 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

3、榕津古镇

榕津古镇位于广西平乐县东南25公里处,它坐落在漓江的两条支流榕津河与沙江河的交汇处,乘船向北可以到达桂林,向南、向东可以到达梧州、广州,因此,这里古时也是广西东部一个热闹的内河小港。榕津古镇上千年的古街保存完好,其主要大街——榕津大街保存较为完整,整条街道的房舍大多为南方民间砖木结构的骑楼,其中的魏星楼、古戏院、粤东会馆等基本保持了原貌,青砖绿瓦、飞檐流拱,体现了我国南方古代村镇建筑典雅、古朴的风格。古镇里古榕成群相拥,塘泽星罗棋布,古街、古榕和明珠般的塘泽相映生辉,构成了岭南古圩特有的景致,古镇因此而得“榕津”美名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平乐县张家镇榕津村

4、沙子古镇

沙子镇位于桂林市平乐县的北部,距桂林市区只有88公里。该镇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因唐朝驿道从那里经过,茶江水道交通便利,因此以前商贾云集,经济繁荣,成为连接湘桂粤、沟通桂北与桂中的交通枢纽。沙子镇凭借石板街、老当铺、天妃庙、古运码头、准提禅林、狮子石拱桥等大批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和地域影响力的古建筑和古文物,2013年沙子村成为第一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平乐县

5、福利古镇

福利古镇有1000多年历史,山水奇丽,文化独特。该镇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素有“三山环古镇,一水抱绿州”之雅誉。三山指飞凤山、鹦鹉山和马山,三山鼎立夹古镇三街,九井十八巷。一水指漓江,漓江在上游两公里处被一座大沙洲分割成汊,而在福利被飞凤山拦截双江,形成弯河深潭,江水碧绿,沙白如银,洲上长年种植庄稼,故有绿洲一片。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城东部

6、兴坪古镇

兴坪集镇早在三国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即已为熙平县治,管辖阳朔一带,隋代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废熙平县改置阳朔县,兴坪遂为阳朔县所辖。境内不仅有九马画山、螺蛳山、莲花岩、天水寨、灵宝阁等八大景区、24个风景点让人叹为观止,还有明代建筑腾蛟庵1998年7月,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浏览漓江并到兴坪渔村访问,更激起了不少中外游客慕名前往,追寻总统足迹。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新街

7、永宁州古城

永宁州古城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至今已经历537年的风风雨雨。 永宁州古城原为古田县治,明隆庆五年(1571)升为直隶州,称“永宁”,永宁州古城由此而得名。永宁州古城地处桂林至融安的险要地段,仅有一条古道从这里的大峡谷中通过。古城就建在古道的必经之处,两面有天然河流为护城河,四周数十公里都是高山大岭。其北面6公里处有绵亘十余公里的险要关隘——三台岭(旧称三厄岭)。永宁州古城就处在三台岭险隘下的古道上,它就像一个关隘,进可攻,退可守,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永福县百寿镇

8、江头洲

江头洲古民居,位于桂林市北郊32公里的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洲村,地处甘棠江上游的护龙河西岸,建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现全村居有180户人家共800多人。古村至今完整保存着明清两代时期的建筑格局,村落青砖灰瓦,木质构架。房宇高大,鳞次栉比,屋檐层叠,古朴典雅。“家祠莲花地,江头进士村”,经考证,古村清代共有上百人考取功名,此地还是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哲学家、理学创始人周敦颐(著有“爱莲说”)后裔之村,被外界称为“ 莲家族”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九屋镇

9、阳朔石头城

石头城隐藏在阳朔的西北部葡萄镇梅岭间,方圆近10平方公里,有东西南北城门四座,原有小城门24座,现保存小城门18座,原有点将台,中军寨,现存遗址。古城下有古庙四座,现存两座。这里抬头望到山,低并没有看到石,四周无处不石山,石城建山上。大城藏小城,连这里的村庄房舍也是石头建筑;石并没有房屋石门坎,石头水井石板路,石头水井石板坪,石头围基石头墙砌成垒墙石头叠石头,不用半点灰浆泥水。这里不仅石头储量大,而且品种多,仅大理石就有槟榔、青黑、墨绿、杂绿等10多个品种,具有丰富的开采价值。村民们正在筹建公路,要把大山推向市场,开发旅游。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葡萄镇西北部梅岭间

10、迪塘古村

中国传统村落迪塘村位于桂林市灵川县灵田镇,距市区20多公里。整个村落背靠起伏的群山,四周是生机盎然的稻田,果园和山林。一条迪溪从村中缓缓流过,把村子一分两半。迪塘建村已有近500年历史,据家谱记载,始祖李以果在明洪武年间从江西同邑西岸村迁居至此,他于明嘉靖年考为甲任梧州府藤县教谕。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灵田镇

Hash:14519fe69bec75a41eab9ec43775e50fde4b1087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