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旅游景点水利工程 江都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

导读:江都旅游景点水利工程 江都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 1. 江都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 2. 江都水利枢纽风景区门票多少 3. 江都水利枢纽风景区黄金大道 4. 江都水利枢纽风景区怎么玩 5.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可以游玩吗 6. 江都水利枢纽在哪儿 7. 江都引江水利枢纽工程风景区 8. 都江什么水利工程

1. 江都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从事调水工程建设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北方城市的缺水问题,规划实施了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先后建成了引滦入津、引碧入连、引黄济青、东深供水、胶东供水等一大批跨流域调水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它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形成我国江河湖库连通的大水网。规划最终调水规模达448亿立方米。

引滦入津工程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工程从滦河干流中游引水至天津市,以满足天津城市生活、工业和蔬菜基地用水需求,设计年引水量10亿立方米。

引碧入连工程是从距大连170 公里外的碧流河水库引水,供大连城市用水,兼顾沿途农业和中小城镇用水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该工程每年向城市供水2亿立方米。

引黄济青工程是从黄河引水向山东省沿海旅游城市青岛市供水的大型调水工程。工程主要向青岛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并兼顾沿途部分农业用水,设计年引水量2.43亿立方米。

东深供水工程是从东江取水,向香港、深圳供水的大型供水工程,全长83 公里,于1965年3月开始供水。工程经过3次扩建,年供水能力达17.43亿立方米,其中向香港年供水11亿立方米。

胶东供水工程是缓解烟台、威海供水危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大型调水工程,输水线路全长322 公里,每年可向烟台、威海两市输水1.43亿立方米。

2. 江都水利枢纽风景区门票多少

江都源头公园是不需要购买门票的,公园内风景如画,适合各个年龄段人群游玩。位置在:扬州市江都区建都路西江堤路南交汇处。该公园是目前江都区面积最大的公园,地处未来城市新中心的三河六岸区域,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江淮生态大走廊的源头起点。

3. 江都水利枢纽风景区黄金大道

1969年9月23日,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工程位于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和淮河入江尾闾芒稻河的交汇处。工程全部由中国自行设计,全套设备自行制造和安装,于1961年开工兴建。

现在江都水利枢纽是长江水北调水利枢纽工程,中国最大的引江枢纽工程,简称江都抽水站。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境内,位于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和淮河入江尾闾芒稻河的交汇处,它既是江苏省江水北调的龙头,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是一项灌溉、排水、通航、发电的综合利用工程。

4. 江都水利枢纽风景区怎么玩

江都市位于江苏省中部,南临长江,东望上海,西接南京,与历史名城扬州连成一起,是长江三角洲新兴的滨江生态园林城市。

江都市辖13个镇:仙女镇、小纪镇、武坚镇、樊川镇、真武镇、宜陵镇、丁沟镇、郭村镇、邵伯镇、丁伙镇、大桥镇、吴桥镇、浦头镇。

江都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宁通高速公路横穿东西,京沪高速公路纵贯南北,长江、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是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所在地。江都城市供电充足,有电力线路88条,年供电量5.6亿千瓦时,全市所有的村、组及96%的农户都通电。江都自备6万KVA调峰电厂,空中电力干线交错成网,拥有11万伏、22万伏、50万伏的配套供电系统,是重要的电力枢纽。黄金水道--长江、京杭大运河在江都交汇,世界著名的江都引江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我市市区南郊。江都是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源头城市

5.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可以游玩吗

“南水北调”,即“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

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受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西线工程尚未开工。

截至2021年,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约494亿立方米。其中,东线向山东调水52.88亿立方米,中线向豫冀津京调水超过441亿立方米。通水7年来,已累计向北方调水近500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达1.4亿人,40多座大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格局因调水得到优化。

6. 江都水利枢纽在哪儿

 江都市位于江苏省中部,南濒长江,西傍扬州市邗江区,东与泰州市接壤,北与高邮市毗连。境内地势平坦,河湖交织,通扬运河横贯东西,京杭运河纵贯南北,平均海拔5米左右。总面积1332.54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占85.8%,水域面积占14.2%)。   江都市属长江中下游平原,境内地势平坦,河湖交织,通扬运河横贯东西,京杭运河纵贯南北,平均海拔5米左右,气候属副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9℃,降水量978.7毫米,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位于市区南郊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拥有东南亚最大的引排能力,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具有灌溉、排涝、排洪、发电、通航以及提供工业、生活用水和沿海垦区洗碱冲淤水源等功能,1982年被评为全国优质工程,曾先后接待过许多中外贵宾的参观考察。江都在区域地质构造上位于苏北盆地高邮凹陷的南半部,地下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000万吨,占全省60%以上,是江苏省石油和天然气主要产区。   江都早在2500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春秋时期属吴国。秦楚之际,项羽欲在广陵临江建都,始称江都。公元前223年(秦政王二十四年)秦灭楚,地属秦国的广陵县。公元前153年(西汉景帝前元四年)建江都县。此后,县域历经多次演变。1994年7月,撤江都县,建江都市。  2003年,全市设有24个镇、1个场圃、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个居民委员会、561个村民委员会、5333个村民小组。全市总人口1075582人,全年出生人口10820人,人口出生率10.1‰,死亡人数8096人,死亡率7.55‰;人口自然增长率2.54‰。全市非农人口218956人,占总人口20.36%。全市汉族1073977人,占总人口99.85%。主要少数民族22个,1605人,占总人口0.15%。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

7. 江都引江水利枢纽工程风景区

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它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主要输水通道。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利用了京杭大运河的河道,调水工程从扬州江都引江枢纽抽水北上,江水一路向北,到达北京和天津地区。东线工程一年能为京津冀地区输水十亿立方米。

8. 都江什么水利工程

都江堰建成的重要意义:

1、都江堰的创建,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260年而不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 ,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硕果仅存的奇观。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仑的灌溉系统,以及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有兴建源远流长,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

都江堰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

2、都江堰是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

李冰主持创建的都江堰,正确处理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泄洪道、宝瓶口引水口等主体工程的关系,使其相互依赖,功能互补,巧妙配合,浑然一体,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联合发挥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

李冰所创建的都江堰是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是巧夺天工、造福当代、惠泽未来的水利工程,是区域水利网络化的典范。后来的灵渠、它山堰、渔梁坝、戴村坝一批历史性工程,都有都江堰的印记。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学奥妙之处,集中反映在以上三大工程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形成无坝限量引水并且在岷江不同水量情况下的分洪除沙、引水灌溉的能力,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解放后,又增加了蓄水、暗渠供水功能,使都江堰工程的科技经济内涵得到了充分的拓展,适应了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都江堰水利事业工程针对岷江与成都平原的悬江特点与矛盾,充分发挥水体自调、避高就下、弯道环流特性,“乘势利导、因时制宜”,正确处理悬江岷江与成都平原的矛盾,使其统一在一大工程体系中,变水害为水利。

Hash:5425403c4dea4a4c0c75a3db54e7079f89d061cc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