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周庄古镇旅游景点有哪些 周庄古镇旅游景点介绍

导读:江苏周庄古镇旅游景点有哪些 周庄古镇旅游景点介绍 一、江苏周庄古镇旅游景点有哪些 周庄古镇旅游景点介绍 二、周庄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三、周庄古镇旅游景点 四、周庄有哪些景点 五、周庄哪里好玩 六、周庄古镇附近还有什么景点 七、周庄都有哪些著名景点 八、走进江南水乡——周庄

一、江苏周庄古镇旅游景点有哪些 周庄古镇旅游景点介绍

1、双桥

双桥最能体现周庄的神韵,俗称钥匙桥,由一座石拱桥--世德桥和一座石梁桥--永安桥组成。清澈的银子浜和南北市河在镇区东北交汇成十字,河上的石桥联袂筑,显得十分别致。因为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

2、沈厅

沈厅是周庄的代表性建筑。在周庄的近千户民居中,明清和民国明期的建筑至今仍保存有百分之六十以上,其中有近百座古宅院第和六十多个砖雕门楼,还有一些过街骑楼和水墙门,这在江南水乡是堪称典型的。而沈厅则是这些建筑中的经典之作。

3、沈万三故居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精心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故居参照沈万三致富的各种传说、经商的坎坷历史、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像、砖雕、漆雕、实景模型、版面、布景箱、泥塑、连环画等艺术手法,予以展示。是一处拓展和延伸周庄旅游景点的重要人文景观。

二、周庄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周庄 第1名

苏州市昆山市周庄镇全福路43号

AAAAA级景区 

双桥 第2名

苏州市昆山市全福路121号周庄古镇景区内

沈厅 第3名

苏州市昆山市周庄古镇南市街96号

张厅 第4名

苏州市昆山市周庄镇全福路

沈万三故居 第5名

苏州市昆山市周庄风景区周庄欢乐世界园内

AAAA级景区

三、周庄古镇旅游景点

1、双桥

双桥俗称钥匙桥,由石拱桥―世德桥和石梁桥―永安桥组成。世德桥长16米,宽三米,跨度5.9米;永安桥长13.3米,宽2.4米,跨度3.5米。双桥中,石拱桥横跨南北市河,桥东端有石阶引桥,伸入街巷;石梁桥平架在银子浜口,桥洞仅能容小船通过,桥栏由麻条石建成。

2、富安桥

富安桥就在中市街东端,横跨南北市河,通南北市街。桥的四个角上都有一座楼房,不过这座楼房一二楼是没有楼梯的,要在外面的桥阶上绕上去。

3、周庄舫

周庄舫是一艘古朴优雅的固定式画舫,就在周庄云海度假村内的白蚬湖畔。

4、沈厅

沈厅原名敬业堂,清末改为松茂堂,位于周庄古镇南市街上,地处富安桥东南侧,由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建成,作为沈万三后裔的居所。

5、沈万三故居

沈万三故居又名财神居,位于周庄古镇东南的欢乐世界内,地处周庄检票区域外,是根据沈万三的传奇经历而修建的,具有田园风光。故居参照沈万三经商致富的坎坷历史,通过铜像、砖雕、漆雕、实景模型、版面、布景箱、泥塑、连环画等手法,还原了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

四、周庄有哪些景点

周庄古镇主要景点:

双桥

双桥,俗称钥匙桥,由一座石拱桥――世德桥和一座石梁桥――永安桥组成。世德桥长十六米,宽三米,跨度五点九米;永安桥长十三点三米,宽二点四米,跨度三点五米。双桥中,石拱桥横跨南北市河,桥东端有石阶引桥,伸入街巷;石梁桥平架在银子浜口,桥洞仅能容小船通过,桥栏由麻条石建成。

沈厅

沈厅由沈万三后裔沈本仁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占地2900多平方米,坐东朝西,七进五门楼,共有大小房屋100余间。

张厅

张厅是江南民居中比较典型的前厅后堂格局,是周庄保存比较完整的明代建筑,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张厅占地面积1800多 方米,大小房间60余间,前后分为六进,还有一个私家后花园。

富安桥

富安桥位于中市街东端,横跨南北市河,通南北市街,相传桥旁有总管庙,所以它原名总管桥。桥的四个角上都有一座楼房,而且楼房一、二楼之间是没有楼梯的,必须走到外面桥阶上绕上去,桥上有五块江南一带罕见的武康石。

全福寺

南湖园全福寺分为三个部门,东西两个为花园,分别是为了纪念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陆龟蒙和西晋文学家张季鹰而建,中间即是全福讲寺。

迷楼

迷楼依桥傍水始建于清末,明崇祯年间的建筑。这幢小楼是93年政府出资重建,已成立昆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周庄图书馆

周庄图书馆有一千多平方米。馆内主要展示了民间的生活用具、农具等,还有当地出土的一些中国有名的黑皮陶器。

周庄舫

周庄舫是一艘古朴优雅的固定式画舫,泊于周庄云海度假村内的白蚬湖畔,为2001年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APEC)贸易部长非正式会议而建,长49.71米,宽15.68米,钢质船体,楼屋房宇。

澄虚道院

澄虚道院是周庄是一个道教圣地,道教始创于东汉,由张陵创立,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道教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追求修身养性,长生不老。

财神居

财神居位于周庄镇东,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设计、修建、布置的仿明式建筑。

江南有很多古镇,比较有名的是f直、同里,周庄、西塘、南浔、乌镇,关于如何选择,或者哪个更好一些,老实说最初的一两天我也犹豫纠结过,同为古镇,又地处江南,六大古镇肯定有相同或者说类似的地方,然而存在即合理,每个古镇又肯定会有她特有的魅力与故事,大家可以网上看一下各古镇的介绍,结合自身情况做出选择,只从地理位置和交通上说,苏州更近f直、同里,周庄、上海更近周庄、西塘,杭州更近南浔和乌镇,当然只是相对来说。

古镇分布图

古镇周庄,是一座江南小镇,有中国第一水乡之誉,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春秋时期谓称“摇城”,隋唐时称贞丰里。宋元v元年(1086年)改名为周庄。周庄是全球十大最美小镇、全球绿色城镇、世界文化遗产预选地、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因河成镇,依水成街,以街为市。井字型河道上完好保存着14座建于元、明、清各代的古石桥。800多户原住民枕河而居,60%以上的民居依旧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吴侬软语,阿婆茶香,橹声G乃,昆曲悠远,“小桥流水人家”如入画卷。

周庄

有哪些景点?

迷楼

迷楼

迷楼初为酒肆,大概文人与酒自古不相离,后来不同时期的文人多有到访,类似兰亭因《兰亭集序》出名一般,这里也因为诗集《迷楼》而被后人纪念。

贞丰桥畔屋三间,一角迷楼夜未央。酒不醉人人自醉,风光宜人还迷人。

迷楼

迷楼的对面2楼吃午饭时拍摄,在我们吃饭的十多分钟里,不时看到对面2楼有人拿起手机拍摄,正所谓“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吃饭时听到老板聊天说到,如今源源不断的有参观者出入的迷楼,原本是周庄里很小的不起眼的景点,我想大概是出游效应吧。

迷楼

迷楼

迷楼二楼的南社社员的蜡像,蜡像的那间屋子并没有开放,大概是为了更好的保存留念,只能隔着玻璃一睹这个对中国近代史都产生影响的革命团体的成员风采。迷楼二楼主要是陈列展览南社社员的生平与诗作,由于之前对这段历史并没有太多了解,所以, 上楼之后并没有机械的拍照留念,只在心底默默对这些曾经为近代中国奋斗过的文人斗士表达了一下尊敬。

迷楼

蚬江渔唱

白蚬江长十余里,横亘于周庄镇西侧,周庄既是水镇,离不开水,离不开渔,当然就少不了渔人、渔具,少不了渔水相依的历史和故事。

蚬江渔唱

蚬江渔唱

周庄博物馆

周庄博物馆

有机会先游博物馆,因为在这里有周庄的历史,周庄的民俗,近代名人的作品和生活用具的展示能让人更全面的了解周庄。

周庄博物馆

缩小版的周庄古镇,这个模型能很清晰的俯瞰古镇全貌,能帮助梳理古镇游玩路线。

周庄博物馆

逸飞之家

1984年,周庄898岁,陈逸飞先生20岁,当时光穿越,让他们相聚,就有了油画《故乡的回忆》,双桥连同着周庄开始闻名于世。2005年,陈逸飞先生逝世后,一座明代庭院内开始记载他的生平,展览他的画作,纪念他与周庄的相知,这就是“逸飞之家”。

逸飞之家

张厅

张厅是周庄古镇为数不多的明代建筑之一,原名怡顺堂,相传为徐达之弟徐逵后裔所建,清初转让给张氏,改名玉燕堂,俗称张厅。

张厅

此间为书房,也就是传说中的家塾了,家塾是私学的一种,类似如今的家教,果真是大户人家,请得起先生,教的起子弟。初站在书房前时不禁会去想,戴眼镜的先生左手持书,右手背于身后,一句一句教诵,底下坐着的学童,摇头晃脑,一句句学习,画面貌似被电视剧毒害颇深,不过想来也大抵如此。

张厅

来到了张厅的后花园,一柱太湖石玉燕峰很是引人注目,园中小河与古镇河道想通,这块小型的私人码头也足见当时张家的家境殷实与阶级地位,所说“船自家中过”也毫不夸张。

南湖秋月园

南湖据说还和成语莼鲈之思有渊源,由于到达古镇的当天晚上选择了去看“四季周庄”演出,错过了夕阳斜照与掌灯夜景的欣赏,第二日早早起床,却只是多云的天气,沿着湖中的长廊走了一段后就独自返回了,想想清明节的周庄桥头和临水街道上攒动的人头,而这里清风拂面,杨柳依依,总会让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南湖秋月园

南湖秋月园毗邻全福寺,就在照片中墙的另一侧,所以全福寺又有水中佛国之称。

沈厅

沈厅

沈厅是沈万三后裔建成,共分七进五门楼,仅主厅就有170多平,建筑布局相当具有大户人家的派头,很多人对沈万三这个名字熟悉又陌生,来此参观,多半是想了解这个传奇人物的生平。节假日会有各地组织前来的旅游团,蹭一下导游的讲解,会让整个沈厅游更有趣味。

沈厅

沈厅

沈厅

万三家宴,八大碗,隔着一米远望了好久,卖相很好,怎么做到的那么真实,不过对我这个瘦子来说,肉菜太多

沈厅

沈万三富可敌国,沈厅也有专门对万三钱庄和万三通宝的描写和展示。沈万三因富成名,周庄也以庄辟镇,然而当富可敌国,又怎能不被王权妒忌和打压呢,先是沈万三被充军,后有两个儿子坐牢,最后女婿连带沈家几十口人被斩,从此沈家没落,辉煌不再,当个商人真绝代,可怜薄命遇皇权。

三毛茶楼

如果你喜欢三毛,也读过她的作品,不妨路过三毛茶楼时,进去品一杯清茶,睹一段相思,周庄已经逐渐变得商业化,三毛茶楼却难得的静谧,清雅,少被打扰。

三毛茶楼

万三黄酒坊(源丰顺)

条条小河流淌着周庄古老的神话,座座古桥讲述着周庄的传奇故事。据说当年沈万三常以自家酿造的黄酒招待贵宾,宴请亲友,此酒味美无不被人 颂。万三黄酒颇有历史,只是如果不确定真假,一定不要在普通的商店里购买,源丰顺就是一个酒坊,现在依然有正在酿制的黄酒,早晨进坊参观,人不算多,所以有幸品尝了一盅。

万三黄酒坊

怪楼

怪楼

怪楼是周庄古镇内的娱乐场馆,不包含在古镇门票内,需要另外收费30元/人。类似的场景其实并不是独有,所以路过了也只是随手拍了两张照片。

古戏台

昆山本是昆曲的发源地,周庄既有古戏台就不能不来感受,清明节期间只有每天上午有演出,第一场是10:30。无奈返程时间与开演时间冲突,这也是此行的最大遗憾。

古戏台

云海塔在古镇景区外,位于周庄客运站到古牌楼景区售票口之间,如果步行,赶上好天气,随手拍下应该就是封面。

实用信息

交通

上海站--昆山南站:

高铁单程20分钟左右,票价¥24.50。每一天有很多班次,注意上海和昆山的起止车站。

昆山南站--周庄客运站:

选择1:公交133路,单程1个小时左右,票价¥6.00(我用了上海的一卡通,刷卡只收了¥3.60),半个小时一班,一般提前几分钟就会发车。高铁站出站口右手边步行两分钟坐133路公交,终点在周庄汽车站。133路虽然是公交车,但是途径只有可数的几站,并且路况还不错,所以时间上倒是并没有耽搁的感觉。

选择2:网上还有种方案是昆山客运南站坐旅游巴士去周庄,如果坐客车到昆山南的朋友可以就近选择这个线路。

周庄客运站--周庄古镇景区:

情况1:预定了古镇内或者周边的酒店,一般老板都会去开车接送,当然需要你订了酒店后跟老板主动联系说明一下。

情况2:没有预定酒店,如果不是携带太多笨重的行李的话,建议无需坐门口的私营车,走路15分钟就能到达景区门口,途径周庄大桥和云海塔,赶上天气好的时候,远眺白蚬湖,随手一拍,应该也是美景。

昆山南站,右上角信号塔的那个方向,走过去桥下便是公交站的位置,除了133,还有挺多别的线路的公交车也在此始发。

目前,周庄古镇景点门票官方售价¥100.00,很多网站都可售网络票¥88.00,网络售票需要在古牌楼检票口旁兑换和免费拍照,拍照的目的是在门票上印上你本人照片及日期,这样既能延长至3天内有效,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防止倒票行为。

周庄古镇非营业时间晚八点至早七点确实没有工作人员,并且检票口的围栏并没有人为关闭,所以这个时间选择进景区首先并不是逃票,而是真的不需要票。关于到底需不需要买票,建议配合行程安排决定,不过古镇内几个大点的景区需要持票进入,如博物馆、沈厅、张厅等。

门票

四季周庄门票官方售价¥150.00,网络票¥90.00,推荐去看一下。

初次看到“四季周庄”这四个字,很多人可能会诧异,这个是what?百科一下:2007年首演的《四季周庄》是中国第一部呈现江南原生态文化的水乡实景演出,它是对江南水乡人民与水和谐相处生活画卷的描绘,是周庄向世界展示经典江南水乡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通俗的说,就是一大帮人的舞台剧,配合场景,道具和舞美,并且这个舞台是室外的、露天的、涉水的。见下图,更详细介绍及实景拍摄见后续章节--“来周庄古镇看一场四季周庄。

周庄风景区游览沈厅了解江南巨富沈万三的传奇故事,张厅是体验桥从门前进,船至家中过的明代官宅特色和介绍,打开周庄旅游大门上海旅美画家陈逸飞先生名画――《故乡的回忆》之中的世德桥和永安桥。

到周庄客运站下车便是一个镇子,现代化的镇子,不收门票。 庄村被围起来了,大门收门票。工作人员工作时间早7点至晚8点。除此之外的时间可以随便进出。没有门票周庄里面的张厅和沈厅是进不去的,两个大宅子,非参观时间锁门!

周庄历经9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来的水乡集镇的建筑风貌,全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最有代表性的当数沈厅、张厅。

周庄的水道有的可以直接通到宅院,主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上船。周庄的古桥比较多,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无疑就是“双桥”,周庄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它们共同构造了一幅美妙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景画,在这听一首昆曲,尝一回阿婆茶更是别有韵味。

1、全福晓钟全福讲寺原坐落在周庄镇西侧的白蚬江畔。最初叫“泉福寺”,周迪功郎及夫人舍宅为之。以后不断扩建,才梵宫重叠。乔木阴翳,成为苏杭一带有名的佛寺。寺内有一巨钟,重1500公斤,悬于大雄宝殿左侧。每当拂晓时分,寺内和尚撞钟,声音传送至数十里外,人们把它当作报晓的金鸡,纷纷闻声起床。

2、指归春望全福讲寺中有一佛阁,高耸于梵官之中。名为“指归阁”。它飞檐翘角,四面有窗。每当春光明媚,风和日丽之日,人们常常登阁眺望春景。远方隐约的黛山,近处浩瀚的水面。村庄里桃红柳绿,田野中麦青花黄。

3、钵亭夕照镇北永庆庵。后院有一个荷花池。池边有亭子,因为庵中人常常在此洗钵,所以名叫钵亭。钵亭面西背东,前有一泓清水,后有百年古柳,环境十分幽静。闲坐亭中,白天,垂柳拂水,风送荷香。傍晚,夕阳西下,波影烁金。

4、蚬江渔唱白蚬江长十余里,横亘于周庄镇西侧,因江中盛产白蚬而得名。每当下午,渔船满载而归,在江畔抛锚泊船,晾网卖鱼,平静的港湾立即沸腾起来。傍晚时分,船头上三五成群的渔民,纷纷饮酒作乐。待明月初升,酒兴正酣,一有人先扣弦高歌,于是此起彼伏,互相应答,古老的渔歌在江面上传得很远。

5、南湖秋月南湖位于镇南,湖面辽阔。南湖景色四季皆宜,而秋夜的月色更加醉人。当金风送爽,明月高悬时,湖面上一片碧绿、一带金黄。

6、庄田落雁庄田,又名蒲田。是南湖西面的一个独圩。湖边长满香蒲、芦苇,护卫着独圩,多少年来庄田始终未被湖水荡平,成为候鸟栖息的好地方。每当秋季。香蒲吐穗,芦花泛白,庄田显得茂密而有生机,吸引了无数南飞的大雁。白天雁群在空中盘旋萦绕,夜晚雁群随着暮色的降临而垂落,蔚为壮观。

五、周庄哪里好玩

一阵和煦的轻风,或一缕明媚的阳光,或是小桥流水的安逸,或漫步青石板的小路,或摇曳于潺缓的小溪流之上……远离城市浮华,独享一方宁静。今天小编就给您介绍一下十大江南古镇哪个最好玩?

1. 周庄古镇

周庄古镇,历经了九百多年的历史沧桑却依旧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古时水乡集镇的建筑风貌,到如今全镇60%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

粉墙乌瓦和小桥流水构成的周庄,湖水潺缓,没有湍急善变的河流,却有它独特的味道。那是一种禅境,是物化了的精神的家园,总让人不禁泛泛安宁和平之感。

参考门票:100元(夜游80元)

2. f直古镇

f直古镇被誉为“神州水乡第一镇”,水多、桥多、巷多、名人多,更因塑壁罗汉和水乡妇女服饰闻名。“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是f直古镇浓厚水乡气息的最真实写照。

参考门票:进镇免费,参观景点可购联票78元,张林园20元。

3. 乌镇古镇

镇是最典型的江南水乡,它完整地保存着晚清和民国时期原有的水乡古镇风貌和格局。“百步一桥”的乌镇,清晨如着了古朴素群的少女,静默着等待爱人;江南梅雨时节的乌镇,静享慢时光。

参考门票:东栅100元;西栅120元;联票(含东栅、西栅)150元

六、周庄古镇附近还有什么景点

1、狮子林

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3号。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

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惟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狮子林”。

2、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隅(东北街178号),截至2014年,仍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

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

3、虎丘山风景名胜区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角的虎丘山风景名胜区,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吴中第一名胜”、“吴中第一山”的美誉,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写下“尝言过姑苏不游虎丘,不谒闾丘,乃二欠事”的千古名言。

4、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5、网师园

网师园位于苏州市城区东南部带城桥路阔家头巷11号,是苏州园林中型古典山水宅园代表作品。网师园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年~1189年),旧为宋代藏书家、官至侍郎的扬州文人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花园名为“渔隐”,后废。

至清乾隆年间(约公元1770年),退休的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之并重建,定园名为“网师园”。

6、苏州怡园

苏州怡园,位于市区人民路原43号(现1265号),现有面积6270平方米,怡园为清光绪年间所建,园分东、西两部分,园西旧为祠堂,园南可通住宅。因建园较晚,吸收了诸园所长,如复廊、鸳鸯厅、假山、石舫等。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狮子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拙政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虎丘山风景名胜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留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师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怡园

七、周庄都有哪些著名景点

周庄古镇仅​ 0.47平方公里。门票含张厅、沈厅、全福寺、古戏台、逸飞之家、南湖秋月园、迷楼、沈万三故居、叶楚伧故居、沈万三水墓、文化街、澄虚道院、蚬江渔唱渔业馆、天富博物馆、周庄博物馆15个景点。还有免费的财神居、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著名的是双桥(石拱桥――世德桥、石梁桥――永安桥)和富安桥、全镇近千户民居,明清和民国初期的建筑仍保存百分之六十以上,其中有近百座古宅院第及60余个砖雕门楼。

万三故居,沈厅,张厅,古戏台等

八、走进江南水乡——周庄

周庄,桥街相连,依河筑屋,小船轻摇,绿影婆娑,堪称中国水乡的典范。这些濒水而居的明清建筑,古朴典雅,水、桥、街、屋、埠,布局精巧,是江南最为典型的水乡古镇。走进周庄,一湾湾绿水,一座座古桥,一幢幢宅院,构成了古朴典雅的水乡情韵。周庄,“旖旎的水乡风光,特有的人文景观, 统的建筑格局,淳朴的民俗风情,被国内外公认为“中国第一水乡”。2003年,周庄镇被列入第一批中国 历史 文化名镇。

周庄,位于昆山市境内西南,古称贞丰里。春秋战国时期,周庄境内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称摇城。北宋元v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舍宅为寺,始称周庄。元代中期,沈万三利用周庄镇北白蚬江水运之便,通番贸易,逐成江南巨富,周庄因此成为粮食、丝绸、陶瓷、手工艺品的集散地,遂为江南巨镇,至清康熙初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全镇依河成街,桥街相连,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一派古朴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在青山绿水间,寻一处水乡古镇,让心灵栖居,也让旅途中多一种体验。每次来周庄这里都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惊喜。走在遥远的他乡,带着旅途的气息,寻觅到这样一处婉约的水乡,看着河道上G乃而过的乌篷船,静静地在河边的廊棚下听雨,在烟波桨声里,汇聚了沁人心扉的古韵。

街回路转,水清舟行,看小镇“小桥、流水、人家”景致,探寻如烟的往事,让如水般流逝的岁月重新呈现在我们眼前。粉墙黛瓦,前街后河,古桥驳岸,舟楫悠悠,碧水长流,古桥依旧,这就是我们心中追寻已久的江南水乡――周庄。徜徉在周庄,看小桥流水,庭院深深,这里的一砖一石都见证了岁月的斑驳,时空的交错,这里的慢时光让人平和与淡泊。周庄,是一处让人记住乡愁的地方,心灵深处那尘封的记忆――梦中的江南水乡。

在周庄,看小镇“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探寻小镇如烟的往事,让如水般流逝的岁月重新呈现在我们眼前。周庄仿佛就是一块洁白无瑕的玉不染一丝世俗的尘埃,在岁月的风尘与现实的浮躁中依然灵动与温婉。在这里可以平静地看时光流淌,随心所欲地发呆或遐想……

唐风孑遗,宋水依依,烟雨江南,碧玉周庄。周庄已历经900多年的 历史 ,被国内外公认为“中国第一水乡”。这里仍完好地保存着公元14世纪“井”字形河街的古代水镇格局,民居依河筑屋,鳞次栉比,依水成街,河道上横跨14座建于元、明、清代的古桥,如富安桥、双桥(世德桥、永安桥)、通秀桥、梯云桥、报恩桥、太平桥、贞丰桥、全功桥、福洪桥等。众多的明、清民宅庭院保存完好,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曲折幽深的石板小巷,蜿蜒流淌的小河,赋予周庄宁静、古朴、典雅。这些濒水而居的明清建筑,古朴典雅,水、桥、街、屋、埠,布局精巧,是江南最为典型的水乡古镇。水乡人家,因水而筑,粉墙黛瓦的深宅大院,雕梁画栋的临河水阁,比比皆是。小镇不仅有建于明代的“轿从前门进,船自家中过”的张厅,也有规模恢宏的七进五门楼的沈厅,还有西晋文学家张翰“莼鲈思归”的南湖园。

周庄特有的人文景观、传统的建筑格局、淳朴的民间风情,使许多传奇故事和民情风俗绵延流传。江南之水柔媚而多情、内敛而灵秀,精巧雅致的小船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悠哉悠哉,游人坐在船上,听船娘唱上一首小曲,很是惬意。小镇上不时传出吴侬软语和阿婆茶阵阵飘香,续说着财神沈万三和聚宝盆的传奇;橹声G乃、昆曲悠远,演绎着青年男女不期而至的邂逅。

漫步在小镇的桥头岸边,看鳞次栉比的百年老屋,条条河道轻舟荡漾,归去来兮,水乡的韵味,如诗如画,令人沉醉,不仅让人想起元代名句,“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舟辑 夷游。”在小镇上,泡一壶清茶、听听古筝,看看 “小桥、流水、人家”景致,周庄,成为休闲生活的代名词。周庄是做梦、发呆、闲逛的好地方。

千年 历史 沧桑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的周庄,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成为东方文化的瑰宝。周庄具有丰富的文化蕴涵。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等曾居周庄。周庄也是元末明初江南巨富沈万三的故乡;周庄也曾留下柳亚子、陈去病等人的足迹。

1984年,旅美画家陈逸飞造访周庄,以双桥为素材,创作了蜚声海内外的油画作品《故乡的回忆》。1985年,《故乡的回忆》成为联合国首日封的图案。周庄由此作为江南古镇的代表走向世界。

周庄必去的景点:双桥、沈厅、张厅、富安桥、古戏台、全福寺、迷楼 、 叶楚伧故居 、 澄虚道院、周庄博物馆等。

双桥: 周庄双桥指位于周庄中心位置的世德桥和永安桥,建于明万历年间,两桥相连,样子很像古代的钥匙,又称钥匙桥。因出现于旅美画家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中而闻名于世。双桥,河上的石桥联袂建筑,显得十分别致。因为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双桥中,石拱桥横跨南北市河,桥东端有石阶引桥,伸入街巷;石梁桥平架在银子浜口,桥洞仅能容小船通过,这两座石桥,双桥最能体现古镇的神韵,是周庄的象征。

关于双桥,有一则动人的故事。1984年春,陈逸飞在周庄将双桥绘成油画,题名《故乡的回忆》。这幅画就是他这次水乡之行的最大收获之一。《故乡的回忆》连同他的其他37幅作品,同年10月,在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所属的哈默画廊展出,这幅油画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后来,被阿曼德・哈默用高价购藏。同年11月,哈默先生在访问中国的时候,将这幅油画送给了邓小平。1985年,这幅画又经过陈逸飞的加工成为当时联合国首日封的图案,深受集邮爱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睐,从此将周庄推向了世界。

站在这里举目望去,双桥不远处有一座石拱桥――太平桥,连接城隍埭和蚬江街。这座石桥是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兴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建。桥长13.2米,宽2.5 米,为单孔石拱桥,跨度 4.8 米,桥梁刻有“莲座”图案。桥旁是沈体兰的旧宅。

逸飞之家: 逸飞之家是著名画家陈逸飞的纪念馆,位于周庄蚬江街 11 号,离双桥很近的一处老房子,这里离双桥很近。逸飞之家的匾额由陈逸飞先生生前好友著名画家陈佩秋所题,园中的四季桂花和海棠树是陈逸飞家人栽种。纪念馆中有周庄人为陈逸飞所立的铜像,馆内还陈设了陈逸飞先生一些珍贵的手稿和照片。陈逸飞的作品《故乡的回忆》让周庄走向了世界,而如今周庄成为了世界文化名镇,周庄人没有忘记他,在周庄建立了一座纪念馆,以纪念他为周庄所做出的贡献。

站在市河一侧,看桥下流水潺潺,两岸院墙斑驳,一叶轻舟,徜徉在渌水小河之上,过双桥向北走不远,便来到了张厅。

张厅: 张厅原名怡顺堂,相传为明代中山王徐达之弟徐逵后裔于明正统年间所建。清初出卖给张姓人家,改名玉燕堂,俗称张厅。进入朱漆大门, 砖雕门楼, 庭院幽深,木雕花的窗子以及古老的屋檐,大气的厅堂,精致的摆设,都记载着当日门庭若市的繁华。张厅是江南民居中比较典型的前厅后堂格局,是周庄保存比较完整的明代建筑。整个张厅占地面积1800多平方米,前后六进 ,房屋60余间。张厅的后院还有一个箸泾穿越的后花园,园中翠竹摇曳, 花木扶疏 ,荷塘水韵,为这个小巧的花园增添了几分灵秀之气。

坐靠在亭台里的美人靠上,细品古园风情,想象当年的张家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可看绿水清波,吟诗作画,观花赏月,花下低吟,月下浅唱,是何等的闲情逸致。 小河有一个优雅的名字“箸泾”。箬泾河穿屋而过,构成 “轿从门前进,船自家中过”的张厅,构筑了水乡特有的灵动的情趣。它唤醒了游人的怀旧意识,感慨于时光的流逝。张厅是周庄镇仅存的少量明代建筑之一,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厅: 沈厅原名敬业堂,清末改为松茂堂,由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建成。沈厅位于富安桥东堍南侧的南市街上,坐北朝南,七进五门楼,大小房屋共有100多间房屋,占地2000多平方米。沈厅共有三部分组成。前部是水墙门和河埠,专门供家人停靠船只、洗涤衣物之用,为江南水乡的特有建筑;中部是门楼、茶厅、正厅,是接送宾客,办理婚丧大事和议事的地方;后部是大堂楼、小堂楼和后厅屋,为生活起居之处。整个厅堂是典型的“前厅后堂”建筑格局。正厅松茂堂厅堂中央悬匾一方,“松茂堂”三个凸出的泥金大字,为清末状元张謇所书。沈厅的第五进中,安放着江南豪富沈万三的坐像,他的面前有金光闪闪的聚宝盆。在周庄的明清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数沈厅。沈厅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万三,名富,字仲荣,行三,吴人呼为沈万三。元朝中叶,沈万三的父亲沈v由吴兴(今浙江湖州)南浔沈家漾迁徙至周庄东诧,后又迁至银子浜。沈万三在周庄、苏州、南京等地都留下了足迹,但始终把周庄作为立业之地。沈万三富甲天下。出身低微的沈万三,由贫而富,又“既盈而覆”,成为元明之际江南地主豪富的一个缩影。岁月带走了先人的足迹,也尘封了那如烟的往事,然而沈万三在周庄的遗迹,他后裔所建造的巨宅沈厅,吸引了许多中外 旅游 者。

富安桥 :从沈厅出来往北走不远就到了富安桥,相传桥旁有总管庙,所以它原名总管桥。富安桥由周庄人杨钟为报答祖先恩德捐资创造,建成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明嘉靖元年(1522年)、清咸丰五年(1855年)三次修葺。富安桥为单孔拱桥,桥长17.4米,宽 3.8米,跨度 6.6米。

富安桥,位于周庄中市街东端,横跨南北市河,通南北市街,桥身四侧的桥楼临波拔起,遥遥相对,气势非凡,是古镇桥与楼联袂结构完美的独特建筑,也是江南水乡仅存的立体型桥楼合壁建筑。富安桥是周庄现存最古老的桥,数百年来,历经风雨,迎送无数人的过往行人,见证了小镇的 历史 。

下富安桥向南,过梯云桥向右转走上一段便来到了叶楚伧故居。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里面的那座桥正是周庄的梯云桥。在周庄 历史 上,曾经出现过很多的名人。在清末民初,这里出现了一位爱国志士,他就是叶楚伧先生。叶楚伧故居,是他的祖宅,也是他曾居住过的地方。

叶楚伧故居: 在镇中心的西湾街上,有幢临河坐南朝北的古宅院,它建于清同治年间,原先雅称“祖荫堂”,数经修葺,今为叶楚伧故居。这座五进清式建筑,包括墙门、轿厅、正厅和堂楼,还有一个幽静小巧的后天井。前楼堂为叶楚伧童年书房,后堂楼下的客厅曾是叶楚伧与南社社友柳亚子、苏曼珠等斗酒叙诗、切磋艺文之处。叶楚伧故居由叶楚伧祖父修建,叶楚伧曾祖父叶杏江为清朝官吏,祖父 叶原甫无意于仕途,在周庄开设叶太和酱园,家境比较富裕,修建了这栋老宅,清砖小瓦硬山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是一座仿明的建筑。

叶楚伧,1887年出生于江苏吴县周庄一个书香门弟之家,祖籍周庄,自小在周庄长大,早年参加同盟会。他先后在上海创办《太平洋报》、《生活日报》。1916年,叶楚伧与邵力子合办《民国日报》,任总编辑。叶楚伧著有《世徽堂诗稿》、《楚伧文存》以及小说《古戌寒笳记》、《金阊之三月记》等作品。叶楚伧是著名的南社诗人和政治活动家,这位国民党元老于1946年在上海病逝。

在叶楚伧故居附近还有两处景点是值得一看的,一处是中市街北面的澄虚道院,另一处是西湾街南面的全福寺。据周庄人讲,澄虚道院是周庄一带有名的道观。澄虚道院始建于宋代元v年间,已有900多年 历史 ,原名“圣堂”,是吴江澄虚人士来此捐建,故名澄虚道院,非常不幸,由于年久失修,道院已有所破坏。1994年周庄政府出资重修,又重现了当年的面貌。

另一处值得一看的就是全福寺。周庄镇南濒临的一片大湖,俗称南湖、南白荡,与吴江分界。全福寺就坐落在南湖的北侧。全福寺始建于宋代,已有900多年 历史 原是宋元佑年间的周迪功廊舍宅为寺的,后经历代不断扩建,香火旺盛,成为江南一带的名寺。据说,不幸的是在“文革”期间,寺庙被毁。现在我们看到的全福寺是1995年重新修建的,并从原来的白蚬湖畔移址在现今的南湖畔。张翰,字季鹰,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世居周庄镇南二图港(近南湖)。在张翰之后,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也曾经在南湖寓居游钓。这里不仅景色宜人,也是寻幽访古的好去处。

贞丰桥 :是一座单孔石拱桥,位于中市河西口,连接贞丰弄和西湾街。由于周庄古名贞丰里,以里得名,为贞丰桥。明崇祯七年(1634年)重修,清雍正四年(1726年)重建。桥长12.2米,宽2.8米,跨径4.4米。该桥如今拱洞完整,磨石斑驳,石隙间伸出枸杞枝,风貌如初,整修后傲然跨河而立,呈现一派古意。

桥北西侧,曾开设德记酒店,地处桥旁与闹市中间,顾客把酒临风,看窗外波光桥影,舟楫往来,桥楼互衬,风光无限,美不胜收,也曾经是南社成员柳亚子、陈去病、王大觉、费公直等人聚会的地方,人称“迷楼”。贞丰桥和迷楼现仍保存如初,一桥一楼,相得益彰。

迷楼 :迷楼地处贞丰桥畔,为临河修筑的两层小楼。进门看到的扁额“迷楼”,就是由当年柳亚子所书,一楼主要陈列南社社员聚会的照片和一些书稿,二楼主要有四个发起人当时酣歌痛饮的蜡像,还有就是有关他们生平的简介。

迷楼原名德记酒店。店主李德夫祖籍镇江,建于清光绪末年,携眷迁徙周庄,因擅长烹调珍馐佳肴,掌勺开设酒店。夫妻俩年过40,才喜得千金名唤阿金,年长后,如一枝出水芙蓉,在水乡周庄压倒群芳。求婚者纷至沓来,李德夫难舍爱女远离膝下,小楼藏娇,让她守着双亲共度生涯,当垆劝酒,张罗顾客,生意火红。

周庄系江南水乡的重要商埠集镇,贞丰桥又是镇境水陆要津,店铺毗邻,商贾云集。德记酒店地处小桥流水、富有诗情画意的闹市之中。宾客设酒临风,吟诗作画,窗外波光桥影,舟楫往来,颇有一番情趣,一种“酒不醉人人自醉,风景宜人亦迷人”,德记酒店幸得“迷楼”雅称,有人说这里的景色为之一迷,酒香四溢为之二迷,楼主的女儿阿金迷人为之三迷,所以就有了迷楼之说。

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南社发起人柳亚子、陈去病、王 觉,费公直等人四次在迷楼痛饮酣歌,乘兴赋诗,慷慨吟唱,后将百余首诗篇结为《迷楼集》流传于世。因此,周庄迷楼名声大振。现经修葺的迷楼仍保持当年风貌,依水傍桥,令人着迷。

每位背着行囊远足的行者也许都会有三毛情结,来到周庄的人大多都会在这里寻找三毛的踪迹。沿着弯曲的石板小路行走,来到离普庆桥不远的中市街111号,一座茶楼出现在眼前――三毛茶楼。周庄古镇内最有味道最值得品读的地方应该就是“三毛茶楼”了,这里与台湾女作家三毛有着一段不解的故事。

三毛茶楼 :周庄古镇内最有味道最值得品读的地方应该就是“三毛茶楼”了,这里与台湾女作家三毛有着一段不解的故事。1989年春天,是油菜花开的季节,多情的周庄迎来了一位多情的女子,那个浪迹天涯的台湾女作家――三毛。她来到这块让她魂牵梦绕的故土――周庄,在离开周庄后,当地作家写下了散文《三毛在周庄》,在海内外报刊上发表。后来三毛信中写道:“周庄真好,还要来周庄吃阿婆茶,吃大闸蟹,要在周庄的大街小巷走个够”。 三毛把周庄当作了她梦中的故乡,可如今香销玉殒,已经走了,留给了人们的只是回忆与惋惜。

可是周庄人没有忘记她。周庄的朋友为了把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台湾女作家三毛在周庄短暂的停留与当地作家的情缘永远定格,几年后终于在周庄开设了一间茶楼,取名为“三毛茶楼”。一位周庄本土作家张寄寒先生与台湾女作家三毛有过一段文字交往,幽思难遣,故收集了三毛与周庄的前世情缘,开了这个茶楼,取名“三毛茶楼”。三毛茶楼开设以来,慕名来访者众多,其中更多的是怀念三毛的读者。茶楼上下挂满三毛的照片、三毛的生平,还有她写给张寄寒先生的信件。周庄的遗憾在于没让三毛久久留下,三毛一离开周庄便陷入了更大的孤独,三毛临死时还在念叨周庄。枕河而居的三毛茶楼, 有了一种文化的意韵,让人难以忘怀。 如今,伊人已去,只有一座三毛茶楼在诉说着三毛和周庄的故事。

走累了,我们走进了三毛茶楼,找一个楼上靠窗临河的位置叫上一壶阿婆茶,要上几碟茶点,透过窗子看过往的船只在河上悠然往来,想象三毛当年行走在周庄的样子,引起无限幽思。淡泊宁静的闲适中,是心灵的归处,水天一色,方寸咫尺之间,别有一番江南水乡之美。在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小镇,我们静下心来,在水乡小镇的慢时光里更是品味一份休闲的惬意和安逸,体会岁月在这里变缓的步伐,诠释生命的意义。茶楼里正在播放三毛最喜爱的歌曲《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周庄还有一些值得一看的景点,如大诚堂、沈万三故居、沈万三水冢、贞固堂(沈体兰故居)、南湖园、周庄博物馆、怪楼、周庄舫等。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是周庄富贵园根据 历史 资料和 历史 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精心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沈万三水冢在镇北银子浜底。水下有一古墓,埋着沈万三的灵柩。河面上泛起的粼粼波光,酷似无数碎银在闪烁,笼罩着神秘色彩。

贞固堂,又称沈体兰故居,系爱国教育家沈体兰先生幼年生活之处所。沈先生出生于周庄书香门第。贞固堂位于古镇太平桥堍,是一座高墙花窗、粉墙黛瓦的宅院式民居建筑,面街临河,环境幽雅,古色古香,别具风格。

来到古镇后港西街的周庄博物馆,浏览林林总总的陈列品,溯古寻源,在浓缩了的时空中,领略 历史 的厚重,感受多姿的水乡风情。周 镇北的白蚬湖,湖水清澈,微波荡漾,湖畔垂柳依依,曲廊亭台一派典雅,沿着鹅卵石小径穿过穿过“云海阁”,走过木质栈桥,就上了周庄舫。

夜幕夜幕降临,我们来到周庄古戏台,在这里听上一场昆曲,让忙碌的心情变得轻松,会让旅途的疲劳顿消,感受心灵之旅的愉悦。

古戏台: 戏台座南面北,以古戏台和走马楼式观演楼、展览馆为主体的古建筑群。台中心是由四百二十只木雕凤凰盘旋成复盆状,叫“凤凰藻井”,这是古代利用共鸣原理筑成的“高级音响”,使演唱婉转动听,绕梁三匝。古戏台上昆曲表演,水袖飘逸赏目,浅吟低唱天,赏心悦目……

古戏台上演的剧目:《长生殿》、《牡丹亭》、《白兔记》、《窦娥冤》、《孽海记》、《寻亲记》、《双珠记》等。古戏台常年上演昆曲,昆曲也叫“昆山腔”、“昆剧”,是戏曲剧种最古老的一种,昆曲形成的 历史 ,可谓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今属于江苏),昆曲成了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至今已有600多年的 历史 ,成为现今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传统的戏曲形态。

漫步古镇,体会小桥流水人家的安逸,走过一座又一座的桥,观赏古桥驳岸、看小船摇摇晃晃地漾起一泓碧波;一叶轻舟,绿水逶迤,听一曲吴歌小曲,与船娘聊聊家常,让水乡韵味静静流淌。在烟波桨声里,碧波荡漾中,弥漫的古韵袅袅而来。此时的周庄清新而温婉,飘逸着古风古韵,散发出浓浓的乡情,时光仿佛在这里停顿,我们如同回到梦中的故乡。周庄,一个可以让时光驻留的地方,如诗,如画。周庄之美,让人萦绕心间,挥之不去。

孙克勤撰文和摄影

Hash:c44ad8889253107d94a3d95f4c6001c9243b823e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