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茅山红色旅游景点 江苏茅山红色教育基地

导读:江苏省茅山红色旅游景点 江苏茅山红色教育基地 1. 江苏茅山红色教育基地 2. 茅山红色教育基地有哪些 3. 思茅区红色教育基地 4. 江苏茅山红色教育基地简介 5. 参观茅山红色教育基地感想 6. 镇江茅山红色教育 7. 江苏茅山红色教育基地在哪里 8. 江苏茅山红色教育基地有哪些 9. 茅山红色革命基地 10. 茅山红色文化

1. 江苏茅山红色教育基地

1.惠山古镇景区

惠山古镇景区由原锡惠公园(锡惠名胜区)和惠山历史文化街区合并而成,从区域功能上划分为文物古迹区、锡惠名胜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山林保护区四个游览区。景区面积为3.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域为1.09平方公里。

锡惠公园(锡惠名胜区)是国家重点公园,又称锡惠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惠山历史文化街区是无锡市级历史文化街区,惠山老街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惠山祠堂群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

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规划总面积7.6平方公里,分为五大区块:春秋淹城遗址、淹城春秋乐园、淹城野生动物世界、淹城传统商业街坊和淹城宝林禅寺。

春秋淹城遗址,考古证实距今已有2700余年历史,是国内保存较完整、形制独特的春秋时期地面城池遗址。遗址东西长850米,南北宽750米,总面积约65万平方米,其“三城三河”独特形制,与《孟子》等文献记载相契合。遗址内出土珍贵文物千余件,包括4条独木舟、20余件青铜器和大量原始青瓷器、陶器。

3.花果山景区

花果山风景区面积75.39平方公里,层峦叠嶂136峰,其中花果山玉女峰是江苏省最高峰,海拔624.4米,峭壁悬崖,巍峨壮观。

自古就有“东海第一胜境”和“海内四大灵山之一”美誉的花果山,集山石、海景、古迹、神话于一身,具有很高的观赏、游览和历史科学研究价值。自然景观呈现山海相依、崎峭与开阔呼应对比的壮丽景色。山里古树参天、水流潺潺、花果飘香、猕猴嬉闹、奇峰异洞、怪石云海、景色神奇秀丽。人文景观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十分厚重,千百年来的古建筑、古遗址、古石刻,以及历代文人墨客的游踪手迹遍布山中。

4.云龙湖景区

云龙湖旅游景区位于徐州市区西南部,距离市中心3公里,是以云龙山水自然景观为特色,以两汉文化、名士文化、宗教文化、军事文化为主要内容,集科普、观光、游览、休闲、生态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型旅游景区。景区规划面积44.7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44.2平方公里。

景区内山清水秀,风光如画,文物古迹众多。水面湖光山色相映生辉,一条玉带般的湖中路,把湖面分成东西两湖。环湖路依山顺堤,宽阔平坦,锁绕一湖碧水,长13.14公里。临湖而立,三面青山,叠翠连绵,烟波浩渺,尽收眼底。沿湖而行,岸草如茵。三月桃红柳绿、仲夏荷花吐艳、深秋枫林尽染、严冬梅花傲雪。东岸春景、南岸夏景、西岸秋景、北岸冬景,四季风光层次鲜明。

5.大丰中华麋鹿园景区

中华麋鹿园位于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保护区占地面积4万亩。迄今,大丰麋鹿保护区麋鹿数量占世界麋鹿总数的60%,且建立了三个“世界之最”,即世界面积最大的麋鹿保护区、世界最大的麋鹿野生种群及世界最大的麋鹿基因库。

这里港汊纵横、光滩沉寂、花红草绿、獐跃鸟鸣,自然生态环境优美,麋鹿种群与珍禽异兽此起彼伏,组成一幅蔚为壮观的原始自然风景画。除麋鹿外,保护区内还有兽类27种、鸟类204种、两栖类和爬行类21种、鱼类156种、昆虫599种、棘皮动物10种、环节动物62种、腔肠动物6种、浮游动物98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41种。

6.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

周恩来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北门外桃花垠。纪念馆四面环水, 波荡漾,总建筑面积3265平方米,由主馆和辅馆两部分组成。整个馆区由两组气势恢宏的纪念性建筑群、一个纪念岛、三个人工湖和环湖四周的绿地所组成。馆区总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70%为水面,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在纪念馆南北800米长的中轴线上,依次有瞻仰台、纪念馆主馆、附馆、周恩来铜像和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等纪念性建筑。此外,还有岚山诗碑、海棠林、海棠路、樱花路、五龙亭、怀恩亭、西厅观鱼等景点。

7.句容茅山景区

茅山景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句容市东南26公里处,地处南京、镇江、常州三市腹地。主峰大茅峰,似绿色苍龙之首,也是茅山的最高峰,海拔372.5米。其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景观、革命历史观融为一体,胜似仙境。九霄万福宫雄居其上,二茅峰、三茅峰蜿蜒而下,与主峰高低起伏,相映成辉。

茅山自然景观独特秀丽。山上景点多,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胜景,峰峦叠嶂,云雾缭绕,气候宜人,山上奇岩怪石林立密集,大小溶洞深幽迂回,灵泉圣池星罗棋布,曲涧溪流纵横交织,绿树蔽山,青竹繁茂。

8.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

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以江南山水文化为依托,融人文、生态、休闲为一体。虞山是国家森林公园,因商周之际吴地先祖虞仲卒葬于此而得名,是我国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尚湖与虞山相依,因商末姜尚(姜太公)在此隐居垂钓而得名,湖内湿地遍布,鹭鸟翔飞,为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湖泊之一;沙家浜以京剧《沙家浜》而闻名,形成了革命传统教育区、红石民俗文化村、横泾老街、湿地公园等景点,集红色教育游、绿色生态游、金色美食游、影视文化游于一体。

9.天目湖景区

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江南历史名城溧阳市境内,区内座落着沙河、大溪两座国家级大型水库因属天目山余脉,故名“天目湖”。成立于1992年,总规划面积320平方公里。

天目湖拥有山水园景区、南山竹海景区以及御水温泉等核心旅游景区,并有十思园、玉枝农场等众多高标准生态示范园及水电科普园。天目湖的核心景区,拥有慈孝文化园、状元文化区、奇石馆、精灵国、彩蝶谷、中国茶岛等景点。四面群山枕水、碧波荡漾,湖中岛屿散落、湖岸曲折通幽,游船是景区的经典项目,可以满足千余人同时畅游天目湖。状元文化为湖里山历史文化区的核心,慈孝文化为传统文化园的开篇之作,内有奇石馆、江南茶村等景点。

10.吴中太湖旅游区

苏州太湖主要风景区有东山景区、西山景区和光福景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位于太湖中心位置,东山至光福、镇湖环太湖沿线乡镇,以及西山岛等众多岛屿组成了苏州太湖一幅曼妙的山水风景和人文画卷。这里盛产白玉、青种枇杷、乌紫杨梅,还有银杏、板栗和碧螺春茶,苏州吴中太湖被称为“中国碧螺春之乡”,太湖“三白”和“水八仙”名闻遐迩。月月有花、季季有果、天天有鱼虾是苏州太湖的真实写照。

11.鼋头渚景区

鼋头渚为太湖西北岸无锡境内的一个半岛,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状如浮鼋翘首而得名,是太湖风景名胜区的主景点之一。

鼋头渚风景区现有充山隐秀、鹿顶迎晖、鼋渚春涛、横云山庄、万浪卷雪、湖山真意、十里芳径、太湖仙岛、江南兰苑、樱花谷、无锡人杰苑及中犊晨雾、广福古寺等10多处景点。其中有山长水阔、帆影点点的自然山水画卷;有小桥流水,绿树人家的山乡 园风光;有典雅精致、古朴纯净的江南园林景致;加上历代名人雅士游踪、石刻、书画、传说等诸多内涵深厚的文化积淀,构成了此地以天然山水为主、人工点缀为辅的生动隽美、多彩多姿的综合性、多功能风景旅游胜地。

12.金山·焦山·北固山旅游景区

金山风景区

金山风景区位于镇江市区西北部,北山高44米,周长520米,原是扬子江中的一座岛屿,有“江心一朵芙蓉”之美称。金山风景区由金山寺、天下第一泉、塔影湖、百花洲、镜天园、文宗阁、金山文化广场等组成。

焦山风景区

焦山风景区位于镇江市的东北面,是万里长江中唯一的一座四面环水可供游人观光探幽的岛屿。焦山系“京口三山”名胜之一,以山水天成、古朴幽雅闻名于世。因碧波环抱、林木蓊郁、绿草如茵、满山苍翠,宛然碧玉浮江,故又有“浮玉山”之美誉。

北固山风景区

北固山以“天下第一江山”闻名于世,宛如一条昂首、翘尾、拱背的巨龙雄踞在镇江城北扬子江滨。主要景点有甘露寺、北固楼、多景楼、“天下第一江山”石刻、铁塔、祭江亭等。

13.濠河景区

濠河原为古护城河,距今有1000 余年历史,是国内仅存的四条古护城河之一。后周显德五年(958)筑城即有河。濠河环绕南通老城区,形如葫芦,现全长10千米,水面4.62公顷,水面最宽处215米,最窄处近10米。夜游濠河是观光必游项目。景区内分布文物古迹和近代文教工商史迹、革命遗址等30余处。代表性景点有北濠河的光孝塔、天宁寺、北极阁、中国珠算博物馆等,西濠河有濠西书苑、盆景园等,南濠河有五公园、南通博物苑、文峰塔、文峰公园等,东濠河有濠东绿苑及蓝印花布博物馆等。

14.金鸡湖景区

金鸡湖景区是开放式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商务区,景区总面积11.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7.4平方公里。金鸡湖商务旅游与园林古城交相辉映,共同构成苏州旅游“古韵今风”的双面绣。

金鸡湖景区拥有十大景观——“苏州中心”、“东方之门”、“音乐喷泉”、“金鸡湖大桥”、“文化艺术中心”、“月光码头”、“诚品书店”、“国金中心”、“望湖角”、“李公堤”,14公里的环金鸡湖步道串联其中,5座风格迥异的水上栈桥,让市民游客走进金鸡湖,在湖中观景,体验低碳健康。

15.溱湖旅游景区

溱湖旅游景区位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是由国家批准设立的江苏首家、全国第二家国家级湿地公园。

烟波浩淼的十里溱湖形似玉佩,湿地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天桃红梨白、菜花金黄;夏天芦荡青翠、荷花飘香;秋天芦花似雪、万鸟翱翔;冬天瑞雪飘飘、银装素裹,尽是美景。

16.常州市环球恐龙城休闲旅游区

环球恐龙城占地3.2平方公里,景区内拥有中华恐龙园、迪诺水镇、恐龙人俱乐部、龙汤温泉等各类文旅项目,是一座集观光、文化、休闲、商业、人居于一体的景区。

17.同里古镇景区

同里古镇隶属于苏州市吴江区,位于太湖之滨,京杭大运河畔,同里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1980年被列为国家太湖风景区景点之一,198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镇,著名景点“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18.瘦西湖风景区

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里游览面积2.5平方公里,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的湖上园林群以 及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串以徐园、小金山、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万花园、双峰云栈等名园胜迹,风韵独具而蜚声海内外。

泛舟湖上,赏不尽湖光山色,听不完琴箫莺歌。十里湖光,清澄缥碧;花木扶疏,连绵滴翠;亭台楼榭,错落有致;人文景观,独具风韵。

19.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是一座集自然风光、山水园林、庙宇学堂、街市民居、乡土人情为一体的旅游区。景区以夫子庙古建筑群为中心,以十里内秦淮河为轴线,东起东水关公园,西至西水关公园(今水西门)。

沿岸有世界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瓮城——中华门瓮城;有明代被称为“南都第一园”,在清代与上海豫园、苏州拙政园、留园及无锡寄畅园并称“江南五大名园”,今“金陵第一园”的瞻园,园内坐落着我国唯一的太平天国史专题博物馆;有明代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的私家花园——白鹭洲公园;有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等著名景点。

20.灵山景区

灵山胜境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太湖之滨,由小灵山、祥符禅寺、灵山大佛及分布于其间的其他景点所组成的,可简单概括为一山、一寺、一佛。

灵山胜境于1997年建成,占地面积约30公顷,集湖光山色、园林广场、佛教文化、历史知识于一体。

21.周庄古镇景区

周庄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首批全国特色景观名镇,并获得联合国“全球优秀生态景区”的称号。

走进周庄古镇,水巷之间,驳岸、拱桥、粉墙、黛瓦,保存完整,吴韵厚重。井字型河道上完好保存着14座建于元、明、清各代的古石桥。800多户原住民枕河而居,60%以上的民居依旧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吴侬软语,阿婆茶香,橹声欸乃,昆曲悠远,“小桥流水人家”如入画卷。

22.苏州园林(拙政园、虎丘山、留园)

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中国园林的典型代表。

拙政园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位于古城苏州东北隅(东北街178号),是苏州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充满诗情画意,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虎丘

虎丘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誉。“山清”“水秀”是它的主要特色。大山门前绕有山塘河,二山门前又有一绕小小溪,是一座岛式的名胜之地。虎丘虽然占地只有320多亩,山高仅34.3米,但名胜古迹很多,是千年苏州的历史见证。

留园

留园在苏州市留园路338号,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留园为我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

23.无锡影视基地三国水浒景区

无锡影视基地始建于1987年,占地面积约1200亩,可使用水域约3000亩。所属的三国水浒景区是为拍摄历史名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而兴建的大型影视拍摄基地,是我国最早建成的历史文化、影视文化与旅游文化完美结合的主题景区。景区内的建筑气势恢宏、古朴凝重、错落有致,主要景点有吴王宫、桃园、甘露寺、曹营水寨、紫石街、清明上河街、宋皇宫、梁山聚义厅等。

24.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园风景区

钟山东西长7千米,南北最宽处4千米,周围绵延10余千 。巍巍钟山,青松翠柏汇成浩瀚林海,其间掩映着两百多处名胜古迹。钟山风景区是我国著名风景名胜区,主要景区有:中山陵景区、明孝陵景区、梅花山、灵谷寺景区、紫金山天文台、中山植物园、北极阁气象台、鸡鸣寺等,还包括玄武湖、环湖的富贵山、九华山、小红山和城墙、城堡,这里集中了28处省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

25.洪泽湖湿地景区(公示中)

洪泽湖湿地景区位于江苏省北部宿迁市泗洪县境内,北枕世界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南依中国南北分界点淮河,东临烟波浩渺的洪泽湖,是75万亩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面积5.2平方公里,集观光旅游、生态休闲、科普教育、度假养生等为一体,分为五大游览区,分别是以芦苇迷宫为代表的湿地文化体验区、以洪泽湖鱼族馆为代表的湿地科普互动区,以千荷园为代表的湿地植物展示区,以深呼吸通道为代表的湿地生态养生区以及以湿地度假村为代表的湿地度假休闲区。


2. 茅山红色教育基地有哪些

茅山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南北约长10公里,东西约宽5公里,面积50多平方公里。

茅山是中国的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被道家称为“上清宗坛”。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誉。也是中国六大山区抗日根据地之一。山上景点多,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胜景,峰峦叠嶂,云雾缭绕,气候宜人,山上奇岩怪石林立密集,大小溶洞深幽迂回,灵泉圣池星罗棋布,曲涧溪流纵横交织,绿树蔽山,青竹繁茂,物华天宝。

茅山主峰大茅峰似绿色苍龙之首,也是茅山的最高峰,海拔372.5米。茅山风景区于198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森林公园,批准为省甲级风景名胜区。同时,这里既是道教圣地,又是抗日根据地,其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景观、革命历史观融为一体,胜似仙境。

扩展资料

茅山道教源远流长,相传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高辛氏时代人展上公修炼于句曲山伏龙地(今茅山玉晨村);先秦时,有燕国人郭四朝修炼于玉晨观;秦时,李明真人修炼于古炼丹院(今乾元观);东晋时期,茅山人葛洪在茅山抱朴峰修炼,并著书立说。

东晋兴宁二年(364年),杨羲、许谧制作了《上清大洞真经》,在茅山创立了别具江南特色的教派——茅山上清派;南朝齐梁著名道士陶弘景隐居茅山40余年,为茅山上清派的主要传承者。 茅山道教,在中国道教史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曾赢得了“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等美誉。


3. 思茅区红色教育基地

大红印好喝,其饼茶内正均为红色印记,且茶饼的外纸正面都印着“八中茶”中茶公司标志。在八个“中”字组成的圆圈内,有一红色“茶”字。在中茶公司所产的普洱茶品中,而冠以“八中茶”标志者且又“茶”字为红色者,只有红印普洱圆茶和红印云南沱茶,是空前绝后的。“红印”为目前印级指针茶品,价格最高。使用勐海茶区野放、古树茶青壮叶,造就厚制香气口感


4. 江苏茅山红色教育基地简介

卫岗抗日纪念塔,茅山抗日纪念馆,纪念塔等


5. 参观茅山红色教育基地感想

我家乡的特产可丰富了,风味食品有茅山老鹅、天王白斩鸡、葛村驴肉等,它们香嫩可口,风味独特。

若我也能在这茅山圣地,放三千烦恼丝,换一袭白绸衣,饮一壶桃花酒,倾一段相思苦,又是几般侠骨柔情…

日记四年级日记听说,茅山顶上有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小商品呢


6. 镇江茅山红色教育

茅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市,江苏省西南部。地处句容、金坛两县交界处,南北约长10千米,东西约宽5千米,面积50多平方千米。我想你应该问的是“茅山道士”中的茅山在哪里,近代香港电影以林正英为代表的僵尸类型的电影大火,茅山因此出名,被更多的人熟知。茅山道士来源于道教的“茅山宗”一派。分南北茅山道教,北茅山实际为发源地镇江茅山,祖师爷为陶弘景,南茅山派为广东罗浮山,祖师爷为著名炼丹师葛洪。茅山宗是以茅山为祖庭而形成的道教派别。它宗承上清派,是上清派以茅山为发展中心的别称。它的实际开创者是陶弘景。茅山是中国的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被道家称为“上清宗坛”。


7. 江苏茅山红色教育基地在哪里

马志强,澳门人,江苏茅迪集团董事长。

江苏茅迪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于1983年,位于江苏省句容市5A级红色旅游风景区茅山西麓。

30多年来经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公司开拓创新,已形成以集料为主、科、工、贸一体的发展模式;现已成为大型民营企业集团,集团在全国十余个省市有项目基地和办事机构,集团年销售额数十亿元。


8. 江苏茅山红色教育基地有哪些

最美的7处。

1 宝堰古镇

宝堰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自西周泰伯、仲雍奔吴,其间历4000年,经吴楚之争、东晋之乱、唐末动荡及明清移民。先民在此筑堰,围湖为田,繁衍生息,视堰为宝,故此得名“宝堰”。

宝堰处在通济河边,水路发达,地理条件十分优越,清末民初,宝堰商贸进入鼎盛时期,便捷的水运促进了商业繁荣,沿着通济河和老街开设了数百家酒店、饭店、茶馆、酱园、粮行、木行、商店、客栈等等。十多座祠堂、庙宇、酒楼、私塾、学校交错于集镇之间。街面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

古镇有着完整的民国商埠石街群,这也是江苏西南地区最大的镇级石板街群。民国镇的街巷空间格局与风貌特色,依势就水的商行、店铺、庙宇、码头等建筑功能格局;丘陵多洪过水区的生活空间与建筑形态。

老街两侧的古建筑起源于南宋时期,也在清末民初达到鼎盛。目前残存的几十处江南徽派古宅,大多饱经沧桑。遗留的古建筑近看青砖灰瓦马头墙、层楼叠院高脊檐,入内雕梁画栋、花格门窗,只是褪去了往日神采。

2延陵古镇

在镇江丹阳的西南部有一座镇,与丹徒、金坛接壤,属省级革命茅山老区,是丹阳的四大古镇之一,也是江苏省122个重点中心镇之一。它就是延陵。

延陵是我国古镇之一,古时为邑县,其历史可以追至周朝。秦始皇二十五年,延陵为县,后又改叫毗陵。宋熙宁五年(1072年)前,延陵镇为古延陵县治,县城建设规模较大,后改为镇。

“丹阳姓董名永”的唱词,使丹阳成为民间文学爱好者和旅游爱好者关注的地方。董永传说已同“白蛇传”传说、抗英斗争传说一样,成为镇江民间文学中的亮点。

由丹阳延陵镇出镇往南约500多米,有一座“望仙桥”。这就是传说中董永和他的儿子先后在这里仰望天空、企盼七仙女回归人间的地方。在望仙桥村的西面不远处,有一个村子,名叫董溪村,据说村上并没有姓董的人家,但却是传说中董永的故里。据说董溪村一带原来还有董永墓、董永庙,但都因年代久远,湮没了。

另外,延陵境内现有凤凰山遗址、季子庙、贺甲战斗旧址等古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九里景区已被授予国家AA级景区称号,先后修复和开发了沸井、孔子手书季子碑、戏楼、季子农庄 景点,其中,孔子手书季子碑正在申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3 千华古村

千华古村建筑面积将近40000平方米,建筑风格为明清江南民居风格。乾隆重皇帝六下江南,六上宝华,给了千华古村厚重的文化依托,使其遵循:乾隆六幸,市井文化,佛教文化,着力展现厚重的文化脉络,集山镇水镇佛镇为一体。目前还保持有,钱庄,镖局,米行,酒楼,茶肆等等。

千华古村依托宝华山山水胜景,依山势、水文而建,建筑风格统一为古木建筑,充溢着清朝风格的村落古色古香、八面玲珑、清净秀雅,时时处处展示着清朝时期民俗文化——衙门、镖局、钱庄、茶楼、茶叶铺、醋作坊、粮油铺、酒馆、酒坊、肉铺、小吃铺、首饰铺、香烛铺、古玩字画铺、许愿楼等。

尤其冬天雪景时,古村的条条古巷纵横,家家木窗堆雪,悠悠青石板路抒写着江南的诗情画意,别样风景。

4 儒里古村

最具内涵和特色的江南传统村落,儒里村社会文化底蕴丰厚;“乡老”活跃,凸显江南传统村落的“儒家风范”。待到乡村公路转折成蜿蜒的乡间小道,门户幽深的儒里古祠映入眼帘,这时光倒流的感觉便分外强烈起来。

儒里原是长江航道东移后留下的一片江滩沙地。是南宋大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后裔在江苏最大的聚居地之一。这里现住朱姓居民4400多人,近二百年里,从这里迁往大江南北及海外的朱氏子孙不下千余人口。传说由乾隆题改“儒里”,取意:文公后裔居地,儒人之故里也 。

相传明朝初年,朝廷差官张贺和朱亨押解犯人到京城因耽误了差期,将遭杀头之罪。当时遇一算卦老人,老人对他们说:“你们一行已无回头路可走。往南属火,困难重重;往西属金,杀气重重;往北是江,水阻生路。只有往东属木,有活路。哪天碗掉下来的地方就是你们安家落户之地。”当他们走到儒里村时,看到一个人在塘边洗碗,碗不小心掉到塘中,怎么找也找不到。张贺和朱亨猛然想起路上算卦老人事,于是放掉了犯人,在这落了脚。张贺就是丹徒张氏的始祖“贺三公”。之后,他在儒里夹沟安家,朱亨也在离此不远的儒里大街上落户,他成了丹徒朱氏的迁徙始祖“亨三公”。

张氏和朱氏在丹徒成家立业、繁衍生息,“圩里”是当时的原始地名。一直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时,在圩里看到读书人如此之多,便提笔写下“儒里”。后人又将这“儒里”二字镌刻在寸头的券门之上,并将村名改称“儒里”。

儒里有着江南乡村特有的清雅娟秀,狭长的石板小路旁,蓬草丛生,柔软的藤蔓攀附着低矮的灌木,悄无声息地爬上农舍的砖墙。有兴致的人家会在房前栽上两株月季或者凤仙,覆着灰瓦、刷着白漆的农家小屋便因着那星星点点、深深浅浅的红,变得格外秀雅。

6 葛村古村

丁岗镇的葛村,是江苏省政府评选的第八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这里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虽然沿着乡道的房子都是两层楼,但从巷子进去,清水砖,空斗墙,黑色的小瓦,因为年代久远,有的老宅上已经长了草,让人有一种时空穿越感。

早在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即生活在这里,使用磨制石器,制造陶器,从事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乃至原始工业的生产,世代繁衍。

葛村至今还保留着一大片,精美绝伦、古意盎然的明清古建筑,可算是该地区民用建筑中历史最久远、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古住宅建筑群,是研究明清建筑和民俗文化的重要实体。

葛村的村民其实不姓“葛”,而是姓“解”。南宋时期,康王赵构南渡,一个名叫解寿辉 侍卫将军率领族人从山东迁徙到了镇江。因为老家是葛村,为了纪念自己的故乡,所以把这个村庄定名为葛村。曾用名蓝埜,埜为野之古字,从这个字,即可看出蓝埜,也就是如今的葛村悠久历史。

解氏宗祠,位于葛村村中心,主体建筑均为歇山式,坐北朝南,占地面积达1813.56平方米,全部为砖木结构,庭院里为青石板铺路,主要殿堂屋内地面采用罗地砖平铺,建筑工艺极其考究。其正房有四进,由南向北,位置逐步升高,气势雄浑。它不仅是最值得葛村人骄傲的古典建筑,也是葛村解姓居民当年顶礼聚会的场所,现为市级文保单位。

7 西津渡古街

西津渡古街。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先生更是把西津渡誉为“中国古渡博物馆”。

这条著名的长江渡口,因其1300多年的人文内涵,漫长的历史积淀,形成了泱泱的古渡口文化,千百年来滋润并警示着一代代后人。

西津渡古街街位于江苏镇江博物馆旁,如果不是刻意前来,很可能就错过它了。这条始创于六朝时期的古街,走过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历经千年的兴衰交替,终于形成如今的规模。

西津渡,在三国时期被称为“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作“西津渡”。在历史上,西津渡是我国著名古渡之一,具有重要军港、客运渡口、义渡码头,水上救生和驿道咽喉等功能。它的形成发展与镇江的自然,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团素有密切关系。但沧海桑田,如令古渡早已不在,只剩下一条沾染上岁月气息的占街,安放那些与之有关的记忆。

西津渡倚山而建,沿街面行,上了些年岁的青石板路一直延伸到街道的尽头,从原是英国领事馆的镇江博物馆旁,拾数十级石阶而上,穿过一道雕花砖砌,写着“西津渡街”的拱门,在视线的左前方,便是积淀了千年历史的“西津古道”。拱门之外,有一些外观为中西风格相融合的建筑,门内却主要是中式阁楼、亭台、塔庙,中间夹着一条青石板铺就的蜿蜒小道,给人一种自然古朴的感觉。

自三国以来,这里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有“江南第一渡”之称,是当时镇江通往江北的唯一渡口,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又拥有众多古街没有的优势:坐断西南,扼守漕运,商贾云集,楼船竞渡。更有史料记载“江浙闽海物资,悉由此以达京师,使命客旅,络绎往来,日不暇接”。


9. 茅山红色革命基地

句容天王镇唐陵村梅花园收门票。句容天王镇唐陵村在大力发展苗木产业的同时,以全域旅游发展为契机,打造了梅花园、樱花园、海棠园等特色观光园,集立体生态、高端苗木种植、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观光乡村旅游景点渐显雏形。

唐陵村地处茅山红色革命老区和5A级茅山景区脚下,丘陵地貌,风景秀丽,因苗木产业远近闻名,面积13平方公里。


10. 茅山红色文化

鸿山十八景

鸿山自古就有著名的“鸿山十八景”。十八景除天然景色外,多数是泰伯与梁鸿的遗迹,民间传说甚多。

鸿山十八景的故事:

泰伯墓

泰伯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吴地志》与《南徐记》载:泰伯死后葬在离梅里(今梅村、原“句吴”都城)东北正九里之遥的铁山尾南麓,从此铁山更名为“古皇山”。墓系东汉永兴二年(154年)敕建,吴郡太守糜豹作有《泰伯墓碑记》载其事迹。

墓前的照池作月牙形,周围墙蜿蜒而上,面积约三亩左右,照池北面为石牌坊即垣墉门,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上镌楷书“至德墓道”四个大字,顶的正中立有“古皇山”篆体字的火焰牌, 边刻有龙云飞舞、日月普照的图案,气势磅礴。进垣墉门向上是泰伯享堂。

正门檐柱上是邑令齐彦槐写的楹联: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万古江南。五华门上去是明代建筑的“四棱碑”。里边有青石砌城,即是泰伯墓墩,高二米多,直径三米有余。1983年由江苏省、无锡县人民政府拨款修葺。

鸿隐堂

鸿隐堂,在鸿山南麓铁山岭下。原是东汉高土梁鸿的故宅。山门至后堂原有四进,堂上塑有梁鸿与孟光夫妻像。“鸿隐堂”三字的堂匾,是明代文徵明题写的。两边柱子上刻有北宋大诗人欧阳修对联: “隐德著句吴,千古溪山成胜地,名贤遗大汉,一室琴书乐性天。”鸿隐堂是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该堂年久失修,墙坍壁倒,梁鸿夫妇塑像在文革中被毁。1989年江苏省太湖风景区建设委员会,无锡县人民政府拨款修葺。

鸿泉井

鸿泉井在鸿山鸿隐堂前天井中。相传梁鸿夫妻隐居铁山后,带领乡民开垦荒地,后无水灌田。在当地老农建议下,梁鸿上山找泉。他在铁山岭半山找到一块湿地,随即挖掘,突然冒出清泉,灌溉了土地。种下禾苗获得丰收。唐高宗永徽元年将古皇山改名为鸿山时,此泉也命名为鸿泉。

明天启六年(1626年),高攀龙同徵士浦凌云偕弟仲汉和本邑名士吴桂森、华贞元等人避居鸿山,在此讲学。

读书处

读书处是梁鸿读书的地方,位于鸿山铁山岭下鸿隐堂后殿,又名香宝堂。

梁鸿夫妻隐居古皇山,住在铁山岭下草棚之中,白天与乡民一起下山垦荒,晚上同在草棚之内读书。

不久梁鸿在乡亲帮助下,在住处搭了座草房。后来,梁鸿积劳成疾,服药无效,命归道山。

梁鸿的学生皋成龙高中后,为长洲县令,来鸿山祭祀梁鸿。为了纪念师尊,把草房改建成二进石房。后进梁鸿读书处,题名为香宝堂。清乾嘉年间,堂内除正中供奉梁鸿在北邙山题写的《五噫歌》之外,左右还壁录(石刻)唐人梁肃写的《梁鸿传赞》和欧阳修著作的《迎神歌》。

涤砚池

涤砚池在鸿隐堂头山门外左边。此池用岩石驳成,池边短草丛中耸立各种不同姿态的奇峰异石,池中还养许多墨鱼。又因梁鸿在山巅上获得宝剑,常蹲池磨之,故又名剑池。

池边有一亭,亭中横卧着古琴石。有时孟光见丈夫心中不悦,即到亭中古琴石上去弹琴,为丈夫解闷。这时水声潺潺、琴声悠扬,池内墨鱼欢腾,池边的奇峰异石也在云雾中颠簸,犹如罗汉降临。

洗心轩

洗心轩在鸿山东岭下原茅君行祠内。此祠是西汉元帝时茅山的茅勇、茅固、茅衷三兄弟传道到此山建造的。祠中东有迎晖阁、西有拱秀轩。轩前梁孟池是梁鸿与孟光夫妻生前用水之池。池内清泉质淳可口,池上紫藤盘盖犹如凉棚,故民间又称凉棚池。后因南沙莫止诗改为洗心轩。

游客站立此处,可观赏东山秀丽美景。池内养着各色名贵金鱼。两边耳房供应当地的土特产。从此,洗心轩成了游客购物、纳凉品茗、观鱼、吟诗作对的胜地。

朱砂潭

朱砂潭位于鸿山东岭下,用岩石驳成的古老水潭。朱砂潭又称山阴潭。《铁山情响》载:“上有实赭石,下有山阴潭朱砂”。潭中有零石朱色而软,磨之少倾,略浮黄色。

相传每年初夏梁鸿到朱砂潭中采砂取水浸种,以防谷物病虫之害。当地民间因此流传道:“朱砂潭中朱砂红,立夏采集浸稻种,禾苗发育健又壮,既可防病又除虫。”

石滩

东山顶上有垛石滩,气势雄伟,如同飞云,故称飞云峰。峰下平旷可坐百人。以前有茂盛的梧桐和竹子,即是《梅里志》所载的 梧竹坡。坡中有块长方石,即 卧龙石,夏令游客常到此纳凉,卧石休息。

相传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避难鸿山,常在此卧石休息。一天刘伯温上山看见朱睡姿象“天子”两字,知是真命天子,随即上前朝见。有人就称此石为卧龙石。

实赭石

实赭石是鸿山镇山之宝。《梁高士祠堂记》:“山上有赭,山下产铁。”故鸿山原名铁山。山顶有块巨石,即实赭石。石上面有两个人印。相传是吕纯阳和铁拐李两人留下的痕迹。故乡人称之为仙人石。

后梁鸿上山得到吕纯阳遗下的宝剑。劈石试之,故实赭石又得名为试剑石。《泰伯梅里志》载:“山有巨石,断为两截,宛如剑痕。”此痕至今尚可供人观赏。

月影石

月影石,位于鸿山东山顶山咀上,靠近实赭石。这块巨石,是一只神虎修道之处。后虽离去,可石上留有虎迹,故民间称此石为老虎石。

虎迹中常有积水,夜间积水中有月影,所以又称月影石。月影石是块磨砺之石,在该石上磨砺的刀剑非常锋利。相传义侠要离将铸剑高手干将送给他的一柄未出口的青锋宝剑在此石上磨砺,出口时削铁如泥

白龙洞

白龙洞在鸿山铁山岭北边。原是鸟兽栖宿之处,故原名栖云洞。因吕纯阳和铁拐李到过此洞,故乡民称仙人洞。后梁鸿(伯鸾)隐居该山,常游此洞,又更名为鸾游洞。《邵文庄公宝鸿山吊古诗》曰:“登山山路转,北归鸾游洞。”相传很久以前,,鸿山山北山凹下,有个养媳妇上山砍柴时,误食野杨梅上的龙涎而受孕。

不久在此洞中产一条白龙。故该洞又称白龙洞。至今在洞口石上白龙洞三个篆体字隐约可见。

眼空台

眼空台是梁鸿为了便于耕耘,筑台观察气象留下的遗迹。鸿山高峰上有座青石筑成的四方形双层高台即是眼空台。底层东西向有出入门,门框上面有望天台三字的匾额,两门的门口左右有守门石狮一对。台内堂壁上有梁鸿生前的事迹碑刻。墙壁周边设有石凳,供游客休息。

台外南北向有石阶,高台四周建着石栏板,石栏板中按十二个生肖竖着十二根石柱。游客们登上高台,可观赏远近山水及田园风光。据《梅里志》载:“与放鹤台东西并峙”。

上天河

从望天台往西坡上花园山,山路崎岖,怪石成林,洼处一潭,即是天泉池,又名上天河。池边山花香气袭人,池水清澈,美如仙境。

相传刘伯温登花园山岭,见天泉池中池水清澈,就想到观音大士庵有尊白玉滴水观音是稀少的珍品,就要求当地乡绅把这尊观音移上山来,安装在这天泉池中。

上天河内这尊白玉滴水观音,在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倭寇侵袭泰伯墓时,同时被劫走,该河后成了废水潭。1999年,原鸿声镇人民政府在修扩建泰伯墓时,顺民心,按原貌修复了这池,并请著名石刻家雕刻了一尊青石滴水观音,2000年农历九月二十九日,照原方位安装在上天河中。

梁鸿墓

梁鸿墓是无锡市人民政府文物保护单位。位在花园山岭杨梅坞中,在义侠要离冢旁。墓为一土墩,墩高约三米,直径三米左右,墓前有梁鸿后裔梁燮永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春所立的墓碑一块。碑高1.6米,宽0.46米,厚0.2米。

碑正面镌刻正楷“汉高士梁伯鸾暨夫人孟夫人之墓”十四个大字。碑侧有“五噫仰清风,德邻恰近让皇墓;一抔留古迹,旧地重新高士冢”对联一副,碑阴刻着“近让皇墓”等字样。

1999年,原鸿声镇人民政府,在修扩建泰伯墓时同时修复梁鸿墓。

龙娘庙

龙娘即是腹中饥饿误食龙涎而受孕,后在栖云洞产下白龙而死的养媳妇。后人为了纪念她,在 凹北坡下造了一座小庙,前后两进,即是龙娘庙。庙中供奉着颈项盘着白龙的龙娘塑像。庙的周围有条环形河,河边畸形古松似眠于河上。

石壁

龙娘庙前山坡上,有丈余峭壁,即石壁也。《泰伯梅里志》载:“峭立丈余,上有平境,可容数十人,下临白龙母庙”。站在高处平境,足下遍地青松,可盼远近十二山峰,纵横的河流和遍地庄稼。它与东岭石幢对峙,中间山凹中一条山路,名石径。

石径顶端有座双角亭,又称半山亭,供翻山过路人和游客休息。石径与双角亭联在一起,形似一条卧龙,伏在山凹望着山北的龙娘庙,形似“白龙瞟蛟娘”。相传每年农历。五月十九日是白龙瞟姣娘之日。到时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山凹中出现一条白龙,对着龙娘庙频频点头。其实非白龙,是两边山峰中间出现的一条气带,风吹后频频摆动。

望虞亭

望虞是望“海虞”(今常熟)。所以鸿山有望虞亭,虞山有望鸿墩。该亭周围景色如画,故称画中亭。唐大诗人皮日休诗曰:“盘回曲浊数峰青,云护皇山一古亭,千里明月回首望,飞烟冲起海虞滨。”

放鹤台

放鹤台地处在鸿山之尾。《仿聂中田家苦》载:“江南原是荆蛮之地,生产落后于中原。遇到天灾颗粒无收,因此山民常常受饥挨饿。”相传离鸿山西三里之遥,有西仓大户蔡穉山粮堆积如山。其时,有个辞官返乡的杨文,见乡民苦不尽言,卖掉祖上田地房产救济百姓。

最后三次出首向西仓蔡穉山求借,可是蔡穉山借故推托不见,杨文气愤之下,筑台山尾放白鹤去西仓衔粮。

后人为了纪念这事,在放鹤台原处建造一亭,亭顶塑着白鹤,故又名白鹤亭。鸿山老伶云:“东山耕夫无米饭,西仓大户粮成山。救济难过塘界桥,杨文养鹤把粮衔。放鹤放在山尾巴,衔粮衔在乡山湾。”


Hash:ea0fd4112695baac902f4829f5f9984cf989f4d2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