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景点有哪些
临沣寨位于郏县堂街镇
处域东高西低,包括平、沙、山、岗、洼五种地形
整个村落被一种浅红色条石砌筑的寨墙紧紧围着
围长约1100米、高6米多的寨墙上有城垛800个
故当地人又称临沣寨叫
“红石寨”或“红石古寨”
由临沣寨通往村外的是东、西、南三个寨门
其中西寨门取名“临沣”
东寨门取名“溥滨”,意为此寨濒临沣溪、利溥两水
东、西寨门由木板镶铁皮制成
至今仍保存完好,其上“同治元年”四字清晰可辨
南寨门毁坏较重,只剩半个门洞
临沣寨为一洼地型古村落
周围千亩芦苇、百亩竹园
杨柳河、北汝河绕寨而过,终年绿水长流
临沣寨的洼地聚落、古寨墙、古寨河、明清时期古民居、宗祠、关帝庙融为一体
成为中原民居文化中一块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寨内现有159户人家,600多口人
其中朱姓人口占90%
寨内还有较为完整的清代四合院、三合院20多座
清代民居近400间
这些建筑既有中原农村特有的以砖、石为主体的高大深邃
也有南方以木格子门窗为装饰的小巧玲珑
一些古老的宅院用多层弧形石板作为门洞的拱顶
每层石板上都雕有图案,十分美观
雄伟的寨门,坚固的红石寨墙,古色古香的老宅,淳朴的寨内原住民,悠闲自得的现代生活。
古寨里的这一切,就象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1945年6月3日,不可一世的侵华日军松本支队,向古堡进攻了整整一天,同样没有攻下,最后放弃攻城,绕道去了鲁山。
1947年12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陈谢兵团付出100多人的伤亡代价,才攻入寨内,活捉地主武装头目、寨首朱清宽。《郏县志》记载:“黎明破城,朱洼解放”。
坚固厚重的寨墙,机关算尽的院落,让临沣寨走进了中国军事史,近当代几乎所有的中国军事地图上,都标识有临沣寨。
1957年,又发生了一件大事,让临沣寨的故事更加余音绕梁。
那一年,郏县拆除了100多座村寨,拆到临沣寨时,《郏县志》记录,“连降暴雨成灾,降水量达到720.6毫米”。
临沣寨地处洼地,洪水淹至寨墙数米而无碍,人们看到了一幕神奇景象:寨外洪水肆虐,寨内安然无恙,临沣寨成了汪洋中的一条“船”。
出于防汛的需要,县长发话:“寨墙不能拆。”
临沣寨得以幸存
三苏园文物景区,位于郏县城西27公里处的小峨嵋山东麓。背嵩阳,面汝水,山川秀丽,风景宜人。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辙与其父苏洵衣冠葬此,至今有近900年的历史。苏坟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景仰,留有许多珍贵的诗文碑刻。
三苏指苏轼、苏辙兄弟及其父亲苏洵三人。三苏坟背依嵩岳余脉莲花山,面对汝水旷川,黄帝钧天台在其前,左右两小岭逶迤而下,宛若峨眉,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坟院四周有墙垣,南垣正中开门,古朴典雅,门两边所蹲石狮森严威风。陵门内矗立一座高约两丈、宽丈余的石坊。左右坊柱上镌刻着苏轼狱中示子由的诗句:“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坊后是飨堂三间,飨堂后是祭坛,祭坛后是三苏坟冢,院内院外遍植柏树,郁郁葱葱,参天蔽日,有“苏坟柏树数不清”的说法。院内碑碣林立。坟院门外神道两侧排列着石人、石马、石羊等。坟院西南三百米处有广庆寺。寺内有三苏祠,供奉三苏塑像。寺祠坟前罗列历代官员修葺、祭祀碑刻。其中有清乾隆年间河南巡抚毕沅所立者,称“毕沅碑”。毕沅曾编纂《续资治通鉴》,精研金石之学,官至湖广总督,名 甚重。1996年,在广庆寺东高台地上新塑苏轼雕像一尊,基座用大理石砌成,巍峨飘逸。
郏县的景点有:三苏园景区,郏县文庙,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纪念馆,等。这每个景点都非常的出名,引来好多游人。
Hash:32edea08fc50ff14759c6fa954e412e95be3cc08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