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重新开张的市百一店,是上海人从小逛到大的商场。
七楼新开辟的“100弄文化空间”和“100里海派伴手礼体验店”,更是吸引了不少爷叔阿姨前来尬闹忙!
地址:南京东路830号
交通:地铁人民广场站
史话|福州路:海派文化第一街(上)
上海开埠时,福州路是黄浦滩旁东西向的土路,由于附近有教堂,称为“布道路”“教会路”。1865年命名“福州路”,俗称“四马路”。
《申江胜景图》中的福州路中段
租界最先繁荣的是广东路,福州路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历史上的福州路,具有丰富的中国传统,也曾创造出许多近代生活方式。可以说,这里是 “海派”文化的主要发祥地。
清末福州路已成为一条富有海派文化特色的繁华商业街
南京路在北面崛起后,福州路因其深厚的人文底蕴,成为文化人喜欢的消费场所。许多中小商家,如书肆、报馆、书局、笔墨纸庄、书画笺扇庄、饭店、书场、茶馆、妓院等在福州路及其周边雨后春笋般出现。
清末福州路街景
19世纪末,清王朝政治腐败,风雨飘摇,这里却依然歌舞喧嚣,声色犬马,妓女、戏子、官员、商人和知识分子交杂在一起吃喝玩乐。
当然,也有人在这种松弛放荡的气氛里做着中规中矩的正经事:编书、出版、演讲、办学会、搞洋务、做生意。因此福州路既有“文化街”的美誉。
民国初期福州路街景
福州路附近交通方便,信息灵通,闹中取静,房地租价适中,很适合办文化事业。这里是知识分子的云集之地,书店、书局、报馆成为他们联系的纽带。这一带集中了中国最主要的书局,有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局、中国图书杂志公司、光明书局、大东书局等。
20世纪30年代,福州路上书局、报馆栉比
1946年版的《上海指南》列31家书店,其中有14家坐落在福州路,另有11家位于与福州路交汇的河南路、望平街(今山东中路)一带。20世纪20年代是上海中文报纸鼎盛时期,当时中国最有影响的报纸也在这里出版,仅日报就有《申报》《新闻报》《时报》《时事新报》《民国日报》《新申报》《商报》等13家。
福州路、河南路口的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上海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中资出版社,出版了众多优秀教科书和学术著作,在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独步一时。与商务印书馆并驾齐驱的是中华书局。它们保持清末以来“中体西用”“东西合璧”的传统,立足于上海社会,以稳健、扎实的编辑方针为中国的近代文化作出贡献。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的世界书局,大量编辑出版中小学教科书,还出版了《日军侵略满蒙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各国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等书籍,号召共赴国难、抗日御侮。
此外,还有许多知识分子集资自办的同人出版社,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思想。如开明书店,以出版教科书和学术书出名;亚东书局,利用同乡关系,由新文化运动领袖陈独秀、胡适编辑《守常文集》《吴虞文录》《独秀文存》《胡适文存》等著作,在五四新青年中广泛流行。
20世纪30年代福州路(河南路西望)
20世纪30年代福州路(福建路东望)
文化用品在福州路上相当有市场,不仅门类齐全,而且有不少老字号品牌。受战乱影响,南市的一些文化用品店铺纷纷迁移至福州路附近,其中久负盛名的笔墨庄曹素功、胡开文,老周虎臣、周兆昌等深受文人墨客青睐。
福州路上还有中国最早的科学仪器馆,内设制作所,修理和制作理化仪器、标本、模型,为全国各地学校提供实验和教学器具。
丹桂第一台海报
梅兰芳在天蟾舞台演出《抗金兵》
福州路是“南派”(“海派”)京剧的发源地。丹桂戏园在福州路开设“新丹桂”,号称“丹桂第一台”。印度诗人泰戈尔访问上海,曾慕名前往丹桂第一台欣赏京剧。“远东第一大剧场”天蟾舞台开张后,京剧名伶趋之若鹜,福州路上琴弦鼓板之声连绵不绝,南派京剧艺术全面抗衡北派京剧,奠定了福州路在全国京剧界的地位。
福州路的平民娱乐更为生动多样,上海人欣赏水平大大提高,并刺激了徽、昆、申、越剧的迅速发展。当时人们公认为,“沪上梨园甲天下”,福州路堪称中国的戏剧中心。
20世纪30年代杏花楼
西餐馆和广东宵夜馆的兴起使福州路形成了鲜明的餐饮特色。西餐馆,当时中国人称为“番菜馆”,有大西洋、海香春、一家春等。广东人在福州路还开设了许多宵夜馆,如杏花楼、燕庆楼、燕华楼等,以“快餐式”的经营方式和低廉的价格招徕食客,深受欢迎。
原来设在广东路的不少徽帮、苏帮、本帮、扬帮餐馆迁至福州路开新楼,于是福州路有了新九华楼、新申楼、聚和馆、聚元楼等“饕餮名楼”。
20世纪40年代会乐里
旧时福州路,还是上海最大的红灯区。上海的娼妓业大多数分布在福州路西段及周边。闻名遐迩的“会乐里”聚集着100多家妓院,500余名妓女。娼妓业从会乐里辐射到附近的汕头路、云南路、小花园等地。相对而言,这里一部分妓女档次较高,才貌技艺俱佳,俗称“长三”。
1917年底,新世界游乐场举办了一场别出心裁的“花国大总统”选举,有人认为是上海第一次选美比赛。青楼女子竞相角逐,夺得“大总统”“副总统”“总理”头衔的名妓都出自于福州路附近。红灯区的主顾不乏达官贵人和投机商人,也有中小职员、劳工和外地游客。上海沦陷后,日伪军官兵也是这里的常客。
(栏目合作:区档案馆编辑:周姗)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北海老街:中西合璧一条街,老北海经济文化中心,游客络绎不绝!
提到北海,脑海里浮现的就是涠洲岛和北海银滩,在北海除了岛屿海滨风光之外,在北海珠海路有个老街也值得一逛,这是一条有近二百年历史的老街,北海老街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大概1821年,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的商业老街。临街两边墙面的窗顶多为卷拱结构,卷拱外沿及窗柱顶端都有雕饰线,线条流畅、工艺精美。
这些建筑临街的骑楼部分,既是道路向两侧的扩展又是铺面向外部的延伸,人们行走在骑楼下,既可遮风挡雨又可躲避烈日;骑楼的方形柱子粗重厚大,颇有古罗马建筑的风格。
北海老街一般指珠海路,老街形成于1927年前后,但它的起源却要追溯到19世纪初。自那时起,一批西洋建筑陆续在北海建成,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文化融合,最终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骑楼老街。这些骑楼并不是西洋建筑的简单翻版,从深层文化根源来看,它体内流动着的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血液,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一个美丽的结晶。
这条1.44公里长的老街两旁,分布着英法德等国领事馆旧址、德国森宝洋行旧址和天主教堂女修院旧址等许多中西合璧的骑楼式建筑,见证了北海曾经的繁华。如今的老街已被开发成一条特色的商业街,出售各种商品,你也可以在这里吃到比如香辣花螺、虾饼、猪脚粉等各种当地美食。漫步在老街,你还可感受不一样的市井风情:躺椅上摇着蒲扇哼着曲儿的老人、聚在一起吃饭、聊天、打牌的居民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摄影爱好者镜头中的主题。
老街的入口处竖有一门楼式牌坊,门额上镶嵌着一块石匾,上面写着“升平街”三个楷书大字。老街上的建筑大多为二至三层,墙壁基本都由灰、黄、黑三种色调构成。每一栋楼的正中,都刻有自家的印记,如“陈荣和”、“潘德祥”之类;街上亦有天主教堂、药堂、酒肆、茶坊等。你可以从一个个斑驳残缺的老字号招牌或刻印于骑楼之上那逐渐褪色的字迹中,寻找老街昔日辉煌的痕迹。也可以从沿街的商铺、咖啡厅、小吃店中感受这里如今的热闹。
街道骑楼林立,楼下是极接地气的各种传统小店,特色小吃、疍家服饰、南珠首饰、越南美食……,处处充满市井生活的人情味。街上的行人人手一块老街著名的虾饼,路过的青铜雕塑是无声的历史书,讲述北海的岁月往事,大到历史转折,小到市民风俗,都能在青铜雕塑和街巷小景中翻开一段记忆,让你回到19世纪末的北海市中心,是一个能让人充满想象与回味的地方。
老街内继承海港文化风气,除了有丰富的本地特色小吃外,还有海内外尤其是东南亚的特色饮食。街上最经典的本地小吃,莫过于北海的虾饼,街上人手一块,是来北海绝不可错过的美味。
老街中有很多仅70厘米宽的小巷,两个人相向而行的话就会擦胸而过,古时北海民众有着一男一女在巷子里相遇的时候,男的会面向墙壁礼让女方先过的习惯,所以又名“君子巷”。
北海老街的骑楼是中国岭南直线最长,保存最为完好的骑楼建筑之一,被誉为北海近现代建筑年鉴。骑楼为民国时期广府商人所建,深受岭南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又自成一派,相比粤式骑楼更为简洁,充满了北海本土特色风格。
每栋骑楼顶部都有不同风格式样的女儿墙,上面的装饰和浮雕多数都是中西方相结合而成。因为以前大户人家的女儿是不能随便出门的,俗称“大家闺秀”足不出户,但女孩们禁不住外面世界的诱惑,经常偷偷的爬到那堵矮墙后面偷看,久而久之,大家便把这堵矮墙称为“女儿墙”。
党的诞生地丨福州路:海派文化第一街(下)
1951年11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在全市范围内取缔了妓院。会乐里十余家妓院中,53名妓女经过收容改造,治愈了疾病,学会了生产技能,从此走上了新的生活道路,大多数人还建立了家庭。
20世纪50年代福州路西段
同年,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在福州路390号落户,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开明书店等组建为中国图书发行公司。以后经多次拆并,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迁往北京,一部分书店进行了改制,大东书局成了美术书店,世界书局改为国际书店,后更名“外文书店”。1956年10月,上海旧书店在福州路开门营业,后来在南京西路、淮海中路、四川北路开设门市部,形成旧书收购销售网络。
20世纪50年代初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福州路门市部
福州路上的仪器文具、娱乐、餐饮业经撤、并、迁、转,新建一批名特文化用品商店,其余酒家、菜场、剧场、旅馆、日用百货依然繁荣,满足了人民的生活需要。福州路、湖北路口的青少年无线电商店供应廉价的电子器材,中小学生纷纷来此淘半导体三极管、电容、电阻、漆包线,组装小马达、收音机等,每逢星期天都排起长队。
20世纪70年代上海书店,以经营旧书为主
“文化大革命”中,福州路文化市场一片萧条。然而“文革”初期,大字报、标语铺天盖地,传单满天飞,笔、墨、纸供不应求,销路异常好。因避讳“旧”字,上海旧书店改名为“上海书店”。在“抄家风”刮过后,上海书店从堆积如山的抄家物资里整理出许多珍品,其中不乏善本古书、碑帖、名人书画等,为国家抢救了不少有稀有珍贵文物。1971年以后,一部分文史哲和科技书籍得到解禁。上海书店挖掘各书店和出版社库存,在门市部出售一批文革前的书籍,如《林海雪原》《艳阳天》《唐诗三百首》《新华字典》等。对众多读者而言,如大旱遇甘露,每天不少人拥簇在上海书店门口等开门。这在“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年代,不啻为一个奇观。
20世纪90年代后期福州路东望
改革开放以来,知识重新得到尊重,人们的求知欲望空前高涨。80年代,全国开展“振兴中华读书活动”,掀起了一股学习外语的热潮。福州路、山东路口美术书店塔楼里供应内部发行的外语学习资料和参考书,受到青少年的热烈欢迎。
黄浦区少年宫
90年代,“改造福州路”成为黄浦区政府实施文化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并被列入重点改造建设项目。1994年7月,福州路改造正式启动。当时福州路及其两侧有街坊15块地,共124家单位,其中区属63家,市属46家,个体商户15家。工程规模大,任务艰巨。区政府先后出台了《福州路文化街规划》《福州路文化街规划实施启动方案》:以现代文化为主,形成一些以商品门类横向排列组合为结构的专业书店,采取大中小综合型与专业型相结合的方针,分段实施,不断完善,形成新格局,重振文化街古朴之风。
1994年,天蟾舞台设立了以京剧演出为中心的逸夫舞台,这是全国演出剧目和场次最多、设施最先进最完整的京剧舞台。京剧名家梅葆玖、尚长荣、于魁智、李胜素、张火丁等曾来此登台嫌献艺。此后,功能齐全的区图书馆和区档案馆先后迁至福州路,成为黄浦区文化传播基地和档案史料保存中心。区少年宫发挥其艺术教育的功效,开设30余个活动和教育场所,对少年儿童进行艺术熏陶、技能培训,参加文化娱乐等各类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被誉为儿童“艺术的摇篮,欢乐的天地”。
逸夫舞台
1998年12月,福州路矗立起一幢国际一流的图书经营场所——上海书城。书城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开辟六个商业楼层,经营全国800多家出版社的各类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品种达十余万种,成为远东最大的书刊发行中心。
2000年泰国公主诗琳通参观上海书城
90年代,石库门里弄会乐里已经陈旧破败,终于被拆除。进入新世纪以后,在原址建造起时尚前卫的来福士广场,成为集购物、餐饮、办公、休闲为一体的大型人文空间。一些年轻的追星族时常在来福士广场周边为自己的偶像举行拉票造势活动,使福州路平添了青春的旋律。
来福士广场
在福州路、浙江中路开设了中福古玩城,设200余个铺位,经营古今珍玩、瓷器杂件、奇石、木刻、书画、古典家具以及欧美古玩等,是海内外收藏家热衷的觅宝去处。
中福古玩城
改造福州路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国际大都市日益繁荣的文化活动以及人们日趋增长的文化需求还有差距。根据“东段商旅文化,中段经典文化,西段时尚文化”的功能定位和布局,未来的福州路的文化氛围会更浓郁,海派底蕴将更深厚,上海人正期待着……
(栏目合作:区档案局编辑:黄骞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