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五中校史馆

太原五中校史馆

太原五中校史馆位于迎泽区青年路太原五中勤勉楼内。太原五中的前身是1906年在清贡院旧址上创办的山西公立中学堂,1912年更名为山西省立模范中学堂,1913年更名为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校,1935年更名为山西省立太原中学校,1953年更名为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校。太原五中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早期共产党人高君宇及王振翼、贺昌、王瀛、张友清、张叔平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真,都曾在该校就读;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一个党小组、第一个党支部,都在该校诞生。社会主义青年团太原地方执行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临时省委机关、中国共产党太原市南部委员会,也在该校创建。开国少将谷景生、社会科学家杜任之和范若愚、艺术家董寿平等也从该校起步。2006年,太原五中校庆100周年之际,在勤勉楼内建成太原五中校史馆,馆内塑有彭真、贺昌、高君宇的半身铜像。

​我们在这里等你!——欢迎报考太原市第五十五中学校高中部

太原市第五十五中学校,又名“太原市双良中学”,位于太原市大同路142号,原名太钢五中,成立于1983年,是太原市示范高中。30余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教学生求实,育学生创新。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示范)家长学校”、“山西省文明学校”、“太原市高中试教先进学校”、“高中教学质量优胜学校”、“德育先进学校”、“园林化学校”等称号。2016年高考370名报考学生中,达到高考二本线以上187人,其中达一本线的91人,达二本线的96人。34年来共培养大学生2500多人,为清华、北大、复旦、南开等名校输送优秀学生200余人,显著的办学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我们在这里等你!!

30余年的艰苦奋斗,五十五中一步一个新台阶,赢得了广大家长与社会的广泛认可与好评。

这里,有厚重积淀、创新精神!

五十五中是在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治理和改善环境“全球 500 佳”奖章获得者李双良同志搬走太钢渣山后平整出来的土地上建起的一所年轻学校。李双良同志是我们的名誉校长,“双良精神”是我们独有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厚重精神积淀的基础。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传统和创新得到有机结合:教师善于克服工作中的重重困难,学生善于战胜学习中的重重堡垒,教与学不断进步,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师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活动,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得到加强。

这里,有耆宿新秀、名师荟萃!

名师者,德行高尚、业务精良教师之谓也。环视吾校,可称名师者众矣:下迄弱冠,上至知命,三尺讲台默默耕耘不计名利者比比皆是,荣誉与我何加焉?纵以荣誉论英雄,高中部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杨斌、黄登昌、郑晋琴、范晓泓、刘爱梅、张彩凤、李莎、李敏、寇雪娟等凡四十余人,任新高一教师者近半;绵绵万里书山路,雏凤不弱老凤声,郭莉、曹淑芳、梁义堃、时金金、李丽萍、王伟凤、和晓颖、李颖琳、赵苗苗等新秀辈出,后浪直赶前浪涌。做学生良师益友,育社会有用栋梁!你来,他们在这里等你!

部分高中名师

朝气蓬勃的新进免费师范生队伍

这里,有优美环境,绿树成荫

学校占地面积61596㎡,建筑面积16477㎡,绿化面积15000余㎡。到目前为止,学校拥有功能齐全的教学楼、办公实验楼、后勤服务楼,有达国家I类标准理、化、生实验室11个,先进的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微机室、语音实验室,装备一流的校园网和多媒体教学系统,铺设人造草坪的标准化运动场和能容纳300多人的多功能报告厅、可容纳600名师生住宿和餐饮综合楼,是“太原市园林化学校”。

这里,有宽严相济,五彩缤纷!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走素质教育的道路,在抓管理、上质量、办特色、创名校上下功夫,坚持实施“严、细、实”的动态目标管理,宽严相济,校园生活充实有序而又丰富多彩,努力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太原五中创校110年,听王校长给你讲教育的故事

太原五中创校110年,俊采星驰,声名远播,爰为山西基础教育翘楚和旌旗,剖解、研习者不计其数。

王一瑛2002年起履职第30任校长,迄今10余年,所历既多,感触尤深。她认为“心之所向,教育之道自在”。

数千日夜,她恪尽职守、竭尽所能外,还勾连人物、事件,点滴记录学校变化。

壹 走的时候,请给我穿上校服

曾经不止一次,学生跟我说,走出五中后,记忆中最难忘的印象就是校服,“穿着它走在大学校园里,觉得整个人非常协调”。在五中,流传着许多与校服有关的故事,其中一则悲怆而动人。

2003年,高220班一名叫杨至的男孩得了白血病。医院竭力挽救,家里悉心呵护,学校勉力襄助,还是没能挽救其生命,抗争半年后,那个英俊的男孩走了。离世前,杨至交代妈妈:“如果我还清醒,就带着我回五中看看,如果不在了,就把校服给我穿上,在另外一个世界,我还要做五中的学生。”听到这里,我忍不住流泪了,对孩子的妈妈说:“孩子把病魔带走了,却把健康快乐留给五中的学生。有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永远为他感到骄傲!”

贰 五中才是适合我成长的土壤

有句话叫做“待遇留人,感情留心”,这说明相比物质待遇,情感、精神层面的激励因素更为持久和强大。

五中有位老师,她原本是大同市的一位优秀教师,在当地待遇和社会地位都很高。当初因为孩子考上了五中的高中,她也进了五中当代课教师。当她孩子从五中毕业后,她万般无奈地告诉我,因为她爱人一直在大同工作,两地分居毕竟不方便,所以还是想回大同教书。我们非常尊重她的要求,带着祝福送她离开。没想到过了一年,她又给我打电话,说非常留恋五中宽松大气的氛围。她说:“王校长,没来五中之前觉得大同的哪个学校都不错,在五中工作过再回去,才发现,五中才是真正适合我成长的土壤。”我说:“那你就回来吧,五中的门一直为你敞开着。”重回五中之后,她的积极性越发强了,现在是学校的业务骨干,工作得非常开心。

叁 最快乐的临时工

我们有一位打扫卫生的阿姨,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都亲切地叫她“贝贝妈”。不过,你可能想不到,她是一位临时工,也许是最快乐的临时工。

那是13年前的一天,一位农村妇女带着一位15岁男孩来到我办公室。她来自吕梁兴县农村老家,孩子成绩非常好,希望能来五中读书。这是一位没有任何背景、关系的农村妇女,但我们没有拒之门外,安排学校教学经验最丰富的老师面试贝贝。孩子没有让大家失望,顺利进入了学校。后来了解到,贝贝的父亲出车祸去世了,家里经济非常困难,全靠贝贝妈做一些临时工作和亲戚的帮助支持贝贝的学业。我们让她在五中做起了清洁工,这样既可以赚钱,又方便照顾孩子,并且免去了高中3年的学费。后来,贝贝考上了南京大学,上学期间,经济负担又加重了。贝贝妈过来找我,请我帮她多安排几份工作,赚更多钱支撑贝贝念完大学。我们又帮她安排了在食堂帮灶的工作。现在,十几年过去了,贝贝早已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但是对贝贝妈来说,她已经离不开了。她曾经对我说:“五中就是我的家,我愿意一辈子待在五中。”

肆 仪式中有激情 活动中有创造

曾几何时,我们学校的仪式也不太受欢迎。比如,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原本是为了对同学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果却总能听到学生队伍中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入团宣誓也是一种仪式,可又有多少学生真心诚意对待?卫生评比也是一种仪式,可以前却让大家怨声载道。

后来,我们逐渐改变了做法和观念,将仪式和师生的感情点、创造力契合起来,充分挖掘其中有价值、意义的部分,真正起到了教育作用。比如运动会,我们将入场仪式的自主权完全交给了学生,怎么折腾,怎么表现,全由他们说了算。结果,学生投入了极大热情,各种充满创意的举动都出来了:有跳着“江南style”舞蹈出场的,有带着神秘面具出场的,有把老师扛在肩膀上出场的,有扭着呼啦圈出场的……每一个出场我们都报以赞赏的掌声,并以平静、温和的态度对待。就像一位学生讲的:“学校会给我们一个广阔的平台,让我们在这个平台上演绎自己。”

后来,我们在越来越多的仪式活动中强调、突出学生的主动性,比如升旗仪式,不再是校领导讲话,而是让学生自己讲;比如开学典礼,同样重点让学生自己出场演讲。同样一句话,校领导讲、老师讲,学生如耳边风,让学生代表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讲,学生马上就能听进去。有一个叫梁书嘉的学生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中,用纯正、流利的英语脱稿演讲,学生一下子就轰动了,羡慕得不得了。后来,他们那个班学英语的积极性非常高。

伍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五中的理念是“为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这对传统意义上的优秀生而言,相对容易做到,而对学困生来说,则要难得多。但我们不漠视任何一个学生,更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有一年,一位高二年级女生偷了同学500元钱,并且当晚夜不归宿,住在社会上无业的男青年家中,平时还留长发、化浓妆、穿高跟鞋。老师们非常生气,说给学校丢脸,建议开除。我却想:开除她自然保全了五中百年名校的名声,然而,同时也意味着学校、老师抛弃、否定了她,也许她今后一辈子都要生活在阴影之下。

我专门进行了家访,了解到其生存环境之差和家庭条件之劣,明白了其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原因。为此,学校低调处理,班主任还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改变计划。由于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学习上,并且受到老师的关注和管理,这位女生变得充实起来,也慢慢树立了信心,后来考上了一所很好的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知名的外企工作。她给我写信:“我记得王校长您曾经用美国黑人著名主持奥普拉·温弗瑞的故事来激励我,她和我一样有一个黯淡不堪的童年,然而最终却凭借自己的勇气和信念,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努力实现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

陆 总有颗“大家闺秀”般高贵的心

做教育的人,首先要在内心深处自己看得起自己,要有一颗“大家闺秀”般高贵的心,捍卫自己心灵的一片净土。

一位高三学生,其父丧身车祸,母亲下岗待业,导致成绩一路下滑。老师不断做思想工作,鼓励他勇敢面对现实;学校免除了他的学费,尽可能给予物质上的援助;后勤部门安排其到食堂就餐,并制订了营养加强计划。孩子没辜负大家的关照,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大学。一位即将退休的英语老师,得了多种职业病,还留恋三尺讲台,总是戴着颈椎套上课。她还悄悄向班主任提出,如果有家庭困难的学生,她愿意用自己的积蓄资助完成高中学业。另有一位当了20多年班主任的英语老师,班上有一位先天性兔唇学生,说话含混不清,经常遭人嘲笑。他想尽办法纠正和避免,使那位学生获得了尊严和自信。

这样的老师,学校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比比而皆是。虽然从来没有人计算过,这些投入的情感、细微的举动,究竟多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可以给自己加多少奖金。唯一可靠的解释,就是我们因孩子的痛苦而痛苦,因孩子的快乐而快乐。这只是我们作为一个人的情感,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本性,正是这种本性,呵护了希望,使教育不至于彻底沦为考试工具。当我们将自己的工作和这样的意义建立了连接,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

柒 做班主任是一项大荣誉

在很多学校,班主任都是让那些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去当,还美其名曰“锻炼”。然而在五中,让谁当却是非常慎重的决定,有资格做班主任的都是教龄5年以上的老师,在此之前,所有老师都要学习如何当班主任。

学校一位资深班主任说:“没有体验过做班主任的老师,他的职业生涯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不完整的。因为他只是体验了教书,而在育人这一方面却可能是缺失的。”在他们眼里,当班主任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更丰富的体验,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获得圆满的修行,因而与孩子打交道是乐趣、是享受,而不再是负担。我认为这才是做班主任的最高境界。

如果你问五中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做班主任成就来自哪里?他们多半不会给你讲道理,而是打开手机,给你读一段教师节那天学生发来的祝福短信,或者讲一个曾经发生在自己班里学生的故事。那种洋溢在脸上的幸福和满足感,已经说出了答案。作为一名班主任最大的成就,就是能亲自陪伴学生一起成长,一路为他们呐喊助威,能亲眼看到学生走向成功。当然,如果在多年以后,依然有很多学生能记得你,给你带来祝福,告诉你他的成功离不开你当年的教育,那种欣喜感就无以复加了。

捌 收获缓慢而优雅的人生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赵仪同学是2010年山西省高考文科状元。2013年年初,她给高中的母校太原五中写来一封饱含感情的信:“我时常觉得,很多时候带来一个机会,不是那些可以写在纸上量化的东西,不是竞赛一等奖就比二等奖好,绩点3.7就比3.6优秀,而是那些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速成的东西,比如气质,比如修养。仍然记得一位优秀的校友分析身边很多人的失败原因,无非就是一句淡淡的‘书读少了’。在五中的三年,非常感激她那种沉淀下来的淡定和处变不惊,那种站在高处的从容和修养。”

2007届从五中毕业的武文源对此也感同身受,他在一封写给学弟学妹的信中说:“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在五中的六年,正是从这样的教育中我们收获了缓慢而优雅的人生。”

他们说得多好啊!我经常打这样一个比方: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赛。学校要教会孩子们的,是能赢在终点的能力。而这也是五中2006年起提出“为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的思考原点。我们的着眼点既不是过去的辉煌,也不是现在,而是学生的未来。

玖 “场”外的东西会贬值

现在很多名校都最终毁掉了,五中为什么百年基业常青?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我们给予学生的价值,不是传授一些知识、考一所好大学就完事,而是管一辈子的受益无穷的东西。

五中校友、省委政策研究室的王利波10年前用饱含感情的笔触写道:“多少年来,五中营造了一个‘场’,一旦进入,场外的东西就会贬值。这个‘场’有多种理解,有的人说是真善美,有的人说是仁义礼智信,还有的说是德赛两先生,总之都是人类最美好的精神财富。大家都精心呵护着这个精神家园,并且在其中不断地分析、判别、梳理,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坐标。这就是我们的‘根’,数年不变,十数年不变,数十年也不会变。”

我曾经与他探讨学校的传统问题,他精辟地将五中的三个传统总结为“道统、师统、学统”。“道统提升了我们的人生境界。概而言之,五中的道统是理想主义、精英意识和平民心态的结合。这一点,在历任校长身上有,在许多老师身上有,在很多学生身上有,且届届相传。”“师统使我们理解了爱和宽容。很多人念叨起老师,都充满了感恩和尊敬。他们除了知识,还给了我们很多比知识更宝贵的东西。许多人在五中,真正明白了‘恩师’‘教育家’这些词汇的真切含义。”“学统使我们自强不息。在五中就要争第一,至少在某一方面争第一……五中的学统,不是体现在培养出多少名牌大学学生,出过多少状元,而是学生中普及了科学精神,培养了自强不息的原动力。”

教育最基本的起点应该是培养内心真正强大的人:“站起来是一座山”,内心始终坚定而自信;“坐下来是一本书”,有丰富的涵养,能让人一直解读下去而不觉得乏味;“躺下去是一条路”,能帮助到他人,为人们指引方向。

太原市第五中学新校区进展神速!最新实景图曝光!

太原人都在看

太原市第五中学校,简称“太原五中”,创办于清末光绪三十二年(1906),是山西省城太原创办的第一所官办中学,从最初的“山西公立中学堂”、“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校”,到现在的“太原市第五中学校”,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是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

该校自创办以来,人才辈出,共产党人高君宇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真等,都曾在这里就读,著名的社会科学家范若愚;著名的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任之恭;著名的历史学家梁园东、许予甲;国家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校长郭桂蓉;《人民日报》副总编张虎生;被称为“近年来中国乐坛上最活跃、最有成就的青年指挥家”曹丁……都是从这里起步。

2013年,太原五中选址于龙城南街以南、唐槐路以西建设新校区;

2014年5月,太原五中新校选址龙城大街勘察招标;

2014年10月, 五中新校区花落龙城南街规划正式出炉;

2015年12月,五中新校区开始动工。校园由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文体活动区四大功能区组成,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图书楼、体育馆、游泳馆、拥有400米跑道的标准操场,以及学生公寓楼、食堂等多个建筑。项目总投资约26000万元。

校园建成后将成为既有文化底蕴,又有现代气息,节能、环保、科技型品质中学。如今新五中建到什么程度了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从工程进度上来看,学校主体已建成,离投入使用应该不远了!届时,太原五中高中部将全部搬迁至此。新校区占地面积210余亩,计划至少容纳60个教学班、3000名学生。总建筑面积约为83861.41㎡。五中新校区为一所72班制完全中学,其中包括初中12规制36 个班,高中12规制36个班,还将另设24班国际部。除了百年名校“太原五中”,中国知网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项目也落户龙城大 街五中新校区旁开建。建成后将为太原首个数字图书馆,同时龙城大街片区将成为城市文化活动信息的重要集散地之一。

来源:太原新浪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