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陵

慈禧陵

定东陵是咸丰皇帝的孝贞显皇后和孝钦显皇后的陵寝,一在普祥峪,一在菩陀峪,两陵并排,表面看来规模、形制完全相同。与帝陵相比较,后陵没有大碑楼和石像生,建筑布局相仿,然规模较小。

两座陵寝在所有皇后陵中均属上乘,但慈禧还不满足。东太后慈安驾崩后,西太后大权独揽。她于1895年下令拆除三大殿重建,并严令原材料不得有丝毫迁就。重修工程持续了13年。重修后的慈禧陵墓是清代皇陵中最豪华的一座陵寝。

慈禧陵三殿的梁枋都用名贵的黄花梨木制成。这是木料中之上品,木质坚硬,纹理细密。

隆恩殿和东、西配殿内金龙和玺彩画,在原木上直接沥粉贴金。三殿内外彩画共有2400多条金龙,分为行龙、卧龙、升龙、降龙、千姿百态,光彩夺目。我们知道,代表皇权最高威严的紫禁城金銮殿(太和殿)内只有六根贴金明柱,而慈禧陵三大殿64根柱上都缠绕一条斗立体铜鎏金的盘龙,龙首向下,龙尾向上,在龙须上设弹簧,随着空气流动,龙须自行摆动,美妙无比!三殿墙壁也不同于其它后陵,内壁雕刻成五蝠捧寿,四角盘肠,万字不到头图书馆案,全部筛扫红、黄金。整座殿堂金壁辉煌,其精美,豪华令人膛目,据档案记载,令三殿用叶子金就达4592两1钱4分3豪。

慈禧陵墓的石雕图书馆案堪称一绝。隆恩殿围以汉白玉石栏,在所有栏板上用浮雕技法刻成凤在前“飞”,龙在后“追”的图案。76根望柱的雕刻打破了一龙一凤相间排列的传统格局,而是在柱头上全部雕刻翔凤,而龙则雕在柱身上,里、外两侧各一条,形成了“一凤压两龙”的图案,这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殿前的龙凤丹陛石更是石雕中之珍品,丹陛石的图案布局打破了龙凤并排的格局,而是凤在上龙在下的图案,在雕刻手法上采用高浮雕加透雕的工艺、凤足、凤冠、龙须、龙爪等10处透雕,增强了图书馆案的立体感。总之,丹陛石图案新颖,风格独具,凤舞龙飞,栩栩如生,可谓石雕中的珍品。

慈禧陵墓地宫,由五券二门组成,金券正中汉白玉棺床上安放着慈禧太后的棺椁,棺椁分两层,里为棺,外称椁,均由名贵的金丝楠木制成。

慈禧陵的地上、地下建筑,尤其是那众多的石雕,把慈禧太后实际统治中国48年,控制两个皇帝(同治、光绪)的一生政治经历和飞扬跋扈的本性暴露得淋漓尽致。

慈禧把自己的陵寝建得富丽堂皇,她的葬礼竭尽奢华,她企盼到了阴间能继续过骄奢淫逸的帝王生活。然而,她万万没有想到,在她死后仅仅20年的1928年,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东陵盗案”。慈禧陵还有乾隆的裕陵,被军阀孙殿英的士兵掘开。在地宫中,棺椁内和慈禧身上的世所罕见、价值连城的珍宝被洗劫一空。她的遗体被扔出棺外,惨遭不忍睹。现在棺椁内保存的是慈禧太后的一具干尸。

孙殿英不光盗了慈禧的墓,还说:我发掘满清陵墓,有三个重大好处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主要是满族人,他们创造了很多丰功伟绩,单就领土面积这方面就直逼元朝,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当然,在封建社会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室也因此拥有着巨大的财富,这些财富是现在前100名亿万富翁所远不能及的。而且,因为中国人有厚葬的习俗,清朝的皇室贵族也不例外,死后,他们把很多宝藏都带到了自己的坟墓之中,希望死后的灵魂可以继续享用这一切。

但是,这些死去的贵族可能没有想到:清朝灭亡后,自己的墓葬也将再无保护者。清朝被推翻后,中华大地上进入到了一个军阀混战的混乱时刻,全国没有一个有权威的核心政权。因此,很多大小军阀们,都仗着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做了很多不法的事情。

自此,清朝皇室贵族的陵墓也进入到了一些军阀的视线之中。毕竟,打仗打的都是钱,皇家陵墓里的宝藏,可以解决他们的军费,当时中国经济也不发达,专门靠搜刮老百姓也搜不了几个钱,又费时费力。那些埋在地下的宝藏,只要挖出来就可以变为财富,效率不知道高了多少。

于是,一个名叫孙殿英的军阀,就开始筹划着盗取清东陵财宝的行动。

其实,清朝皇家陵墓的修建是非常考究的,当然,也设计了很多机关来防止盗墓贼的光顾,一般的盗贼更本不可能顺利的进入墓道。但是,当时的设计师者也许没有预料到,后世之人竟然能够发明出威力巨大的炸药。所以,任凭多么坚固的墓室机关,一旦遇到炸药,也是门洞大开,根本无法阻止不法之徒的偷盗行为,孙殿英作为军阀什么样的炸药都有。

可以说,清朝皇陵能够防止冷兵器时代的盗墓行为,也能防止一般老百姓的盗墓行为,但是,他绝对无法阻止有预谋且有炸药的军队盗墓行动。

在中国人的传统概念中,偷盗死去人的陵墓属于一个非常不耻的事情,孙殿英当然也不是傻子,自然不敢公开自己的盗墓计划,甚至,在盗墓完成后也是百般掩饰。这要是让天下人知道了,他孙殿英的名声肯定是保不住的,而且,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国民政府,也承诺保护清朝皇室的陵墓,搞不好,孙殿英的脑袋也要搬家。

在这种道德和现实的压力之下,孙殿英打起了嫁祸给他人的想法。他以一伙土匪偷盗清朝皇陵为借口,并派人广泛散播土匪盗墓的消息,同时,自己则派兵悄悄的开始了盗取清东陵的行动。孙殿英计划实施后不久,他就派兵开展了自己盗墓行动。据记载,他将士兵分为了两个盗墓队伍:一个去盗慈禧的墓,一个去盗乾隆的墓。

那么,为什么要盗这两个人的墓呢?

原因也很简单,乾隆本身就是一个好大喜功的皇帝,而且,开创了乾隆盛世,拥有清朝巅峰时期的财宝,他的墓肯定是整个清朝皇帝陵墓中陪葬品等级最高、宝物最多的。慈禧也是一个比较注重享受的人,而且,刚下葬不久,很多财宝也是被刚刚埋下去的,而且,据说其内部也是非常豪华。况且,慈禧的名声并不好,他在甲午战争的时候,还把海军军费用挥霍了,导致海军装备没有钱去更新,使得甲午战争失败,盗她的墓或许还能让一部分人解恨。

在盗取慈禧陵墓的时候,这些人还算顺利,只破坏了两道石门就进去了,很快,他们就摸到了慈禧棺木的地方,慈禧尸体的周围满是金银财宝和各种叫不上名字的宝贝,这些士兵都被这么多财宝惊呆了,赶紧把这些宝物装了起来。而且,古人都有在死去的人口里放置宝物的习惯,慈禧口中也有。但是,因为慈禧尸体还没有完全腐烂,很难打开她的嘴巴,后来士兵就用极其暴力的方式将其打开了,结果是:慈禧的嘴唇下被弄掉了肉,慈禧口中的夜明珠也被取走了。

整个盗墓行为,慈禧的尸体可以说是受尽了侮辱,据后来慈禧亲属所说:慈禧当时整个尸体是趴在棺木盖上的,衣服也被扒光了,除了裤衩还在,袜子也快被脱下了,头发散乱不堪... ...估计,是这些士兵在她的身上翻宝贝。可见,陪葬品太贵重也是一种灾祸啊。

另一队盗乾隆陵墓的士兵,进展不是很顺利,最终,用炸药的力量将阻碍他们进入墓室的宫门给打开了,在那里他们又搜罗了无数宝藏。后来,孙殿英本人也没有受到任何处罚,这或许与孙殿英破财消灾有关系,他将偷盗来的财宝贿赂了很多高官,甚至,连蒋先生都可能受到了他的贿赂,毕竟,皇陵里的宝物不是平民社会中所能见到的,那些高官早被眼前的宝物收买了。

并且,孙殿英还说道,我发掘满清东陵,有三个好处:

第一,满清入关之时,大兴文狱,网杀士人,象吕留良,戴名世这样的人,都被开棺戮尸,我虽不才,亦知道佛经有言,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第二,满清统治三百年了,搜刮的财帛不知多少,今天我发陵,是为通天下财货,收运转之利,丰藏国库。”

第三,冯焕章(冯玉祥)用枪杆子去逼宫,把末代皇帝溥仪及其皇族赶出了皇宫,我孙殿英枪杆子没得几条,只有革死人的命,这也算是为革命做贡献了。

据说,那颗曾经在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几经辗转到了宋美龄那里,果然,女人都爱这颗夜明珠。但是,大部分的财宝都是不知去向,至今,仍无法精确统计孙殿英到底偷了多少宝物。溥仪对于没有处罚孙殿英很生气,而且,盗墓事件也是促使溥仪出走东北,建立伪满洲国的一个因素之一。连先人的陵墓都无法保全,这就更加坚定了溥仪复辟清朝的心思。

参考资料:

【《东陵大盗》、《民国大分赃:孙殿英盗墓》】

慈禧水道是哪个景点 慈禧水道游船

1. 慈禧水道游船

慈禧太后不是从故宫坐船到颐和园,从西直门外(现在动物园一带)长河上船


2. 慈禧水道游船图片

答,遇到了江苏淮阴清河县令吴棠。这是来自于恽毓鼎的《崇陵传信录》中一个故事。

道光年间,湖南道员刘某谢世,其子扶棺回籍。丧船抵达清河县(今江苏淮阴)地界时,派人上岸向刘父故交、清河县令吴棠报信。吴棠得信后,立即派人捎带三百两白银,去船上送给刘某的儿子。

仆役来到河边,看见一艘丧船停在那儿,上前一问,果是某道员之灵,便呈上三百两白银作为祭礼。船上的姐妹两人,接过银钱,千恩万谢。但此船的灵主是安徽皖南道惠征。他的两个女儿也是扶柩还乡,船停在清河码头。且川资不够,正处困顿之中。

吴棠听了仆役禀报,觉得很不对劲,便派人再去打听,原来码头上停着两艘丧船,仆役送错了地方。但送出去的祭礼又不好要回来,吴棠干脆来个将错就错,送个顺水人情算了。于是,他第二天又封了三百两银子,亲自送到刘某船上。祭拜之后,再到另一艘丧船上,祭拜惠征。

两个少女见到素昧平生的吴县令如此仗义,顿时,感激涕零。姐姐对妹妹说:“千万要记住咱们的恩人,他日若能富贵,一定报答这个贤良的人!”并将吴的名帖珍藏在妆盒中。

这位姐姐后来被选入宫,成为咸丰皇帝的贵妃。咸丰死后,即为垂帘听政,集中国军政大权于一身的慈禧太后。于是,吴棠官运亨通,由一个小小的县令,在几年内数次被破格提拔,先后出任两广总督、闽浙总督、四川总督。

当然,这只是传说,吴棠的官运亨通,凭借的是他个人出色的才能。吴棠在任知县时,就以勤政化民,治水赈灾,亲剿捻患,政声卓著,波及朝野。早在咸丰初年河道总督杨以增就因吴棠在桃源、邳州、清河任上治河有功,特别是整治丰口漫堤一事,多次上书朝廷保荐;同时,户部左侍郎、太常寺少卿王茂荫亦上疏举荐吴棠,获得咸丰帝全面赞同,咸丰帝降旨河督杨以增察看。后杨又上书赞扬吴棠勤政为民之实才,使“天子知其名”,开升迁之坦途。


3. 慈禧水道团购票价

好玩的很!拾级古道而上,驻足在葱茏的竹林里,山上有清澈泉水汩汩流下,阳光穿透竹叶,落在山间古道,斑斑点点,周围有风吹竹叶声,偶尔传来鸟叫声,一切如此宁静美好。







4. 慈禧水道游船视频

慈禧太后都会每年端午节之后,出西直门,坐船走水路,沿着高粱桥-小白石桥-白石桥-紫竹院-广源闸-万寿寺-麦庄桥-长春桥-绣漪桥-颐和园昆明湖 路线去颐和园。过重阳节后,返回紫禁城。

圆明园被烧毁之前,清帝是每年端午节后去圆明园,重阳节后返回。


5. 慈禧水道怎么坐船

紫竹院公园北门买票,至紫御湾码头登船。游览线路:紫竹院公园-紫御湾码头-广源闸-万寿寺-麦钟桥-长河闸-长河湾码头-长河桥-颐和园主要景点: 紫竹院公园:紧邻长河观柳区的紫竹院公园,是竹的世界,两岸翠竹环绕,石路曲径通幽;水面千亩荷花绽放、碧波流水环绕而行、是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紫御湾:皇家御河码头,在古色古香的紫御湾,仍保留着唯一的御用码头和河边休息的行宫,清朝的慈禧太后曾从这里乘坐着现代的小火轮去颐和园消夏。万寿寺:建于明朝万历年五年,被誉为京西小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室烧香礼佛的专用场所,寺中集庙宇、行宫、园林于一体,现为北京艺术博物馆,以收藏古今中外的历代艺术品为主  五塔寺【真觉寺】:这是北 最大的石刻博物馆。是明永乐年间印度高僧班迪达来京,供佛像五尊和佛塔图样,明成祖封其为国师,明成化九年【1473年】金刚宝塔建成,清雍正时改名为大真觉寺。现寸我国金刚宝座塔只有十余座,以真觉寺为最古,最精。1961年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河观柳区:延着树荫进入的是“绿柳翠成行,碧幕练天际”的如诗画卷——明清著名的长河观柳区,清朝乾隆皇帝曾用“柳荫深处是蓬莱”比喻这里的景色犹如仙境。  颐和园:游船的目的地是被尊称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颐和园,它集中国园林艺术之大成,被誉为“虽是人做,宛如天成”长河全长30多里,原是历代京城的引水河道,它从西山山麓通过昆明湖,至海淀麦庄桥,折向东南,遇西直门注入北护城河,再东流至德胜门入“水关”,进积水潭。元代都水监郭守敬引白浮泉及西山诸泉水通过这条河道入大都城,再连接通惠河,以兴漕运。长河水系线路:高粱桥-小白石桥-白石桥-紫竹院-广源闸-万寿寺-麦庄桥-长春桥-绣漪桥-颐和园昆明湖紫竹院游船线路及票价:  单程70元,紫竹院紫御湾至颐和园南如意门,游船开放时间为9:00至16:00


6. 慈禧水道船票

中秋节北京动物园坐船到颐和园船票不需要预约,在动物园码头现场购买船票即可。

  北京动物园坐船到颐和园船票单程价格是100元。

  长河全长30余里,原是历代京城的引水河道。有南北长河之分,从玉泉山到和园叫做北长河、从颐和园经过麦钟桥到高梁桥叫做南长河。光绪年间,慈禧乘龙船途经长河时,见到一片破败之景,命醇亲王奕诉治理美化长河两岸。经过治理后的长河,绵延二十余里,每到阳春,红绿相间,柳暗花明,景色绝佳。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慈禧在京城内度过浴佛节后,便乘船到颜和园避暑,当时长河两岸广植柳树、桃树,留下了“天坛看松,长河观柳”的佳话。

  从乾隆十六年至光绪三十四年慈禧去世,这200多年间,共有乾隆、高庆、道光、成丰、同治、光绪6位皇帝及兹禧太后走过这条水路。慈禧一生曾32次去颐和园,所以后来人们干脆称这条水道为“慈禧水道”。條萊垍頭


7. 慈禧水道码头

颐和园御河河道现在叫长河,是清朝时期专供皇家行船的专用河道,比如清朝乾隆去往万寿寺为母祈福祝寿,走得是这条河道,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每年夏天去颐和园避暑,走得也是这条河道,这条御河从北京展览馆后码头发船,途经北京动物园、五塔寺(真觉寺)、国家图书馆、紫竹院公园、紫御湾码头、万寿寺,终点是颐和园南如意门码头,全程9.5公里。现在已经开发为老百姓游览的游船河道,昔日的御河,变成了老百姓日常出入的普通河道。


慈禧路经邯郸,在一座古祠算了一卦,慈禧不服,十年后果真应验

1901年慈禧回銮,当时虽是清朝的多事之秋,但各地为了迎接慈禧老佛爷一行人等还是很用心的。同年十一月,慈禧的车队离开河南彰德府进入直隶省界。在途径直隶黄粱梦镇时,根据当地县志记载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咱们接下来就简单聊一下。

慈禧到达黄粱梦(今属邯郸市)后,当地官员就把慈禧临时的休息场所安排在了吕仙祠。吕仙祠是当地著名的古刹,其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时期。成语黄粱一梦就出自这里,吕翁和卢生的故事咱们就不多说了。这位吕翁后来就被名气更大的吕洞宾给替代了,吕仙祠由此得名。

在进入吕仙祠后,李莲英看到慈禧心情不错,就走到慈禧的身旁说到:老佛爷,听说这吕仙祠的扶乩问事很灵验,要不咱试试去?慈禧也闲的无聊就笑眯眯的说到:就依了你,小李子

于是,这主仆二人就一前一后来到正堂的神像前。慈禧上香后问到:祖师在上,请问大清江山还有多长运数?说罢,慈禧就开始扶乩,木杆在沙盘上晃动起来。祠中人看罢,就写下三个字递给李莲英。李莲英又赶忙交给慈禧,慈禧打开一看写着三个字是:二八秋!慈禧不解,这是何意?

慈禧虽不解何意,但总感觉不太吉利,于是就又上香又问了一遍大清的国运。不一会,结果出来了。谁知这次纸上写的还是那三个字:二八秋!

慈禧心中大怒,再上香再来,心中还愤愤不平的嘀咕道:再出这几个字就把吕祖的神案给踢翻。慈禧上香后,这次与前两次不同。只见在沙盘上做了一首诗,原文如下:胡儿不必记怨愁,前人拆庙后人休;纵然踢翻龙书案,再问还是二八秋。

慈禧看到这首诗后,大惊知道吕祖已生气后果很严重,只得乖乖离开。

这件事情的真伪还有待考证,我们就当成一个故事乐乐罢了。二八秋,该如何解释?这件事是发生在慈禧回銮途径邯郸的时候,也就是1901年。从光绪二十七年到宣统三年清帝1911年退位,正好是十年。于是这二八秋被解释为“二秋”加“八秋”刚好是十年,大清江山的运数正好就是这二八秋。

慈禧在黄粱梦吕仙祠短暂逗留后,就又继续北上了。到达永年名关后,慈禧还品尝了当地有名的驴肉并赞不绝口。在名关住了两天后,慈禧又启程顺德府(今邢台),直隶总督袁世凯正在顺德府接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