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下村金三份头21号民居

岭下村金三份头21号民居

岭下村金三份头21号民居位于义乌市大陈镇红峰岭下村三份头21号,时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1年12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点,2018年2月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公布文号为2018.02.09义政发【2018】9号,岭下村金三份头21号民居,岭下村金三份头21号民居简介,岭下村金三份头21号民居-金华市义乌市岭下村金三份头21号民居旅游指南

河南三门峡地下村旅游景点 河南三门峡地下民居

1. 河南三门峡地下民居

三门峡面积广阔,覆盖着陕西、河南、陕西以及甘肃四大省份,处在四省的边界,也是唯一让四省都值得骄傲的一大自然景区,最具特色的是在这每个省份都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地坑院,然而历史最悠久的地坑院就位于河南的三门峡,这里直到现在还住着一百多户人家,是这里祖祖辈辈的延续,可是对于地坑院的了解,人们知之甚少。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坑院,当地人称为"天井院"、"地阴坑"、"地窑",是古代北方人们的穴居生活方式。据考证,天井窑院距今已有1500-2000年的历史,属于黄土高原地域独具特色的民居形式,是人类"穴居"发展史演变的实物见证。这些地坑院造型独特,全是在高处的平坡上挖出来的院子,相当有观赏、研究价值。这种奇特的民居形式,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

2. 三门峡传统民居

都属于湖滨区崖底街道办事处管理。上横渠和下横渠的来历是有说法的,明朝时期陕州城因为人口增加,城里有一个流水泉供不了吃水的问题,陕州县令号召有钱大户捐款建设永济渠,在现在交口建一个拦水坝,建水渠从交口,野鹿,下横渠,上横渠,师家渠, 梁家渠,三里桥流进了陕州城,解决了陕州城吃水困难的问题,渠流经的地方因为有水了 慢慢居民以水渠而居慢慢形成了现在的村子。

3. 三门峡民俗村

三门峡文化,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形式,它是人类对自然界从认知到利用的过程,也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此,它包含了人们对宇宙、天地万物以及人与人之间交流等各个方面,是民间智慧的综合反映。

民间文化是流淌在一个民族身体内的血液,它是民族的精神符号,是支撑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根据人类的不断进步而创新发展、源远流长。起初,从口耳相传的语言交流到对世间万物的命名,这是对大自然约定俗成的认知。比如,歌谣、音符等。后来,随着文字的产生和运用,就有了更加繁多的形式出现,发展成现在的民歌、说唱、剪纸、绘画、时令年俗、社火表演和风土人情中的方言俚语等等。因此,追溯民间文化的起源,应该从一个民族的诞生之日算起。然而,由于时间过于久远,无法考证更多的细节,这里只做粗略概括,不做详细探究。

民间文化大致分为风情和民俗两种。顾名思义,风情就是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古代人的活动范围很小,为了延续后代,人们需要结亲,在这个小范围内形成血缘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关系逐渐扩大,出现傍系直至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于是,原始的家族规矩也随着这种关系网不断外延,就形成了风土人情。之后,通过与外界的交流,进行融合、兼并、修正和改进,使得这种约定俗成的民间法则由家族变为地区,继而会扩大到整个国家。民俗是比风情更高一个层次的一种文化表现,它是在民规民矩的基础上,总结了生产生活的经验,注入了一个民族对生态环境的心理状态而创造的文化符号,是一种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4. 河南三门峡地下民居介绍

[]第一条线路:洛阳——地坑院——玉泉院——秦始皇兵马俑——西安

1、第一天从洛阳出发:第一站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进村不见房屋”,“闻 声不见人”,

5. 三门峡市地下窑洞

陕州地坑院,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距三门峡市区11公里。

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地坑院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

进入村内,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犬吠,却不见村舍房屋,“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就是它的真实写照。

经朋友介绍来的,主要是看灯展。驱车经盘山公路到此,景区门口灯火辉煌,色彩斑斓,多姿多彩,穿行其中,彷佛置身世外桃源。

进了景区是在地下的窑洞观赏,里面感觉错综复杂,实际有规可循,地下是一座座四合院式的修建风格,四合院之间有隧洞相通,穿过隧洞即可进入下一个四合院,按指示牌游览即可顺利抵达出口。并且每个四合院都有上到地面的台阶,相当于地下出口。

6. 河南三门峡地下村

三门峡地坑院景区外地了不免票 ,如果拿着陕州区身份证 可以免费进去 ,三门峡地坑院是三门峡当地的一个特色 ,里面收拾的非常漂亮 ,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 ,家家户户都住在地下,并且都是窑洞 ,当地的土质 非常好,住多少年 他也不会坍塌,丰年过节去参观地坑院的人特别多 ,最近几年 白天鹅也是三门峡的一个风景

7. 三门峡民居建筑特色

应是蒲州古城遗址。

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境西南约17公里处黄河东岸,传说中的舜都蒲板即此。引城始建于周时,以后屡有重建扩修,历为州治府治,中唐几为中都建制,为中国北方历史重镇。

城周长约10公里,金元之交战争破坏严重,明清修葺颇多。1959年因三门峡水库建设,城内居民全部迁出,城砖剥揭几尽,但城坦土胎轮廓几乎完整保存,城内鼓楼及南、西、北门遗构清晰可见。1989年又从古城西门外出土唐代开元时所铸铁牛、铁人各四尊。蒲州古城遗址是国内外研究中国古城垣历史发展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8. 三门峡地坑民俗园

三原地坑院景区开放了,全年免费开放。三原地坑院景区在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新兴镇柏社村,始建于晋代,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相比河南三门峡的陕州地坑院,这里最大的好处就是鲜为人知,也无需门票。

柏社村其实也分为旧村和新村,绝大多数人住在新村的房屋里,所以当你导航来到柏社村,不要以为走错了地方,这个外表普通的关中村落中,藏着中国最奇特的民居建筑类型。

柏社村旧村中目前保存有完好的地窑有148院,大多数已经处于荒废状态,经常有人居住的地窑有25院。“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这是对地坑院村落的最真实写照。

其实早在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人类的住所就是这种圆形或方形的地坑式窝棚,这大概就是地坑院的雏形,当然,远古先民们的窝棚没有这么大,只能容纳几个人。

9. 河南三门峡地下四合院

一. 郭亮村

许多人都知道挂壁公路郭亮村,村子位于新乡市,坐落在1700米的悬崖之上,四周更是被高山围绕。在村子修路之前,这里完全是一个与世隔绝的村落。为了方便下山,也为了摆脱贫困,村民自发在悬崖峭壁上开辟了一条1300米的石洞,正是这条通道,将村子和外面的世界连通起来,也让郭亮村闻名全国。

地处深山中,郭亮村周围的环境 景色都是独一无二的。从村中向四周望,触目所及都是高山悬崖,地势险峻而景色优美。尤其到了春天,群山变绿,鸟语花香,一步一景,而沿着山体开凿的挂壁公路更是其中一道无与伦比的景象。

二. 一斗水村

一斗水村位于焦作市修武县的云台山景区,是明清以来晋商经过此路往来山西河南的重要停靠休息之处。云台山的好风光在整个河南都有有名的,这里山石秀丽,外旷内幽,一草一木一石都徜徉在大自然的温润中。

位于景区中的村子为这份自然美景又添加了几分历史人文气息。村子不大,游人稀少,村中的民居全部为有上百年历史的石头房,格外有生活气息。

三. 地坑村

地坑村是一个建在地下的村落,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距今已有四千年历史。从远处看,整个村子只有围墙不见房屋,却能听到人们的说话声,听到鸡鸣犬吠声,走近才会发现房屋居然就在脚下,相当神奇

地坑村的房屋外形类似窑洞,布局有些像北京的四合院,庭院方正,四周建房舍。虽然表面看起来粗糙简陋,却凝结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房屋居住起来冬暖夏凉。这样的村落,在整个中国也是不多见的,因此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

四. 朝阳村

朝阳村位于太行山天路中心地段,是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乡的一个小山村。朝阳村的名字起得名副其实,总让人觉得这里是最早看到旭日初升的村落。太行山景色雄奇壮美、风光绮丽多姿,整个村庄依照山势错落分布在悬崖峭壁之上,沿着村子外缘走,脚下就是万丈深渊,让人不由心惊胆战。

村内的民居是太行山中常见的石头屋,古朴笨拙,有种未经世事的原始味道。秀美险峻的风光和古朴的村落在游客眼中难得一见,对村中的人们来说却是家常,真有种走入别人的“诗和远方”之感。

中华民居•设计 ‖ 让“地下古村”重焕新生——以陕西省三原县柏社村地坑窑改造为例

散落于黄土高原的地坑窑民居,不仅是当地传统建筑的珍贵遗存,更是当地乡村记忆的重要载体。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坑窑早已不能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因此逐渐被人们闲置、废弃。传统村落的萧条与衰败已然成为一种趋势。所幸,近年来,愈来愈多的人士开始意识到拯救、保护和发展传统建筑遗产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保护好地坑窑民居,让渐遭废弃的传统建筑重焕生机?如何让人们愿意回到传统村落生活,重新激活乡村发展活力?本文将以陕西三原县柏社村地坑窑民居改造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发掘传统民居的价值和意义,引导人们转变观念,主动参与到传统乡村的更新设计与发展中,进而推动乡村复兴

一座没人愿意居住的“地下村庄”

陕西省三原县柏社村地处关中北部黄土台塬区。从清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柏社村先后挖建了大批量下沉式地坑窑,大大小小共200余口。整个村庄的人都住在地坑窑里,俨然是一座“地下村庄”。

地坑窑是陕北地区的一种特色传统民居建筑。

任岁月流逝、风雨走过,这些地坑窑一直保存至今,并成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分布最集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地坑窑建筑群之一。其中,还包括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等革命先辈居住过的地坑窑。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愈来愈多的村民开始“逃离”地坑窑。他们纷纷搬到地上居住,甚至搬到城市里生活。柏社村渐渐成了一座“空心村”。

2013年,我们去柏社村考察的时候,仅有几户人家因为贫困还留在地坑窑里居住。他们都非常羡慕村里搬到地面上居住的人们,渴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搬上去,住进新房子。

地坑窑小院

当我们告知他们我们打算改造地坑院时,他们非常惊讶,并表示反对。“这里的窑洞太破旧了,窑面和墙皮都已脱落,而且窑内采光差、通风也差,尤其是还没有自来水,没有现代卫生间,也没有网络。下雨的时候,坡道泥腻打滑,出入都成问题……时代已经变了,为什么还要让我们做‘活标本’?难道让我们继续留在这破败的窑洞里中过苦日子,就是所谓的‘文化传承’?”“改造一座窑洞大约需要10万元,那直接用这笔钱帮我们盖一座新房子岂不是更好吗?没有人愿意再继续住在这里,改造得再好也不愿意住。”这些都是当地村民的心声。在他们的眼里,这种传统地坑窑意味着贫穷、落后,没有改造的必要。

地坑窑入口处的门楣上悬挂着“耕读传家”匾额。

两座地坑窑的改造尝试

2013年,柏社村的“地坑窑改造行动”在众多的质疑声中正式开展。我们首先决定将位于习仲勋所居住过的窑洞旁边的两座地坑窑改造成“农家乐+民宿”项目。

我们通过考察发现,这两座地坑窑由于长期闲置,又遭受雨水侵蚀,已出现部分坍塌。因此,当务之急是对已破败的窑洞进行修缮。

地坑窑建筑的耐久性与崖面的好坏息息相关。为此,我们决定首先对崖面实施土砖贴面修缮。经过修缮的崖面既增强了抗风雨的能力,也变得更加美观。另外,针对洞壁裂缝和洞顶掉块等问题,我们充分尊重传统工艺,采用原生态夯实土坯和加筋土进行修复,实现与原洞壁更好地黏合,进一步增强洞壁的稳定性。针对局部破损并不严重的地方,我们则用草泥进行了修复。

连窑,即通过开掘地下通道将相邻的两个、三个或四个地坑院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小的地坑窑群。

当然,夯土墙因自身结构原因也存在采光受限、通风不畅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我们在修筑储物间、卫生间的时候,特别创新工法,在夯土墙模板内预埋了三种直径不同的采光通风铁管,最终夯筑出了具有采光和通风性能的新型夯土墙体。这种新型墙体在大大增强采光、通风效果的同时,还增强了墙体的抗剪性,可谓“一举两全”。另外,颇值一提的是,我们在夯土卫生间的营造上,尝融入现代生态设计理念,专门设计了雨水收集系统,加强了雨水的有效利用,既实用,又环保。

地坑窑群的天井顶部铺设着玻璃罩,框架侧面安装了百叶通风口。

整体来讲,经过一番改造,这两座旧地坑窑的居住环境已经得到了大大的改善。随后,这两座地坑窑便作为“农家乐+民宿”项目开始投入运营。

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地坑窑形式的“农家乐+民宿”很受欢迎,很快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客们在这里吃喝、游玩、住宿,带动了当地的农产品和其他旅游产品的销售,带来了经济效益。这一转变也让村民们为之惊讶——从来都不被重视的“破窑洞”,居然还大有用处!于是,愈来愈多的村民开始意识到“破窑洞”的价值。他们开始转变观念,参与到这场“地坑窑改造运动”中来。

夯土墙

从两座地坑窑改造到整村改造

两座地坑窑的改造试验初步取得成效。不过,它们依然“势单力薄”,难以形成规模。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将全村的地坑窑都纳入改造范围,将其改造成接连成片的地坑窑群,以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扩大影响。

柏社村较具规模的地坑窑群

那么,如何将地下成片的地坑窑连接起来,进而形成更庞大的地下网络空间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深入柏社村进行考察后,决定在地坑窑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选择几座距离较近的地坑窑作为试点,借鉴当地传统的“连窑”布局结构进行设计、改造。所谓“连窑”,就是通过开掘地下通道将相邻的两个、三个或四个地坑院联系起来,形成的一个小的地坑窑群。

窑洞改造采光天井示意图

参考“连窑”模式,我们在地下开掘通道,将相邻的窑洞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较庞大的地下网络空间。在连接通道的交叉点,我们还特别设计营造了地下天井。地下天井是自上而下挖掘而成的,四面边宽约为4米,深度达6米至8米,天井底部每个方向都安装有一个控制门。在地下,人们可以通过控制门自由选择要去的窑洞,方便快捷。另外,为更好地改善地下空间的采光和通风环境,我们在天井顶部铺设了玻璃罩,在地上部分的框架侧面安装了百叶通风口。这样,即使在地下,游客也能感受到舒适的阳光和自然风。在连接通道和地下天井的帮助下,进入地坑院群的游客不仅能体验地下“农家乐+民宿”的别样风情,还能参观游览四通八达的地下世界,收获更多乐趣。

四通八达的地下空间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将改造区域扩大到整个村落,在柏社村形成较具规模的地坑窑群。

我们还改造了村落周边的基础设施,包括水池景观、围栏护栏等。同时,增建了停车场、卫生间以及各类服务站等。另外,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还修建了通往柏社村的快速干道。交通便利了,前来旅游尤其是自驾游的游客越来越多。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来这里的游客达10万人次以上。柏社村地坑窑群的影响在不断地扩大,甚至吸引了不少剧组来这里取景,拍摄电影、电视剧。习仲勋等革命先辈居住过的地坑窑还被多家院校、培训机构等列为社会实践暨红色教育基地。

新修筑的夯土生态卫生间

随着村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都回乡就业和创业。他们在地坑院里经营“农家乐+民宿”,并售卖土特产等,比离乡打工赚得还多。他们经常感叹,竟然是他们一直想搬离的地坑窑给他们带来了美好的新生活。

天井底部四面各向均设有一道控制门,人们可以通过控制门自由选择要去的窑洞。

窑洞改造给乡村发展带来新希望

在柏社村,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保护修缮了全村已经废弃或濒临废弃的地坑窑,恢复了传统村落的风貌和特色,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在尊重、传承传统夯土建造技艺的同时,又融入了现代建造理念,使改造后的地坑窑更加符合现代生活要求,能与现代生活接轨,从而吸引了更多村民愿意回来生活。如今,原来那个无人居住的“地下古村”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人们重新回到地坑窑居住,享受着美好生活。

柏社村地坑窑改造案例带给了我们一些关于乡建的启示:乡建设计,不仅仅是改造一幢房子或是一片民居,更重要的是要带去新理念和新文化,赋予改造项目新的价值,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回到乡村创业、就业,发展乡村,从而带动乡村的发展与复兴。

别有一番风情的地下空间

作者简介

崔陇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学博士。

石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刘鹏跃: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建筑师、工学博士。

撰文/崔陇鹏 石璠 刘鹏跃

供图/崔陇鹏 石璠 刘鹏跃

责编/方千春

本文选载自《中华民居》杂志NO.173期。欢迎转发,转发请在文章开头显眼处注明中华民居公众号名称。

仙居古村落:金竹岭脚村

万峰插天天欲低,俯视群山谁与齐。一岭迢迢入云表,疑是月窟千仞之丹梯。古木不知代,上有怪鹘栖。阳和刚三月,冷风有余凄。沙奔径滑不受趾,怪石怒耽如狻猊。直疑到此全无路,隔邬炊烟夕照西。瓦屋参差层峦上,到门犹费全力跻。登高一呼千室应,颇疑天险设山溪。民俗年来不喜变,古意时或存旄倪。吁嗟乎!盛世声灵震万国,何况区区尔山黎。亟安尔耕与尔凿,慎莫窥窃效松鼷。

——清·王魏胜《天香楼诗集·自金竹岭之半山》

撰文/落日楼主 供图/面包房 张忠子

金竹岭脚村是溪港乡境内的一个村落,因位于金竹岭下而得名。明代时,金竹岭脚村属于遂宁乡;清代时,属二都。民国时,金竹岭脚村成为金竹乡所在地。1949年9月,金竹乡连同莲台(方宅)、德化(曹店)、安仁划归缙云县管辖,金竹岭脚村属之;解放后,金竹乡分陈庄、岭脚二乡,金竹岭脚村属金竹乡管辖;1953年亮相合并,取两乡首字,称陈岭乡,金竹岭脚村属之;1958年缙云县以区建社,建为陈岭管理区,金竹岭脚村属之,归缙仙人民公社管辖;1962年,陈岭人民公社划回仙居,属横溪区。其后,陈岭人民公社撤并为溪港乡,金竹岭脚村因之属溪港乡属管辖至今。

若说仙居西乡的地标性村落,金竹岭脚村应当算是其中之一。特别是在二都一带(清代以都建制),旧时除却因临近永嘉、缙云的章山、黄淝之外,金竹岭脚村是被载入文献最多的一个村落。金竹岭脚村旧名金竹岭(《光绪仙居县志》作“金竹岭”,《仙居县地名志》作“岭脚”,误。)。仙居旧谚有“金竹好来龙,唐市好水口”之说。谚语中的金竹、唐市虽然指的是缙云县临近仙居的两个村落,但“金竹好来龙”中的“来龙”却是指金竹岭。金竹岭是横亘仙、缙两县的一条山岭,旧时曾是仙居、永嘉出入缙云的通道之一,而其仙居一端的起点即金竹岭脚村。

金竹岭脚村作为扼守金竹岭的村落,旧时曾是仙居西部通衢所在。自该村向南过寺基冈岭可达永嘉;向东可达黄岩;向西南可抵黄淝、章山;翻越半山岭、安仁岭则可至安岭、缙云;向西经金竹岭可达缙云金竹、唐市诸村。旧时的金竹岭脚村为此成为了仙居西部商旅往来、货物运输的必经之地。清代的王魏胜赴安岭时,曾由金竹岭脚村出发;来自永嘉的海盐进入仙居后,部分即取道金竹岭脚村后的金竹岭运抵达缙云;来自仙居横溪古镇的货物则经其村运抵安岭、永嘉一带;而仙居西部一、二都黄淝、章山、安岭出产的药材、柏桕油则经此运抵县内中心地带。

金竹岭脚旧时在商贸上的重要作用,可以从其建筑和民俗一窥端倪。金竹岭脚村旧有的村落建筑多为黄土夯筑的呈楼台形的土屋,可作商贸客栈之用;又多高墙小窗的民居,以作防范盗贼之用;而在其村西南的永嘉、仙居通往缙云的古盐道起点的金竹岭山岙上还建有清音寺。清音寺所祀奉的是福建神祗陈十四娘娘。陈十四娘娘的信仰自明代时传入仙居,本作为妇女儿童的保护神,是求子和祛除痘疫的主要对象,后逐渐演变为司掌商旅安全的守护神。金竹岭上的清音寺每年七月七日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期间有板龙、跳跳马、说三十六行等娱神活动,即与当地传统的商贸繁荣有关。

清至民国的金脚岭村因其交通上的特殊性曾是政治关注的重点。清光绪年间,县下设都,都下称庄时,金竹岭脚村被成为金竹岭庄;民国十九年,金竹岭脚村成为金竹乡所在地。其后,金竹岭脚村一带逐渐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伍活动的重点区域。如民国十八年至三十年,金竹岭脚村岭下自然村的曹老七领导的赤卫队是唯一活动在当时金竹乡境内的一支队伍;又如抗战时期,中共缙仙区委还曾在金竹岭脚村设立了党支部。当然,建国之后的金竹岭脚村仍是行政上掌控的重点——曾在一度时期基本沿用了民国的建置,金竹岭脚村仍是金竹乡政府所在地。

金竹岭脚村的自然村内有姓陶的,但吕氏是村内大姓。金竹岭脚吕氏分支于安山。据《吕氏宗谱》载,仙居吕氏源自姜姓,奉吕孟逊为始祖。吕孟逊为河南洛阳人,生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任广东新会县知县,转任至浙江台州知府,因年迈遂卜居仙居白塔,故为仙居吕氏始迁祖。至二十九世,吕圣三太公从仙居白塔迁居安岭吕坟村,居数世后转徙溪港安山村,为吕氏安山派。吕氏安山派后裔后在县内又分居岭脚、栗树坑、辽坑、近山头等村,县外则有永嘉弓田、泥坑口,缙云壶镇等分支。(关于仙居吕氏的源流笔者历来存有疑义,因为现存的吕氏宗谱都避开了宋代吕师囊事件,且源流太过清晰,为仙居其他族姓所不及。)

(本文图片部分为麻车坑村)

清音寺求子

旧时,仙居民间在举行婚礼期间有“撒喜果”求子的习俗。婚礼当天,新房内撒红枣、花生桂圆莲子,以祝愿新娘“早生贵子”。女子婚后,若多年不孕,则需到本境殿或附近寺庙求子。如仙居西乡一带,不孕女子大多到“清音寺”祈祷许愿,并拿走庙中所备小鞋一只,或偷取“陈十四娘娘”像前泥塑小孩生殖器上粉末,用纸包回冲水饮用,认为均可使自己怀孕。若求子后怀孕产下男孩,则要到庙里还愿。

——《仙居风俗记》未刊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