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国遗址

沈子国遗址

沈子国遗址位于阜阳市临泉县,年代为春秋—宋元。

又称沈丘古城·城址三面环河,北靠泉河,东南两面靠流鞍河,西边有护城河,南边与老邱堆遗址接河相连·城址呈长方形高台地,城址南北长500米,东西宽300米,面积15万平方米.四周城垣依稀可见,夯土筑成,残高1~2米,四角城堡残高2米多.城址内分两部分,北部为古城村,南部为白果树村.古城址内,部分开为耕地,群众打井至3米深以下仍是文化层.地表遗物较多,有鬲足,鼎足,夹砂红陶和夹砂灰陶片等.更多的是砖瓦残片和古钱币(楚国蚁鼻钱,郢爰).近年来征集有弧底绳纹陶罐,陶壶以及铜剑,铜矛,铜戈,古钱币等.在城外西北2公里的周楼村北泉河南岸,1985年以来群众取土烧砖,发现商代墓群.墓地东西宽150米,南北长300米,占地约4.5万平方米.先后发掘10余座土坑墓.收集文物有:陶簋,铜爵,铜觚,铜戈,铜矛,玉璜,玉斧,玉钺,玉锛.古城址西300米的张楼村砖瓦厂为战国墓群,面积东西长400米,南北宽300米,占地12万平方米.征集文物有:战国印文陶罐,陶壶,青铜剑等.城址东西流鞍河东岸有战国墓群,一直分布至临泉县内.群众取土建房,挖地基等施工0-土很多文物,征集的有:龟裂纹青铜剑,楚式鼎,女侍陶俑,陶鹤,陶鼎等战33国珍贵文物.城址南1公里曾庄村,于庄村周围是汉墓群,在生产建设中,征集的出土文物有:"永元四年造"错金铭文铜洗,青铜砚滴,汉印子母.据史书和方志记载,该城春秋时期为沈子国.《左传》记载"鲁文公三年(公元前624年)春,庄叔会诸侯之师伐沈,以其服于楚也.沈溃"."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沈人不会于召陵,晋人使蔡伐之.夏,蔡灭沈.秋,楚为沈故,围蔡".沈亡于蔡,蔡亡于楚,秦设寝县,西汉时改为浸县.东汉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改浸县为固始县,到隋开皇三年(583年)置沈州,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入汝阴(今阜阳县)县.神龙二年(706年)分汝阴设沈丘县,历经五代,宋,金,元均属颍州.明初废沈丘县入颍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颍州升为府,下设阜阳县,沈丘为阜阳西乡之地.民国24年(1935年)在阜阳县西60华里以外另建县,县城设沈丘镇,因镇北临泉河,故名临泉县.1982年3月临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沈子国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北纬33°04′07.9″—33°04′32.5″,东径115°14′01.3″—115°14′22.3″间范围,面积414000平方米。

建设控制地带:城址一周向外20米。

去郑州,看华夏古国,来双槐树遗址 探秘5300年前“原初中国”的样子

五千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人们熟知的有记载的历史往往从夏代开始,但夏代距今三四千年左右,那么5300年前后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呢,在巩义槐树遗址便可找到答案。

11日上午,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山河祖国——去郑州看华夏古国”活动采访团来到双槐树遗址发掘现场,探寻“原初中国”文明发源史。

双槐树遗址现场(无人机航拍)

双槐树遗址位于河南巩义市河洛镇伊洛河与黄河交汇处南岸双槐树村村南的高台地上。该区域地处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区域,以第四纪黄土沉积物为主,地貌自南向北逐渐升高。

1984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之后经过多次调查和试掘,初步理清遗址的大致范围,原认定的滩小关遗址属于双槐树遗址东北部的一部分。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3-2020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双槐树遗址本体及其相邻区域先后数次展开文物调查勘探与考古发掘工作,勘探确认遗址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宽约780米,现存面积达117万平方米,是一处仰韶文化中晚期面积巨大、遗存丰富的核心聚落遗址。

双槐树遗址的发现,又把中华文明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在双槐树遗址出土遗物展馆里,记者看到双槐树遗址出土遗物丰富,包括仰韶文化晚期完整的精美彩陶及与丝绸制作工艺相关的骨针、石刀、纺轮等。此外遗址上,还发现了制陶作坊区、储水区、道路系统等等,这些都表明,在5300年前的这座古老遗址上,生活着一群具有较高文明程度的人。

骨针

双槐树遗址中的“北斗九星”文化遗迹可能是王的尊贵身份的一种体现形式,而牙雕蚕是中国最早的成蚕雕刻工艺品,讲述了中国悠远的丝绸历史的起源。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汪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双槐树遗址目前重要考古发现主要有三重环壕,分布于居住区外侧,内壕周长约1000米,中壕周长约1500米,外壕现存周长约1600米,分别通过吊桥和实土的门道与外界相连,还有大型夯土建筑群基址。地基经过大规模版筑法夯筑,位于内壕中部,中心居址区以南,主体建筑以道路为界,分为东西两个区域。院落重叠复杂,比较明确的有三处大型院落,其中一、二号院落布局现在已初步清晰。

此外,双槐树遗址还有4处大型公共墓地。勘探确认墓葬总数1700多座,均呈排状分布。其中一区墓葬布局非常规矩,在墓葬区发现夯土祭坛遗迹3处。

已初步发掘的位于聚落中轴线附近的一处祭坛附近的墓葬明显规格较高。出土了丰富的仰韶文化时期文化遗物,特别重要的是出土有彩陶以及与丝绸起源有重要关联的最早家蚕牙雕艺术品等遗物。

今年3月份,双槐树遗址入选2020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无疑是全国考古界一颗闪耀的“明星”。

汪旭介绍,双槐树遗址考古发现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大型建筑群初具中国早期宫室建筑的特征,为探索三代宫室制度的源头提供了成组重要素材。不同建筑的布置整体具有一定的台阶式特征,遗址表现出的社会发展模式和承载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古国时代的王都气象,因其位于河洛中心区域,被专家命名为“河洛古国”。

来源:郑州晚报

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拿下中国考古最高奖!

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拿下中国考古最高奖!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近日在成都举行,中国考古学会田野考古奖在会上揭晓。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承担的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考古研究项目获得中国考古学会田野考古奖一等奖。

青铜峡鸽子山遗址发掘出距今4800年、10000年和12000年3个文化层位。

我想要的未来,是看得到...............................................................................................................................................安。。。。。。。。。。。。。。。。。。。。。。。。........................................................................................................................................................................................................................................................................................................................................................................................................................................................................................................................................................................................................................................。。。。。。。。。。。。。。。。。全。。。。。。。。。。。。。。。

直径不足2毫米的鸵鸟蛋皮装饰品是同时代发现最小的同类型遗物,革新了考古界对万年前人类运用复杂技术能力的认识。植物考古提取到了植物种子的遗存,意味着早在1.1万年前,先民就开始了对植物的利用。

呈条带状分布的柱洞和数十处结构性火塘则揭示了居住和用火的状况。青铜峡鸽子山遗址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荒漠中,之前我国同类型地貌单元的文化遗物都是地表采集,缺少明确的时空框架,此次发掘学术课题明确,首次在西北沙漠边缘地区建立了距今约1.2万年至5000年,即晚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早中期的文化序列。

来源:宁夏广电新闻中心

城子崖遗址为什么能成为中国考古“百年百大”

□本报记者 赵晓林

核心阅读

1921年,中国开始了对仰韶文化考古工作,这是中国考古的开端。到现在,中国的考古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史。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济南城子崖遗址得以入选,让记者带您来看看城子崖遗址的魅力吧。

“你们看,这一片考古工地就是著名的城子崖遗址。现在,这个地方依然是非常重要的考古项目基地。随着城子崖遗址连续入选中国和山东的‘百年百大’考古项目,最近几天来这里和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参观的人明显多了很多。”对记者说这番话的是城子崖遗址博物馆馆长张宗国。

城子崖是一位考古专家偶然路过时发现的

说起城子崖遗址,绝对值得济南人骄傲,因为这里有着“中国考古圣地”美誉,是中国首次发现的史前城址,也是山东考古工作的起始地。

城子崖遗址位于济南市章丘龙山街道龙山村东侧,南邻山城村,102省道由遗址北侧东西向通过,武源河于遗址西侧穿流而过,面积约20万平方米。这处遗址的时代自龙山文化,经岳石文化、商、西周至春秋时期,前后延续约2000余年。

这处遗址是怎么被发现的?又是怎么被发掘的呢?

1928年4月,著名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前往平陵城进行调查的途中经过城子崖时,偶然发现这是一处很重要的遗址。于是他到这里进行实地调查,摸清了城子崖遗址的范围和文化堆积状况,初步判断这里应该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并将其命名为“龙山文化”。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后,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殷墟的考古发掘被迫暂停,继而考虑在山东地区寻找另一处合适地点继续开展工作。史语所在吴金鼎的推荐下,将目光投向了济南东郊发现的城子崖遗址。随着考古发掘的进行,城子崖遗址的考古也吸引了全国、甚至是全世界关注的目光。

城子崖遗址的考古发掘是中国学者寻找和证明中国文化本土性的一次努力,也为后来“夷夏东西”历史命题的提出,从而破除了长久以来统治中国学术界的中原中心论和王朝史观提供了最初的突破口。这次发掘不仅首次发现了一种崭新的考古学文化——龙山文化,在田野工作中第一次发现了古城址,编撰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田野考古报告集,而且在田野考古工作方法上,也向科学和正规化迈出了重要一步。考古地层学原理开始运用到实际田野考古操作中,首次绘制了探沟地层剖面图,从而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尤其是田野考古和新石器考古的发展铺垫了重要基石。

城子崖“一门三道”被称为“三代第一门”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告诉记者,城子崖遗址的考古发掘自发现至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30年到1931年,这个阶段的考古是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分前后两次,分别由李济与梁思永主持对遗址进行发掘,发掘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此次发掘首次发现城垣遗迹,并根据下层堆积的磨光黑陶特征命名了“龙山文化”。

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为了配合国保单位“四有”工作而开展的。本次发掘首先确认了岳石文化城址,并且在岳石城下发现了龙山文化夯土城墙。20世纪90年代的发掘,对遗址各期城墙结构、形制及工艺技术有了全面了解,除了龙山文化城墙之外,在对岳石文化城墙解剖后,发现了基槽和版筑痕迹,这使人们首次对岳石文化筑城技术有了深刻认识。同时,在岳石文化城址城墙内侧又发现了春秋城墙。至此,确认了遗址多个方位都有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周代城垣互相叠压的地层现象。

第三阶段的发掘,主要完成了探沟解剖及重点区域发掘。通过老探沟复掘和新开探沟发掘,首先,从整体上确认了遗址边缘位置存在多道城垣,分属龙山、岳石、周代三个时期。其次,整体上对遗址各个时期文化堆积情况有了新的认识,这对后期的发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发掘可知,岳石晚期城址北门形制轮廓基本清晰、布局较为规整,结构略显复杂,功能建筑较为齐全,特别以中门“一门三道”结构的发现最为重要。结构上虽较历史时期城门略显原始,但应是此类城门结构的雏形,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一门三道”城门遗迹实例。

记者在城子崖遗址看到,这处“一门三道”城门遗迹有非常清晰的三条道路遗迹。张宗国告诉记者,这处遗址全称是城子崖岳石城址北门遗址,在2018年和2019年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完成后,已做回填保护。现在是在当初发掘处的地面上重建北门,能让市民直接看到城子崖岳石城的样貌。

在遗址现场,张宗国介绍,这处北门遗址分为左、中、右三个门,“从中门‘一门三道’及两侧偏门形制布局特点分析,这里在岳石文化晚期可能具有一定的政治礼仪功能,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城内的居民构成可能已经出现明确的等级分化。岳石文化时期大致与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相当,属于夏代,因此该门也被称为‘夏代第一门’。有考古专家认为,由于这处遗址在夏商周三代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还被称为‘三代第一门’”。

城子崖遗址的考古反驳了中国文化“西来说”

孙波表示,城子崖第一阶段发掘是由中国考古学家独自发现、独立组织,采用一套科学的记录方法,带有明确学术目的进行的考古发掘,是完全由中国人主持进行发掘的第一个史前城址。这是继仰韶文化之后,中国新石器考古最为重要的大发现。1934年出版的中国考古报告集,《城子崖》作为“中国考古报告集第一种”,揭示出一个未被世人所知的考古学文化——龙山文化。“龙山文化”一经出现,学者们便注意到它与先前所见的彩陶文化截然不同,在当时可谓有力反驳了20世纪早期盛极一时的中国文化“西来说”,对认识中国新石器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面貌有重大推动作用。

20世纪90年代的发掘通过谨慎验证,发现城子崖遗址是由龙山文化城址、岳石文化城址和周代三期城址重叠而成。

第三阶段的发掘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重新梳理了各期城址的范围及结构特征,为分析研究龙山、岳石城址更迭及城址防御模式的演变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材料。

在遗址的旁边,坐落着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张宗国介绍,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是山东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博物馆按照“考古圣地、文明之星”的主旨布展,展览面积3000平方米,展示内容由序厅、龙山破晓、文明之星、考古圣地、济南寻根五部分组成。主要陈列展示了后李(西河)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时期的文物精品、场景以及汉代济南郡(国)都城——章丘东平陵故城遗址出土的文物精品。突出展示了城子崖遗址1930年、1931年及1990年、1991年两期发掘,以及焦家遗址发掘的重大成果,还辅助展出了城子崖遗址附近出土的商、周时期文物。

“城子崖遗址于2013年12月列入全国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17年12月通过国家文物局评估,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挂牌。遗址公园规划总面积约132万平方米,总体分区包括遗址展示区、管理服务区、预留区、博物馆展示区、滨河遗址风貌区、陶艺展示区、考古体验中心、农耕区。遗址公园近日又进行了提升改造,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遗址和公园的融合改造,我们总结了专家的意见,‘让公园融入遗址,遗址融入公园’。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济南唯一一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所以,城子崖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项目,是实至名归。”

“先有平陵城,后有济南府”

可能很多人会有疑问,这座位于章丘的遗址,价值这么高,表明了章丘的历史厚度。那么章丘这个地区和济南城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还是从城子崖遗址说起,这里有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周代三个时期的城址堆积,城墙年代的下线在春秋末年,到战国时已被废弃。而在战国时开始兴建、繁荣于两汉的,是距城子崖只有2公里的东平陵城。东平陵城位于龙山街道阎家村北,为汉代济南郡、济南国、东平陵县治所。

“先有平陵城,后有济南府”,这是在济南流传久远的一句话,也是考古界对于济南城的历史变迁的最恰当的概括,也直接点明了章丘的东平陵故城和济南的变迁关系。

东平陵城四周墙垣至今犹存,从发现的大量的瓦片堆积,以及瓦当、钱纹空心砖等分析,该建筑基址基本可认定始建于大约西汉中晚期,一直到东汉时期仍沿用。

东平陵古城城址是山东保存最好的一座古代城址,1978年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一批重点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约在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至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之间,博阳郡治北迁至济水之南的东平陵,博阳郡改称济南郡。自此,“济南”这一城市名称被记录史册。

两汉时期,龙山曾经是9个刘姓济南王的封地。魏晋南北朝直到唐朝又有12个诸侯被封为济南王。历史上大约有20多个济南王,国都大都在东平陵。一代枭雄曹操就曾经担任过济南国相,而且治国有方。

唐太宗在位时,改平陵为全节县。公元815年,全节县因人口凋残并入历城县。随后,平陵结束了1500年的沧桑历史。

从那时起,济南西迁到历城县。从此,历城成为济南地区的中心。

所以,说起济南的发源、济南的根,就是位于章丘区龙山镇的东平陵故城。而这处故城距离城子崖遗址只有2公里,年代一前一后,虽无接续关系,但却表明这两处遗址对于济南地区的文化初始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