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级旅游景区
竹贯古村落景区地处国家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南麓,坐落于新罗万安镇山间丘陵盆地中,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村庄四周群山环抱,一条小河穿越而过,被誉为“梅花山中的的一颗明珠”和“海西香格里拉”。
村庄古迹林立,保定廊桥、观音庵、积灵宫、关帝庙、节孝牌坊、温氏家庙、温兆凤故居等见证了竹贯历史的变迁和昔日的繁华与荣耀,是目前闽西古迹群保存最完好的村庄之一。
此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闽西汉剧以及土纸生产、纸灯制作、背新娘、庆元宵、中元祭祖等民俗风情丰富,使竹贯这个历史文化名村焕发出醉人的芬芳。
(图片来源:龙岩新罗旅游)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仙居古村落:金竹岭脚村
万峰插天天欲低,俯视群山谁与齐。一岭迢迢入云表,疑是月窟千仞之丹梯。古木不知代,上有怪鹘栖。阳和刚三月,冷风有余凄。沙奔径滑不受趾,怪石怒耽如狻猊。直疑到此全无路,隔邬炊烟夕照西。瓦屋参差层峦上,到门犹费全力跻。登高一呼千室应,颇疑天险设山溪。民俗年来不喜变,古意时或存旄倪。吁嗟乎!盛世声灵震万国,何况区区尔山黎。亟安尔耕与尔凿,慎莫窥窃效松鼷。
——清·王魏胜《天香楼诗集·自金竹岭之半山》
撰文/落日楼主 供图/面包房 张忠子
金竹岭脚村是溪港乡境内的一个村落,因位于金竹岭下而得名。明代时,金竹岭脚村属于遂宁乡;清代时,属二都。民国时,金竹岭脚村成为金竹乡所在地。1949年9月,金竹乡连同莲台(方宅)、德化(曹店)、安仁划归缙云县管辖,金竹岭脚村属之;解放后,金竹乡分陈庄、岭脚二乡,金竹岭脚村属金竹乡管辖;1953年亮相合并,取两乡首字,称陈岭乡,金竹岭脚村属之;1958年缙云县以区建社,建为陈岭管理区,金竹岭脚村属之,归缙仙人民公社管辖;1962年,陈岭人民公社划回仙居,属横溪区。其后,陈岭人民公社撤并为溪港乡,金竹岭脚村因之属溪港乡属管辖至今。
若说仙居西乡的地标性村落,金竹岭脚村应当算是其中之一。特别是在二都一带(清代以都建制),旧时除却因临近永嘉、缙云的章山、黄淝之外,金竹岭脚村是被载入文献最多的一个村落。金竹岭脚村旧名金竹岭(《光绪仙居县志》作“金竹岭”,《仙居县地名志》作“岭脚”,误。)。仙居旧谚有“金竹好来龙,唐市好水口”之说。谚语中的金竹、唐市虽然指的是缙云县临近仙居的两个村落,但“金竹好来龙”中的“来龙”却是指金竹岭。金竹岭是横亘仙、缙两县的一条山岭,旧时曾是仙居、永嘉出入缙云的通道之一,而其仙居一端的起点即金竹岭脚村。
金竹岭脚村作为扼守金竹岭的村落,旧时曾是仙居西部通衢所在。自该村向南过寺基冈岭可达永嘉;向东可达黄岩;向西南可抵黄淝、章山;翻越半山岭、安仁岭则可至安岭、缙云;向西经金竹岭可达缙云金竹、唐市诸村。旧时的金竹岭脚村为此成为了仙居西部商旅往来、货物运输的必经之地。清代的王魏胜赴安岭时,曾由金竹岭脚村出发;来自永嘉的海盐进入仙居后,部分即取道金竹岭脚村后的金竹岭运抵达缙云;来自仙居横溪古镇的货物则经其村运抵安岭、永嘉一带;而仙居西部一、二都黄淝、章山、安岭出产的药材、柏桕油则经此运抵县内中心地带。
金竹岭脚旧时在商贸上的重要作用,可以从其建筑和民俗一窥端倪。金竹岭脚村旧有的村落建筑多为黄土夯筑的呈楼台形的土屋,可作商贸客栈之用;又多高墙小窗的民居,以作防范盗贼之用;而在其村西南的永嘉、仙居通往缙云的古盐道起点的金竹岭山岙上还建有清音寺。清音寺所祀奉的是福建神祗陈十四娘娘。陈十四娘娘的信仰自明代时传入仙居,本作为妇女儿童的保护神,是求子和祛除痘疫的主要对象,后逐渐演变为司掌商旅安全的守护神。金竹岭上的清音寺每年七月七日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期间有板龙、跳跳马、说三十六行等娱神活动,即与当地传统的商贸繁荣有关。
清至民国的金脚岭村因其交通上的特殊性曾是政治关注的重点。清光绪年间,县下设都,都下称庄时,金竹岭脚村被成为金竹岭庄;民国十九年,金竹岭脚村成为金竹乡所在地。其后,金竹岭脚村一带逐渐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伍活动的重点区域。如民国十八年至三十年,金竹岭脚村岭下自然村的曹老七领导的赤卫队是唯一活动在当时金竹乡境内的一支队伍;又如抗战时期,中共缙仙区委还曾在金竹岭脚村设立了党支部。当然,建国之后的金竹岭脚村仍是行政上掌控的重点——曾在一度时期基本沿用了民国的建置,金竹岭脚村仍是金竹乡政府所在地。
金竹岭脚村的自然村内有姓陶的,但吕氏是村内大姓。金竹岭脚吕氏分支于安山。据《吕氏宗谱》载,仙居吕氏源自姜姓,奉吕孟逊为始祖。吕孟逊为河南洛阳人,生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任广东新会县知县,转任至浙江台州知府,因年迈遂卜居仙居白塔,故为仙居吕氏始迁祖。至二十九世,吕圣三太公从仙居白塔迁居安岭吕坟村,居数世后转徙溪港安山村,为吕氏安山派。吕氏安山派后裔后在县内又分居岭脚、栗树坑、辽坑、近山头等村,县外则有永嘉弓田、泥坑口,缙云壶镇等分支。(关于仙居吕氏的源流笔者历来存有疑义,因为现存的吕氏宗谱都避开了宋代吕师囊事件,且源流太过清晰,为仙居其他族姓所不及。)
(本文图片部分为麻车坑村)
清音寺求子
旧时,仙居民间在举行婚礼期间有“撒喜果”求子的习俗。婚礼当天,新房内撒红枣、花生、桂圆、莲子,以祝愿新娘“早生贵子”。女子婚后,若多年不孕,则需到本境殿或附近寺庙求子。如仙居西乡一带,不孕女子大多到“清音寺”祈祷许愿,并拿走庙中所备小鞋一只,或偷取“陈十四娘娘”像前泥塑小孩生殖器上粉末,用纸包回冲水饮用,认为均可使自己怀孕。若求子后怀孕产下男孩,则要到庙里还愿。
——《仙居风俗记》未刊稿
竹林水乡待重现—皂角树村古村落保护发展考察侧记
中国都市新闻网讯:本报近期对古村落保护的报道,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12月9日,由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大学老师、旅游专家等组成的考察组来到博爱县月山镇皂角树村调研古村落保护,大家考察后纷纷发表建议和意见。
参加考察的有市人大代表武云、市政协委员董世坤、河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实验中心主任刘龙、猎鹰户外俱乐部经理张世杰等。
考察组先后考察了竹林七贤归隐处、张昺祠、中岳庙、张昺墓、丹水地下河、古民居、古运河遗址等处,大家不停用相机拍、用笔记,不清楚的地方还仔细地询问。
“博爱竹林历史悠久。据《山海经》记载:‘虫尾之山,其上多金石,其下多竹,多青碧,丹水出焉,南流注入中河’。说明在战国至西汉初期,太行山下,丹水河畔,已有繁茂的竹林。唐初皇家在这里设置‘司竹监’管辖竹业;北宋时废司竹监又置‘竹园’;明代,处在竹林中的许良村,已有‘竹坞’之称,这里‘地多水竹,最为清幽’,‘夹溪修竹带青葱’,成为‘胜游之所’;清朝有人咏诗,提到博爱竹林区‘村村门前水,处处竹为家’。目前,博爱竹林呈不连续片状,分布在太行山与冲、洪积平原之间的缓坡地带为集中产地,竹林面积达1万亩。其中,皂角树村有竹林300多亩。”漫步竹林中,博爱县林业局竹林保护工作站站长张玲说。
竹林深处,考察组一行来到竹林七贤亭遗址碑前。“魏晋时期,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刘伶、王戎等曾经多次游历到这里。他们在竹亭下喝茶、赏竹、品竹,就竹笋小菜饮酒赋对,听鸟鸣、溪流潺潺、竹林里几阵欢歌笑语;有时闲卧竹床,任竹风畅荡相伴入眠;低徊于此,流连忘返。后来,当地人在这里修建起竹林七贤亭,以示纪念。”村里的老人张明德指着竹林七贤亭遗址碑说。
竹林边的地下河引起了刘龙的注意。“地下河流淌的是丹河的水,清澈干净。村里地上水和地下水源源不断,鸟语花香,百姓善良,民风淳朴,令人流连忘返。皂角树是卫河的源头,是原运粮河(古永济渠,引沁水的人工河道,在大沙河源头下游)的起源处。历史上的运粮河由此东北流汇合新河、沙河、门河、洪水河至新乡与卫河相接,直达天津。运粮河的一个石桥目前被埋在房屋下。”皂角树村党支部书记张本俭介绍。
皂角树村内的古民居虽然留下的不多,但也特色鲜明。在村民张继亮家,高达三层的古民居让大家叹为观止。这个古民居是三进院,18间房,有300多年的历史。此时,张继亮正在制作鸟笼。每年他们家可以制作鸟笼300多个,大都通过网络销售,一年靠制作鸟笼能收入3万多元。
在座谈会上,考察组成员对皂角树村的发展畅所欲言。
“皂角树村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发展潜力巨大,具备建成我市养生村典型的条件,建议皂角树村围绕竹林和水系做文章。”董世坤说。
“建设美丽乡村,打造中国养生地,保护传统村落为皂角树村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顺应时代,借势发展 要做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承。发展休闲、健身、观光、旅游产业是方向,我建议从美丽古村落复苏开始,在省道306村口交通要道树立张昺祠、明清古村落景区指示引导牌,中岳庙、灵山庙复原图以及遗址指示引导牌,明清古宅院落、张昺墓历史资料以及指示引导牌,编写《皂角树古村落》导游词,开展卫河源头古运河遗址恢复、古树生态观光、祈福保护等。瞄准休闲文化产业方向努力,构建游、购、餐、休闲健身立体化产业结构。”从事旅游业近20年的张世杰谈了他的思路。
“前不久我参加了首届中国古村大会,会议主题是保护和活化。保护传统文化,留住乡愁重点靠的是古村落。河南理工大学日前成立了中原古民居研究所,我们愿助力我市的古村落保护。”刘龙建议。
“专家来得太及时了,月山镇已经确立了由工业强镇向旅游强镇发展的思路,打造太行山下小江南,重现竹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风貌。感谢各位专家的建议,为我们提供了好的思路,指明了方向。”最后,月山镇副镇长章丽莉表态说。
一个建在火山口的古村落——三明明溪翠竹洋
提起火山
似乎离我们很遥远
但你知道么
有一座古老的村落
就建在火山口
走,去看看它!
在明溪县西北16公里的高山上,有一个奇特的小村落,因境内竹林茂密而得名“翠竹洋”。
▲摄于2017年4月。
▲摄于2017年1月。
翠竹洋是城关乡罗翠村的一个自然村,罗翠这个村名,就是村本点罗地和翠竹洋各取首字组成的。
▲摄于2017年1月。
说翠竹洋奇特,是因为这个村落建在一个直径约300米的火山口。
▲摄于2017年正月。
▲翠竹洋的春天,竹子开始生长,到处都是一片翠竹的海洋。摄于 2017年3 月。
▲弯曲的小路,铺设了水泥路面,并扩大了路基,小车可以通行。
▲古栈道中的小石拱桥,制造得精致和耐用,在千百年后仍能正常使用。
▲飞银漈瀑布。
明溪是中国四大蓝宝石产地之一。,而翠竹洋古火山口是明溪蓝宝石的发源地。除蓝宝石外,还有石榴石、皓石等。
2009年央视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播出的《奇特的蓝宝石》电视纪录片,详细介绍了翠竹洋蓝宝石发源地的村容村貌、周边环境及历史文化等,使这个闽西北的小山村撩开了神秘的面纱,这颗藏在深山中的明珠,逐渐为世人所知。一批批的专家、学者,以及怀揣梦想的外乡人,纷纷来到这个小小村落寻梦。
▲平整土地时的池塘。摄于2017年1月。
当地的土壤,是千万年来火山灰形成的沃土,非常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被当地人称“神仙土”,村民种什么都有好收成。
翠竹洋火山脚下,是县城的生活用水水源地罗翠水库,从水库沿着新修的水泥路蜿蜒而上,沿途山花烂漫,五月的杜鹃红似火。上行约5公里,即到达火山口,火山口海拔近900米,状似一个 大磨盘。
这个大磨盘的东南西三面是火山坝,高出火山口六七十米。由奇形怪状的熔岩坝所组成的山包环绕着火山口,就像大大的磨沿,北面地势较低,为当时火山喷发时熔岩的流沟,恰似磨盘出浆的磨沟,正应了巴蜀鬼才魏明伦《磨盘赋》里的景:“磨盘推日月,磨道绕春秋。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摄于2017年5月。
民居沿火山坝底部环形而建,村民说旧时民居连成一条条圆环状的长廊,下雨时行走在村内不用带笠打伞。火山坝周围草木茂盛,雨水丰沛,中间的低凹处形成了一块常年流水的肥沃土地,就是村民种植水稻的最佳水田。
火山口的西北部有一个凸起的小土岗,与稻田相互辉映,如同阴阳八卦太极图,雨后初晴的日子,晨起时云雾缭绕,民居时隐时现,似人间仙境。
▲洒入杉木林中的阳光,层次分明。摄于2017年4月。
▲良好的生态,村中随处可见名木古树。摄于2017年4月。
▲巨大的火山石。摄于2017年5月。
村庄内古民居保存完好,2013年8月,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评为“中国传统村落”。现该村正致力打造乡村特色旅游,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摄于2017年5月。
▲摄于2017年5月。
▲摄于2017年6月。
▲“一山观五县”景点的云雾。摄于2018年8月。
▲晨雾。摄于2018年9月。
▲日出。摄于2018年9月。
▲观景台。摄于2018年9月。
▲观景台与村庄全貌。摄于2018年9月。
▲摄于2018年9月。
▲摄于2020年4月,土坝蓄水完成,整个村庄形成三个小湖塘,中部的区域则种满了桃树。也许,来年桃花开的时候,这里更加美丽。
这么美的地方
有时间一定去打卡了!
原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