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小化村龙家庄遗址

后小化村龙家庄遗址

后小化村龙家庄遗址年代为宋,位于冠县烟庄街道办事处。2012年,后小化村龙家庄遗址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小化村龙家庄遗址,后小化村龙家庄遗址简介,后小化村龙家庄遗址-聊城市冠县后小化村龙家庄遗址旅游指南

先民的村庄 | 汤村庙古文化遗址简史

小昆山西3公里的走马塘和华田泾交汇处北岸,几栋破旧的土房围绕着一个格格不入的石碑,毫不起眼的被掩藏在周围的田地和树影之中。

但当你走进一瞧,那石碑上明明白白的刻着:上海文物保护单位,汤村庙古文化遗址。

这看上去不起眼的,荒芜萧索的,无人的“小村庄”,是5000年前,上海市先民就曾热切生活过的地方。

1962年,松江博物馆工作人员携带广富林采集的样品下乡进行文物宣传时,当地干部提供了汤村庙也有类似文物的线索。

随后,工作人员在汤村庙周围的稻田里发现类似陶片。

同年,上海市文管会派员调查,又在汤村庙附近的华田泾河岸断面上发现一座残古墓和黑衣灰陶器残件,并在附近采集到新石器时期的灰黑陶片、丁字形鼎足、石刀、石斧、石锛和石镞。

经过深入的考古发掘,确定最早的遗物大多属崧泽文化晚期。

大量农耕器具和生活用具为我们展开了史前先民的生活画面。

而其中出土的男女各2座墓葬,丰富的随葬品中,三角形单孔石犁(全国发现的最早的两件石犁之一)的出现,将先民在崧泽文化时期的农耕生活彻底具象化。

石犁不能单独使用,必须用犁床、犁架安装在一起。

考古发掘中未见犁床、犁架,估计它们用木头制造,属有机质,几千年的自然界侵蚀,早已腐朽无存。

考古学资料证明,原始农业最初就是用木、石、骨制作的耜、铲、锄为主,用以点播、松土为特点的锄耕农业。

石犁的出现,突破了以往锄耕缓慢的一点一穴或上下一个动作只能松一块土的作业模式,形成并掌握了连续不断的、数倍于前的、线状快速前行的深耕技术。

而犁的使用前面应有拉力,后面应有人扶持方向和深浅。

犁入土较深,崧泽时期是否使用了牛、马之类的畜力,目前没有直接的证据。

但水牛遗骸在六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中,上海6000多年的马家浜文化中都有出土,说明当时除用人力外,用牛拉犁的可能性已经存在。

我们大可以展开想象,在5000多年前,史前先民就吆喝着牛,催使它们拉犁耕地,将汗水和希望播种在小昆山镇的土地上。

曾有这么一个说法:“汤村庙是个古老的村庄。过去这里是一个热闹的集镇,有规模宏大的寺庙大殿,一共有1048间房子……”

这大概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汤村庙的老乡对初次进村的客人热情介绍的必要内容。

如此自豪的语气,精确的数字,促使客人情不自禁地、海阔天空地去遐想汤村庙那香火缭绕、车水马龙的过去。

然而,传说毕竟是传说,汤村庙的繁荣在史籍记载上似乎是个空白。

但古有“因井为市”一说。

汤村庙遗迹中曾发现崧泽文化时期的水井,井呈直简形,井壁留有芦苇印痕,并内有朽蚀的竹片和草木灰。

由此考证:古井系用芦苇作径,贴在井壁,再用竹片作纬,成圈状箍支撑井壁。

这组古井的发现,不但为研究我国早期水井的型制提供了重要实例,同时也证实了松泽时期的古人已摆脱了对自然水源的依赖,用自己的智慧为人类的生存创造更好的条件。

更生动地反映了自5000多年前起,汤村庙就是上海三泖地区的一处相当规模的“市井”。

而之后良渚文化时期至商周时期6万多平方米的遗存和分布面积更广的商周、战国、晋和宋代时期的遗存,进一步勾勒出了汤村庙古代繁荣的过去。

“1048间房子”的传说,看来也不完全是虚幻的影子。

1977年12月7日,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将此地列为古文化遗址保护地点。

如今汤村庙古文化遗址的部分史前文物在松江博物馆中展出。

也许在今人的眼中,祖先的生活工具是一堆堆难以辨别的残骸,是一具具笨拙的形态各异的石块、陶片工具。

但你仔细端详,用你的想象力去修复那漫长时光的侵袭和腐蚀。

那些印纹陶、陶纺轮、石锛、拓器、彩陶器上所记录的美好时光,就会静然无声地显露出来。

早在五六千年前的今天,它们曾伴随过劳动的号子,曾担负着一定的重任, 它们是这片土地的回忆和宝藏

汤村庙这个看上去小小的、普普通通的古遗址,曾孕育过小昆山人生产生活的脉动。

资料来源:

《小昆山镇志》

海地方志办公室

选自《云间考述》松江文献系列丛书

编辑:松江区融媒体中心小昆山镇分中心

- End -

文中照片均来自小昆山实景拍摄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从“小南山遗址”,到“小南山文化”!这里保留着黑龙江九千年前的文化遗存!

全文共838字,阅读大约需要 2分 。

一片叶子从嫩绿到焦黄,用颜色讲述了自己生命的轮转。一棵树,用积淀的年轮,叙说时光的轮回。我们常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有谁能见证一万年的长度呢?在小山里、在大江边,总有人能发现一万年前的历史印记。那里古朴、神秘,有待我们去探索。

在祖国边陲,乌苏里江边,饶河小南山遗址,李有骞博士、杨永才所长,两位的考古工作从不同观点的论证开始。

时任饶河县文物管理所 所长 杨永才

现在咱们发掘这个面积1050平方米,现在咱们看到的是清理后的基岩面,下面这个坑就是古代人在基岩以下,凿出来的一个墓葬坑。

冬春季节,小南山披着银白色的外衣;暑伏前后,山上又换上了新绿。冰雪消融、草树生长,乌苏里江水北上奔涌,时光流转间,古老文明的神秘与质朴,也展现到了我们面前。

饶河县文物保护中心 负责人 杨永才

比如说这十个墓葬,修完了最后一个墓以后,觉得这个墓地被水侵害,完了才封的石。还有一种可能,又间隔了一段时间才封的石,那有可能,有可能给他太爷爷修旧坟的事呗。

怀着对古老文明的崇敬,我们再次走进这片山林。饶河小南山面朝乌苏里江,海拔106米,地平面高度只有60米,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

随着山上墓葬集群被逐一发现,这个本来不怎么起眼的小山,一下有了大名气。它以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突出重围,冲进了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也是时隔近20年,我省境内考古项目再次荣登榜单。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所长 赵永军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评选是我们考古学界的最高荣誉,每年都有近千项的项目参加十大发现(评选),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是我们黑龙江考古,特别是史前考古的一个重大突破。

遗址墓葬遗存物品涵盖了新、旧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三个时期的文化特征,跨度达一万五千年。省考古研究所在五年前就聚焦到了小南山,遗址的系统发掘,曾入围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名单。但与全国每年上千件考古候选项目相比,小南山一直有待新的考古突破。直到去年,墓葬内大量精美玉玦的出土,才给小南山入围十大考古新发现,增添了十足的底气。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李有骞

(之前)中国最早的玉器考古证据是在赤峰附近的兴隆洼文化(遗址),距今8000年左右。那么小南山的发现,相当于把这个年代又往前提前了1000年,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又往北扩展了很远,差不多1000公里、2000公里的样子,这是我们之前没想到的。

玉文化,是我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显著特点。玉璧、玉玦、玉环,遗址上大量制作精美玉器的出土,直接证明了9000年前乌苏里江流域的先民们,当时除了必需的衣食吃穿外,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追求。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李有骞

这玉璧也很有特点,这也是在小南山出得最多,也是小南山最有特点的的一类器物,弧形的痕迹就是用绳子和沙子把它切割下来,留下来的特征。

李有骞是外来的专家,杨永才则是土生土长的饶河人,作为文物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两年前杨永才曾经和我们说,他一直有个心愿。

时任饶河县文物管理所 所长 杨永才

专家也提出了适当的时机,提出小南山文化这个概念。

两年过去了,老杨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李有骞

南山遗址的玉器是东亚地区目前系列用玉最早的一个证据,通过一些专家的论证,我们正式地把它命名为小南山文化,我们现在揭示的是它的墓葬。那么以后,还会揭示它的房址,揭示它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小南山遗址,到小南山文化,别看只有一词之差,这其中包含的是几代考古人千百个日夜的不断揭秘与探索。如今,它有了新目标,向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迈进。

饶河县文物保护中心 负责人 杨永才

饶河县内还有很多重要的遗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越来越有名气嘛,这样也会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个地方,也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吧。

饶河小南山的故事只是个开头,还有很多细节我们还没有讲完。比如考古队员是如何发现这里的,根据什么就能判断地下埋藏的玉器是九千年,而不是七千年、八千年。墓葬中还有哪些新发现,还有哪些机构团体聚焦小南山,接下来我们还会为您继续讲述。

版权归新闻夜航所有,如需引用请联系我们

图片来源: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记 者:庄 熙、高 原

编 辑:付雨桐

主 编:黄夏博

审 核: 刘 兵

监 制:陈 鹏、王 成

西城村遗址文化遗存包括龙山文化、东周时期和宋代

1月11日,记者从市文化旅游局了解到,历时68天,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泰安文物考古研究所、日照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西城村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工作结束。 本次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出土小件文物50件,其中陶器20件,主要为豆、盂、罐、盆、纺轮等;石器10件,铁器6件,瓷器6件,铜器8件以及大量陶片。文化遗存年代包括龙山文化、东周时期和宋代。

发现一座春秋晚期小型陶窑

考古发掘和人员培训实现两促进两提升西城村遗址位于 泰安市泰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城村东部,明堂路以西、谢过城街以北、汉明堂遗址以南。2020年3月-5月,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对泰山国际颐养城工程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现此处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队于2020年10月12日开始发掘,12月18日完工,历时68天。2020年12月20日,省文物局对考古工地组织验收,验收结论为优秀。 本次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共清理灰坑236个、沟7条、灶3座、窑1座、井1眼、房址1座。出土小件文物50件,其中陶器20件,主要为豆、盂、罐、盆、纺轮等;石器10件,铁器6件,瓷器6件,铜器8件以及大量陶片。文化遗存年代包括龙山文化、东周时期和宋代。

“本次还发现一座春秋晚期小型陶窑,圆形,直径55厘米,结构包括窑床、火眼、火门、火塘,如此小的陶窑在以往发掘中较为少见,为便于深入研究和展示,我们采取了套箱提取的方式运回室内保护。”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此次发掘, 基本厘清了遗址范围、文化内涵和保存状况,及其与汉明堂遗址的关系;发现了龙山文化遗存,在泰山附近区域是第一次发掘;证明该遗址春秋时期为鲁文化、战国时期为齐文化,与文献记载这一带属齐、鲁两国交界区是相吻合的,其中战国时期大型窖穴较多,说明遗址规格较高。西城村遗址延续时间长,地理位置重要,对研究泰山区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为今后开展文物保护研究利用提供了新资料。

考古发掘和人员培训实现两促进两提升

据悉,泰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新泰市博物馆宁阳县博物馆等10家单位的24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考古发掘与培训。

其间,相关部门邀请山东大学教授栾丰实、王青、王芬,省文物局、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等专家为学员现场授课,包括田野考古理论,记录、辨识器物,考古勘探等内容。“经过2个多月发掘与培训,我们按时完成了遗址发掘任务,培养了考古队员的田野考古技术水平。”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同时,为培养泰安地方文物干部和考古队伍,考古发掘期间还举办了田野考古专业技术培训班,并积极开展公众考古宣传活动,考古发掘成果丰富,考古发掘和人员培训实现两促进两提升。

本次考古发掘期间,相关部门还积极开展公众考古工作,制作宣传展板,向周边群众宣传考古学知识与考古工作成果,举办了2次公众考古活动,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泰山学院的120名师生到发掘现场参观学习。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机关第二党支部50多名党员干部到考古现场开展了“考古见初心,薪火永相传”主题党日活动,活动获“泰安市直机关工委优秀主题党日活动”称号。

“泰安历史文化悠久,文物资源丰富。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积极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挖掘研究弘扬传统文化,为我市文物事业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作出更多新贡献。”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