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农民逐渐‘洗脚上田’,很多传统的农耕文化已经或者正在消失。作为高校,我们有责任保护农耕文化,守护农耕文化的‘根’。”日前,在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以下简称“农博馆”),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汪庆华如是说。
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位于许昌学院一角,是仿制20世纪50年代的一栋两层建筑,从外观上看,蓝砖、红瓦、白柱,与美丽的校园交相辉映。在农博馆内,耧、犁、锄、耙、食盒、蓑衣、草鞋……2000余件已经渐行渐远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被分门别类地陈列在18个展厅中,供参观者欣赏。它的存在,全方位勾画出了近现代中原农耕文化的全景图。
着手建馆,走街闯巷搜农具
2010年年初,许昌学院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决定建设农博馆,以抢救性地收集、存留、研究和展示中华民族传统农耕生产生活用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通过专家论证后,汪庆华和他的团队开始专心筹建农博馆。问题接踵而来,现在的农村变化太大,很多东西早已消失不见,即使存在,年轻的学生也未必认得。眼看大半年过去了,搜集来的东西寥寥无几。
此路不通,只好另辟蹊径。随后,大家前往郏县、滑县、虞城等地寻找民间收藏家,希望从那里有所收获,但效果也不甚理想。“我们开始搜集的时间还是晚了,很多东西已经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圈。后来,我们决定到农村,挨家挨户去找、去发现。”团队成员徐中森告诉记者,他们利用休息时间,到处打听,到农户家里一趟又一趟地寻找。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到农博馆开馆前夕,收集到的展品有1000余件。
正式开馆,东奔西走找定位
展品有了,但怎样才能让农博馆定位准确、特色突出?
为了全面了解专题博物馆的现状,农耕馆专家团队前往北京、南京、西安、武汉等地进行考察。考察后,他们发现,中国的东南西北几个城市的专题博物院都有对农耕文化的历史研究,但对中原农耕器具的收藏很有限。为此,大家经过研究、讨论决定,农博馆的建立要以差异化定位,彰显特色,突出“中”“近”“深”“全”“真”,即立足以河南省为主要区域的大中原,挖掘和展现中国中部地区传统农耕文化的特征和风貌;以当下为历史立足点回望过去,重在记载和展现近代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来刚刚消逝和正在变化的事物与境况;以大量文字展板深入挖掘和揭示“人”“物”“事”“境”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突出研究功能和教育功能;全方位展示农耕社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农村风貌和文化现象,努力勾画出中原农耕文化的全景图;展品不求外观华丽,但求真品真实,宁缺勿仿,宁旧勿新。目前,所有展品都是来自民间的珍品,均记载出处及捐献人,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反映传统农耕风貌。
“古朴物件勾起了很多古朴的回忆,有中原大地远古先人的智慧结晶,也有近代国民丰富的文化生活,当然还有小时候做农活儿时的珍贵回忆。中原农耕文化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这是参观者张康凯的留言。自2012年12月30日开馆以来,农博馆迎来了许多参观者,据不完全统计,共有参观团队200余支,累计30000余人次,其中不乏专程到访考察的有关单位和有关专家,还有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的农业研究专家和文化学者。同时,农博馆被命名为许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荣获第七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农耕馆2014年8月4日得到省文物局的正式批复,2014年9月17日,农博馆标 被国家出版局注册登记。
后续发展,思前想后挖内涵
“农博馆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升的过程。今后,我们在抓好日常开馆运行和持续搜寻稀缺展品、不断充实展馆的基础上,还要着力抓好农博馆的内涵建设。”在取得一定成果后,对于农博馆的发展,汪庆华一直在思考。
对于农博馆的长远发展,农耕馆专家团队谋划了“围绕一个重点、建好两个平台、五点特色突出个性、四策并举深化内涵”的工作策略。“围绕一个重点”,就是把高校和博物馆有机结合,强化农博馆的文化价值,突出育人功能,注重学术研究,彰显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建好两个平台”,就是分别建好实物展馆和网络展馆两个平台,努力扩大展馆受众面和社会影响力;在具体策略上坚持通过既定的“中”“近”“深”“全”“真”五点定位来突出个性、彰显特色;同时,通过抓好中原农耕文化典籍资料、中原农耕文化摄影图片、中原农耕文化视频影像、中原农耕文化口述历史等四个方面的持续建设来深化农博馆的文化内涵。其中,重中之重是广泛调研和深入发掘中原地区目前尚存的传统农耕生产方式、生活环境、文化活动、古村风韵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使农博馆成为全方位收藏和展示中原农耕文化的重要平台。
许昌学院创建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不仅体现了可贵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而且也符合许昌学院深入推进转型发展,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努力建设高水平应用型科技大学的发展要求。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整合校内外有关资源,形成强大合力,在“一体两翼”的涉农研究方向上持续努力,不断取得新成果。
走进“周口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感受中原灿烂农耕文化
“没想到,华威民俗文化博物馆的藏品这么丰富,真是开眼界了。”4月18日,周口日报、周口电视台、中华龙都网、河南手机报等30余家媒休走进周口华威民俗博物苑,开展以“坚持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采风活动。
当日上午,媒体记者们走进“周口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展览大厅,顿时被那里的众多文物展品所吸引,展品中大部分是反映农耕文化的藏品,古老的榨油机、水车、织布机、石磨、建筑设施等,让人目不暇接。“这些东西对我来说太古老了,仿佛让我穿越了时空。”掌上周口负责人梁先生说。“周口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的师傅还现场演示了拓片技艺。
据了解,“周口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创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现为国家及AA级旅游景点,是一家从事民俗博物收藏、保护、展出、复制等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为一体的综合类博物馆苑。馆藏有历代墓志铭碑刻、汉代画像砖、画像石、陶瓷器、古代建筑构件、古家具、农耕文化物件、石刻、名人字画等万余件。华威艺术馆、古碑廊、百狮园、农耕(民俗)文化馆、农耕之家、古床馆、古建构件艺术展览中心、石刻艺术景观带、书画展厅和独具特色的名家楹联景观等10个展厅常年面向社会开放。
“周口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现免费向社会开放。多年来,该博物苑先后举办了司马武当“勤俭文化书法作品展”、“大道翰墨”周口—上饶书法精品联展暨“墨韵流芳”许东方师生书画展等各种文化展览交流活动40多场。举办春联义写、豫东农耕文明图片巡展等文化公益活动50多场次。接待周口师范学院、河南省冬泳协会、郑州自由鱼学校等各界社会团体90多个,观众300余万人次。每年积极参与“圆梦行动”,已资助10多名大学生完成学业。为受灾地区、困难人群已累计捐赠60多万元。向市博物馆捐展古家具、大唇犀牛头化石、文房用具等文物248件,极大丰富了我市文化旅游资源内涵。
据悉, 30多家媒体将透过“周口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所保存的文化遗产,传播周口正能量,讲好周口故事,解读改革开放以来周口的历史变迁及人文变化,提升周口和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的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产生积极影响。
原标题:30多家媒体走进“周口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
(文/高洪驰 图/刘辉)
来源:综合中华龙都网 河南手机报周口版
《记忆黔南》博物馆:珍藏农耕文化记忆,传承中华传统文明
6月18日上午,贵州省档案馆一行在原副巡视员欧阳锋同志的带领下,到都匀毛尖广场《记忆黔南》民俗文化博物馆参观考察。
有关领导参观考察
《记忆黔南》农耕文化博物馆现收藏有明清以来各种农耕文化文物近2千件,很多农事工具因年代久远而弥足珍贵。
博物馆内摆满文物
该馆馆长何仕银向参观组介绍说:《记忆黔南》农耕文化博物馆是贵州省内唯一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开馆以来已免费接待市民1万多人次参观,深受广大市民好评,得到了上级相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成为黔南州内多个学校学生学习参观体验研究的必选基地。对推动优秀农耕文化的保护研究和利用起到积极作用。
《记忆黔南》农耕文化博物馆馆长何仕银
该馆由贵州智熠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和贵州天演收藏品贸易有限公司共同创建兴办,现已完成投资一百多万元。
充满远古气息的农耕用具
贵州少数民族乐器
布依族乐器---铜鼓
通过对博物馆的考察,大家对《记忆黔南》农耕文化博物馆的创办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期待博物馆在珍藏农耕记忆,弘扬民族文化,教育子孙后代,传承中华文明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有关领导合影留念
黔南州档案馆副馆长方景发等有关领导同志陪同参观考察。
编辑:卢祖军
编审:何仕银
走进科尔沁农耕文化博物馆,追远怀旧留住乡愁......
10月19日上午,由中共科尔沁区委员会、科尔沁区人民政府主办,科尔沁区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承办,科尔沁区乌兰牧骑(戏曲剧团)、科尔沁区文化馆、建国街道办事处协办的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暨科尔沁农耕文化博物馆开馆仪式在科尔沁农耕文化博物馆隆重举行。
据了解,科尔沁农耕博物馆位于通辽市民航路末端,距通辽飞机场1公里111线西侧。占地总面积9450平方米,建筑面积4080平方米,主展厅3000 平方米,展厅有1000余件实物,7处模拟场景,每天免费对外开放。
仪式现场,科尔沁区乌兰牧骑(戏曲剧团)送上了文艺演出。舞蹈《哈达献给党》、男女声二重唱《祝福科尔沁》、马头琴齐奏《万马奔腾》等精彩的节目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文艺演出结束后,来宾们参观了科尔沁农耕文化博物馆。里面展示陈列着古旧的木犁、铁犁、独轮车、镐镰耙齿、绳套等,这些带着浓浓乡土气息的物件排列在一起,仿佛诉说着几十年前那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农耕社会场景,悬挂的煤油灯仿佛缓缓冒起烟来,燃起了儿时的乡愁......
犁杖、耙、耧、石头滚子、镰刀、叉子、点葫芦……这些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在30年前的农村尚能看到,可如今却在一点一点地淡出我们的生活。
这些都曾是人们的日常必需品,现在伴随着时代的逐渐变换,已然成为了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独特的记忆,也成为了不曾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探索旧日画面的凭证。
科尔沁农耕博物馆主要展示的就是科尔沁地区的农耕文化,共分为五个单元展区:“农耕溯源”、“农耕生产”、“加工作坊”、“家居生活”和“文化生活”。
展厅以1000余件实物,7处模拟场景,再现科尔沁大地农耕生产、农民生活被岁月尘封的记忆,展示农耕文化的历史留痕和文明进程。
科尔沁农耕文化博物馆作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有助于宣传展示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科尔沁农耕文化博物馆是回望历史,填补通辽农耕文化陈列空白的项目。
通过千余件生产生活用品,展示科尔沁农耕文明原生态遗存物品,突显蒙汉民族从事生产劳动的历史轨迹和民俗文化留痕,让渐行渐远即将消失的文化现象,重回人们的视线,使其成为留住历史,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教育子孙后代的一块阵地。
科尔沁农耕文化博物馆的建立将为科尔沁区文化建设、文旅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并成为传承优秀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平台。
来源:中国通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