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墓冢群

汉代墓冢群

位于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初步统计分布有10座汉墓冢。最大的汉墓冢封土呈椭圆形,东西向,占地面积近五千平方米,冢高约5米。其次是位于南洋大道与迎宾路交叉口的西南部,第三座是位于黄河路与中原路的交叉口西北角墓冢封土呈椭圆形,东西向,占地面积约两千平方米,冢高约5米。其他现存的汉墓冢占地面积在两百平方米至一千平方米左右,冢高约4米左右。汉墓冢的时代应为西汉末期至曹魏时期的墓葬,距今约1700年至2000年。两汉时期的人们“事死如生”,去世后,营建豪华墓穴,陪葬大量的随葬品。但是,要建造规模如此之大的汉墓冢,巨大的耗资却不是一般家庭能够完成的巨大工程。在方圆不过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如此众多的汉墓冢,从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并结合两汉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判断,这些汉墓冢的主人,应当是两汉时期分布在此的封建大庄园经济的主人,汉墓冢的建设规模,也预示着两汉时期汉山阳县庄园经济的繁荣发达程度和庄园经济主的经济实力,对研究汉代山阳县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神秘洞穴系汉代崖墓群

  5月3日,本报报道了达川沿河乡高峡子村发现神秘古洞穴的消息。这些洞穴到底是古代巴人躲避战乱所挖?还是崖墓群?当地村民众说纷纭。近日,达川区文物管理所的专家通过现场勘查,揭开了这些古洞穴的神秘“身世”……

洞穴“身世”揭晓

据了解,“藏”在高峡子村灌木和草丛里的古洞穴共有四个,分布在河的两岸,由一处独洞和另一处群洞组成。“经文管专家实地考察鉴定,这些洞穴就是我们所说的崖墓,距今约有1800多年的历史。”达川区文管所所长潘洁告诉记者,崖墓也叫岩墓、蛮子洞、仙人洞,是古人仿造居所为逝者建造的墓室,在山腰或山脚的崖石上直接开凿。不论开凿的时间先后,这些崖墓一般都排列有序。

“这种墓葬形式西汉后期开始出现,东汉时期盛行。”潘洁介绍,在东汉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厚葬之风盛行,崖墓这种墓葬形式在岷江流域尤其流行,很多地方还一直沿袭到明清时期。

我市现存崖墓近千座“崖墓在达州分布非常广,绝大多数乡镇都有。”达州市博物馆馆长王平告诉记者,在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达州发现现存崖墓总数近1000座。在渠县渠北乡前锋村发现了40多座崖墓,开江县靖安乡蛮洞子村的崖墓也有近百座。

“很多村民以前对崖墓都不了解,对这些崖墓进行了开凿,把取得的条石另作他用。”王平说,根据规模和数量,有的崖墓群已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崖墓群是汉代祭祀文化的历史见证之一,对研究达州地区古代社会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报记者 姚丹

31座!内蒙古发现汉代墓葬群

央广网呼和浩特11月16日消息(记者 王秋蕾 实习生 朱晓静)近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发现31座汉代墓葬。墓葬横跨西汉中期至东汉早期,分布密集且形制多样,出土随葬器物种类丰富,数量可观。

这31座汉墓位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大红城乡小红城村小红城古城西北约1公里的一处台地上。墓地北距浑河约2.5公里,往西南约2公里为大红城古城,周边多沟壑丘陵,为配合“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基建工程的建设,2021年6月至9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和林格尔县文物保护中心,对小红城汉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考古人员对小红城汉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据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主任齐溶青介绍,本次发掘的墓葬分布密集且形制多样,包括土坑竖穴墓、土洞墓、砖壁墓、砖室墓四种。其中以无劵顶的砖壁墓为主,砖壁墓在内蒙古其他地区极少发现,初步推断应该为土洞墓向砖室墓过渡形态,发现意义重大。

此次出土随葬器物数量可观、种类多样,包括陶器、铜器、铁器、石器等共350件。其中以“罐、壶、灶、井”的陶器组合最具特色,31座墓葬中,近三分之二的墓葬拥有“罐、壶、灶、井”的完整组合。

小红城汉墓出土的铜铃和印章(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根据墓葬形制与出土陶器、钱币可推断出,该墓葬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西汉中期至西汉晚期,墓葬形制多为土坑竖穴墓、土洞墓等。第二个阶段为西汉晚期至王莽时期,这一阶段墓葬数量最多,是土洞墓向砖室墓的过渡阶段。第三个阶段为王莽至东汉早期,这一阶段墓葬数量减少、墓葬规模缩小,随葬品种类少且简单。

本次小红城汉墓的发掘,补充了内蒙古中南部汉墓形制,证明了大红城古城下压汉城的推测,对于呼和浩特地区乃至整个内蒙古中南部西汉中晚期至东汉初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了解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洛阳发现大规模汉代墓葬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