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浪墅桥村,距余姚约25公里。馆名由国家主席亲笔题写,是为研究和保存河姆渡遗址文化而于1993年5月建成开放的遗址性博物馆。河姆渡遗址是我国东南沿海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地域特色。

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遗址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经测定,最下层的年代为7000年前。通过1973年和1977年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动植物遗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

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当时的农业、建筑、纺织、艺术等东方文明,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佐证,是我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曾多次出国展览,深深地震撼着整个世界。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占地面积60亩,由文物陈列馆和遗址现场展示区两大部分组成。文物陈列馆紧邻遗址西侧,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由6幢建筑组成,单体之间用连廊相接。建筑造型根据河姆渡7000年前“干栏式”建筑风格,“长脊、短檐、高床”的特点而设计,构筑出高于地面的架空层,人字形坡屋面上耸起5-7组交错构件,象征着7000年前榫卯木作技术,再配以土红色波纹陶瓦、炒米黄毛面墙砖,显得古朴、野趣,与河姆渡文化融为一体。序厅屋面形似展翅翱翔的鲲鹏,表现了河姆渡先民爱鸟、崇鸟的文化习俗。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有着怎样的历史?

河姆渡遗址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遗 址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河姆渡遗址文化堆积厚度共4米左右,叠压4个文化层,出土 遗址遗物最丰富的是距今_〜7000年的第四文化层,有大面积的 稻谷堆积层,大批木排桩和地龙骨等干栏式建筑遗迹,大量动物骨 骸、菱角、酸枣等植物果实,出土遗物有石、木、骨器等,还发现 了彩陶片和纺织工具。衣、食、住、行这人类社会生活四大要素在 河姆渡遗址中都已齐全,反映出河姆渡人开始迈向文明社会的门槛。河姆渡遗址证明在7000年前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有着繁 荣的原始文化。1982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 年被编入中学历史教科书,2001年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百项重 大考古发现”之一。英国剑桥大学编的《百科全书》、日本《考古 学事典》都用较大篇幅对其进行了介绍。

永济市蒲津渡遗址博物馆闭馆公告

永济市文化旅游局官方发布平台

公 告

END

稿件来源:永济市蒲津渡遗址博物馆

关注文旅永济!

期待您的参与!

运城网信备案 C30001

秦中第一渡:航拍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

前一段时间,我操作自己的精灵Phantom3 SE无人机,对新落成的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进行航拍,曾经繁华的渡口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湖面和美丽的公园——

欢迎点击观看精彩视频

咸阳古渡是“关中八景”之一,位于今天咸阳市区内,南邻渭河,北靠老街,东望清渭楼。据咸阳地方志记载:明嘉靖年间,这里逐渐繁荣,冬春设桥,夏秋舟渡,乃西安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要道,为秦中第一渡。

2002年,咸阳水利部门在修筑渭河的河堤时,偶然发现一段旧河堤的遗址,以及大量的柏木桩。它位于咸阳市区的渭河北岸,东西长约230米,南北宽约7—10米,河堤的台阶和墙壁上镶嵌着铁环、铁柱等拴船用具。另外,还发现三块残碑,拼合起来为一通完整的石碑,碑首阳刻“咸阳县新修河岸之记”九字,为明代文学家王九思撰文。

通过考证,这处遗址就是明清时期咸阳的古渡,也被称为“渭阳渡”。2017年6月,焕然一新的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重新对外开放,大家在参观博物馆时,可以透过脚下的玻璃,看到曾经古渡遗址的台阶、铁栓和木桩子,历史仿佛在此刻凝固。

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的外观,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仿古廊榭,下部为博物馆的展厅,主体建筑外面的墙壁,雕刻着与古渡有关的历史典故,再现了曾经的历史脉络与繁华景象。

从空中俯瞰,周围的清渭楼、南阳门、风雨廊桥渭城桥,以及咸阳湖中的无名小岛,与岸边的古渡遗址博物馆相映成辉,共同组成古都咸阳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