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庙位于莘县县城内。伊尹,名挚,商初大臣。《孟子·万章上》曰:“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其生于空桑,长于伊水畔,成年后曾躬耕于九莘之野。清光绪十三年(1887)《续修莘县志》载:“莘之北门曰伊尹田,伊尹田之北八里有莘亭,世传伊尹躬耕处也。”清康熙五十五年(1676),东昌知府程光珠访求古迹,大书“莘伊尹躬耕处”6字,题曰:“尧舜之道,畎亩之中,圣作物睹,龙云虎风”。在今莘县大里王村西,仍立有“莘亭伊尹耕处”碑。在莘亭东古有伊尹庙,又称任圣祠。为汉时创建,后多次移址重修。清代移于城内。有正堂三间,门一间,周环垣墙,院内松柏参天,气象幽森,古为莘县八景之一,曰:“伊庙松风”。
外八庙具有汉藏满蒙特点 其中安远庙仿伊犁庙
撰稿:那易
承德外八庙具有多民族特点,其中普陀宗乘之庙具有藏族特点,殊像寺具有满族特点(但不对外开放),而安远庙具有蒙古族特点,当然也融合了藏式建筑特色与汉族建筑特色。
安远庙的第三进院落由70 间廊房组成,正中为主体建筑普度殿,平面呈回字形,是蒙古族寺庙中常见的都纲法式。
安远庙的镇庙之宝是绿度母像,普度殿的木雕绿度母佛像,头戴宝冠,凝神垂目,神态安然,雄踞于莲花台上。左手擎莲花当胸向外,右手垂于右膝之上,左腿盘坐,右腿微伸向外作“吉祥坐”,佛像身上的臂钏、手捉镯、璎珞、莲花等物精雕细刻,佛身后的木雕背光上勇猛的大鹏金翅鸟,祥云图案,雕镂层次分明丰富,与佛像浑然一体。
绿度母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她能救八种苦难,如狮难、象难、蛇难、水难、牢狱难、贼难、非人难,又称为“救八难度母”。同时,还能把称为五毒的人类行为贪、嗔、痴、慢、疑中的疑转成究竟圆满的智慧,有护持妇女幼儿的功德。
乾隆二十年(1755 年),清军平定伊犁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的叛乱,达什达瓦之妻组织所属部众密切配合清军作战,立下赫赫战功。清军平叛后,由于生存环境恶劣,达什达瓦族要求迁徙内地,清朝廷同意,先后分两批到达承德。乾隆皇帝对迁到承德的达什达瓦部众甚为关切,将他们重新编为九个佐领,归入驻防八旗,隶属于上三旗,并参考“伊犁庙”建立了安远庙。
安远庙风貌特征不仅限于寺庙建筑艺术本身的要求,而是重在表明这座庙宇曾是一个历史的证物,是当时重大事件的纪功碑,也是清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态度。安远庙作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皇家园林和寺庙建筑群之一,其宫殿和寺庙的设计体现了儒家统一向心的思想,同时也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象征,其文化和自然景观做到了完美的有机结合,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艺术价值。
伊川南岳庙
南岳庙座落在伊川县鸣皋镇西北的衡桃山头,殿阁雄伟,雕梁画栋。南岳庙每年农历三月十五的古刹大会,久负盛名,源远流长,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最盛时期有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湖北5省32县的客商云集,赶会者不下20万人。
相传南岳庙建于北魏年间,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南巡至鸣皋,望着正南方鸣皋山主峰,想到北魏政权己有四岳(东岳泰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尚缺南岳衡山,于是就尊鸣皋山为南岳衡山,建庙祭祀。唐代诗人祖咏《望鸣皋山白云寄洛阳卢主薄》诗曰:“室画峨眉峰,心格洞庭浪。”把鸣皋山比做峨眉山。“洞庭浪”指南岳衡山,位于洞庭湖的南边,在南岳庙仿佛听到了洞庭湖的浪涛声。
庙内现存有一通灵签碑,据传立于唐时,碑上有签语数十条,分述吉、凶、祸、福、财、运、婚、嫁等。有求者可站在数米外,用土块、粉笔等投向碑上签语处,查看投中之签语内容,据说很灵验。不论预测效果如何,却给人们带来无限的乐趣。
(关注伊川新闻,了解本地风土人情,请关注伊川新媒体微信平台:yichuantop)
“伊尹梦日”
伊尹(?~前1713)。商初大臣。名伊(另说名挚),尹为官名。一说名挚。今莘县人。出仕前,曾在“有莘之野”躬耕务农。传说他为了见到商汤,遂使自己作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说汤而被用为“小臣”。后为成汤重用,任阿衡,委以国政,助汤灭夏。汤死后,历佐卜丙(即外丙)、仲壬二王。仲壬死后,即太甲即位,汤孙太甲为帝时,因不遵汤规,横行无道,被伊尹放之于桐宫(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另说今河南省-虞城东北),令其悔过和重新学习汤的法令。3年后,迎回太甲复位。死于沃丁时。他为商朝理政安民60余载,治国有方,权倾一时,世称贤相,3代元老。伊尹于公元前1713年卒于亳(今山东省-曹县南),享年百岁(另说伊尹放逐太甲后,篡位自立,太甲潜回,将其杀死)。据莘县旧志记载:“莘之北门外曰伊尹田,伊尹田北八里,古有莘亭。世传伊尹躬耕处也。”
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的前夕,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比喻人生遇合无常,多出于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