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柱宗祠又称“经义堂”,是明清过渡时期徽派建筑典范的存世孤例。百柱宗祠建于康熙年间,由庭院、门楼、正堂、后堂、后寝组成,祠堂大梁上有“鳌鱼吐云”、“龙凤呈祥”等图案,雕工十分精美。四个石基深刻“鹭鸶戏莲”、“凤戏牡丹”、“仙鹤登云”、“喜鹊含梅”纹饰。一九八二年,在法国巴黎庞毕度文化中心举行的“中国民俗展览”上,江,黄村百柱宗祠,黄村百柱宗祠简介,黄村百柱宗祠-上饶市婺源县黄村百柱宗祠旅游指南
黄埔古村建筑史 | 胡氏宗祠
“
胡氏大宗祠是胡姓的始迁祖祠堂。胡姓祖籍福建崇安,其祖先到南雄保昌县,南宋时从南雄珠玑巷迁到广州濠畔街,后迁至黄埔村。祠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头门两侧的门联上写着"派溯崇安源远流长绵世祚,基开黄圃根培本固大宗祊"。
”
胡氏家族是村中的大族,据说昔日在村中仅祠堂就建有七座之多。虽然如今只留下屹立在保昌大街东侧的胡氏祠堂(慎徽堂)以及另两座胡家祠堂,但在祠堂的族谱上,却记录了本族世代杰出儿郎的闪光名字。从这些青砖石脚的胡家祠堂走出去的名人,曾经名振中华,蜚声海外。
村里人最引以为豪人物,是胡姓中的胡旋泽。他是19世纪中后期名噪一时的新加坡侨领,中国驻外领事第一人,同时又是国际外交史上第一个身兼三国领事的外交官,曾先后被澳大利亚国封为男爵、被英国授予CMG三等宝星爵位。由于他的卓绝贡献,人称"黄埔先生"。现胡氏家族重新做了"钦命新加坡领事胡旋泽"的竖式挂匾悬挂在宗祠内。
这是黄埔村保存较好的一座祠堂,深三进(假四进)硬山顶,灰绿筒瓦,迎面而立的是两根周长159公分的大圆木柱,基础花岗岩,给人以大气稳重感。
进入祠堂内,但见砖雕、石雕、木雕、灰塑千姿百态,石雕有“双凤朝阳”、“官员出巡图”等。灰塑有梅花,喜鹊,砖雕有各种花卉。其中木雕更有特色:一幅雕的是一鸟一兽,鸟为雕,兽为“四不像”(有人说是龙生九子的第五子);另一幅雕的是岭南五大佳果荔枝、杨桃、木瓜、菠萝、爆子石榴(本地石榴)。
这座祠堂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四水归源”的设计,据村中胡永湛老伯介绍,祠堂有两个天井,其中第二个天井有东、南、西、北四面瓦檐。下雨时,四面的水落入天井,流入西面的水渠,再经暗渠,向东斜入天井,诸水汇合后通过暗渠再流向祠堂前的风水塘,祠堂的屋檐也架有麻石凿的沟渠道与这条地下暗渠相同,取意为“四水归源”。而全部水流向东边,也暗合了俗语“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意思。
抚松书院简介:
抚松书院是广州阳光假日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公益投资的“当代君子自修学院,”设于海上丝路千年古港之黄埔古村,在王贵忱、徐民和、王鲁湘及郭莽园、白父、太康、乔平、钟振强十余位名誉院长指导之下,修习诗、书、画、印、影、茶、乐、香、诸道与陶、石、砚、拓鉴藏之修道习禅场所。本公众号,除“妙文转摘”一栏目之外,“巨匠系列”、“院长系列”、“它山系列”等,皆系书院原创,欢迎朋友们转载,多多益善;资源共享,以道化人,功德无限!谢谢!
快速定您位到『抚松书院』的线路
于都县新陂乡庙背村黄氏宗祠小记
自古以来,华夏大地,但凡族人聚居,皆有宗祠。于都县新陂乡庙背村的黄氏宗祠,是庙背村的黄氏后裔子孙,为了祭祀第十八世祖(注:本文的黄氏世祖排序是参照2016年修订的《黄氏族谱》)思让公 和他的儿子允玉公,纪念他们父子在于都县开基和在庙背村创业拓基的功绩而兴建的。
庙背黄姓村民的始祖叫黄峭山。黄姓远祖源于河南光州,后来南迁到了福建。黄峭山就出生在福建省邵武市,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峭山公 官至工部侍郎,娶有上官氏、吴氏、郑氏三位夫人,每位夫人生有七男,共有二十一子。庙背黄氏一族,是上官夫人次子——梅公的裔嗣。梅公遵从父命异地创业,迁往福建邵武府泰宁县居住。梅公后嗣又迁往江西九江城外的黄梅口。
在元代年间,庙背黄氏一族第15代世祖,名叫著福,就住在赣州府几公里开外的水西赤硃岭了。
话说黄氏第14世祖,名叫永丰,字传泰,娴熟军事谋略。在元代时,因战功卓著,永丰公被授予游击(参将)衔。永丰的第三个儿子名叫 著福(第15世祖),字德全,他督军平赣,被授予都团衔。后来,就择地居住在赣州府水西的赤硃岭。
著福的长子名字叫忠尽(第16世祖),字统臣,中秀才,补廪出贡。著福生有一子,名叫良明。良明(第17世祖),字尧亭,其夫人为欧阳氏,生有三个儿子:思让、思敬、思祖。长子即名叫思让(第18世祖),其夫人是赣州府文潭坝的李氏,生有一子,名字叫 允玉。
明永乐年间,战乱频仍,思让公与兄弟共商迁徙之事。缘于他偏爱环境幽静、气候适宜的南方,后来,就搬离赣州府水西赤硃岭,迁徙到了赣州府以南一百八十里,于都县域 马岭保 水浒村的白沙坑 定居下来。
只是马岭保白沙坑这地方环境虽好, 毕竟太过于偏僻,交通闭塞,不是兴旺家业的理想之地。思让公的儿子允玉(第19世祖),担负着家族振兴、子孙繁衍的重任,考虑重新择地迁居。允玉公先移居到于都县马岭保畚岭村的黄屋潭,明景泰年间,再迁至于都县新陂乡双江口中游的周边两岸,即今天的庙背村,看中这片有山有水,位于新陂、罗江和西郊三乡交界、离县府路途不远、有待开垦的处女地,在这里开基创业。
这一年是明景泰二年(即公元1451年)。允玉公带领儿孙,披荊斩棘,开荒垦田,筑路开渠,布局建屋,挖塘种树,在这里生根,世代安居乐业。
允玉公在庙背村安顿下来以后,家业开始丰裕,家族人丁逐渐繁荣。允玉公生有一子,名叫浩融,字春堂,是第二十代世祖。浩融也生一子,名叫昊(第21代),字添然。昊公育有四子:均锡、均赐、三寿、难公。三寿就是相传三岁得道于祁山,尊为庙背村神的三太公。而真正完成人口传承重任的,是昊公的第二个儿子均赐。
均赐,字受夫。夫人丁氏,生有五子:长子叫廷宰,字门石;次子廷宪,字两江;三子廷宦,字怀受;四子廷宣,字念夫;五子廷宠,字仰然。
自思让公以下到受夫公这五代,是一线单传。而从受夫公生下五个儿子以后,庙背村黄氏在第23代 廷字辈开始,就分成五个公房了。从此以后,这五个公房的人丁都得以兴旺繁衍。廷字辈五子的降生,是庙背村人口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大事件。五子出生的年代,大致是在公元1545年~1555年之间。
传至清代乾隆年间,允玉公后裔人丁日盛,且有搬离庙背村,散居各地者,更难以计数。于是身居各地的允玉公一脉子孙,在各地祭祀他们的祖先。追本溯源,大家都尊称允玉公的父亲思让公为在于都县开基的基祖,为了纪念思让公父子的丰功伟业,遂一致议定要建一座思让公祠堂,以慰祖宗在天之灵,以伸我子孙致祭之诚,在堂供奉思让公之神主,思让公上面和以下各代世祖亦一并供奉。
公祠就建在庙背村,选址在村子的中央位置。工程始于乾隆辛未年(公元1751年)秋月,至壬申年(公元1752年)冬月落成。建祠总主事的两位祖公名字叫奕芳和位西,此为一大功绩矣。公祠落成六十年后,时大清嘉庆十七年,黄氏第三十一世嗣孙吉佩公第一次为公祠撰写了《思让公祠记》,上面记载:公祠“高二丈九尺,广四丈,深七丈,左右各一室,左以藏祭器,右为主祭者先日入寝,肃齐戒也,祠前一空坪”。“堂匾曰:文行堂,意者行为文之本,文为行之末,所以示后人以无本不立,无文不行之意欤”。祠堂建筑非雕梁画栋,无龙鱼花鸟之文,然具有宽广之空间、恢宏之气度。
(图片:庙背村黄氏宗祠)
一九九三年黄氏第三十五代嗣孙黄济平写的《思让公传》里,也对公祠作了描述,特别提到了祠堂后面那棵壮观华丽的桦桷树。“祠后一古榕树伴生兆果(银杏)树,树周长丈余,高有数丈,皆丽附于祠”。
最近,在《方志于都》上黄氏第三十七代嗣孙黄道真撰写的《于都县新陂乡庙背古村》中就有更为详细的描述了。公祠“是庙背村黄氏子孙祭祀祖先的场所,占地面积几千平方米,气势恢宏,古色古香,由青砖、木头、灰瓦、石柱建成,侧墙建成徽派风格的马头墙,高低错落,颇具特色。大门和两条侧门由高约4米的方石围成。正面的三条大门,门前前檐长约20米,宽约3米,中间没有砌砖墙,仅以二根高约5米、宽约80厘米的八角形红石柱支承着前檐的斗拱,在祠堂前檐的门楣下,挂着钦点翰林学士的榜名。进了大门,就来到了前厅,前厅长约20米、宽约5米,前厅过后就是后厅,后厅长约20米、宽约10米,两厅中间也没有砌墙,都是由两根高约5米、宽约80厘米的八角形红石柱支承着斗拱,斗拱由粗大的木头加工而成。前厅和后厅中间留有天井,后厅门楣上方悬挂着“文行堂”三个正楷大字”,后厅摆放着用木板做成的一排排神龛,列着各代列祖列宗的牌位,供黄姓子孙祭祀”。
我曾听父亲说,公祠发生过一次火灾,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进行了一次祠堂大修,却不见有资料记载,不能详叙。
祠堂门口,一条大路穿过门口空坪的前面,大路前面有一口方正的池塘,池水清澈。池塘外面,是大片阡陌农田,星罗棋布。冬去春来,景色更替,气象万千。三樘大门面向南方,广纳祁山之瑞气。往南眺望,远处的祁禄山脉,峰峦叠嶂,群山起伏,瑞气集聚,白云撩绕。小溪江和禾丰江两条溪流,犹如两条白练小龙,蜿延曲折,兜兜转转,从祁禄山和盘古山两座神山脚下,一路奔来。
两条溪流到达新陂乡中塅村的东、西两侧,在一个叫迴垅湾的地方,汇合到一起,形成一段较为平坦的河床。双江的汇合点,就在公祠前方的四五百米处。
(图片;双江汇合处)
从双江口出来,过几百米,就流到了庙角潭。在庙角潭岩石的上面,是一座不算太高的圆形石山,山上有一座古庙,乃三太公庙,庙里供奉的是庙背的村神三太公(前面提到的三寿)。从祁禄山和盘古山奔袭而来的两条小白龙,最后在这庙角潭里驻足。庙背村的灵气,实得益于此啊。
(图片:庙角谭)
水流从庙角潭出来后,像一条玉带,从村子的中央飘过下塅的农田旁边,到达村子的下方,一座叫狮形岽的山脚下。河水在这里突遇阻碍,形成一个深潭水湾,叫狮石潭。一头威武的雄狮,就像一位勇猛的古代守关大将,把守在敌方进攻的路上,硬要将这江水非改道不可。也许是这头雄狮的杀气太重,在一个雷闪电鸣、风雨交加的日子,雷神爷痛下杀手,活生生地从石狮的下巴处,劈去了又宽又深的好一大块。从此,这头被毁容的石狮,常年累月乖乖地蹲守在那里,更像是一位不倦的守护神,日夜守护着河流上方的这个村庄,护佑村民岁岁平安。也兴许是为了去除寂寞的缘故,在狮子的右边,一座圆形的小土山,如同一个绣球,在这深潭里舞动,这就叫狮子滚绣球的传说。
(图片:狮形岽和狮石潭)
在狮形岽的拦守下,河流被迫改为折向西行,流经上溪排,在白田村注入贡江,到达赣州八境台后,汇入到赣江大河。庙背村的韶华和岁月,也伴随着这条双江河,溶入到了外面的大千世界。
如今,思让公祠早已称作黄氏宗祠,或叫黄氏祠堂,宗祠已列为于都县不可移动的历史文物。
前有吉佩公和济平叔为公祠作记,近又有道真的大作《于都县新陂乡庙背古村》呈现,拙作是为小记。
公元二0一九年十二月
庙背村黄氏第三十六代嗣孙绍明敬撰
附:关于《于都县新陂乡庙背村黄姓的由来》和《于都县新陂乡庙背村黄氏宗祠小记》两篇文章中有关黄姓迁徙过程的一点更正
附:
2019年11月和12月,在本平台《于都在线》的网络平台上,相继刊登了本人的二篇拙作《 》和《 》,两篇文章中提到有关黄姓迁徙到庙背的过程,写的是:
明景泰年间,允玉从于都县畚岭村的黄屋谭,“迁居到于都新陂乡坝头村,其后再迁至新陂乡双江口中游的周边两岸,即今天的庙背村”。
承蒙本族贤达道兴于2020年6月13日晚间给我打来电话,就此事交流了不同看法。他指出明景泰年间,黄氏先祖允玉是从于都县畚岭村的黄屋潭,直接迁徙到了新陂乡庙背村,而不是先迁居新陂乡坝头村,其后再迁至庙背村。黄道兴说的主要依据是大清乙亥年编的庙背《黄氏族谱原序》。
在这两篇拙作中,我写黄姓迁徙到庙背的过程,主要是参照了黄济平撰写的《思让公传》,在《思让公传》中是这样写的:“明景泰年间,允玉由水浒迁居新陂乡坝头村,其后再迁双江口中游两岸周屋场,即今庙背村,遂世居此地”。
后来,我也见到本族黄永忠先生刊登在《江夏于都》,大清乾隆乙亥年间邱祖泽先生(即选知县)撰写的庙背《黄氏族谱原序》一文,只是没有深究其内容,还是道兴能够理解透彻。原序中是这样介绍黄姓迁徒到庙背的过程:“思让公爱于南乡幽僻,于明永乐间迁驻水浒白沙坑,是为黄氏来于之基祖也。其子允玉移畚岭,再徙今地”。
《黄氏族谱原序》说的是,“其子允玉移畚岭,再徒今地”。原序中并没有说到允玉先移居坝头一事。“今地”两字指的是庙背。
《黄氏族谱原序》无疑是最权威的依据。黄济平的《思让公传》说的先迁居坝头,其后才迁至庙背村,这种说法缺乏佐证。
从黄氏族谱知道的实际情况是,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允玉迁居庙背,黄姓在庙背村居住了一百多年后,才有庙背村一房廷宰这一枝子孙开始在坝头分居。
整理族谱内容不能有半点马虎,为了不误导后人,不致以讹传讹,我特地对上述两篇文章作出更正,去掉“迁居到于都县新陂乡坝头村”一句,并对上下文文字进行适当修改。
在此,我对黄道兴能不吝指正表示由衷感谢!
黄绍明
2020年6月15日
◆来源: (供稿:黄绍明) 转载文章请联系作者
◆备注:本文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六百年南沙黄阁麦氏大宗祠启动维修
大洋网讯 近期,来自深圳、东莞、广州等珠三角各地的麦氏后人代表齐聚黄阁麦氏大宗祠,共同庆祝有着600年历史的麦氏大宗祠修复工作启动。
此次修复工程将拆除麦氏大宗祠内现代以来后建部分,同时参照历史资料和历史照片,对麦氏大宗祠的壁画、砖雕、灰塑等装饰部分进行复原,同时这座古建筑结构进行整体修复,让这座古老的祠堂以原本的面貌重新展现在世人眼前。
力争还原老祠堂原貌
麦氏大宗祠内的结构主体都是由缅甸、福建等地运来的坤甸木筑成。这是一种少见的木材,尤其是像祠堂内这么大的坤甸木就更难找了。在复原过程中,施工方会从各处精心挑选坤甸木老木。力争保持这座老祠堂的原貌。此外,像祠堂内使用的琉璃瓦、麻石等材料,在当今社会都很少见到了,需要找厂家专门定做。
修复过程中的难点在于祠堂内装饰物的修复。麦氏大宗祠内有许多精美的壁画、砖雕、灰塑、彩绘等装饰部分,有些装饰物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由于自然损坏或者人为破坏等原因,许多装饰物都或多或少有所损坏。
在复原过程中,他们会邀请知名的壁画家、灰塑家等专业人士到黄阁实地进行修复,同时参考历史资料和历史照片,发掘这些装饰部分历史上的原作者是谁,在保持黄阁麦氏大宗祠装饰物原有风格和样式的基础上进行修复。
维修完成后对公众开放
据介绍,此次修复工程工期计划为5个月,预计投入500万元。其中近半费用由市区财政两级提供,另外两百多万计划由散落在珠三角以及香港等地的麦氏后人共同筹集。
“麦氏大宗祠是我们散落在珠三角各地麦氏后人的精神寄托。等到祠堂复原之后,我们将会向公众开放参观,传扬我们的宗亲文化。”黄阁麦氏大宗祠所在地黄阁镇莲溪村村长麦建业说。
来源:南沙新区报、广州南沙发布
广参编辑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