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古林古建筑群

黄古林古建筑群

古林古建筑群位于鄞州区古林镇古林村,1986年5月28日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林镇地处鄞州西部平原的中心,历来为鄞州政治、经济、文化的重镇。镇压的四周文物古迹众多,其中资善观街心戏亭、九狮桥上的九狮石刻、五港口的五港桥等古建筑历史悠久,建筑宏伟,工艺精湛,合称为“古林古建筑群。

街心戏亭在古林镇南街西首,建于清代。为单檐歇山顶建筑。亭四角由方形削角石柱作支柱,台基东西宽4.2米,南北深4.8米。石柱中部及以下部均凿有装搭台板的榫槽。柱头之间有阑枋相连,四边枋额各置五朵斗拱承托屋檐。藻井用斗拱叠涩作收缩。中间园心装铜镜。藻井四周蓬顶。屋面筒瓦,檐口滴水,屋脊两端堆塑龙首鱼尾脊兽,口张屋翘,颇有气势。前檐两角翘起,后檐与资善观相连,属观之附属建筑。据查:过去逢观内菩萨圣诞,邀班演戏,观众在街头两边、河面船上均可观赏演出。该戏亭对于研究当时的建筑设计和风土人情有较高的价值。

五港桥,位于古林镇黄古林北街西端,东西横跨在五条港河的会合处,故名。该桥为三孔石拱桥。通高4.25米,全长20.6米,面宽2.1米,两头桥堍各有踏跺18级。两边桥栏呈椅背形,以便行人靠背休憩。桥栏末端各置石雕狮子,作蹲伏状,形态各异。三眼桥孔,中孔宽5.9米,两边各宽3.8米。南北两恻各有伸出龙首一对,龙首下部有联柱,刻有联句,中孔上端桥额,横刻“五港桥”正楷大字,边款书“同治八年里人重修”。该桥古朴宏伟,造型独具一格,富有浙东水乡的地方特色。

九狮桥横跨于古林河上。桥的东北侧为资善观街心戏亭,西南侧为五港桥。因桥栏上的4个望柱上有九个狮,故名“九狮桥”,俗称“黄古林桥”。据县志载:“清乾隆五十二年重建。”桥上九狮造型奇特,形态逼真,两只为雌狮,作蹲伏状,分别镌有伏背、拖尾、缠腰、昂首、抱足等神态各异的5只小狮,蹲立抱球。由于年代久远,雕纹线条已被磨浅,但由于精雕细刻,九狮神态仍明晰可辩。

广东省和平林寨镇林寨古村,四角楼古建筑群

林寨古村的历史文化

林寨是国父孙中山先生入粤先祖墓群

林寨是东江上游唯一的天后宫妈祖

四角楼见证风雨沧桑 林寨四角楼是封建官僚、地主和商贾巨富的集中地

去过的朋友们这么评价TA

景色相当迷人,一个很不错的地方。

周末出去散心的佳地

一家三口,周末休闲度假好去处

简单了解一下林寨古村

林寨古村悠悠二千多年历史,遗存着古巷、古井、古墙、古道、古寺、古亭、古桥、古树等独特的“老八古”。这里蕴含神韵,人杰地灵,俊材辈出,曾孕育清嘉庆庚辰科状元陈继昌、清光绪两广巡抚陈琼润等多人,林寨乡间有盛演粤剧、赛龙舟、舞龙舞狮、席床生日等习俗,这里是典型的客家文化之乡。林寨古村,村廓城墙环成船形,立有东、西、南、北四门,门前有五口池塘,两边有护城河,四周碧水绕环,这里自古以来水上运输较为发达,船艇可通东江,是东江上游小有名气的客家水乡。林寨古村地势低洼,常遭水浸,为避水患和匪盗之扰,乡间房屋多为木石建筑。自明朝后期起,建有280多幢古民居,其中核心区就建有24幢较为出名四角楼,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艺术之精湛,文化底蕴之厚重,这在全国实属罕见。令人叹为观止!堪称中国最大的四角楼古建筑群、是保护最完整的客家古村、是蕴含中国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学讲堂、最具魅力的生态休闲胜地、是让游人震撼的摄影乐园。

游玩景点林寨古村

林寨古村民风纯朴,村民秉承`崇文重义、恪守纲常、诚信经商、敬祖睦宗、铭恩乡梓'之祖训,几百户人家和睦相处,村落布局合理,巷街纵错有致,有两条石街贯穿全村,交通极为方便,排水导污设计精良,村內学堂塾馆、花街当铺、神庙宗祠、水井马厩、戏台广场,一应俱全,旧时村内有三个广场,北门校场是习武练功之地,西门是农贸加工场,东门广场可容数千观众,世代是乡人娱乐之所。

游玩景点乡间石径

漫步在乡间古道,领略古村风情,我们以串珠联叠的悦意,一睹神奇古村芳容。林寨众多的四角楼,大体上以大夫第命名,据说起源于清康熙年间朝议大夫陈济川仕途得意,光宗耀祖,在乡中建起朝议第后,伯叔兄弟们纷纷效法,建起这星如棋布的客家四角楼群。

游玩景点赤楼

这幢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大夫第,是清咸丰辛酉岁侯任知府陈肇鉴的祖屋,当年四角楼弟子较早接受革命思潮,举办农民运动讲习班,组织农会,后东纵二支队驻在这里,指挥红色暴动,乡民们将这所红色指挥所称之为“赤楼”。

游玩景点永贞楼

这幢矗楼叫永贞楼,是清乾隆甲寅岁驰赠朝议大夫从四品候选知府陈兴堂的新楼,此楼一门当关、固若金烫,咸丰年间太平天国石达开部将途经林寨,曾久攻不下,后朝庭下旨拆除四个兀角,以安匪患。

游玩景点金浪轻拂福谦楼

林寨陈姓第三位富绅陈瑞山是五福寿星,其新楼大夫第别称福谦楼,此楼据说风水极佳,财丁两盛,多育兴国安邦贤才,长久不衰。

游玩景点谦光楼

在众多的四角楼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谦光楼,谦光楼建于民国九年(1920年)。是屋主陈云亭被母亲用激将法逼成的,“谦光楼”五进三幢设计,有 11个天井、18个厅堂、每层84个房间,全屋324间,正面有4栋骑楼,造型独特,漆蔚为壮观,屋梁石柱饰有花纹,屏风牌匾镂雕木刻,金漆油刷,美不可言,各式家俱、一应俱全,是为典型富户庄园。解放前,一直是敌我活动的重要阵地,粤赣湘边东二支司令部曾设在这里指挥过千军万马挥师南下解放广州海南岛,更加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

游玩景点下镇当铺

村头的“下镇当铺”,建于清光绪25年,是乡中富绅合办的乡村银行。专营收取质押品,发放高利贷款。此处典当价钱适宜,急人所急,诚信经营,生意一直红火。此处遗有精美牌匾,宣扬中庸之道。据说楼内门官神位特别灵验,凡有人求财祈福、诚心则灵。

游玩景点千年古井

南门前有一口“千年古井”。史载:明洪武3年,陈氏始祖元坤公首次疏井之时,曾出土蔡氏状元碑记为证,故此井为秦汉之物。井水清洁,冬暖夏凉。探头俯瞰井底时,直觉此井深不可测,一若它度过的悠悠岁月。古井经历了风吹日晒,亘古不变的是它一如既往地凝望着这一方天空,喷薄出凛冽的清泉,滋润着许多住过走过路过的人。

游玩景点古巷无垠

当我们倘漾在静谧洁净的古巷石阶,躁动的心跳变得平缓;当我们感悟先辈独到的见识,敬佩之意油然而生;古村让我们震憾!古村让我们沉思!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林寨古村的交通

推荐游览线路:景区东门—广文第—赤搂—中宪第—永贞楼—下镇当辅—小洋楼—颖川旧家—美聚东南—福谦搂—谦光搂—三角搂—宣仪第—九栋屋—景区东门

---以乡村游为主题,传播家乡美,为家乡美景点赞!

皖南最冷门徽派古村落,堪称一座园林式古建筑群,却鲜为人知

导语:走遍祖国大好河山,领略无数绮丽风景,一路行走,一路成长。说到安徽旅游,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皖南旅游,说到皖南就想到徽派建筑的古村落,大家都知道皖南最不缺的就是古村落。今天,笔者要给朋友们介绍的这个古村落属于比较冷门的,不过其建筑风格却不容忽视。

它就是唐模,其是一个千年生态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南麓,始建于唐,盛于明清,是徽州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的文明古村。田园风光幽雅别致,水口园林硕果仅存,亭坊街桥古韵悠悠,极具江南水乡特,被誉为“唐朝模范村”,是徽州历史悠久、人文沉淀深厚的文明古村,游历其中,如诗如醉。

徽州唐模村落在选址和布局上非常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田园风光幽雅别致、亭坊街桥古韵悠悠,青山绿水,粉墙黛瓦,特别是别样的古老水街,使人备感吉祥平和,堪称徽派气息浓郁的典型古村落。

据说,这座古村落是由一名孝子忠君铸造的,因此在唐模,尽孝则成就了名闻遐迩的檀干园。相传,清初唐模许氏有一位富商在苏浙皖赣一带经营36间当铺,时称“36典”。其母想往杭州西湖游览,苦于山高路远,年老体衰不便成行。

于是这位孝子不惜巨资在村边挖塘垒坝,模拟西湖景致,修筑亭台楼阁、水榭长桥,湖堤遍植檀花和紫刑,供母娱乐,并报答乡邻相助之恩。田园内遍植檀花,又有一泓小溪缓缓绕流,取《诗经》“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之意而名曰“檀干园”。

唐模古村以狮子山为支撑点,村的西南面有丘陵地带象形山,东、北、西面是小平原,依山傍水,其整体规划布局的创举更是皖南古村落中的典范,这里现存的100多幢清代古民居,还有"同胞翰林"碑坊、八角亭、蜈蚣桥、丰乐河、青石板路、高阳桥、古银杏林、太子塘、古徽建筑"状元府"、许村玉的旧宅、许氏大祠堂、唐模小西湖等等,既有水口,又有园林,形成了皖南古徽州独特的具有代表性的水口园林,成为“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堪称为一座园林式古建筑物馆。

小结:唐模古村如今已成为安徽省唯一一家全国文明村,安徽省优秀文明示范景区,对于唐模古村,朋友们是否到来过呢?你对这里又有什么样的印象呢?

图/来源于网络,侵删。

百年积淀,带你走进玉林这个明清古建筑群......

玉林,古称郁林州

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文化古城

自古享有“岭南都会”之美誉。

这座城市有独特的现代建筑

亦有历史悠久的古村落。

偶然听人提起玉林市区城北高山村落,有一片古老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在我的设想中,她应该是一位落魄的贵妇,岁月留下了衰老,却依然风韵犹存;亦或是若江南古镇那般,有穿镇而过的小河,精雕的石桥,傍河而建的屋宇,接连不断,炊烟袅袅笼罩下,还有浣洗的姑娘,宁静安谧......

01

高山村

FIRST

高山村,广西目前仅有的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曾先后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广西历史文化名村”等称号。

坐落于玉林市北面5公里处的大容山西南余脉的山坡上,全村占地9.1平方公里。清湾江从村东边流过,村西有古代开辟的通州大道,是古代中原人南下玉林的主要通道之一。

高山村的海拔及相对高度虽不高,但因周边经常发生洪灾但村子从未被水淹,因此而得名高山。

02

历史悠久的文化古村落

SECOND

高山村始建于明朝天顺年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明朝地理学家,旅游徐霞客曾于公元1637年路经高山,被其数百棵几人才能围抱的参天巨松、十多棵遮天盖地的大榕树自然景观和热情好客、无虞无诈的民风所吸引,并夜宿高山村。

这在其游记、及《郁林州志》、《广西史料》中均有记载,高山村内现有徐霞客屐址和保存完好的古树6棵。

高山村明清古建筑群以其保存较好、风格完整、文化内涵丰富而为人注目。虽经历了近600年的风雨沧桑,保存得极为完好,散发出原汁原味的古代建筑文化的气息,不失其大家风范。

(▲徐霞客曾到过的驿站

03

独具郁林风情的特色建筑

THIRD

高山村整个古代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形式独特、地方特色鲜明,展现出一幅具有岭南特色风貌的古代农村风景,体现出桂东南农村古朴淳厚的风俗民情。

村里的民居建筑表现出以两广地区宗祠文化为主要载体的民居文化,古民居大多以一条轴线为主体,一条轴线代表一个家庭, 一座院落代表一个大家庭,同宗聚居的宗族形态得到充分体现。浓缩着深厚的明清民居民俗文化底蕴,充分体现高山村历史文化内涵及建筑风格。

古民居、宗祠一般三进、四进或五进,外墙青砖包皮,内墙石灰批白,两广特有的"推笼"以及融风水、美学、礼教为一体的屏风广泛应用于几乎每座建筑,更有大量工艺精美、栩栩如生的壁画木雕、泥塑、石刻点缀其中。

无论是建筑物内部结构,还是纹饰、诗书画的选择,都体现出其追崇祖宗、崇尚礼教、推崇科举、祈求人丁兴旺、福禄寿全的特点。

高山村有名的青云巷,这条巷子被称为广西文化第一巷,小巷两旁门房紧闭,显然早已无人居住。在明清时代,这条不起眼的小巷出了一名进士,六名举人,三十多名秀才,改革开放后户户有大学生。

小巷朗朗书声传遍了高山村和周边,于是有传说考试前走一走即可青云直上,高中功名。

房梁上的驮梁兽是高山村建筑中值得一提的文化特点。房子的房柱与房顶是不直接接触的,而是在柱顶守卫着一只驮梁兽,似狮似麒,稳定的趴在房柱上,坚挺的背着沉重的房顶。

多少年过去了,历经多少世代,它纹丝不动地关注着房子主人的兴衰变迁,悲欢离合。

04

书馨袭世的“进士村”

FOURTH

高山村民风和谐,古往今来,高山村崇文重教。村里最自豪的是出文人,自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到清末150年间,高山村共出4名进士(玉林科举时代共中进士24名),21名举人,193名秀才,民国至今共出了约300名大学生。

而早于明万历年间(1574年),村里就办起了“独堆坡书房”,随后各个家族竞相开办启学蒙馆、大馆、私塾等。从建村以来,该村人秉承好学、礼信之风,以书馨袭世、人才辈出而享誉广西,被称为“进士村”“广西文化第一村”。

村里现存最为完好的古民居承绪楼,其中有壁诗200多首、壁画30多幅,在二厅中堂屏壁上,挂着一幅清代装束的人物画像,那是承绪楼的先辈牟绪亭。画像上一幅巨匾自左向右密密麻麻写着“朱子治家格言”。将“治家格言”放在这样醒目的地方,可以想见承绪楼先辈的严训家规。

据说高山村有一个奖学基金会,专门对读书读得好,考上重点中学、大学的学生给予奖励。这个制度延续已有两百多年。

这些都表现出村中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高山村“进士村”称号的一个侧面佐证。

05

文化遗存丰富

FIFTH

高山村文风兴盛,文化遗存丰富,现今村内共保存有明清宗祠13座,古民宅60座150幢,古闸门6个,古青砖巷道9条,以及古坟、古井、古戏台、古剧场、古石碑、古石礅、石柱一大批。

明清时代的进士匾、文魁匾、楹联、画像、古线装书籍、壁画、灰塑、木雕、雕花屏风门、龙凤床、椅等,这些富含历史文化内涵且保全完好的古迹,正像一部不可多得的立体史书,吸引着人们去探寻。

过眼云烟,转瞬就是上百年。高山村也已变得陈旧残缺,绽放了几百年的壁画在岁月的打磨下变得有些模糊,雕着图案的木板门散发着古色古香的气息,经历了无尽风雨阳光的黄泥墙依然矗立,“旧”得很真实,“残”得很可爱。

踩在坎坷的青石板路上,古朴与惊艳并存,思绪也梦回明清,旧垣残瓦之间,似乎在述说着光阴的故事。走过许多城市,看过许多美景之后,还是那些拥有文化历史记忆的“旧”、“残”让人心动。

这里很安静,

安静得鸡鸣的声音很大,

安静得孩子碎碎的跑步声很清晰,

安静得可以听到

一个人屐着凉拖渐渐走远......

这些古老的遗迹

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探求......

广告合作/请联系(微信同号)

图文来源: 网络

小编:可爱多

花样玉林·美食/广告/资讯/电商/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