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村落

水上村落

  介 绍  汶莱有世界上最大的传统水上村落Kampong Ayer,号称“东方威尼斯”。早在1521年这些迷宫般矗立在河上的水上村落就给初次到汶莱的麦哲伦探险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汶莱旅游如果觉得因为太宁静而感到寂寞,可以到水上村庄里走一走,这里的生活充满了乐趣,活泼的孩子,操持家务的妇女,俨然是一派悠闲生活的景象。历经4个多世纪的水上城市依然留存着昔日的风貌,各种由石柱支撑,木板盖成的水上房屋布满了汶莱河的两岸,拥有居民约3万人。水村还有学校、诊所、警察局及回教堂,生活是现代和传统的结合,很有情趣,难怪有汶莱人宁愿“水上飘”,也不愿“陆上居”。游玩中还可以进入水村居民家中体验他们的日常生活。

文莱斯里巴加湾

泉水上的古村落

济南平阴县洪范池镇,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古村落,叫书院泉村,这里青山翠柏,小桥流水,有“小泉城”之美名。

初入这个小村子,最大的感受就是空气非常地清新,习惯了城市的繁华喧嚣,漫步在石板路上,古朴静谧的气息让人内心平静而又闲适。

书院泉最早见录于《水经注》,曾名东流泉,因明代中丞刘隅曾在泉旁建书院,又名书院泉。泉水天池山脚下的石缝中喷涌而出,汇入石砌方池中,池中水藻摇曳。该泉常年喷涌,水势颇佳,是洪范池泉群中涌水量最大的一泉。

穿过村子的小巷之后,没一会儿便会见到清澈甘冽的书院泉水,汇聚在宽敞的方池里。水量大的时候,书院泉每昼夜会涌出8378方水,因为丰富的泉水资源,洪范池镇30多个行政村里,唯独书院泉村没有通自来水,这里的村民世世代代都喝着甘甜清澈的泉水。

村子里有一处水渠造型独特,据说这是模仿都江堰的原理修建的。1956年,书院泉村在修水渠的过程中,老百姓动了动脑筋,泉水从东南流过来之后,在这里进行分流,一支向西流,一支向北流,当水源充沛的时候,泉水还可以在水渠之下的河流暗道中汇入自然河渠,形成了一个水上水流立交。

在书院泉村,我们听得到泉水叮咚,闻得到野花芬芳,也能触得到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除此之外在村里还有一个好客山东五星级农家乐,在这里游客可以爬山垂钓、品农家饭。累了的话,还可以在4星级的木屋民宿里休息。

民宿里各种硬件设施齐全,冬天有地暖,夏天有空调,无线网、热水器一应俱全,完全达到了城市人居住的条件。

洪范池镇总共有34个村,泉水就有50多处,当地利用丰富的泉水资源,年年举办泉水文化旅游节,去年的游客量达到了100多万人次。因为泉水,洪范池镇的知名度提高了,当地也将加大旅游产业的发展,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连网上都没有它的介绍, 藏山中的村落——水段村

建于梯田、悬崖之上的村庄

水段村,网络上几乎无法找到与之相关的介绍。是林州市石板岩的一个自然村,以前道路不通,去一次颠颠簸簸的需要几个小时,随着近几年环山道路的维修,水段村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重修林县志》里提到的水段,就是我们今天介绍的水段村,也称“北水段”,而东垴坪的水段,虽有水段之名,但并无水段之村,那里是5个小自然村的统称,称“南水段”。到此旅行的基本上都是一些驴友,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并不是旅游景区,也不会收你一分钱的门票。

水段村全貌

盛夏伊始,大峡谷正值万物吐绿之际,同时也是一年中最富生机、最富色彩、最富变化的季节。村庄四周被大山环绕,溪流潺潺,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极为相像。村子整个建在梯田或是悬崖之上,石板顶、石头墙,石头路,石房子,构成了一副绝美的画卷。

万物生长

藏于太行山中的水段村

实地探寻,还原最真实的水段村

院长由石坂岩出发,穿越至太行山大峡谷,经过不足一米宽,半米高的悬崖隧道后,继续爬升数百米才抵达山顶,共计徒步5个小时,而水段村便藏在这个山顶附近。

山顶之上

眼前的梯田在道路两边整齐排列,转过几道弯后,终于一个村庄显现在了我的眼前,想必这就是水段村了。

梯田之上,植被郁郁葱葱

初进村庄,便是眼前之景

一间间整齐的石房子鳞次栉比,比肩而立,建在梯田之上,却无丝毫不稳。家家户户都透露着生活的气息,似乎每一间屋子都住满了人。

在这长满青草的小路上,老大爷正抽着旱烟和老大妈一起依靠在大树下乘凉,面目安详,极为惬意。偶尔身边也会冒出几只顽皮的小狗,虽然活蹦乱跳,但却不叫一声,似乎是怕打扰到老人们的休息。

建在悬崖上的寺庙

水段村的面,千金不换

前半程的徒步惊险万分,如果问我是什么原因让我坚持到现在,我想应该就是水段村的面了。

这里有一家农户可以为过往的旅人提供一些补给,其中就包括10块钱不限量的面条,平时吃倒是没什么,不过当一个人饥肠辘辘的时候,面条也就成为了比生猛海鲜更为诱人的“饕餮盛宴”

饥肠辘辘的人们

白水煮出的面,配上这儿的卤子,香的很

这儿的农民非常淳朴,即便是看到我们疲劳至极,也没有狮子大张口,向我们多要一分钱,物价与平时在超市的物价没有任何不同,要知道这可是山顶啊。所以我说,水段村的面,千金不换,不是因为面,而是因为这儿的人。

老人的影子被日头拉的好长好长,似乎比这五月的时光都要长。植被披着一件件金黄色的绸衫守候在寂静的乡野。

正在劳作的村民,他们日出而做,日落而归,是我们最应该尊重的人

一旁在玩耍的孩子,可爱极了

水段村虽然不是景区,但还是欢迎各位病友们前来旅行,为这儿的村民多带来一些收入。

水段,再会

作者:疯人院里有什么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青田5大古村落,瓯江之上秀山绿水人家!

八百里瓯江中游,

九山半水半分田之地。

私藏了这样一个拥山抱水的国际范山城

虽说山城,

却掩饰不住走在前列的时尚感。

这就是青田

青田不仅仅是华侨之乡,

还是一座有文有景的风味小城,

有着动人的山水风光。

一起在青田,

来寻访最美的五处古村落。

0 1

考坑古村

坐标

青田县石溪乡考坑村,座落在离县城15公里、海拔309米的高山上,建于1488年明代孝宗年间,至今已有520年的历史,全村古屋都是用不规则的溪石砌成。

村口有吴氏宗祠,是新修整的,有古老的匾额、梁柱,也有新建的戏台,这里应该是村里人议事、操办红白事的场所,墙边堆放着新置办的桌椅。门口有三两老人在晒太阳,聊些家长里短,看着很安然,很自得。

走在村内鹅卵石砌筑的小路上,路边一幢幢由形状各异的大小不等的溪石建成的石屋,显得特别和谐。有村民热情招呼,从哪里来?怎么这么早。其实对于摄影人来说,太阳都老高了,早已过了拍摄的最佳时间,而村民们却刚刚做好早饭,端着饭碗在自家门口相互闲聊。

村口的路边有一道矮矮的石砌围墙,门边有“曼山居”三字,这应该就是考坑村的网红民宿,据说是一位上海游客来到这里之后就舍不得走了,租下村里的闲置空房改建而成。有宽敞的院落,有老房子改建的两层小楼,还有通透的落地窗,整体建筑溶合在小村中,没有违和感。

0 2

洞背古村

青田县高市乡洞背伯温古村地处国家AAAA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青田石门洞景区腹地,因刘基在石门书院求学时常来此地探古访幽而得名,村内自然景观风光秀丽,人文景点内涵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气候适宜,是一个典型的山水生态旅游区。全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亩,其中林地面积4552亩,现有户籍人口367人,常住人口约170人。

伯温古村是个青山连绵,碧波荡漾,灵气四溢的民俗风情村。有“圣水湖”、“烧饼阁”、“三立堂”、“点将台”等独具特色的景点。景区以和谐养生为主题,将伯温文化与自然风光巧妙结合,体验当地特色之时还能体验一番农家的庄园生活。

0 3

陈宅古村

阜山乡陈宅村,地处青田县城西南25公里,海拔500米,高山盆地,四周群山怀抱,气候温润、土壤肥沃,有清真禅寺、陈宅古村、百丈漈瀑布等景点,目前全省最大的皇菊种植基地也坐落在这里。

走在陈宅村,仿佛走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泥墙、黑瓦、古树,清澈溪水里悠闲游动着一尾尾红色田鱼,还有每家每户中间挂着的“礼耕义种”、“耕读传家”、“清廉正直”牌匾……一切都让人觉得舒服。在这样的文化教化下,陈宅村世世代代信奉礼义至上、和善和睦的信条,民风淳朴,社会和谐,干部清正廉明。在近千年的历史中,陈宅村未曾发生过一起重大纠纷案件,村民即使有些不和谐的因素,经众规劝,便可一笑了之。在“礼耕义种”风尚的引领下,村内“礼义为上,耕读传家”的格言口口相传。

漫步到村头,一座似桥又似风雨亭的单孔石拱砖廊桥隐约在几棵参天古树间,古树盘根错节,遮阴蔽日,树龄近八百年,桥的两边设有美人靠,闲暇时,村民们可以在桥上闲聊,遇上雨天,还可以避雨。这就是村里最著名的“毓秀桥”,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亭柱上题有一幅对联:“毓木培根成古迹,秀水佳山汇诗情”。

0 4

安店古村

安店村,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该村著名的安店老街,属安店村而名,和周宅、红富垟村接壤。

安店老街是阜山主要老街,曾经是青田至文成温州的必经之路,也是通往福建古官道的必经之路。古时一直很繁华,早年安店老街曾经有过108家店铺,出售布匹、粮食棉花等,老街沿玉带溪东南岸,长约 300米。沿溪南一侧设廊屋店铺,外侧施栏凳(美人靠),店铺每间面阔2至3米不等,均为二层楼阁木结构建筑,重檐双坡顶。前檐廊作街道,宽约3米多,为卵石墁地。

抗战时期,浙江高等法院、税务局等省级机关迁此避难。古街店铺均系清末民国时期建筑,建筑形式以木结构穿斗式、鹅卵石砌筑山墙的住宅建筑为主,另有一部分砖混结构建筑,靠老街东面山麓是一批三合院式民宅建筑,鹅卵石铺筑弄巷,纵横交错,建筑布局有序。

0 5

牛路坑村

牛路坑村为祯旺乡谷甫村下辖自然村。牛路坑,国家第四批传统保护村落,地势独特,风景优美。古村落泥墙黛瓦,动辄上百年的历史,简陋非常,但极大的保持山村最原始的风情。

泥房、田地、小溪流,被大山保护的牛路坑村,村口的石拱桥,至少有数十年的历史,这里溪床上蝴蝶特别多,三五成群的飞舞着,牛路坑的小溪,清澈见底。

— END —

来源:综合自新田园记

编辑:木子

历史文章

QTTV0578∣青田首席原创媒体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