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

清华园

清华园原址为清康熙年间所建的熙春园的一部分。道光年间,熙春园被分成东西两个园子,西边的园子起名为“近春园”;东边的园子仍名为“熙春园”。咸丰登基之后,就将东边的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了。 清华园是清代咸丰皇帝所赐。

今“清华园”工字厅后面的匾额题“水木清华”四字,两旁有对联一副曰: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在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这“水木清华”四字典出晋谢叔源的《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这“湛”为澄清之意。因工字厅后有池,故有谢氏诗句,题为“水木清华”。

作为皇家园林康熙行宫(御园)的熙春园(清华园的前身),地域二顷六十一亩,始建于清朝中叶康熙年间,建成于1767年(乾隆32年),它与北京西郊的圆明园等五个苑囿号称"圆明五园",时值《红楼梦》前八十回写成不久。

道光年间,熙春园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仍叫熙春园,赐于五子奕综,西部叫近春园,赐于四子奕(言+宁)(咸丰),俗称"四爷园";另据近年史学家所见"皇家地图"--圆明园外围水乡图上,近春园处标有"瑞亲王"(即道光四弟绵忻),因此"四爷园"之四爷是奕(言+宁),还是绵忻,尚无定论。咸丰即位将熙春园改为并亲题"清华园"(匾额)。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兵火殃及近春园,园内七、八幢斋堂轩榭逐渐败破荒芜,被称为"荒岛"。清华园的历史已有233年,据史料记载清华园内曾有皇帝御题匾额11块,她是目前西郊仅存的少数圆明园时代的建筑;这就不难看出保护清华园的重大意义。

1910年,美国用庚子赔款建造的“清华学堂”,即位于清华园内,这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

清华近春园景点名称 清华园近春园

1. 清华园近春园

清华园 ,清代皇家园林。清朝道光二年(1822年),熙春园分为东西两园,工字厅以西部分称近春园,以东称清华园,清华园赐五皇子奕誴,近春园赐四皇子奕詝,俗称为“四爷园”(清华大学苗日新老师查阅史料后提出当时西部称“春泽园”,而东部称“涵德园”,清华园赐惇亲王绵恺,近春园赐瑞亲王绵忻。《清华园风物志》作者黄延复也认为“四爷”指绵忻而非奕詝)。近春园园志上写着:“水木清华,为一时之繁囿胜地。”咸丰登基之后,将东边的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现存清华园门匾是清代咸丰皇帝所赐。“清华园”三字为“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的叶赫那拉·那桐所书。

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近春园,清华园幸免。奕誴死后,长子载濂继承,因载濂弟端郡王载漪为义和团在园内“设坛举事”,后清华园被收回荒废。外务部为游美学务处上奏获得此地建设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1911年开学,1913年清华学校将近春园等地并入,发展成为今日的清华大学,象征中国最高学府。

2. 清华园 西园

临沂北城清华园西园没有房产证的,因为是小产权房,不能办理房产证。要等房产证办理下来后,才能进行过户。

二手房过户流程主要有以下四步:

一、买卖双方无贷款:买卖双方约定一个合同签订日期;一般合同签订后的三个工作日内,买房将首付款支付给卖方;并约定一个房产进交易中心的时间。

3. 清华园近春园的桥的名字

清华园的名字即来源于此,被称作清华园“园中之园”。

水木清华的荷花池是清华园水系两湖一河之一(水木清华荷花池、近春园荷塘和万泉河),水域面积1000平方米,东边有一条小河流出,注入荷花池荷塘月色景区。

 水木清华的主体景观是工字厅后面的一个荷塘,荷塘之畔垂杨山水之中掩映着一幢秀雅的古建筑,常与颐和园中的谐趣园相比。

4. 清华 近春园

1.清华主楼:1966年5月落成,建筑总面积近8万平方米,是由清华大学有关专业的师生结合毕业设计而自行设计的校园杰作之一。

2.第六教学楼:由台湾裕元集团捐资800万美元,清华大学注入7500万元人民币兴建的第六教学楼,于2003年建成使用,命名为“裕元楼”。有7000多个座位,是目前清华规模最宏大、设施最先进的教学大楼。

3.新土木馆:由香港何善衡慈善基金会捐资兴建,1998年落成,命名为“何善衡楼”,又称新土木馆。该馆是清华土木工程学科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基地。

4.跳水馆:这是具有国际标准的比赛场馆,总建筑面积达到9400平方米,拱形建筑,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包括一个游泳池和一个跳水池,共有1208个观众席位。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跳水比赛在此举行。

5.二校门:清华建校之初最早的主校门,是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

6.日晷:位于礼堂前大草坪南端的古典计时器――日晷,1920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下部底座镌刻着1920级的铭言“行胜于言”的中文及其拉丁文译文,“行胜于言”从此成为了清华的校风。这种校风使清华培养了一大批脚踏实地、报国奉献的优秀人物。

7.清华学堂:这座青砖红瓦、坡顶陡起、具有德国古典风格的建筑始建于1909年,是建校初期的主体建筑。总面积4650平方米。1925年,清华在此设立“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以及著名考古学家李济、文学家吴 等在这里荟集,形成了清华大学“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办学风格。

8.水木清华:水木清华是清华园里最幽静之处,是学生晨读和休息的好去处。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句:“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两旁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丰、同治、光绪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南西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9.大礼堂:大礼堂是一座罗马式与希腊式相结合的古典建筑,科林斯风格的石柱,柱顶的涡形装饰带着古希腊晚期的情调,东罗马拜占庭风格的圆形屋顶,拓弘的拱形门窗有着罗马的辉煌与大气。它一直被清华师生视为自己坚定朴实、不屈不挠之性格的象征。

10.科学馆:建于1919年,是清华早期“四大建筑”之一。当时清华的理工科处于全国的领先水平,尤其是物理系可谓盛极一时。90年代曾作过统计,从此楼中曾经走出过7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80年代以后清华重建了理学院,现在新的理学院大楼占地27000平方米,位于清华气象台东北。

5. 清华园小区

南阳清华园的房子还是不错的,紧邻一高旁边位置都很不错,但是价格不便宜,但是因为区位优势比较好,还是可以买的。

6. 今日清华园

2021清华园参观时间: 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及学校寒暑假(具体日期见学校通告)期间的每日上午8:30-11:30,下午13:30-16:30,校园对外开放参观。

地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辖区以校园围墙为界,南以成府路为界与中关村毗邻;东南以双清路为线与学院路街道接壤;东面以京包铁路为界与东升地区办事处相邻;西隔清华南路、圆明园东路临近燕园街道、青龙桥街道;北以荷清苑路为界与青龙桥街道相邻。

清华园街道是全国高级知识分子最为密集街道之一,辖区内精英荟萃,高知云集,有两院院士80多人,教授、副教授3000多人,居民文化层次高。辖区文化氛围浓厚,资源丰富,有大学图书馆、体育场、综合体育馆等资源共享,现代化信息通畅,有全国最先进的网络系统,电脑普及率95%以上。社区为封闭管理,居民生活环境优美。

清华园的景点 清华园的景点有哪些

1. 清华园的景点有哪些

亲爱的游客:

当你们来清华园赏荷塘,对于很多人而言,可能还有一份情怀,它所承载得早以不再仅仅是月下荷塘的美丽,而是一份文人自有的清静。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轻雾浮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文人写文的意境,你们大概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完全体会到。

2. 清华园的景点有哪些名字

水木大学是水木清华大学的意思,因为清华大学建在清华园。“清华园”之名,是清代咸丰皇帝所赐。清华园原址为清康熙年间所建的熙春园的一部分。道光年间,熙春园被分成东西两个园子,西边的园子起名为“近春园”;东边的园子仍名为“熙春园”。咸丰登基之后,将东边的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了。今“清华园”工字厅后面的匾额题“水木清华”四字,两旁有对联一副曰: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在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水木清华”四字典出晋谢叔源的《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湛”为澄清之意。因工字厅后有池,故有谢氏诗句,题为“水木清华”。

3. 清华园的景点有哪些地方

1.清华主楼:1966年5月落成,建筑总面积近8万平方米,是由清华大学有关专业的师生结合毕业设计而自行设计的校园杰作之一。

2.第六教学楼:由台湾裕元集团捐资800万美元,清华大学注入7500万元人民币兴建的第六教学楼,于2003年建成使用,命名为“裕元楼”。有7000多个座位,是目前清华规模最宏大、设施最先进的教学大楼。

3.新土木馆:由香港何善衡慈善基金会捐资兴建,1998年落成,命名为“何善衡楼”,又称新土木馆。该馆是清华土木工程学科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基地。

4.跳水馆:这是具有国际标准的比赛场馆,总建筑面积达到9400平方米,拱形建筑,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包括一个游泳池和一个跳水池,共有1208个观众席位。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跳水比赛在此举行。

5.二校门:清华建校之初最早的主校门,是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

6.日晷:位于礼堂前大草坪南端的古典计时器――日晷,1920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下部底座镌刻着1920级的铭言“行胜于言”的中文及其拉丁文译文,“行胜于言”从此成为了清华的校风。这种校风使清华培养了一大批脚踏实地、报国奉献的优秀人物。

7.清华学堂:这座青砖红瓦、坡顶陡起、具有德国古典风格的建筑始建于1909年,是建校初期的主体建筑。总面积4650平方米。1925年,清华在此设立“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以及著名考古学家李济、文学家吴宓等在这里荟集,形成了清华大学“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办学风格。

8.水木清华:水木清华是清华园里最幽静之处,是学生晨读和休息的好去处。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句:“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两旁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丰、同治、光绪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南西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9.大礼堂:大礼堂是一座罗马式与希腊式相结合的古典建筑,科林斯风格的石柱,柱顶的涡形装饰带着古希腊晚期的情调,东罗 拜占庭风格的圆形屋顶,拓弘的拱形门窗有着罗马的辉煌与大气。它一直被清华师生视为自己坚定朴实、不屈不挠之性格的象征。

10.科学馆:建于1919年,是清华早期“四大建筑”之一。当时清华的理工科处于全国的领先水平,尤其是物理系可谓盛极一时。90年代曾作过统计,从此楼中曾经走出过7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80年代以后清华重建了理学院,现在新的理学院大楼占地27000平方米,位于清华气象台东北。

4. 清华园游览攻略

清华园游览是不要门票的,但是要提前预约。

5. 清华有什么景点

近春园 近春园原是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又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原址。近春园的前身是康熙是“熙春园”的中心地带。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

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地处工字厅后门外。四时变幻的林山,环珑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 “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

6. 清华园位于什么的地方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双清路30号,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 个学院,26 个系。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 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以及整体办学条件等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3 个学院,54个系,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

7. 清华周边景点

8:00开门。

清华洞位于云南大理的人类居住遗址,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云南省大理市祥云县清华山。从县城出发,沿着清红路往西南走大约3公里,就来到清华古洞,昆畹公路从古洞旁通过交通十分便利。佛教喻“清华”为极乐胜地,此洞清幽,故名。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景观是钟乳石。

8. 清华有啥著名景点

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清华和北大一直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可是,考上的人毕竟寥寥,所以许多学子也就只能去北京旅游的时候看一看清华北大了。来到清华的游客总会发现一个令人好奇的现象,清华大学一共有九个门,最受欢迎的却是西门。

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无论从自然风光还是人文历史来说,在国内高校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在九个门中,因为西二门的存在,所以使西门成为了游客最多的一个门。

来到清华大学的西门,我们可以看到 个厚实的牌坊式门楼,用遒劲有力的繁体字写着“清华大学”四个字。穿过这个门,漫步在主干道上,不经意间就会与网上流传最广的西二门邂逅,它就是我们最熟悉的“清华园”。

看到这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许多人都会感觉到非常的亲切,虽然没有考上清华大学,但仍会回忆起自己的热血青春。

这座牌坊式的建筑上所写的“清华园”,是晚清军机大臣那桐1911年题写的。面对着一百多年前的古建筑,感受到它迎面而来的沧桑感。

这座与清华大学一同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大门,本来是清华大学的主校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清华大学的面积一直向外扩展,在这种情况下,慢慢地它就成了校园中的一道门,成为了西二门。

这个西二门不仅是清华大学发展的历史见证者,更是清华人勤奋求实、荣辱不惊之品格的象征。如今的清华西门俨然成为了一个景点,许多来北京旅游的人,如果没有时间看完整个清华大学的面貌,一定会到西门看一看。

在清华大学中漫步,听到的是中国百年的沧桑,看到的是一个个奋进的中国人。

9. 清华园有什么景点

清华大学校园十大建筑,个个都是地标,不愧是建筑学名校

清华大学不仅是我国的顶尖名校,校园环境也是非常的漂亮,校内有很多特色建筑,有不少还获得了建筑大奖,接下来就详细了解下清华大学的这些特色建筑。

一、清华主楼

清华大学主楼于1966年5月落成,建筑总面积近8万平方米,是由清华大学有关专业的师生结合毕业设计而自行设计的校园杰作之一。由“西主楼”、“东主楼”和“中央主楼”三部分组成,并以四个“过街楼”联成一个整体。整个建筑气势雄伟,浑然一体,是清华校园中规模最宏大的建筑群,体现了清华师生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清华主楼不仅在教学、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是学校举办重大活动、接待重要来宾的主要场所。许多政界领袖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学术大师、著名跨国公司总裁等企业名流,都曾在中央主楼向清华师生发表演讲。

二、清华二校门

二校门为清华最早的主校门,始建于1909年,是清华园内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被认为是清华大学的象征。二校门为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站在清华路,北望二校门,可遥看清华大礼堂、日晷和清华学堂等景观。

矗立在校园主干道上的二校门,在风雨中,默默见证着清华大学的历史与发展。它不仅仅是清华园的鲜明标志,更是长期以来清华人勤奋求实、荣辱不惊之品格的象征。

三、清华学堂

清华学堂

这座青砖红瓦、坡顶陡起、具有德国古典风格的建筑始建于1909年,是建校初期的主体建筑。总面积4650平方米。1925年,清华在此设立“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以及著名考古学家李济、文学家吴宓等在这里,形成了清华大学“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办学风格。

四、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位于工字厅北侧,常被与颐和园中的谐趣园相比,被称为清华园的"园中之园"。"水木清华"一带的景色设计别具匠心,四时变幻的林山,环拢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因其优雅的环境,水木清华常被清华学子选为读书学习和小憩之地。

五、大礼堂

清华大学大礼堂

清华大学大礼堂与老图书 、西体育馆和科学馆,并称"四大建筑",是清华建校以来第一批大规模建筑。大礼堂建成时是国内高校中最大的礼堂,建筑面积1840平方米,高44米。大礼堂的建筑最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古罗马和古希腊艺术风格,罗马风格的穹隆主体,开敞的大跨结构,汉白玉的爱奥尼克柱式门廊。整个建筑下方上圆,庄严雄伟,象征着清华人"坚定朴实、不屈不挠",现在校内的会议、讲座及娱乐演出,仍经常在此进行。

六、清华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由新馆和老馆两部分组成,整个图书馆的建成共分三期工程进行,时间跨度长达75年。一期工程由美国著名建筑师墨菲设计,1916年4月始建,1919年3月完工。二期工程始于30年代初,因学校发展需要,在有"南杨北梁(梁思成)"之称的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主持下,建成了今老馆之中部和西部。三期工程(新馆)开始于九十年代初,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资,关肇业院士设计,1991年9月建成。新馆既保持了同老馆风格上的一致,同时又在许多细节上有所创新,因而获得了1993年"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

如果把清华园的建筑当成一首曲调优美、旋律高昂的乐曲,图书馆无疑是这首乐曲中最动听的音符之一。无论春夏还是秋冬,无论旭日东升还是红轮西坠,每当你走进清华大学图书馆,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书香,映入眼帘的是莘莘学子孜孜以求的身影。这里是知识的海洋,这里是求知的天地,这里是通向彼岸的精神家园,这里是走向辉煌的成功之路……

七、工字厅

工字厅

工字厅原名工字殿,是清华园中之主建筑。因其前、后两大殿中间以短廊相接,俯视恰似一“工”字,故得名。工字厅原有房屋100余间,总建筑面积约2750平方米,院内曲廊缦折,勾连成一座座独立的小套院,形成这组建筑的主要特色。工字厅门口匾额“清华园”三字为咸丰御笔。

作为一座有近400年历史的古建筑,工字厅见证了清华的百年历史。2005年,工字厅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现在的工字厅是学校的行政管理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

八、第六教学楼

清华大学第六教学楼

第六教学楼位于清华大学主楼西北侧,为综合教学科研设施,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建筑规模34045平方米,2003年竣工。

六教建筑布局结合校园规划与本区域北高南低的自然条件,结合教学模式和使用者的环境行为,将建筑分为相对独立的A、B、C(即中、小、大)三个教室区,各区围绕中心广场布置;将C区设计为1/4圆形,既与其使用功能相契合,同时也巧妙地保留了地段内五棵古松,营造出颇具校园文化气息的主题环境,该建筑风格质朴典雅,体现了校园建筑内在的文化特质。

六教曾荣获第十届首都规划建筑设计汇报展"十佳设计方案奖"及"公共建筑优秀设计方案奖"、2005年度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

九、综合体育馆

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

综合体育馆位于清华大学校园东区,沿主楼中轴线上,与东大操场围合成一个体育中心区。综合体育馆是一座集体育比赛、训练、教学、会议、演出为一体的综合性场馆,比赛场地最大55m×35m。比赛大厅结构上采用110m跨度钢筋混凝土大拱,悬挂轻型屋面,体现体育建筑的力量美。两拱之间为采光天窗,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进行平时的训练及教学。该建筑荣获2003年度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评选建筑设计二等奖、2004年度建设部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

十、清华大学美术 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美术学院新教学楼位于主校区东区,中央主楼东南方向,建筑总面积62,000平方米,由美国帕金斯威尔公司设计。新教学楼主要包括教学区、实习区、科研图书区、教学管理区及公共空间等。

新教学楼按照交流与融合的理念,集行政、教学与工艺美术创作于一体,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体现了面向21世纪的艺术教育理念和特色。其建筑的复杂性、功能的综合性、工艺的特殊性,以及施工的难度和紧迫性为近年来清华基建工程所未遇。

工程建设的一大难点是工艺十分复杂,不但建筑空间异乎寻常,而且玻璃、陶瓷、金工、版画等28个专业系、所对应的工房,对消防、通风、动力、给排水等系统都提出了与众不同的需求。投入使用后,美院大楼前经常举办毕业生作品展、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各类雕塑展等艺术活动,将行政教学与艺术生活完美结合。

清华大学理学院楼

清华大学占地面积有6000多亩,不仅在北京的高校中是最大的,才全国高校中也是排在前列的,除了以上这十处建筑,清华大学还有端庄古朴的科学馆,有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学生公寓——紫荆学生公寓,有西洋风韵和现代气息并存的理学院楼等等。总之在清华,每处建筑都很有特色,都能感受到这所顶尖学府的别样魅力。

清华园火车站(清华园火车站遗址公园)

清华院火车站离北医三院又多远

题主是否想询问“清华院火车站离北医三院有多远”?4.8公里。经过百度地图查询,清华院火车站离北医三院驾车前往大约需11分钟,全程4.8公里。清华园火车站,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东升镇,成府路与中关村东路交叉口西南角的老清华园车站,隶属北京铁路局管辖。

清华园火车站建筑工程介绍?

清华园火车站建设于宣统二年(1910年),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升乡,成府路与中关村东路交叉口西南角的老清华园车站,隶属北京铁路局管辖,三等站。离北京北站4公里,离通辽站832公里,最初是京张铁路线上的一个火车站。

车站为詹天佑建,是京张铁路出京的之一站。不过老清华园车站在60年代就停止了客运业务,80年代货运业务也终止了,随后车站整体搬家了,新车站搬到了老车站东南方向,四环路南侧。

为了配合京张高铁的修建,清华园火车站已于2016年10月31日末班车止后正式撤销。

简介

提起清华园,人们或许首先会想到清华大学,尤其是那座著名的二大门牌坊。但清华园火车站的得名,却与清华大学无关,而且时间还要更早。清华园的前身,是明朝万历皇帝的外公“武清侯”李伟的园邸,清朝接手后在西边继续筑造,相继有了畅春园、圆明园等著名园林,成为康熙、乾隆等皇帝治国理政的重要场所。

道光年间,清华园一带分为东西两部分;咸丰时期,赐西部名为近春园,东部称作清华园。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时,近春园遭到焚烧,清华园却幸免于难。1911年,清 *** 在清华园成立清华学堂,两年后近春园遗址并入,也就有了后来清华大学的基本轮廓。就在清华学堂成立前的1910年,清华园火车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京张铁路沿线的一个重要站点。

第三等车站百年前曾是“大站”

京张铁路在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它是我国之一条自主设计、开发和建设的铁路,总设计师是詹天佑。京张铁路最初起自北京丰台的柳村,终到张家口,建国以后将丰台至西直门的铁轨拆除,改由西直门站作为始发和终点站。因此,清华园火车站也就成了京张铁路线上的第二个车站。

在现在的铁路客站分类等级中,清华园火车站属于第三等车站,“主要承担着市郊之间或旅游地点的列车始发和终到作业,为运送通勤、通学及旅游旅 *** 务”。但百年前的中国,清华园火车站却不失为一个火车“大站”。它的站房采取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对称式三拱门结构,不大的空间内, *** 了候车室、售票处、贵宾室和货运仓库等各种建筑,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尤其对于城内出郊和郊外进城的人来说,清华园火车站更承载了满满的回忆。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 *** ,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 *** 免费咨询。

谁知道清华园火车站在哪里

清华园站站址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东升乡,邮政编码100083。

清华园火车站建成于1910年,最初是京张铁路上的一个火车站。当年京张铁路清华园站站房上有由詹天佑先生亲笔题写站名。原清华园火车站位于当时清华大学东门附近。

20世纪50年代早期,因位于清华大学东侧的京包线往北至清河的一段铁路线东移,清华园站由原站址向东南方向搬迁至新站址。新的清华园火车站位于四环路南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近。在后来建设的北京地铁十三号线高架段旁边。

清华园站是京包铁路上的火车站。离北京北站4公里,离通辽站832公里,隶属北京铁路局 北京铁路分局管辖。现为三等站。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货运 :办理整车、零担、集装箱货物发到。清华园站有5道线,2个站台。为了配合北京市郊铁路S2线(开往八达岭、延庆方向)开行,2008年清华园站站台改造为高站台。由于此段铁路仍为单线铁路,清华园站可供客运列车待避市郊列车。

见证一个铁路时代的结束——与五道口、清华园站的告别之行

前些日子得知京包线部分线路要进行改造,11月份起五道口和清华园站都将成为历史,作为火车迷的我临时计划在这个月假去与这两个深深印在普通人和车迷心目中的铁路印象告别。

五道口,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是京包线从北京北站出发之后的第五个道口。虽然京包线上从这里通过的车次并不算多,但是由于从这里经过的人流和车流络绎不绝,它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著名的道口,旁边的地铁站以及周边的许多地方都是以五道口来命名的。

北京地区的车迷可以说是没有不知道这个道口的,而住在附近的人们对这里的印象更是深刻。虽然有时它会造成交通拥堵,但是这个道口早已经成为了周围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从这里经过,有时就随着人群一窝蜂匆匆忙忙地走过去,有时会被拦下来等待一会儿,顺便看看从这里经过的列车。

上次我来五道口还是在2012年,当时和几个车迷朋友到北站这边来看车,之后几乎没有专程来过这里。然而今天这一趟却是来与这里告别的。

每当有火车将从这里通过,道口工都要提前去疏导交通,控制车辆通行,保障安全,让道口能够顺利封闭。巨大的车流量让这里的道口工注定轻松不了。封闭的时候这里是最混乱的,道口房前面的喇叭用极大的分贝喊着“上行有火车要来,请注意!”和“行人车辆请注意,火车就要开过来了!”,道口工也在扯着嗓子大喊,尽力阻止行人继续通行,可是还是免不了有几个身手敏捷的人乘着乱子强行通过。两边的电动栏杆终于闭合,道口工才松了一口气。

在这里通过比较多的就是S2线列车,NDJ3型内燃动车组,俗称和谐长城号。列车通过时,人们都注视着,一睹它的英姿。也有许多人拿出手机来,把这一刻定格下来。

列车刚刚驶离道口,栏杆还没完全打开,人们就迫不及待地走向道口的另一边。不一会儿,道口又恢复了刚才的繁忙,似乎那趟列车不曾来过一样。

道口旁的各种设施一直都默默地在这里。无数个日日夜夜,无数的行人车辆,无数呼啸而过的列车,这些设施都是它们更好的见证人,也是这里繁华的见证。

我站在道口中间,向铁路的远方望去。单线铁路总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

只是望着铁轨,即使道口上再热闹嘈杂,却觉得一切也都是这么宁静。

我一直在这里徘徊,回顾这里的每一处细节。也迟迟不肯离开,因为这一走即是永别。除了我之外,还有几个车迷也来到这里,有的拿着相机,有的拿着录音笔。大家都想将这些印象用某些方式记录下来。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为了赶时间到清华园站,我不得不离开五道口。身后的五道口依旧喧喧嚷嚷,来往的行人车辆依旧匆匆忙忙,一切似乎都和平常一样。但是这些日常司空见惯的事物,以后就只能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之中了。至少,人们会记得这里,记得这里的繁华,记得这里的喧闹,记得这里络绎不绝的人流车流,记得这里呼啸而过的列车,记得这里的一切……五道口,再见!

沿着铁路旁边的小路从五道口一直往北站方向走,经过一座桥,不一会儿就能到清华园站。

清华园站其实有老站和新站之分。上世纪六十年代线路改造,清华园站的位置发生变动。现在 的站址是60年代建成的,并因为2008年S2线开通而改造成高站台。

现在使用的这个站房也是2008年建的,而在它的后面是六十年代的老站房。

老站房依旧保持着当年的风格,现在用做车站职工的宿舍。墙上“清华园站”四个字,写满了历史的沧桑。

新站房并不是很大,但是对于这个小站来说足矣。今天这里也聚集了不少人,有市民、车迷、记者、甚至还有 *** 直播的人。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来与清华园站告别的。

原本打算在12306客户端上买清华园站的纪念票,如果时间充足的话或许能从这里坐车去北京北站,但是客户端上怎么也买不了当天(29号)的票了。来到车站看到公告才得知,10月28号已经不能在线买票了,车站站房的售票窗口里也是人去屋空。关于停运的详细情况,公告上也写的很清楚。

不一会儿,4473次即将到站,进站口的大门也打开了。可能是因为最后几天且不能买车票了吧,在车站外等候的所有人不管有票没票都一起进入了车站,而车站的师傅们也默许我们进入。毕竟这个时候,人们都不是为了乘车,而是为了去道别。

车站的陈设与其他车站没什么太大的区别,而此时却有了不同的意义,人们都用相机记录这只属于这里的特征。

候车室的标识、钟表、告示牌等等,依然在发挥自己的作用,只不过很快他们就都要随着清华园站一起退役了。

来到站台上,才发现今天来的人真的挺多的。大家都在讨论着关于清华园站的点点滴滴,都在为它即将停运而惋惜。

站在站台上向两边望去,空荡荡的股道上没有停留的列车。而且因为车站规模很小,所以只有两个站台。

不同于一般火车站,清华园站的站牌是蓝色的,这也是清华园站的一个特点。

一会儿4473将要停靠1站台,不过此时也有不少人跑到远处的天桥上去,以便更好地看见清华园站的全貌。我也跟随人群到了天桥上面去。

站在天桥上往下看,难免有种空荡荡的感觉。毕竟,将在这里停靠的列车真是来一趟少一趟。

不一会儿,4472次进站了。本务是DF4B客运型内燃机车,车迷叫它橘子。后面的车底也是最经典的绿皮,22型客车。人们连忙拿起手中的相机,定格这个画面。等到列车停稳,大家一拥而上,争先恐后地登上列车。

真的是不管有票没票了,而且上车的时候列车员也没有和平常一样在门口查票。我上的那节车厢是硬卧代坐,即用硬卧车底做硬座车用。

此时车厢里已经堵的水泄不通,远远超过了这列车的承载能力。不过大部分上来的都是车迷,大家虽然未曾相识,却都像老朋友一样相互交谈起来。

伴随着一声长鸣,4472次由清华园站一道发车。所有人都不舍地回望清华园站,都在与它告别。还是那句话,尽管恋恋不舍,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清华园站,再见!

恐怕火车上这样多的人,也只有春运时会出现同样的场景。人们都在向车厢外张望,再好好看看这条线上的一切。

从清华园站到北京北站,列车要走4公里,用时不过是7分钟。但就是这7分钟的时间,足以让乘坐了这趟列车的人们终生难忘。

这时列车长和列车员来给乘客补票,我想到这是我拿纪念票的一个绝佳机会,于是立刻去补。当时已经有不少人围在那里,都是要补票的。这不仅仅是为了留作纪念,更是对铁路的一种尊重。我想,大多数人补票的目的,可能都是为了纪念吧。虽然我们一行仅有2人,但是我补了3张票。我打算把这3张连在一起的票永久收藏,这也是很有价值的。

很快,列车抵达了北京北站。大家有序下车,到站台上去 看机车摘挂。

当然,许多人也借着这个机会去和机车合影,毕竟这样的机会并不多。

大车和师傅们熟练地给机车摘了挂,只不过这样的工作很快就没机会在这里进行了。

摘挂之后,机车准备折返,人们纷纷拍照留念,还有人向大车挥手告别。

到此,我今天的行程就全部结束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因为学业等种种因素吧,一直没能有机会做与铁路有关的事情。这次告别之行,我的感触颇深,毕竟差一点我就与这个机会失之交臂。我也曾经送别过当年的6417,只不过那时还小,体会不了那么深刻的感情。如今中国的铁路发展迅猛,我们也难免要送别那些老去的事物。总之,五道口和清华园站就这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怀念与美好的记忆。那列叫做回忆的列车,载着五道口和清华园站,一直驶向远方,驶向我们记忆的深处。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