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回音壁

天坛回音壁

回音壁是北京天坛皇穹宇的围墙,高3.72米,厚0.9米,直径61.5米,周长193.2米。围墙内有三座建筑物,其中一座叫皇穹宇,整个围墙整齐光滑。

回音壁有回音的效果,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就会沿着墙壁连续折射前进,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无论说话声音多小,也可以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悠长,堪称奇趣,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

皇穹宇位于圜丘坛以北,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存放祭祀神牌的处所。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称皇穹宇,为重檐圆攒尖顶建筑。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建,改为鎏金宝顶单檐蓝瓦圆攒尖顶。高19.5米,直径15.6米,木拱结构,南向开户。殿内没有横梁,全靠8根檐柱、8根金柱和众多的斗拱支托屋顶,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原理。三层天花藻井,层层收进,极有特色,为古建筑中少有。

正殿外就是著名的回音壁、三音石和对话石。另外,有人间偶语:天闻若雷之说的三音石。三音石位于皇穹宇殿前的甬道上。站在三音石那里,击掌可以听到三声回声,这种现象叫做人间私语天闻若雷,寓意着人间言行都被天神所洞察。

圜丘坛是我国明朝建立的一个地点,在天坛南部,为皇帝祭天大典的场所,又称祭天坛。圜丘坛是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等。

景点位置

北京市东城区天坛公园内

天坛公园神乐署皇乾殿丹陛桥祈年殿斋宫皇穹宇天坛棂星门圜丘遗址燔柴炉望灯天心石七十二长廊花甲门


北京天坛公园回音壁-北京天坛公园回音壁图片

北京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闻名世界的声学奇迹它的面积是多少

1、周长是20728米,面积是3330664平方米。

2、平方米。回音壁是环护皇穹宇(安放祭天牌位的殿宇,建于明嘉靖九年即公元1530年)的一道圆形围墙,高7米,厚0.9米,直径65米,周长192米。皇穹宇位于围墙内北面正中,与围墙最近处仅5米。

3、×14=20728≈207米,回音壁的周长,大概是207米;62÷2=36米,回音壁的半径 36×36×14=3330664≈3331平方米,回音壁的周长,大概是3331平方米。

4、回音壁是北京天坛皇穹宇的围墙,高72米,厚0.9米,直径65米,周长192米。围墙内有三座建筑物,其中一座叫皇穹宇,东西有配殿,整个围墙整齐光滑。

天坛回音壁

天坛回音壁位于天坛公园内,是皇穹宇的圆形围墙,墙身用山东临清砖磨砖对缝,上覆蓝琉璃筒瓦顶。天坛公园位于 *** 南5公里,永定门内大街东侧,总占地273公顷。

回音壁有回音效果的。原因是皇穹宇围墙的建造暗合了声学的传音原理,围墙由磨砖对缝砌成,光滑平整,圆周率精确,有利于声波的规则反射,加之围墙上端覆盖着琉璃瓦使声波不至于散漫地消失,更造成了回音壁的回音效果。

天坛公园的回音壁原来是皇穹宇的围墙,作为保卫用途。墙高72米,厚0.9米,直径65米,周长192米。墙壁是用磨砖对缝砌成的,墙头覆着蓝色琉璃瓦。围墙的弧度十分规则,墙面极其光滑整齐,对声波的折射是十分规则的。

皇穹宇也是圆形建筑,殿顶是美丽的穹隆圆顶。殿内彩画用描金和沥粉贴金手法,辉煌华丽,在当时建筑中独树一格。皇穹宇外面有一道圆形围墙,就是著名的回音壁。

天坛回音壁的声学原理

1、回音壁有回音效果的原因是皇穹宇围墙的建造暗合了声学的传音原理。围墙由磨砖对缝砌成,光滑平整,弧度过度柔和,有利于声波的规则折射。加之围墙上端覆盖着琉璃瓦使声波不致于散漫地消失,更造成了回音壁的回音效果。

2、因为三音石正好在回音壁内圆心上,鼓掌声沿着四面八方的直径在墙间来回反射。因为围墙为圆形,每次声波从围墙反射回来在圆心会聚,便是一次回声。

3、回音壁原理是:回音壁有长距离传输声音效果的原因是皇穹宇围墙的墙面有利于声波的传播。围墙由磨砖对缝砌成,光滑平整,基本符合弹性体波动方程在表面的边界条件,可以很容易地接受到靠近墙面的声波。

北京天坛公园回音壁(探秘天坛公园的回音壁奥秘)

本文将介绍天坛公园的回音壁,讲解其原理和特点,以及如何体验回音壁的效果。

什么是回音壁?

回音壁是指一种具有反射声音功能的建筑物或结构,其表面可将声波反射回发声处。回音壁的设计原理是利用声波在物体表面反射的特性,使声音在空间中产生回响效果。

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有什么特点?

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圆形的,直径约为70米,高约3.3米。回音壁内侧表面是由一系列凸起的砖块组成,这些砖块的排列方式可以使声波在内侧表面上反射多次,形成回音效果。同时,回音壁的设计还考虑到了声波的传播方向,使得站在回音壁的中心点可以听到自己的回音,而站在回音壁的外侧则听不到。

如何体验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效果?

体验回音壁效果的 *** 很简单,只需找到回音壁的中心点,站在那里大声说话或者唱歌,就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反复回响。此外,还可以在回音壁内侧的某些位置站立,发出声音后也能听到回音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护回音壁,不要在回音壁上乱涂乱画或者敲打。

总之,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一处非常有趣的景点,可以让游客在体验回音效果的同时了解声波的传播原理。

天坛公园回音壁介绍(天坛公园回音壁开放时间)

天坛回音壁怎么回事?

回音壁有回音效果的。原因是皇穹宇围墙的建造暗合了声学的传音原理,围墙由磨砖对缝砌成,光滑平整,圆周率精确,有利于声波的规则反射,加之围墙上端覆盖着琉璃瓦使声波不至于散漫地消失,更造成了回音壁的回音效果。

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就会沿着墙壁连续反射前进,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无论说话声音多小,也可以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悠长,堪称奇趣,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所以称之为“回音壁”。

扩展资料:

天坛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均为北圆南方。当初,为了把天地的形象表现在墙上,以象征“天圆地方”之说。外坛墙的东南北三面原制无门,只西面临永定门内大街有门两座:北门是明代旧有的,称“祈谷坛门”;南门是乾隆十七年(1752年)增建的,称“圜丘坛门”。

天坛公园主要建筑物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桥把这二组建筑连接起来。外坛古柏苍郁,环绕着内坛,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加庄严宏伟。

坛内还有巧妙运用声学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等,充分显示出古代中国建筑工艺的发达水平。天坛公园,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更大祭坛建筑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回音壁

关于回音壁的介绍有什么?

天坛公园造于15世纪初年。回音壁是一道圆形的围墙,高约6米,半径约32.5米。围墙内有三座建筑物,靠北边围墙2.5米处的一座叫“皇穹宇”,此外还有两座长方形建筑物。整个围墙砌得整齐光滑,非常适合于声的反射。奇妙的是,如果某乙把耳朵贴近围墙,甲在相距45米左右处紧贴围墙向北对乙说话,乙听起来十分清楚,好像说话的人就在身边一样。如果乙也贴着围墙向北对甲讲话,甲同样能听得很真切。产生这种声学效果的原因,就在于围墙的弧形使得甲或乙发出的声音只要入射角小于22°时,就能够满足所谓的“全反射”条件。连续反射的声音就可以一条折线以较小的能量衰减传到对方的耳中,而受“皇穹宇”其他建筑的散射很小。

天坛回音壁的原理论述文 初二

回音壁是皇穹宇的围墙,高3.72米,厚0.9米,直径61.5米,周长193.2米。

回音壁有回音的效果。如果一个人站在东配殿的墙下面朝北墙轻声说话,而另一个人站在西配殿的墙下面朝北墙轻声说话,两个人把耳朵靠近墙,即可清楚地听见远在另一端的对方的声音,而且说话的声音回音悠长。

回音壁有回音效果的原因是皇穹宇围墙的建造暗合了声学的传音原理。围墙由磨砖对缝砌成,光滑平整,弧度过度柔和,有利于声波的规则折射。加之围墙上端覆盖着琉璃瓦使声波不致于散漫地消失,更造成了回音壁的回音效果。

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有何奥秘?

凡到北京去旅游的人,都少不了要到天坛走一趟,因为那里有一个著名的“回音壁”。

回音壁是一个圆形的围墙,高约6米,半径32.5米。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当有人在墙内某处(A处)面向墙壁小声说话时,站在离此处几十米远的另外某一处(B处)的另一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同样,站在B处的人小声说话,站在A处的人也听得清清楚楚,两个人就像相偎相依窃窃私语一样。

谁都知道,两个人低声耳语,相隔几米远就听不到了。而在回音壁前,相距几十米远都能听得一清 二楚,这就不能不让人感到神奇了。

回音壁的奥妙在哪里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介绍10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瑞利做过的一个实验:瑞利 *** 了一个很大的圆弧状的长廊模型,模型的一端放一支哨笛,另一端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当哨笛吹响时,蜡烛的火焰来回晃动,显然这是哨声的声波冲击的结果。开始,瑞利以为哨声的声波是直接传向烛焰的。后来,他在模型内壁某处安置了一块狭长的挡板,烛焰却不再晃动了。这就是说,挡板挡住了传播的声波。瑞利的这个实验十分清楚地表明,摇动烛焰的声波,不是沿着直线直接传过来的,而是沿着圆弧状的内壁传播过来的。

用瑞利实验,可以很好地揭示回音壁的秘密。原来站在回音壁B处的人听到的A处的声音,不是由A处直接传来的,而是沿着围墙传播过来的。

那么,A处的声音是如何沿围墙传播的呢?由A处发出的声音,是沿着围墙经多次反射,最后才到达B处的。由于回音壁的墙面十分光滑,声音碰到上面就像钢球碰到石板上一样被弹了出去,虽经辗转多次碰撞,声音的强弱变化不大,因此到达B处时,仍能听得清清楚楚。

由此可见,回音壁是巧妙地利用了声音的反射作用所创造的人间奇迹。

在我国古代建筑中,除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外,河南的蛤蟆塔、四川的石琴和山西的莺莺塔,也都能产生声音反射现象,它们并称为我国著名的“四大回音建筑”。

在北京的天坛公园里,除了有名的“回音壁”之外,还有两个有趣的去处,那就是“三音石”和“圜丘”。

三音石是回音壁围墙内白石路上的一块石头,它的位置恰好在圆形围墙的中心。据说人们站在这里拍一下掌,可以连续听到“啪、啪、啪”三声音响。三音石上出现的这种有趣的声音现象,用声音的反射作用可以作出很好的解释:从三音石发出声音后,它沿着圆周的半径均匀地传到围墙的各部分,经碰撞反射回来的回声,又沿着半径穿过三音石,使人们听到之一声音响;穿过三音石的声音继续沿着半径向前传播,碰到对面围墙反射回来的回声,沿着半径再次穿过三音石,使人们听到第二次音响;就这样,声音往返于围墙之间,人们听到了第三次、第四次甚至更多次的音响。

圜丘是天坛公园南面的一个圆形平台,由青石砌成,它的更高层离开地面约5米,除东西南北四个出入口外,周围都是青石栏杆。圆形平台实际上并不平,而是一个中心略高、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倾斜的台面。通常人们在室外讲话听起来比室内要弱得多,可是如果有两人站在圜丘高处相互交谈,却意外地发觉对方的讲话像在室内一样响亮。这就是圜丘的奇特之处。为什么圜丘会有这样良好的音响效果呢?从台中心传出去的声音,碰到周围石栏杆要发生反射。由于台面中心高、四周低,所以反射的声音折向较低的台面。同台面碰撞后,声音再次反射,又回到台中心。声音传播的这个路程并不长,因此反射回到台中心的回声几乎和直达声同时进入人耳,这样人们听起来特别响亮,并感到声音好像是从地下发出来的。

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是北京天坛公园的主要建筑物,是世界闻名的名胜古迹,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它们别具一格的、高超的建筑艺术,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科学知识。

天坛

北京天坛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要大,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 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其中,祈年殿初名“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高38.2米,直径24.2米,里面的金丝楠木柱子排列讲究,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也是天坛的主要建筑。圜丘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祀天大典”,欲称祭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