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双龙风景区一日游 游览金华双龙

导读:金华双龙风景区一日游 游览金华双龙 1. 游览金华双龙 2. 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感受 3. 游览金华双龙洞的作文 4. 游览金华双龙洞的顺序是什么 5. 游览金华双龙洞用课文中过渡句写游览过程 6. 游览金华双龙洞 7. 游览金华双龙顺序 8. 游览金华双龙顺序和特点

1. 游览金华双龙

双龙洞海拔约520米,由内洞、外洞及耳洞组成,“双龙”的得名,历来有三说:

其一,宋代著名学者方凤在《金华洞天记》中认为“双龙”在内洞:“伛偻踏水入内洞,有形蜿蜒,头角须尾,凡二,屈蟠隐见,爪尖皆白,石如玉,所谓双龙也。”现代作家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也持此说:“内洞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然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其二,明代嘉靖二十七年任金华知县的郑东白,在其《金华记游》中认为这升降之龙在外洞洞厅:“洞门轩豁如大厦,石盖如砥错,有石乳下垂,如龙升降状。”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浙游日记》中也持此说:“外洞,轩旷宏爽,如广厦高穹。而石筋夭矫,石乳下垂,作种种奇形异状,此双龙之名所由起。”

其三,1992年新编的《金华市志》则认为“双龙”在外洞口:“双龙洞:两侧分别悬着钟乳石一青一黄,酷似两龙头,两龙头在外洞,而龙身却藏在内洞,故名“双龙洞”。

传说,古代婺州连年大旱,民不聊生,青龙和黄龙知后,偷来天池水,拯救了百姓,却因触犯天条被王母娘娘用巨石压住脖颈,困在双龙内洞,但双龙仍顽强地仰头吐水,清澈泉水至今潺潺不绝。

扩展资料:

简介:

金华双龙洞距金华市区约15公里,坐落在海拔350-45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层的双龙洞之外,还有中层的冰壶洞和最高的朝真洞。双龙洞分内、外两洞,内洞与外洞仅相隔5米,有一块巨大石屏相隔,仅留长10米,宽3米多的地下河水道。

水道水面离地下河顶灰岩仅有0.30米左右的间隙,进内洞须仰卧小舟而入。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余米,长、深各33余米,面积1200多平方米。洞内陈放着一排排石桌、石椅,可容千人品茶避暑。

内洞比外洞大,有效使用面积约2000-2200平方米。从这里可以知道,双龙洞的景色是无比的美。双龙洞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北郊的金华山西南山麓。

林海莽莽,水流潺潺,年平均气温比城区低 6 ℃。是一处以山岳森林为背景。地下悬河、岩溶奇观、赤松祖庭为特色。观光旅游、康体休闲、避暑纳凉、海外朝圣为主要功能。

2. 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感受

这句话写出作者通过孔隙时的真实感受,“稍微”“一点儿”告诉我们只有一动不动地平躺在小船上,才能通过孔隙,以此说明孔隙小的特点,非常逼真。运用“要是……准”的假设句式,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当时受“挤压”的感觉。

3. 游览金华双龙洞的作文

双龙洞海拔约520米,由内洞、外洞及耳洞组成,“双龙”的得名,历来有三说:

其一,宋代著名学者方凤在《金华洞天记》中认为“双龙”在内洞:“伛偻踏水入内洞,有形蜿蜒,头角须尾,凡二,屈蟠隐见,爪尖皆白,石如玉,所谓双龙也。”现代作家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也持此说:“内洞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然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其二,明代嘉靖二十七年任金华知县的郑东白,在其《金华记游》中认为这升降之龙在外洞洞厅:“洞门轩豁如大厦,石盖如砥错,有石乳下垂,如龙升降状。”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浙游日记》中也持此说:“外洞,轩旷宏爽,如广厦高穹。而石筋夭矫,石乳下垂,作种种奇形异状,此双龙之名所由起。”

其三,1992年新编的《金华市志》则认为“双龙”在外洞口:“双龙洞:两侧分别悬着钟乳石一青一黄,酷似两龙头,两龙头在外洞,而龙身却藏在内洞,故名“ 龙洞”。

传说,古代婺州连年大旱,民不聊生,青龙和黄龙知后,偷来天池水,拯救了百姓,却因触犯天条被王母娘娘用巨石压住脖颈,困在双龙内洞,但双龙仍顽强地仰头吐水,清澈泉水至今潺潺不绝。

扩展资料:

简介:

金华双龙洞距金华市区约15公里,坐落在海拔350-45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层的双龙洞之外,还有中层的冰壶洞和最高的朝真洞。双龙洞分内、外两洞,内洞与外洞仅相隔5米,有一块巨大石屏相隔,仅留长10米,宽3米多的地下河水道。

水道水面离地下河顶灰岩仅有0.30米左右的间隙,进内洞须仰卧小舟而入。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余米,长、深各33余米,面积1200多平方米。洞内陈放着一排排石桌、石椅,可容千人品茶避暑。

内洞比外洞大,有效使用面积约2000-2200平方米。从这里可以知道,双龙洞的景色是无比的美。双龙洞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北郊的金华山西南山麓。

林海莽莽,水流潺潺,年平均气温比城区低 6 ℃。是一处以山岳森林为背景。地下悬河、岩溶奇观、赤松祖庭为特色。观光旅游、康体休闲、避暑纳凉、海外朝圣为主要功能。

4. 游览金华双龙洞的顺序是什么

金华城—罗店—入山— 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的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采用了“移步换景法”。

扩展资料:

双龙洞:

双龙洞属岩溶景观,位于双龙洞景区中心,以洞中有洞、卧船入洞为特色,是整个双龙风景名胜区核心景观

和标志景观。双龙洞海拔约520米,由内洞、外洞及耳洞组成,洞口轩朗,两侧分悬的钟乳石一青一黄,酷似两龙头,两龙头在外洞,而龙身却藏在内洞,故名“双龙洞”。

作者: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叶绍钧,汉族,字圣陶。江苏苏州市吴县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曾担任很多职位。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他同时也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叶圣陶于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

5. 游览金华双龙洞用课文中过渡句写游览过程

答: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写的。

课文按两点线索写的。一条是作者的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来写。是"顺"的线索;另一条是泉水、溪水的来路,是"逆"的线索。两条线索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不仅使全文脉络清楚,而且使事物的方位、方向和作者观察的移动线索及角度都非常清晰。

扩展资料

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 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8年2月16日在 京逝世,享年94岁

6. 游览金华双龙洞

作者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先描写了外洞,特点是宽敞;再写了孔隙,特点是小;然后写了内洞,特点是黑、大、奇

7. 游览金华双龙顺序

在金华的双龙洞

记金华的双龙主要讲了作者在春夏交替之际,游玩浙江的双龙洞。课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去金华双龙洞的路上,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

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文章按两点的线索来写,一是作者的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来写,是“顺”的线索;另一条是泉水、溪水的来路,是“逆”的线索。两条线索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不仅使全文脉络清楚,而且使事物的方位和作者观察的移动角度非常清晰。

8. 游览金华双龙顺序和特点

课文结构及段落大意:( 课文按作者游览顺序,可分为四段 )

第一段(第1节),交代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时间及双龙洞的地点。

第二段(第2、3小节),写作者从金华城出发,经过罗甸,渐渐入山,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先写山后写溪流,最后用“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引出描写的重点双龙洞。

第三段(第4、5、6、7小节),分别写作者游览外洞、孔隙、内洞的情景。

第四段(第8节),写出洞,自然结束文章。

Hash:608dbee8dbf6499a8f4168535fe86e0be608d87b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