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遗址中的代表物

导读:金沙遗址中的代表物 金沙遗址的三大文物

金沙遗址考古发掘最有代表性的精美文物,
金沙遗址是三星堆文明衰落后在成都平原崛起的又一政治、文化中心,是古蜀国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的都邑所在。金沙遗址的发现,为三星堆文明突然消亡之谜找到了有力的证据。该遗址先后被评为2001年和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此次展览集中了部分金沙遗址考古发掘的最新成果和最有代表性的精美文物
如金面具、金人面形器、金鱼形带、铜人形器、肩扛象牙纹玉璋、阳刻昆虫纹玉牌、刻纹石磬等

金面具:
宽近20厘米,高11厘米,厚0.04厘米,重46克。金面具展示的形象是方形面孔、额平齐,有长刀形凸起眉和大立眼,高挺的鼻子呈三角形,有宽阔的口形和长方形耳朵,耳垂上有一圆孔。与三星堆遗址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人头像、青铜人面具在造型风格上一致,再次证明了金沙遗址与三星堆遗址有著紧密的承袭关系金面具应是古蜀时期的神只面具,其年代应当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距今约3000年。8号遗迹坑是金沙遗址迄今发现的最重要的祭祀类遗迹之一,为研究金沙遗址宗教祭祀活动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象牙、鹿角、野猪獠牙:
位于遗址东部的梅苑,出土了陶器、玉器、铜器、金器、卜甲共七百余件和大量的象牙,大量的象牙堆积坑和成片的野猪獠牙、鹿角分布区都与宗教仪式活动有关,专家认为这一区域是宗教仪式活动区;

陶器、玉石器、铜器、金器等:
时代约为商代晚期。各种迹象表明,“兰苑”文化堆积分布区可能是居住、生活区;体育公园位于遗址中部,发掘面积一百六十二平方米,发现十五座墓葬,其中三座墓葬有随葬品,出土少量玉石器和陶器。从墓葬的文化层和房址分析,该区域可能是居住、生活区,废弃后成为墓地。而在此次集体大发掘中没有涉及的第四大区域———黄忠遗址,根据前两次的发掘,专家认为可能是金沙遗址宫殿区的一部分。据此,专家普遍认为,金沙遗址是三星堆文明衰亡后,在成都地区兴起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蜀国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的都邑所在。

金器、玉器:
留下了中原和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痕迹说明金沙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同时,金沙遗址出土的玉琮、玉璋并不是此地“土生土长”的,它们是通过长江这条自古以来的黄金水道自下而上运输至此的。金沙文化与中原及长江下游的频繁交流充分说明了此时的古蜀文化不是孤立的,而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再次证明了中华古文明的多元一体论,
各区域的文化都是彼此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金沙遗址的三大文物

太阳神鸟金饰,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量20克,整器呈圆形,器身极薄。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为一圆圈,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围绕在内层图案周围,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四只鸟首足前后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漩涡旋转方向相反。该器再现了远古人类“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故事,体现了远古人类对太阳及鸟的强烈崇拜。此器构图凝练,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代表。2005年8月16日“太阳神鸟”金饰正式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大金面具,宽19.5厘米、高11厘米、厚0.04厘米,重46克。这是目前中国商周时期保存最为完整,体量最大的一件。其造型与小金面具有所不同,面部呈方形,额齐平,长刀形眉凸起,大立眼,三角形鼻高挺,长方形耳,耳垂穿孔,显得十分 严。
十节玉琮,高22.2厘米,宽6.9——6.3厘米。青玉,质地温润,半透明。全器分为十节,每节雕刻有简化人面纹,由阴刻细密平行线纹的长方形横棱表示羽冠,用管钻琢出一大一小的两个圆圈,分别表示眼睛和眼珠。长方形的短横档上有形似卷云形的几何形图案,表示嘴。在其上射部阴刻一人形符号。该器器表打磨平滑光润,器物制作十分规整,整器内外抛光。

Hash:d002ee8d39418dcff6b90ae3427abf8c9194f06b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