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金佛寺旅游景点 - 酒泉市金佛寺旅游景点介绍

导读:酒泉市金佛寺旅游景点 - 酒泉市金佛寺旅游景点介绍 1. 酒泉市金佛寺旅游景点介绍 2. 酒泉市金佛寺旅游景点介绍视频 3. 酒泉金佛寺好玩吗 4. 酒泉市金佛寺旅游景点介绍图片 5. 酒泉金塔寺 6. 酒泉金佛寺在哪里 7. 酒泉文殊寺在哪里 8. 酒泉市金佛寺镇 9. 酒泉金塔旅游景点

1. 酒泉市金佛寺旅游景点介绍

酒泉距离祁连山约350公里。

酒泉:甘肃省地级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尔金山、祁连山与马鬃山之间,北部除少部分与蒙古国接壤外,大部与内蒙古阿拉善盟相邻,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自治州和海北藏族自治州,东邻张掖市,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

祁连山: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有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因位于河西走廊南侧张掖市境内,又名张掖南山。 祁连山系东西长800公里,共有冰川3306条,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西端在当金山口与阿尔金山脉相接,东端至黄河谷地,与秦岭、六盘山相连,长近1000千米。属褶皱断块山,最宽处在张掖市与柴达木盆地之间,达300千米。

2. 酒泉市金佛寺旅游景点介绍视频

周围风景区:黑山湖、玫瑰沟、狼柴狗、大黄沟、玉门梦江南、玉门条湖、七一冰川、城楼、天下第一墩大峡谷、文殊口、新城草湖、新城林场、酒泉西峰林场、酒泉常青植物园、酒泉花城湖、金塔鸳鸯池、华尖海马泉、金佛寺关山河、酒泉祁连山原始风景区等。

3. 酒泉金佛寺好玩吗

  中国长城产生于战国时期,战国时燕、赵、魏、韩、秦等都在各自的边界筑起了长城。秦始皇统一天 下后,把燕、赵、秦原有的北方长城连接起来,筑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长万余里。由于时 代久远,残存于世的已为数不多,今山西大同北部、甘肃岷县城西等地还有秦长城。西汉在秦长城 的基础上,沿河西走廊一带向西增筑朔方长城和河西长城,经玉门关延伸到今新疆境内,以保护河 西走廊。北魏、北齐也多次修长城。隋代为防御突厥、吐谷浑,数度修筑长城。明朝建立后,为防 鞑靼、瓦刺而大规模地修筑长城。经过明代的增筑和修葺,长城到了明代,设施更齐全,工程构筑 更坚固,建筑技术更进步,防御能力更强,成为历代长城体系的典型,我们今天看到的主要是明长 城。所以,长城的修建不是一个朝代,也不是十年二十年,而是从战国到明朝,历经两千年,在这 两千多年间筑城活动从未停止过,无休无止。长城的修造者,不完全是汉人,少数民族也筑,无论 汉人或少数民族,只要有统治者入主中原,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首先想到的就是筑长城,可以这样说,修筑长城的活动贯穿了整个中国封建时代,先后有20个朝代修筑过长城,数量也不只一条。  一、嘉峪关的前身  嘉峪关,是明代所置之西北边防第一要隘,万里长城之西极锁钥、西域羌胡及外国使节入贡之要路。按《肃州新志》云:“嘉峪关,宋元以前,有关无城,聊备稽查”。乾隆《重修肃州新志》载:肃州有古关,名曰“石关”。在肃州西七十里,石峡天险。  所谓“有关无城”,即指此处而言。阚駰《十三州志》云:“延寿县,在酒泉郡西,金山在其东,至玉石障是也”。唐人释道宣《释迦方志》遗迹篇:“肃州西行七十五里至玉门关,关在南北山间”。其次,敦煌遗书有宋人无名氏所著《西天路竟》云:自“肃州西行一日程,至玉门关”。由此可证肃州西七十里之石关,即西汉所置之玉石障,亦即最古之玉门关,南有玉山,北有金山(黑山)两山夹峙,中有孔道,形势险要,自古为通西域之门户,是嘉峪关的前身。  二、明初废玉门关改置嘉峪关  明洪武五年(1372年),冯胜取河西,量地度形,乃弃瓜、沙二州地,在肃州西六十里之山坡要口,筑以关城,为中外之巨防、汉夷之分界。因其 名嘉峪山,遂以山名关,曰嘉峪关。但由于通西域大道,自古以来皆穿过古玉门关(石关峡)。自蒙古大军西征,修善了道路,多走石关以南之捷径,开辟了新道,延至明初,昔日之旧大道已废,军旅不复绕道石关峡。所以冯胜筑关于石关以南十余里的嘉峪山岗上,是因为道路的改移,而将其关略向南移而改置为嘉峪关。  初筑之嘉峪关,《肃州志》:“仅一土城,周围二百二十二丈、高一丈八尺,阔厚丈余,址倚罔坡,不能凿池,东西二门,各有月城”。以守备守之,并无长城(边墙)之属。  三、明代肃州筑长城之原因及其经过  1.由于明初国基初奠,被推翻的蒙元残余势力,不甘心于灭亡,遁据漠北,建号鞑靼,经常率兵侵扰北边,多次进犯陕甘宁边郡。据清人慕寿祺《甘青宁史》载:“明成化二年(1466年)  七月,鞑靼毛里孩犯边至固原,八月,又犯宁夏。因饬令筑陕西、延绥、甘肃一带墩堡、濠、墙,以防鞑靼”。此为明代筑北长城之起因。  2.弘治五年(1493年)四月,关外土鲁番回鹘部落崛起,其速坦(王)阿黑麻率众侵占哈密卫,捉去了哈密忠顺王陕巴(蒙古种人、元代肃王后裔),这时,哈密自成化中陷落已二十年,关外七卫,尽被土鲁番攻破,流民内徒至肃州,嘉峪关警报频传。  明廷以嘉峪关为肃州重要门户,必须严加设防,乃于弘治七年(1495年)谕令肃州改修嘉峪关,于弘治八年完工。在城堡西门外增筑坚固之重关和关楼三层,将旧城墙加宽加高为三丈五尺,增修外围罗城,城外更添堑壕暗道及布置鹿角梅花坑,增备防御。  肃北长城之修建  弘治十年(1498年),甘肃参将彭清,驻镇肃州,十一年五月,鞑靼小王子又犯甘肃边境,肃州副将杨翥击败于黑山。彭清于是征集民工创修肃州北长城:西起野麻湾、新城、两山口经明沙窝、下古城,跨北大河至暗门,全长七十里,约在弘治十三年修完(十五年彭清殁)。  正德元年(1506年),杨一清总制陕西、延绥、宁夏、甘肃等处防务。八月,杨一清建议修筑陕甘各边边墙。时,适值兵备李端澄驻节肃州,命承信校尉王镇督工修建嘉峪关城东西二楼各三层,高三丈九尺(13米),又添筑城关角墩共六座,敌台二座,以及悬格等共十数座,城内外又建官厅、夷厂、仓库及玄帝庙等建筑,于正德二年(1507年)二月完工。城楼既起,稚蝶连属,“望之四达、足状伟观,百里之外,了然在目”。而是时,关之两侧,犹未有长城也(注:这次不仅增修了嘉峪关城,与此同时,也增筑了总寨,临水、下河清、新城、金佛寺、下古城、塔尔湾、乱古堆(西店)、清水等九堡之城墙,均各培厚加高五六尺至七八尺不等,连旧城共高三丈五尺,共添筑墩台、角楼一百二十六座,增强了肃州全境防御力量。)  西长城之修建  正德十一年(1516年),土鲁番速坦满苏儿(阿黑麻之子)  越过嘉峪关攻肃州,肃州游击芮宁等十余人,迎战于城西南之黄草坝,自朝至暮,力战身死,十余人尽数英勇献身。继而兵备使陈九畴坚守肃州,击败满速儿之进攻。正德十三年,增筑肃州城防。自此,肃州边患,日见紧迫,关门昼闭,一日数警。  嘉靖十八年(1539年),大学士翟銮巡边,至肃州,以嘉峪关为河西第一巨防,发现古时遗迹倾圮,墙壕淤损(似乎弘治中曾也筑边于此?),乃于兵备李涵商议,建筑西长城,即自文殊山脚起筑,向北联接嘉峪关城西南角墩,又自东北角墩起,西北至石关东口止,共长二十里。嘉靖十九年春末开始起筑,当年修完,并截斩断山口,堵塞间道 。又修竣城壕、外壕各一道,又于长城外添筑外墙、远墙各一道。东北与野麻湾长城连接。形成嘉峪关左右两翼之军事防御设施。  东长城之修建  隆庆五年(1571年),甘肃都御史廖逢节议题,自酒泉下古城至高台一段荒滩,防御空虚,乃议筑东长城:即自下古城堡北边墙大墩起,接筑边墙向东经夹边为大石岗之北,跨临水河、翻越鸳鸯池高地,向东连接高台镇夷边墙,长七十五里,隆庆六年修完。  自此,甘肃边墙始联通一线。万历元至二年,又进行全面补修。  四、清代对肃州边塞的补修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冬十一月,哈密回酋噶尔丹叛乱,诏昭武将军郎坦驻甘肃备防。三十三年,陕西总督佛伦提请奏准,谕令甘肃诸州提镇补修边墙。责成专司城防之副将、游击等,量给步战守兵工食、督保修理。  清咸丰三年(1853年),肃州知州李公祖,发现州城及嘉峪关边墙,多已倾圮,于是倡议劝谕全城土庶,捐资修补州城及嘉峪关边墙。于三年二月兴工,修复州城,四年补修边墙,工尚未完,而资金费用已尽,四年冬遂停工。  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二十三日,肃州回民暴动之前夕,惠回堡盘查哨及青头山猎户二百余名先攻占了嘉峪关城,并杀死巡检张开禧及关上居民无数。  同治十二年(1873年)九月肃州平定。十一月,左宗棠巡视嘉峪关,发现道路狭窄,墙垣有四处塌毁,送饬今驻防营筹措修整,每日按时开闭关门。并亲手题“天下第一雄关”六个大字横额,悬挂关头,字大于斗。稍后,又嵌上陕甘学政吴大澄撰写的《安西颂碑》于关内。  同治十三年(1874年)秋七月,肃镇关防营始补修嘉峪关边墙。  五、嘉峪关形胜总览  按《肃州志》:嘉峪关,在州西七十里(实五十四里)嘉峪山之西麓,明洪武五年,冯胜下河西,划嘉峪关为中外巨防,西域入贡,路必由此,土城周二百二十二丈”。明时设守备,驻守兵约千人,清初改设游击,并驻文职巡检,专司关城开闭,盘查询诘出入行人及一应日常行政事务。咸丰三年,重修关城。今城内外二重,相距仅丈余。内城东西二门,东曰光化门(瓮城门曰朝宗),西曰柔远门(瓮城门曰会极);外罗城共有三门,在西者为重关,额曰“嘉峪关”,在东南者(戏台东侧)为方木门,额曰“帷屏西极”,在东北者亦为方木门,无额识,为军糈辎重供输之门也。有古大道,可直通酒泉。南边墙起自外城西南角墩,一线直抵文殊山(元代以前均称嘉峪山)。北边墙起自外城东北角墩,东北连接野府湾边墙,另分一线西北直通石关峡东口,与古玉门关联通一气。沿边每隔五里一墩,边墙内外,间有烽台遗址形成烽火信息网络。关城东—里有木牌枋,上题“嘉峪东关”(今称牌坊梁),关西百步道左有石碑,上题“天下雄关”四个大字,落款为“嘉庆十四年肃州兵备李廷臣立”。关城西北五里大道上;有巨大木牌坊一,上题“肃州嘉峪西关”雍正十二年建,光绪八年重立。  民国十八年(1929年)之后关城无兵驻守,寺庙市集,日渐衰落,重关西楼,年久失修,为大风摧毁,残存四柱,无人管理。  但关上尚有居民五、六十家。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蒋介石曾视察河西,当地驻军,为迎接蒋的到来,便把关上居民,强行迁移城东牌坊梁。自此,嘉峪关城,空古无人。蒋介石登上嘉峪关,望风远眺,观瞻古关推姿,感慨之余,曾亲笔题“嘉峪关”匾额嵌置关门之上,上款“民国三十一年秋”,下款“蒋中正题”。并大书“水利救国”四字,图彻于关城东南公路南侧(解放 已毁)。  六、解放后之维修简述  1949年9月,酒泉解放,嘉峪关由部队驻扎。1950年,经酒泉县政府交涉收回,始由政府管理保护(后曾设专人看管),并予以抢修危楼。1958年,经酒泉县多次请求,国家拨款共15万元,对东西城楼、垛墙、女墙、井亭、游击府、及城外文昌宫、炎帝庙等,首次进行了大规模维修。1961年3周4日,国务院公布嘉峪关(等)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962年;分酒泉置嘉峪关市,从此,保护维修由嘉峪关市管理。  1973——1981年,前后八、九年间,先后由中央及甘肃省数次拨款计30余万元,对嘉峪关城进行了全面规划,逐步修整,除保护文物古建、陈列文物展览外,并开辟了园林泉池,栽花植林,美化环境。同时还发展了旅游事业,修缮道路,建筑了商店和接待站。1983年,又将嘉峪关、酒泉等宣布为对外开放城市。  1985年,由国家拨款与群众捐献会计集资1000多万元,开始了第二次大规模的维修工程,便85年一年就完成了对城头敌楼、角楼(箭楼)和东西瓮城门楼的维修和加固工程。1986年又完成了关城至石关峡等处的长城补建,和边城“万里第一烽”的恢复工程,至1988年全部计划工程已维修完竣,遂使嘉峪关成为万世永存世人共瞻的西部名关——天下第一雄关。

4. 酒泉市金佛寺旅游景点介绍图片

酒泉金佛寺的故事:

民间传说,在很久以前,这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一天清早起来在外面打拳练身。突然老人发现远远有一位身穿黄袍、黑发披肩的神人在慢慢走动。老人觉得奇怪,马上追上前去想看个究竟。到了神人身旁,黄袍神人立刻停住身形,老人仔细一看,是一尊金色的佛像,金光耀眼,瞬间消失。后来一传十,十传百,人们感到神奇,就集资在金佛消失之处修建了一座寺院,取名为金佛寺。

尽管这是一则民间传说,与《重修肃州新志》中“俗称:金佛从山口步行此处,见人而止,遂修寺”的记载虽然一致,但不知名的有缘人修缮金佛的故事却流传了下来。

5. 酒泉金塔寺

马蹄寺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莫高窟和马蹄寺石窟都值得去。

个人觉得马蹄寺石窟群比较的有欣赏观看旅游的价值,它里面集中的石窟艺术,还有祁连山风光,以及裕固族的少数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旅游景区。不仅仅是一座寺庙,反而集中的自然风景,还有一些少数民族这样的民族特色在里面,所以就让这一个地方更加的具有观看的价值。

石窟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观音洞,中观音洞,下观音洞所组成,七个比较优美的景点,一共有70多处洞窟,建于北凉时期,所以它的历史比较悠久,传说是马蹄寺的天马在此饮水,并且在这里留下了马蹄印,所以因此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现存于普光寺里面成为了普光寺最为骄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标志。马蹄石窟历史比较悠久,同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其称为河西佛教胜地的三大艺术宝库,可以看出马蹄石窟的历史价值是特别的重要,其中规模非常的宏大,而且马蹄是它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所参观的旅游游客都比较多,再加上现在国家政策的支持,所以对马蹄寺中保存比较精细,所以保存下来的历史遗迹比较完整。

6. 酒泉金佛寺在哪里

张掖草原多寺庙多,游玩的地方比酒泉多,我和朋友这几年周边游,大部分都是去张掖游玩,张掖有名的寺庙也比酒泉多,酒泉的寺庙我只知道有个法藏寺,金佛寺,前年和朋友报团去了张掖的大都麻,感觉特别好,天气不冷不想,空气清新,吃饭住宿 也不贵,值得一游啊!

7. 酒泉文殊寺在哪里

1720 米左右

文殊沟

集镇名。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城西北部、祁连山北麓、文殊沟口。祁文藏族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450。以文殊山得名。以畜牧业为主。村北有兰新铁路文殊站,有公路接312国道。古迹有文殊寺和文殊山石窟。

文殊的解释 ,佛教菩萨名。

甘肃省文殊寺海拔为1722.65 米。文殊寺建于北魏时期,是远近闻名的古刹。文殊寺藏庙为东纳藏族各部崇奉和供养的藏传佛教寺院。

8. 酒泉市金佛寺镇

肃州区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是神农和五帝之一的颛顼辖地,九州之一的古雍州西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

夏至战国为西戒地。

秦至汉初先后为乌孙,月氏,匈奴地。

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始建郡立县,在酒泉市境内设福禄,乐涫二县,并隶始置之酒泉郡。郡驻福禄县(即酒泉市),领九县,以郡隶凉州刺史部。

新朝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改福禄县为显德县,改乐涫县为乐亭县,改酒泉郡为辅平郡。

东汉建武元年(25年),复改显德县为禄福县,乐亭县为乐涫县,辅平郡为酒泉郡。

三国黄初元年(220年),属魏,建置同汉制。

西晋元康五年(295年),改禄福县为福禄县,隶酒泉郡。

东晋,先后属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领地,皆置福禄,乐涫2县,隶酒泉郡。

北魏,初置酒泉军,乐涫戌,隶敦煌镇;孝昌二年(526年)改置为福禄县,乐涫县,并属复置的酒泉郡,郡隶西凉州(驻张掖)。

西魏、北魏分为东,西魏后酒泉地属西魏;大统元年(535年)仍置福禄,乐涫2县,并属酒泉郡,隶西凉州(后改为甘州)。

北周明帝元年(557年)初置福禄,乐涫2县,属酒泉郡,旋并乐涫县入于福禄县。继罢酒泉郡,以福禄县隶甘州。

隋代,初沿北周建制。开皇三年(583年),置酒泉郡,隶甘州;仁寿二年(602年),从甘州分出,始置肃州(肃州名始于此),领福禄县;大业元年(605年),罢肃州,以福禄县入张掖郡;义宁元年(618年),改福禄县为酒泉县(酒泉县名始于此),实为李轨辖地。

唐代武德二年(619年),平李轨,置酒泉,福禄2县,隶肃州。同时以福禄县驻地改为酒泉县驻地,移福禄县驻汉乐涫县旧址;贞观元年(627年),以肃州隶陇右道;景云二年(711年),分置河西道,肃州属之;天宝元年(742年),改肃州为酒泉郡;乾元元年(752年),复为肃州;大历元年(766年)后,为吐蕃所据;大中五年(851年),张议潮收复河西,复归于唐。

五代,属回鹘,称肃州。隶甘州回鹘。

宋代,置酒泉均,羁靡,实属西夏,置蕃和郡,隶黑水镇燕军司。嘉定十七年(1224年)后属蒙古。

元代,蒙古废西夏的蕃和郡,置肃州。至元七年(1271年)改置为肃州路。至元八年(1272年),蒙古改国号为元,至元十八年(1293年),立甘肃行中书省(驻张掖),肃州路属之。

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置肃州,不领县,隶陕西布政使司;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改制为肃州卫,不领县,卫下置所,隶陕西行都指挥使(驻陕少)。

清初,沿袭明制,置肃州卫。雍正二年(1724年),罢卫,将肃州并入甘州府;雍正七年(1729年),又改制为肃州直隶州,直隶甘肃行省布政使司(驻兰州)。同年分甘州的高台县归肃州直隶州。

民国,设酒泉县,隶安肃道。改道设署后,酒泉县隶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9月25日,酒 县和平解放,同年10月2日,酒泉县人民政府成立,隶酒泉专员公署。

1956年,酒泉,张掖两专区合并成立张掖专区,酒泉县属之。

1959年1月,酒泉,金塔两县合并建立酒泉市(地级)。

1961年,撤销地级市改为县级市,恢复金塔县,隶酒泉专员公署。

1964年11月,撤市改为县。

1985年5月,撤县建市,隶酒泉行政公署。

2002年9月16日,撒市改为肃州区,隶酒泉市(地级)。[1]

截至2016年,肃州区辖6个街道(东北街街道、东南街街道、工业园街道、新城街道、西北街街道、西南街街道)、10个镇(总寨镇、银达镇、西洞镇、上坝镇、三墩镇、清水镇、金佛寺镇、泉湖镇、西峰镇、果园镇),5个乡(下河清乡、黄泥堡裕固族乡、铧尖乡、丰乐乡、东洞乡),共154个社区。

9. 酒泉金塔旅游景点

康定情歌(木格措)风景区

国家4A级景区

康定情歌(木格措)风景区坐落于贡嘎山脉中段,距离康定市区约17公里,系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约350平方公里,由杜鹃峡、芳草坪、七色海、药池沸泉、木格措(野人海)和红海草原六个景点组成,附近有其他多个高山湖泊和温泉,原始森林、草原和雪山景观互相交融。

木格措汉语名野人海,又名大海子,是川西北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海拔3700余米,水域近四平方公里,水深逾70米。景区除森林草原外,主要由红海、白海、黑海及三十多个无名海组成,是一处观赏雪山、草原、原始森林、杜鹃花和藏族牧民风情的风景民俗游览观光区。

景区内除可观赏”卧虎观月”、“石佛镇海”等山景外,在各个季节的不同时辰还可观赏到“双雾坠海”、“木格夕照”、“木格晨曦”、“木格潮汐”和迭瀑飞泉等云、霞、雾、水奇景,海滨珍珠沙滩可享沙浴、日光浴之乐。

Hash:a10cdacac2d585ee6dd5de58ca7d418c0b8fbb4e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