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图什附近景区 阿图什市好玩的地方

导读:阿图什附近景区 阿图什市好玩的地方 1. 阿图什市好玩的地方 2. 阿图什附近的旅游景点 3. 阿图什的旅游景点简介 4. 阿图什市区好玩的地方 5. 阿图什必玩的六个景点 6. 阿图什市是个好地方 7. 阿图什附近景点 8. 阿图什最繁华的地方

1. 阿图什市好玩的地方

Day1:

艾提尕尔清真寺—百年老茶馆—大巴扎—香妃墓—老城民居—喀什夜市

早上去艾提尕尔清真寺,感受当地人的礼拜,大巴扎11:30才开门,不用早去。可以在老茶馆二楼喝杯茶,中午吃完饭打车去香妃墓,游玩2个小时,高台民居现在正在改建无法进入,只能远观,老城区的民居,强烈推荐傍晚5-7点去,那时候光线斜射在土胚房上,孩子们放学在街巷里玩耍特别有生活气息。晚上夜市就是各种吃吃吃!

Day2:

从喀什出发(走G314)—白沙湖—卡拉库里湖—慕士塔格峰—塔县

全程限速60km,至少6小时,加上游玩时间,早上9点从喀什出发,晚上7、8点才能到塔县。 去塔县一定要在喀什市区的行政服务中心办理边防证!否则会要求你折回喀什

很多人说要去红旗拉普国门,最近几年国门都封闭。时间紧张的就不建议去了,从塔县还要再开1个小时才能到红旗拉普。

Day3:

塔县—石头城、金草摊看日出—前哨班红其拉甫口岸—塔县

在塔县建议住金草滩大酒店,出门就是石头城和金草滩,吃完早饭走路去看日出,然后就在塔县里闲逛找人打听婚礼

Day4:

塔县—提孜那普乡—塔合曼乡—喀什

在塔县周边有两个乡村,那里的景色和人文更为原始,如果金秋10月去一定要去塔合曼乡和提孜那普乡看看梦幻般的黄金隧道

再次回到喀什可以去商业街看看特色礼品,但那里现在商业气氛浓厚,买东西记得也要砍价哦!

DAY5:

喀什—达瓦昆沙漠—喀什/

DAY6

:喀什—天门大峡谷—喀什

必玩景点

这里作为一个5A级景区

却没有门票

喀什噶尔古城景区

目前,喀什古城景区有18个入口,游客从哪个入口进入都不收门票。

喀什古城里最美的风景都在居民的院落里,游客可以到喀什古城的居民家中尝一尝刚做好的手抓肉;可以遇到精于乐器制作的手工艺人,还可以和喜欢跑酷的当地年轻人谈一谈对于未来的想法。

▲ 喀什香妃墓

▲什噶尔老城景区

▲ 喀什艾提乃尔清真寺

塔什库尔干县帕米尔高原

去塔县一般要从喀什市区出发,市区平均海拔约1300米,而塔县所处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四千米,所以就总体而言,这一路车程,是一直向上的行驶,沿途的风景随势而变,你只需面向车外,等候着你的美景便如约而至。

tips:别忘记办理边境通行证,可能还会有轻微高反,带好围巾,帽子,厚衣服。

塔县上云雾缭绕中隐约可见的雪山、绿油油的草地、蜿蜒曲折的溪水、星罗棋布的蒙古包、升起的袅袅炊烟、悠然吃草的牛羊、追逐嬉戏的牧羊犬、不断冒出气泡的泉水、亦或是马儿的嘶鸣声……

白沙湖

沿着中巴友谊公路可以看到一些列帕米尔高原的自然风光,通常第一站是白沙湖。白沙湖是一个很大的高原平湖,湖水异常的清澈,白沙山在白沙湖的岸边,山是沙山,沙子非常的细腻柔软,整体呈现出银白色。

公格尔峰

位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为昆仑山的高峰之一。山顶常年积雪,山间悬挂着条条银光闪闪的冰川,极为壮观。

慕士塔格峰

地处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东帕米尔高原东南部,周边有慕士塔格峰、公格尔峰及公格尔九别峰,三山耸立,如同擎天玉柱,屹立在美丽的帕米尔高原上,成为帕米尔高原的标志和代表。山顶冰层厚100-200米,有“冰川之父”之称。

卡拉库里湖

位于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的山脚下,距离喀什191公里,中巴公路从湖畔经过 这里离攀登慕士塔格峰的大本营不远(徙步走或骑骆驼,5小时到达)。“卡拉库里”意为“黑海”,是一座高山冰蚀冰碛湖。水面映衬着巍峨又神秘的慕士塔格峰,白雪皑皑,山水同色,景色十分迷人。

瓦恰乡

如果说有哪个地方的星空最让人着迷的话,那么非瓦恰的星空了,美丽高原上的它,美的惊艳,美的震撼

金草滩

在古老的石头城下,有个美丽的乡村叫阿拉尔,这里水草丰美,牛羊成群,每当夕阳西下,嫩绿的草地在阳光的照射下便成了辽阔的金毯,美丽迷人。

石头城

岁月带来了风沙,掩埋了历史,现如今断壁残垣的石头城,在古时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那时候的它一定是处处驼铃声,异常热闹吧。

红其拉甫

等你翻山越岭,行驶至红其拉甫以后,对面就是老铁巴基斯坦了,到时候身体还没出国,眼睛估计都已经看酸了。

塔县

水草丰美,牛羊遍地,空气新鲜,相信你的朋友一定会喜欢这里!

巴楚和泽普胡杨风景游(适合秋天去)

“不到巴楚,不知胡杨之壮美,不看胡杨,不知生命之辉煌”。巴楚有胡杨之都的美称。300多万亩原始胡杨林,是世界连片面积最大的天然胡杨林,被称之为“胡杨海”。

如果你没看过胡杨林,那你就错过中国最美的秋。这个秋天,你感受的是被镀上金色的绝美胡杨林,辽阔无垠的草原和大漠金沙。

十月泽普,正值金湖杨节,秋水荡漾,层林尽染,金黄相间,天蓝云白,美不胜收。

红海景区

位于巴楚县阿纳库勒乡,距巴楚县城12公里,占地面积40平方公里。

由喀什河丝路古道驿站、原始胡杨林、红海湾水上乐园、喀什河湿地四大景观区组成,是集湖泊、河流、草原、湿地、戈壁、胡杨林于一体的生态景观区。

这个秋天,你感受的是被镀上金色的绝美胡杨林,辽阔无垠的草原和大漠金沙,胡杨、水、绿洲、戈壁四位一体的独特自然风貌。

一幅塞外边疆的独特画卷,堪称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不可多得的一处旅游圣地。

喀什地区不仅拥有新疆唯一一个以胡杨作为主体景观的国家5A级景区泽普金胡杨国家森林公园

,而且还有“胡杨之都”美称的巴楚胡杨林国家森林公园景区

。每年入秋,喀什泽普县和巴楚县的秋景与胡杨景同框,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

TIPS:交通

公共交通:

喀什至泽普县,在喀什市客运站乘坐中巴车,可到达泽普县。县汽车站每日数班1小时至4A级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泽普到巴楚240公里,汽车票价是30元左右,大约4个小时。

自驾:

乌鲁木齐 → 吐乌大高速 → 314国道 → 215省道 → 315国道 → 北新街 → 泽普县

麦盖提沙漠

人这一辈子,要去看两样风景,一个是喀什,一个是喀什的沙漠

。说到麦盖提

,就能想到刀郎。想象着刀郎人在沙漠上跳着刀郎舞,飞扬的沙子,有力的手鼓,令人陶醉……

位于库木库萨尔乡中英联合探险队出发点遗址以东周边沙漠地区,是集沙漠游乐、观光摄影、探险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沙漠旅游区。

远古时期,叶尔羌河从喀喇昆仑向塔克拉玛干沙漠滚滚奔流,把沙漠西部冲积出一片狭长的绿洲,在叶尔羌河继续北去与提孜那甫河流交汇处的绿洲上,有一个被称为“刀郎”的部落在此狩猎拓荒、繁衍生息……

除了以上这些

喀什十二县市各具特色。

如果时间够的话,

去往每个县走一圈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莫尔佛塔;

泽普金湖杨5A级旅游风景区;

千年柳树王;

疏勒县张骞公园;

疏附县穆罕默德•喀什噶里墓 ;

伽师县天门神秘大峡谷;

麦盖提县千岛湖;

莎车县阿曼尼莎汗纪念陵;

巴楚县唐王城、胡杨林森林公园;

叶城县核桃七仙园、锡提亚迷城、棋盘千佛洞、坡垅森林公园、宗朗灵泉;

喀什周边克州的三仙洞、奥依塔克森林公园、卡拉库里湖、天门、阿图什大峡谷……

tips:路线公交

喀什汽车站(天南路29号),发喀什地区11县的短途班车。除塔什库尔干县(每天一班,10:00发车)外,其余10县(疏附、疏勒、英吉沙、岳普湖、伽师、泽普、叶城、麦盖提、巴楚)平均每小时一班。

匠行旅行

2. 阿图什附近的旅游景点

1、阿图什天门:位于上阿图什镇,“天门”呈“∩”字型,鬼斧神工,是游人和探险者梦寐以求的乐园,为全球25条最线探险线路之一。

2、怪柳林:位于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西北方,是一片近千年的古柳林,为远近驰名的旅游胜地,AAA级旅游景区。

3. 阿图什的旅游景点简介

喀拉库勒湖

喀拉库勒湖是高原湖泊,与布伦库勒湖同处阿克陶县帕米尔高原上布伦口乡的慕士塔格、公格尔冰峰脚下,两者相距直线仅十来公里,然而两湖的景色却大相径庭。

喀拉库勒湖距阿克陶县约160公里,距阿图什市约220公里,海拔3600百米,面积为10平方公里,水深30多米,因湖水深邃幽黯,故名“喀拉库勒”(柯尔克孜语意为黑湖)。喀拉库勒湖草盛鸟多,景色优美,而且有水怪的传说,更让景点增添了一分迷人色彩。

4. 阿图什市区好玩的地方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8.5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63万人,乡村人口18.92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34%、66%。总人口中:维吾尔族23.25万人,占总人口的81.43%;柯尔克孜族3.16万人,占总人口的11.05%;汉族2.08万人,占总人口的7.28%;其他少数民族占0.24%。男性人口14.43万人,女性人口14.1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73‰

5. 阿图什必玩的六个景点

阿图什市怪柳林旅游景点区

该旅游景点区离阿图什市有107公里,这里有600多年历史的柳林,周围有高山,满地都是绿油油的草,每年7__8月在阿图什晚上热的睡不着的时候,您到我们这里来的话,您会感到还是蛮凉爽,门票也不贵,有哈拉峻本地长大的哈拉峻黑头羊,包你吃好羊肉和烤羊肉。住宿条件也很好,好客,善良的柯尔克孜牧民随时欢迎您到这里度过难忘的一天。

6. 阿图什市是个好地方

喀什。

喀什地区位于祖国西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地理坐标东经73°20′-79°57′,北纬35°20′-40°18′。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依喀喇昆仑山与西藏阿里地区为邻,西靠帕米尔高原,东北与阿克苏地区柯坪县、阿瓦提县相连,西北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图什市、乌恰县、阿克陶县相连,东南与和田地区皮山县相连。

7. 阿图什附近景点

免费

独特的雅丹地貌造就了红山谷千奇百怪的山体形态,有的像山、有的像各种动物、有的像浮雕,整个景区就是一副美丽的油画,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红山谷景区位于乌恰县托云乡境内,距乡政府30公里,距阿图什、喀什155公里,海拔3300米。景区属于雅丹地貌,属全国少见山地景观,历经数十万年的风沙雕琢。

8. 阿图什最繁华的地方

一段很不为人知的历史——喀喇汗王朝

(桃花石国又名喀喇汗王朝)

>第一节 王朝的建立与发展

744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自称骨咄禄毗伽阙可汗,建牙乌德犍山(今杭爱山),创 漠北回纥(788年改称回鹘)汗国。755年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回纥出兵助唐平叛,国力强盛,曾一度左右东亚及中亚形势。但从9世纪30年代起,回鹘汗族内争不已,可汗造更,政局动荡;又“连年饥疫,羊马死者被地;又大雪为灾”,国势衰微。840年回鹘将军句录莫贺勾结黠戛斯,合骑十万,掩袭回鹘城。回鹘可汗被杀,诸部溃散,大致分为四支从漠北外迁。

一支为近可汗牙帐的十三姓,奉乌介特勤为可汗,南走依附唐朝。这一支的上层,不久内讧,自相攻杀,漂流冻饿,加上唐朝边将袭击,部民死去大半。剩下的回鹘人,一部分进入长城以南,定居下来。五代时,他们的后裔有的成为节度使和著名战将,如王鎔、李存信、张从训、何建等。这部分回鹘人以后逐渐溶合到当地居民中。另一部分回鹘人东投奚,后又投室韦。在辽代,回鹘述律氏世为后族,在统治集团中其地位仅次于皇族契丹耶律氏,对辽朝的政治有巨大的影响。这部分回鹘人逐渐溶合到契丹人中。

西迁的回鹘分为三支。一支西奔葛逻禄,建立了喀喇汗王朝。一支投奔“安西”,以后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还有一支投奔“吐蕾”,成为以后“甘州回鹘”和“沙州回鹘”的主体。

40年黠戛斯的突袭,只是“破回鹘城”,“焚其牙”,“杀可汗”,“回鹘散奔诸蕃”。但是,国都被破,国王被杀,并不等于国家的灭亡,也不等于王统的断绝。汉族在历史上建立的王朝西晋—东晋、北宋—南宋就是这类例证;对于游牧部族,即所谓“行国”,更是如此,乌孙、大月氏的历史就是这种典型。所以840年的事件,也是这样。南下的一支回鹘,不久就拥立乌介特勤为可汗,显然他是以汗统的合法继承者的身份出现。但是西奔葛逻禄的庞特勤也“当仁不让”,自称可汗,同样以汗统的合法继承者的身份出现。他不仅拥有人数众多的十五部臣民,而且还有前朝宰相圾职的拥护,成为大漠(今蒙古大戈壁)以西回鹘诸部的共主。特别是乌介可汗死后,当时南奔的“名王贵臣”也承认了庞特勤的可汗地位,“皆西向倾心望庞勒(庞特勤)之到”,有一些还主动前往投奔。因此,857年庞特勤作为回鹘可汗的地位也得到唐朝的承认,宣宗遣使册封他为温禄登里罗汨没密施合俱录毗伽怀建可汗。西迁回鹘各部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形式上还是一个统一的汗国,奉庞特勤及其后裔为共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西迁的三支回鹘独立性越来越强,最后各自完全独立。

840年庞特勤率回鹘十五部进入七河地区[今伊克塞湖附近,楚河、塔拉斯河一带],降服葛逻禄,建立新的政权,史称喀喇汗王朝。[关于该王朝的起源诸说不一,详见《喀喇汗王朝史稿》第二章]

据穆斯林史籍记载,喀喇汗王朝的创建者是毗伽阙·卡迪尔汗。这与汉文史籍中的庞特勤“自称可汗”可相互印证。毗伽阙·卡迪尔汗建牙楚河上游的巴拉沙衮,号称虎思斡耳朵。喀喇汗王朝的领土,最初是七河地区,以后又归并了伊犁河谷、费尔干纳和喀什噶尔地区。

毗伽阙·卡迪尔汗死,由其二子继位。长子巴兹尔为大汗,治巴拉沙衮;次子奥古尔恰克为卡迪尔汗,治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喀喇汗王朝的政治体制,据普里查克的研究,是“双王制”。整个汗国分为两大部分,由汗族的长幼两支分治这两部分。长子为大可汗,称阿尔斯兰汗,意为狮子汗,他在理论上是整个汗国的首领,首都是巴拉沙衮。幼支为副可汗,称博格拉汗,意为公驼汗,首府在怛逻斯。低于汗的称号,依次是伊利克(王)、特勤、于伽、俟、将军 、伊难珠匐等。在这些称号上往往加禽兽名称表示更细微的差别。通用的禽兽名称有阿尔斯兰、贝里(狼)、亚干(象)、托黑鲁尔(鹫)等。以上称号都属于汗族成员,它们组成了一个特别的等级体系,如有缺位,依次上升。但事实上,喀喇汗王朝并不遵守这一制度,经常因争夺汗位而秩序大乱,到后来愈演愈烈。实质上这是一种分封制度,巴尔托尔德说:“在喀喇汗国家像所有的游牧帝国一样,氏族制的观念从私法领域移到国家法律领域。国家被认为是整个汗族的财产,因而把它分成许多封地;有时强大的附庸完全不承认帝国首领的统治权。”

关于长支巴兹尔的情况,史籍未留下记载。幼支奥古尔恰克曾同河中地区的萨曼王朝发生战争,893年萨曼王朝军队攻下怛逻斯,奥古尔恰克的一万名战士牺牲,他妻子和一万五千人被俘。奥古尔恰克迁都喀什噶尔,继续同萨曼王朝斗争,袭掠其边境。奥古尔恰克利用萨曼王朝的内争,庇护从河中地区逃来的一个王子,让他住在喀什噶尔以北的阿图什。在9~10世纪之交,喀喇汗王朝统治集团的一些成员开始接触到伊斯兰教。巴兹尔之次子、奥古尔恰克之侄萨图克首先皈依伊斯兰教。他在河中地区伊斯兰教圣战者的支持下打败奥古尔恰克,占领喀什噶尔,自称博格拉汗。以后他又从萨曼王朝手中夺回怛逻斯。伊斯兰历330年(942—43年)萨图克博格拉汗在圣战者支持下,经过激烈的战斗,占领巴拉沙衮,成为全国的大汗。他死于伊斯兰历344年(955—56年),葬在阿图什,其陵墓现在当地称为“苏丹麻扎”,深受穆斯林崇敬。

萨图克博格拉汗死后,长子巴依塔什继位,其教名为木萨·本·阿不都克里木。木萨驻喀什噶尔,称阿尔斯兰汗。他在苏菲派的帮助下实现汗国的伊斯兰化,960年有二十万帐操突厥语的游牧人接受伊斯兰教,木萨汗宣布伊斯兰教为国教,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突厥语民族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

木萨汗统治时期,开始了征服和田的“圣战”,但他很快在971年去世。其子阿里继位,仍对和田进行“圣战”,并于998年在英吉沙尔的一次战斗中死去。和田的最后征服,是在11世纪初由玉素甫·卡迪尔汗完成。这场“圣战”前后历时近四十年。(见上节的于阗王国部分)

在喀喇汗王朝的喀什噶尔统治者征服和田的同时,巴拉沙衮统治者也开始了对萨曼王朝的征服。990年博格拉汗哈桑利用萨曼王朝的内乱和人民不满,出兵白水城(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附近),当地贵族出城迎接博格拉汗进城。两年后,即992年,博格拉汗哈桑又向河中地区进军。萨曼国王努赫二世想动员全国力量进行抵抗,但是人民不支持,将领叛变,他只好逃出首都布哈拉。博格拉汗哈桑在萨曼王朝将军法伊克的欢迎下进驻布哈拉王宫。不久,博格拉汗身染重病,锡尔河下游的土库曼人也向喀喇汗王朝的军队进攻,于是他决定撤军,死于返回巴拉沙衮的途中。

喀喇汗王朝的乌兹干统治者阿尔斯兰伊利克(狮子王)纳赛尔(阿尔斯兰汗阿里之子)继续博格拉汗哈桑征服河中地区的事业。999年纳赛尔进军布哈拉,萨曼国王马利克二世请求宗教界支持,但遭到拒绝。宗教首领对穆斯林们说:“如果喀喇汗王朝和萨曼王朝是因为宗教争执,那就必须同他们战斗。如果是为这个世界上的财富而斗争,那就不允许穆斯林们自相残杀。喀喇汗王朝的生活方式非常好,并且他们的信仰是无可责难的。因此最好是放弃任何干预。”穆斯林们放下武器,萨曼王朝的将领跑到纳赛尔的大营投诚,喀喇汗王朝军队在没有任何抵抗的 况下开进布哈拉。纳赛尔接管了萨曼王朝的国库,把宋代国王马利克二世及王族其他成员俘送乌兹干。纳赛尔在布哈拉留置总督后,也返回自己封地的首府乌兹干。

巴尔托尔德对这一重要事件做了启人深思的评论:“这个著名的王朝[指河中萨曼王朝]在普遍的淡漠中殒落了。当时谁也未必理解到这一永远终结了土著的雅利安人统治的历史事件的意义。”今天在我们看来,河中地区并入喀喇汗王朝领土的意义至少有三点:第一,从此中亚地区的统治权一直控制在突厥语各民族的或突厥化的代表人物手中,这无疑加速了中亚地区的突厥化。第二,突厥语各民族的统治集团首先接受伊斯兰教,推行国家伊斯兰化,伊斯兰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并同突厥文化相融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伊斯兰—突厥文化。第三,喀喇汗王朝征服河中,同它以前的马其顿·亚历山大和阿拉伯人,同其后的成吉思汗和贴本儿都有一个显著的不同之点,即它的征服并未伴随着大规模的屠杀、抢劫和烧毁,使中亚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断,而基本上是和平归并,当地未遭到严重的破坏,不久就恢复,并且继续向前发展。伊斯兰世界中世纪最伟大的史学家伊本·阿西尔公正地指出:“喀喇汗国在秩序和法制方面是最好的国家之一。”

11世纪初喀喇汗王朝镇压了萨曼王族阿卜·伊卜拉欣·伊斯梅尔领导的反抗运动;又两次越过阿姆河,进攻(今阿富汗加兹尼附近的)哥疾宁王朝,但以失败告终。双方以阿姆河为界,平分了萨曼王朝原有的疆域。至此,喀喇汗王朝对外扩展基本停止下来,整个汗国的疆域东南至今天的若羌[罗布泊西南],与西夏为邻;正东至今天阿克苏与拜城之间,以荒山、戈壁与高昌回鹘王国为界;东北至阿尔泰山,与辽朝为邻;正北至巴尔喀什湖一线;正西至咸海,包括花剌子模在内,1017年哥疾宁王朝占领花刺子模,喀喇汗王朝才失去这一地区;西南以阿姆河与哥疾宁王朝为界;正南包括瓦罕走廊,以兴都库什山为界,帕米尔以东以喀喇昆仑山,昆仑山、阿尔金山为界。

>第二节 东西两汗国的形成

阿尔斯兰伊利克纳赛尔征服河中地区后,在卡迪尔汗玉素甫为汗国大汗时,哈桑的幼子、玉素甫的兄弟阿里特勤成为河中地区的统治者,自称桃花石·喀喇汗[桃花石,即Taugast,是拓拔,Tabgatch,的不正确拼写,中世纪指中国,特指拓拔鲜卑王朝统治过的中国北部地区]。他死后,儿子玉素甫继位。1038年,曾征服河中地区的纳赛尔的儿子伊卜拉欣从玉素甫的囚禁中逃脱,募集军队,同玉素甫争夺河中地区。经过两年多的战争,伊卜拉欣攻下布哈拉,控制了整个河中地区。

一百多年的政治演变,喀喇汗王朝汗族的两大系已完全形成,即长支阿里系和幼支哈桑系。其初,汗国的统治权控制在阿里系手中,但玉素甫·卡迪尔汗占领喀什噶尔后,汗国的统治权转到哈桑系手中。1041年伊卜拉欣用武力夺取布哈拉后,阿里系控制了河中地区,而哈桑系只控制汗国东部。伊卜拉欣自称桃花石·博格拉·喀喇汗,完全独立自主,不承认东部喀喇汗为宗主。于是在中亚地区完全平行的两个独立汗国——东部喀喇汗王朝和西部喀喇汗王朝形成[喀喇汗王朝的世系非常复杂,详见本文所附《喀喇汗王朝世系和年表》]。

现将其历史分述如下:

东部喀喇汗王朝的第一代大汗是哈桑系的苏来曼。他早在1032年已继位为阿尔斯兰汗,名义上是整个汗国的最高首领,但是1041年伊卜拉欣在河中地区独立后,他便成了只是东部汗国的首领。阿里系在河中地区取得成功,迫使哈桑系 团结起来。伊斯兰历435年(1043—44年)哈桑系召开家族会议,重新划分领地。苏来曼阿尔斯兰汗直接统治巴拉沙衮和喀什噶尔地区,其余地区分给自己的亲族去统治。在苏来曼统治时期又有一万帐游牧的突厥人皈依伊斯兰教,但大批从“吐蕃”来的突厥人则“有礼貌地拒绝伊斯兰教”,也没受到虐待。苏来曼是一位比较开明的君主,伊本·阿西尔称他为“科学和宗教的朋友”。伊斯兰历448年(1056—57年)他与弟弟博格拉汗穆罕默德发生战争,战败被俘,后者成为东部王朝的大汗。

穆罕默德在位仅十五个月,便于1058年让位于长子侯赛因。但是穆罕默德的一个妃子毒死了穆罕默德及其家族中许多人,扶自己年幼的儿子伊卜拉欣登上汗位。

伊卜拉欣统治时间也很短,而且实权在母亲手中。因为汗位来得不“合法”,东部汗国的各地领主反对他;西部喀喇汗王朝桃花石汗伊卜拉欣趁机夺取费尔干纳地区。伊斯兰历451年(1059~60年)伊卜拉欣奉母命去攻打巴尔斯罕城,被该城领主打败,被俘后处死。

伊卜拉欣还在位时,他的叔父马赫穆德已宣布为王朝的大汗,自称托黑鲁尔·喀喇汗。在他统治时期,阿尔斯兰特勤率领四万穆斯林打败了七十万异教徒的进攻,并渡过伊犁河与额敏河作战。托黑鲁尔汗马赫穆德的另一武功是收复了费尔干地区,与西部喀喇汗王朝的边界划于忽章河(史书或称苦盏河,锡尔河中游的名称,因流过苦盏城得名)。

马赫穆德死于伊斯兰历467年(1074—75年),由儿子奥玛尔继位。他只统治了两个月就被喀什噶尔统治者博格拉汗哈桑取代。

哈桑是东部喀喇汗王朝第一代大汗苏来曼之子。他是喀喇汗王朝史上著名的可汗,戴有“正义和宗教的保卫者”、“宗教的荣誉”、“东方之王”等伊斯兰封号。在他统治时期,喀什噶尔的文化空前繁荣,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长诗《福乐智慧》就是献给他的。阿卜都·伽费尔的《喀什噶尔史》也是在这一时期写成。但这部史书已失传,只有一些片断保存在杰马尔·卡尔希的《苏拉赫词典补编》中,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喀喇汗王朝早期历史的一些情况,主要就是靠保存下来的这些片断。

哈桑死于伊斯兰历496年(1102—03年),儿子阿赫马德继位,称阿尔斯兰汗。在他统治的晚年,契丹皇族耶律大石开始西征,阿赫马德汗在喀什噶尔以东几天路程的地方打败耶律大石的军队,并俘虏了其指挥官,这一事件发生于1132年左右,不久阿赫马德死去,儿子伊卜拉欣继位。

伊卜拉欣是一个懦弱的君主,缺乏才能。葛逻禄人和康里人不服从他,经常欺凌他,袭掠他的部属和牲畜。他听说耶律大石率领大军就驻在边境上,便派出使臣求援,请求耶律大石到他的都城巴拉沙衮来,愿把整个汗国置于西辽王朝统治之下。1134年耶律大石接到请求后,率领大军进入巴拉沙衮,“登上那不费他分文的宝座”(事见

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上册,第418页)。耶律大石把七河地区作为西辽王朝的直辖领地,巴拉沙衮作为首都,降封伊卜拉欣为“伊利克—伊—土库曼”(土库曼王),保存了东部喀喇汗王朝对喀什噶尔、费尔干与和田地区的统治。从此,东部喀喇汗王朝作为西辽王朝的附庸继续存在。

西部喀喇汗王朝的第一代君主是伊卜拉欣·本·纳赛尔。他在中亚历史上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国王,他的全部称号是“国家的支柱、教团的桂冠、真主的宝剑、桃花石·博格拉·喀喇汗”,并拥有“东方与中国之王”的伊斯兰封号。桃花石汗伊卜拉欣关心自己臣民的安全、和平与需要,他特别关注经济 的发展和物价的稳定。他进行货币改革,统一了汗国的币制和含银成色;进行城市建设,在首都撒马尔罕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宫殿。伊卜拉欣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对宗教界非常尊重。但是河中地区宗教势力非常强大,严重地威胁着汗权,一位宗教人士对他说:“你不配做国王。”他便把自己锁在宫中,准备让位。但是这位君主得到人民支待,处死了一位著名的晒赫(伊斯兰教长老),稳定了统治。这种汗权与教权的斗争在西部喀喇汗国并未因此结束,而是愈演愈烈。

1068年桃花石汗伊卜拉欣中风,传位于长子纳赛尔。他与父亲一样,在中亚历史上享有盛名,被称为“公正的国王”。纳赛尔过着游牧生活方式,只是冬天带着部队到布哈拉郊外越冬,严格约束战士留在营地,不许外出骚扰百姓。但这位君主非常关心城市的建设和商路的安全,他“用高大美观的建筑物把城市装饰起来,沿着交通大道建立了许多堡垒”。在他统治时期,宗教势力活动又加强,迫使他听从指示,并用戒律限制他。1069年纳赛尔下令处死布哈拉的伊玛目(伊斯兰教首领)阿卜·伊卜拉欣·伊斯梅尔。

这时西部喀喇汗王朝的主要威胁来自塞尔柱王朝。早在桃花石汗伊卜拉欣统治时期,塞尔柱王朝已开始侵袭河中地区。1072年塞尔柱苏丹阿勒普·阿尔斯兰率领二十万大军进犯河中地区,以这位苏丹的遇刺(阿萨辛教派?)而中止了这场战争。1074年塞尔柱苏丹马利克沙又向撒马尔罕进军,西部喀喇汗王朝请求塞尔柱王朝宰相尼扎姆·穆尔克调解,苏丹同意和平,返回阿姆河以南地区。

1080年纳赛尔汗去世,弟希兹尔继位。他以庇护诗人而留名于世。继希兹尔统治的是其子阿赫马德。这时汗权与教权的斗争更加激烈,他处死了宰相阿卜·纳赛尔。这位宰相在希兹尔汗统治时期是大哈孜(伊斯兰教大法官)。伊斯兰教团的哈孜阿卜·塔希尔立即以受迫害者的名义呼吁伊朗的塞尔柱王朝出兵干预。1089年苏丹马利克沙出兵占领布哈拉,围攻撒马尔罕,城破,阿赫马德汗被俘。塞尔柱军队东进至乌兹干。苏丹马利克沙召东部喀喇汗王朝桃花石·博格拉汗哈桑来会;哈桑到达,表示归顺。

苏丹马利克沙占领河中地区后,留下自己的总督,返回呼罗珊。但河中地区很快发生骚乱,赶走塞尔柱王朝的总督,把东部喀喇汗王朝博格拉汗哈桑的弟弟亚古柏迎来立为大汗。塞尔柱苏丹马利克沙再次率军进入河中地区,亚古柏逃回七河地区。塞尔柱王朝鉴于河中地区的不稳定和考虑到喀喇汗王朝在当地居民中的威望,于是放回阿赫马德,并恢复了他的汗位。从此西部喀喇汗王朝成为塞尔柱王朝的附庸,直至西辽王朝征服河中地区。

阿赫马德汗复辟后,汗权与教权的斗争又激烈起来。军官们在教团的唆使下叛乱,逮捕了阿赫马德汗,在首都举行宗教审判,阿赫马德汗被处死。这一事件发生在1095年。叛乱分子把阿赫马德的堂弟马斯乌德扶上汗位,统治时间不长,于1097年根据塞尔柱苏丹的命令由其堂兄弟苏来曼·本·达吾提代替。此后又接连换了两个汗:阿卜勒哈西姆·马赫穆德和哈龙。

从1102年穆罕默德·本·苏来曼开始统治,直至1130年,政局较稳。他戴有阿尔斯兰汗的称号,但也是塞尔柱苏丹的附庸。他在中亚历史上以建筑著名,重修了布哈拉的外城和内堡,还修了一座大礼拜寺。他在撒马尔罕连修两座宫殿和一座大礼拜寺,极为富丽宏伟,尽管阿尔斯兰汗穆罕默德虔信伊斯兰教,大事修建宗教性建筑物,对异教徒进行“圣战”,但是他同宗教界的矛盾并未消除,教团杀死了他的长子、 副可汗纳赛尔。穆汗默德汗一面向塞尔柱苏丹求救,一面从外地召回次子阿赫马德。年轻的阿赫马德果断地处死了叛乱的宗教首领,很快恢复了秩序,再不需塞尔柱苏丹的援兵。但是苏丹桑贾尔(即《草原帝国》所称的桑伽苏丹)率兵继续前进,深入河中腹地。这样双方便发生了矛盾,苏丹桑贾尔围困撒马尔罕;阿尔斯兰汗穆罕默德投降,被送往呼罗珊。

塞尔柱苏丹桑贾尔占领撒马尔罕后,先宣布穆罕默德汗的弟弟伊卜拉欣为桃花石·博格拉汗,不久又宣布哈桑系的阿里特勤的后裔哈桑为克雷奇·桃花石汗,最后是宣布穆罕默德汗的三子马赫穆德为可汗。

马赫穆德汗统治时期,西辽王朝积极准备西进,1137年西辽军队在和毡[Khjen,苦盏]粉碎了马赫穆德汗的军队。马赫穆德汗仓皇逃回撒马尔罕,向塞尔柱苏丹派出使臣求援,但是西辽军队并未向撒马尔罕推进,而是驻扎在和毡等待时机。1141年在河中地区又爆发了喀喇汗与作为王朝军事力量主要组成部分的葛逻禄人之间的冲突。马赫穆德汗向塞尔柱苏丹桑贾尔求援;葛逻禄人则向西辽皇帝耶律大石求援。桑贾尔集中十万骑兵,渡过阿姆河,耶律大石也率军进入河中地区,双方在撒马尔罕以北的卡特万相遇,于9月9日会战。结果塞尔柱军队大败,桑贾尔逃脱,但其妻子及一些高级官员被俘,死亡达三万人。桑贾尔带着马赫穆德汗,渡过阿姆河,进入呼罗珊。从此塞尔柱王朝的势力退出河中地区。耶律大石释放了战俘,领兵进入撒马尔罕。西辽王朝也没有消灭西部喀喇汗王朝,同对待东部喀喇汗王朝一样,把它降为附庸,让它继续统治这一地区,耶律大石封马赫穆德汗的弟弟伊卜拉欣为桃花石汗,并留一名沙黑纳(监督官)监督其统治。

Hash:a745c5250ab5da014f037029d6f4dcd6262315a1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