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有那些地方好吃呢小吃啊?

小锅米线
米线简介
米线是云南的特色小吃,小锅米线呢则是昆明人最喜欢的米线烹饪方法,主要特点是,米线都是在炭火上用小锅煮沸,里面加入的都是鲜肉,这样就给米线鲜和香的特点,当昆明人吃得满身大汗的时候就是最舒服的时候。 在云南省,米线是风糜全省,深受各族人民喜爱的风味小吃,且吃法多样,凉热皆宜。米线是经过用大米发酵,磨浆,澄滤,蒸粉,压制,漂洗等工序制作而成的。云南的小锅米线和过桥米线最具地方特色。
米线做法
一锅一碗的米线。放在火上的锅,比碗大不了多少,红铜做的,是正所谓的小锅。小锅里舀上高汤,放上米线,加上剁肉帽子、豌豆尖、酸腌菜、油辣椒和酱油,待煮沸,一碗小锅米线就做成了。微微的、恰到好处的一点酸味、鲜味、甜味和辣味,深得中庸之道。我一直这样认为,在昆明这个地方产生小锅米线这种小吃,不是偶然的,除了与本地的可食性资源有关,还有着深刻的人文方面的原因,就是说,是四季如春的气候,自给自足的生存环境,温和的性格,培养了本地居民的这样一种不偏不倚的口味。 至于小锅炒米线,则以小锅爆炒为要,鲜嫩麻辣,别是风味。其味多辣,有民谣曰:“米线摊前吃米线,热的放汤凉加蒜,阿妹要的油辣子,嘴巴吃个红圈圈。”
米线与云南人的情结
云南人的米线情结:看不见的战线,打不尽的毛线,吃不完的米线 。--昆明八十年代的民谣。
看不见的战线,是一部八十年代从朝鲜进口的电影。八十年代初,人们的文化生活还比较单调,因此,如此的“进口大片”就被反反复复看了“N”遍。打不尽的毛线是指,昆明八十年代的生活场景的写真之一。不管年青或是年老的众多昆明女同胞,不管春夏秋冬,不分昼夜地织毛衣,籍此消磨实在是太悠闲的时光或是为亲人、恋人、熟人展示自己心灵手巧,或是积累些街坊婆姨们的谈资。米线和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就可以管窥云南人对米线的痴迷程度。
铜锅煮鱼
关键词:鲜美、营养 食客心得:要吃肉,先喝汤 制作要领:冷水煮鱼,把握火候,保持鱼的鲜嫩;薄荷不宜太多,否则会夺走鱼的原味。 鲜活的鱼,纯净的水,特制的铜锅,精细的做法便成就了一锅香气四溢的铜锅煮鱼。白色的嫩肉,绿色的配料,配以清而不透的汤,正可谓色香味俱全。然而,吃鱼却要先喝汤。鱼和配料的味道都融合到了色清却爽口的汤里,细细品尝,其汤还带有丝丝甘甜,这种原汁原味的鱼汤,让你在尝到美味的同时更能吃出营养和健康。当然,鱼肉的鲜嫩和味美也丝毫不亚于汤。挑出细细的刺儿,将肉放入口中慢慢咀嚼,你会发现其肉也有种天然的香甜,不浓,却让人回味无穷。要是你好辣,店家为你准备好的蘸水会为你带来另一种美味的品尝。
洋芋焖饭
关键词:怎一个香字了得! 食客心得:可要趁热吃,伴上正宗的阳宗豆腐乳,别有一番风味。 制作要领:火候还是最重要的 “曾经有一份普通的洋芋焖饭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尝;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吃定你了!!”这是一位朋友的玩笑话,但对于洋芋焖饭的魅力,却说得一点不夸张。如果一锅刚出炉的洋芋焖饭从身边走过,有嗅觉的人都会被那阵浓郁的香味所吸引;当你看到泛着油光的米饭和金黄的洋芋,或许你会不自觉地伸出手想要先尝为快。吃上一口,米饭油而不腻,粘却颗颗独立;洋芋可谓香喷喷,在熟与糊之间找到最引人的香气和味道,一度被称为“贫民菜”的洋芋此时尝来却也如此可口。当然,这米 还得趁热吃,热腾腾的米饭会让你在香味四起的碗边品尝松软可口的美味,且那股热气还不时地增加你吃的热情,让你尽享美食带来的满足于快乐。此外,出名的阳宗豆腐乳对于喜好咸菜的食客,拌在洋芋焖饭中,也别有一番滋味
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的由来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位书生在云南南湖的湖心亭苦读书,他的妻子每天都要过一座桥给这个书生送饭。有一天,妻子觉得丈夫很辛苦就炖了只鸡放进土罐里准备送给丈夫吃,可是中途有事便耽搁了,等回来才发现土罐里的鸡还是热的,打开一看,发现上面有一层厚厚的黄油,于是就用鸡油烫米线给丈夫吃,书生吃后赞不绝口。因为妻子每天送饭都要从南湖的桥上过,所以书生起名为“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清朝时滇南蒙自县城外有一湖心小岛,一秀常到岛上读书,秀才贤慧勤劳的娘子常常弄了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当饭,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米线已不热。后来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秀才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着厚厚的那层鸡油有如盖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把肥鸡、童子骨等熟好清汤,上覆厚厚鸡油;米线在家烫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岛上后用滚油烫熟,之后加入米线,鲜香滑爽。此法一经传开,人们纷纷仿效,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也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就把它叫做“过桥米线”。

Hash:56dca91205d3d3a1c88a07c56e43c3ceff8ce0ff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