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历史是什么?

一、远古时期

滇池周边及附近地区是地球生物起源地之一。在昆明海口发现的“海口华夏鱼”和“中新鱼”,隐藏着人类生命起源的奥秘。

距今300多万年前,正处于雏形的昆明盆地只有几条小河缓缓流过。距今290万年至260万年前,形成了一些面积较小且彼此孤立的湖泊;距今102万年前到20万年前,现在意义上的滇池出现。

远古时期的滇池周围,山上是原始森林,山下坝子则竹草丰盛,亚洲象、犀牛、大熊猫等动物在此繁衍生息。九乡张口洞发现的牙齿化石证明,30万年前,昆明地区就有早期智人生存。稍晚些时候,滇池地区,开始有“现代人”活动的踪迹。

在呈贡区龙潭山,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滇池周边迄今为止最早的人类颅骨、颌骨、体骨、牙齿化石。经科学测定,年代为距今30500年,±800年,属晩期智人(现代人),专家们将其命名为“昆明人”。

当时,“昆明人”住在溶洞中,能使用简单、粗糙的石制、骨制、蚌制工具。比“昆明人”时代稍晚的大板桥遗址、小石坝野猫洞遗址、石林板桥乡的旧石器遗址,也都发现了许多古人类活动的遗迹。

新石器时代,滇池地区原始人群大为增加,已有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2、先秦时期

滇池地区居住着不同的部落,他们与巴(在今川东)、蜀(在今川西)和中原地区都有联系。《禹贡》将夏代的昆明地区划入九州之一的梁州。商沿夏制。周朝合梁于雍。公元前七八世纪,即内地的西周时代,滇池地区进入了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出现了阶级分化。

春秋战国时期,滇池及周边地区出现了数以千计的部落联盟,其中“滇”的规模最大。当时滇池周围,“河土平敞,多出鹦鹉孔雀,有盐池田渔之饶,金银畜产之富”。

战国时期,楚国大将庄蹻入滇,统一了滇池流域各大大小小的部落,建立起统一的滇国政权。滇国的都城在今晋宁县晋城镇,庄蹻还在今昆明市区修建了一座“苴兰城”。“庄蹻开滇”,将楚国和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带到滇池地区,加速了当时以“滇族”部落为首的滇池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滇国各族创造出了享誉世界、独成体系、灿烂夺目的青铜文化——晋宁石寨山文化。这些青铜器工艺精湛、题材广泛,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反映了古滇国的社会发展水平。

3、秦汉时期

秦朝时开通五尺道,于夜郎、滇、邛都等地设置郡县,派遣官吏前往治理。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被称为“西南夷”。

汉朝初年,曾一度放弃秦朝对“西南夷”地区的经营。至汉武帝时,决定开拓西南夷。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开滇,滇国举国归附汉朝。汉武帝封尝羌为“滇王”,并赐“滇王之印”,以滇池地区为中心设立益州郡,郡治滇池县(今晋宁晋城)。

时益州郡所领24县中属今昆明地区的有滇池县(今晋城一带)、谷昌县(范围约当清代昆明县范围)、连然县(今安宁市)、建伶县(今晋宁县昆阳镇周围至易门一带)、昆泽县(今宜良县)、牧靡县(今嵩明县、寻甸县地)、秦臧县(今富民县、禄丰县地)。

益州郡的设立,是古代云南直接接受中央王朝统治的开始,东汉永平十二年(69),从益州郡西部划出6县,设永昌郡。今昆明地区仍属益州郡范围。

汉朝实施屯田实边政策,大量汉族移民来到昆明地区,他们与土著居民共同开发生产,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这些汉族移民,因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逐渐殷富。其中不少人成为有权有势的“大姓”。

4、魏晋南北朝 期

汉朝末年,南中大姓豪强时叛时服。为稳固蜀汉在南中地区的统治,建兴三年(225)春,诸葛亮率军征讨,平定了南中。此后,采取“和抚”政策,把南中四郡调整为南中七郡,将益州郡改名为建宁郡,郡治从滇池县迁驻味县(今曲靖)。

晋武帝泰始年间,在南中地区设置宁州,为全国19州之一,今昆明属宁州所辖之建宁郡。太康三年(282),废宁州,建宁郡归并入益州。太安元年(302),西晋王朝再设宁州,又把建宁郡西部的滇池等七县划出来设益州郡(今滇中地区),郡治滇池县。

永嘉二年(308)西晋王朝又把益州郡改名为晋宁郡,领七县,今昆明市县(市)区当时大部分在晋宁郡、建宁郡范围内。西晋末年至东晋初年,宁州实为霍氏、爨氏等地方大姓所控制。

东晋时期,晋宁郡仍领七郡,除西晋时的冷丘县复改称建伶县外,其余均沿袭西晋制。建宁郡中属今昆明范围的谈槁、牧靡、昆泽等县沿西晋制,仍属建宁郡。

南朝刘宋、萧齐、萧梁等政权及西魏时期,宁州(西魏时称南宁州)及所辖之建宁、晋宁郡隶属关系及管理范围时有变化,表面上仍由中原政权控制,实际上已经为地方大姓爨氏家族控制。北周时,任命土长爨瓒为南宁州刺史,南宁州完全为爨氏控制。

爨氏统治时期,与内地混乱局面相比,南宁州保持了较为安定的社会局面,滇池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爨龙颜任建宁太守时,达到了极盛,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爨氏统治区域又有东爨、西爨之分,并有东爨乌蛮、西爨白蛮之称,今昆明地区属西爨白蛮地。

5、隋、唐(南诏)时期

隋朝,今昆明地区属南宁州总管府所辖之昆州(亦称昆川)。委任爨翫为昆州刺史,后因不能直接统治而废昆州。

唐王朝建立后,重设昆州,委爨宏达为昆州刺史。武德四年(621),唐朝于味县(今曲靖),设南宁州总管府(后改为都督府),昆州属之。昆州治所在益宁县(今昆明市,具体城址不详)。昆州管辖益宁(今昆明)、晋宁(今晋宁县晋城)、安宁(今安宁)、秦臧(今禄丰、富民)等4县。

公元8世纪初,南诏势力在大理地区崛起。时唐朝想打开一条南北纵贯爨氏地区的交通线,触犯了爨氏贵族们利益,导致爨氏的反对并发生叛乱。天宝五至六年(746~747),唐王朝令“云南王”皮罗阁率部从大理地区到东部爨地镇压爨氏贵族的叛乱。

南诏的势力借镇压爨氏叛乱之机从滇西伸入滇中和滇东地带。此后,唐与南诏间发生天宝战争,唐失败,南诏便脱离唐朝,建立了南诏政权。

763年,南诏王阁罗凤视察滇池地区,765年阁罗凤即命其长子凤伽异在今昆明市区范围内筑拓东城,又称拓东节度城。拓东城成为南诏的副都,后因拓东城地位的重要,先后称为东都、东京、上京。拓东城是有准确史料可查的今昆明的建城之始。

南诏筑成拓东城后不久,即设置了拓东节度。在拓东节度的军事防守区域内,南诏仿效唐设置府、州、郡、县。拓东城立为副都后,又设置了鄯阐府(驻今昆明市,拓东城亦称鄯阐城),与拓东节度同城。

府领镇一城三赕一部一,即安宁镇(今安宁),拓东城(今昆明市)、龙和城(今禄丰腰站)、呈贡城(今呈贡),次赕(今罗次),强宗部(今呈贡东南)。

902年,南诏政权灭亡。随后的36年间有3个政权更替,期间行政区划无详载。

6、宋(大理国)时期

后晋天福二年(937),段思平推翻了杨干贞的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宋绍圣元年(1094),大理国权臣高升泰夺取政权,改国号“大中国 ”。宋绍圣三年(1096),高升泰之子高泰明还位段正淳,仍称“大理国”,史家称为“后理国”。传8世至段兴智,为蒙古军所灭。前后两个时期同为段氏家族统治,同称大理国。

大理国的行政区划和政权机构,前期与后期不同。大理前期沿袭南诏时的制度。与南诏不同的地方是设郡,郡隶属于节度或都督,与称为“部”“赕”的行政单位并列;大理后期则废节度、都督,而以府、郡统率部、赕。

大理国前期在今昆明地区,设鄯阐节度,并置鄯阐府,其辖境分别与南诏时期的拓东节度、鄯阐府相同。鄯阐城(今昆明)一如南诏国的拓东城,为大理国的副都,称为“东京”,是大理国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理国后期,废节度,鄯阐府成为大理国东部重镇。

大理国时期,鄯阐府成了高智升家族的世袭领地,鄯阐府辖区内,“白蛮”与“乌蛮”交错居住,或分别组成“部”,或共居于甸,或筑城自守。各部、甸、城以相当于县一级的行政区隶属于府。大理国东方乌蛮三十七部,其中的一部分即在鄯阐府辖区内,以些莫徒人组成的部最多。

宋宣和元年(1119),乌蛮三十七部起事,攻陷鄯阐城,全城夷为平地,后称作“废城”。高氏鉴于鄯阐城废弃,扩大占地面积重建土城,称新城,沿称鄯阐城。到大理国末期,鄯阐已发展成为一座“城大而名贵,商工甚众”的繁华城市。

7、元代

1253年,忽必烈率兵攻灭大理,后又经过两年多的战争,征服大理政权全境。

兀良合台征服大理后,设鸭赤(今昆明)、哈剌章、茶罕章、金齿、赤秃哥儿五城,进行军事统治,系元初设置云南行省以前的五个行政区域。鸭赤即鄯阐,为五大行政区域之一,包括大理国时期的鄯阐府、东川郡、河阳郡、石城郡、秀山郡以及三十七部之地。

蒙古宪宗五年(1255),元朝在大理段氏行政区划的基础上,根据其势大小,设置了19个万户府,各万户府之下又分设千户、百户所,递相统率。鄯阐万户府管辖约当今昆明地区范围。时鄯阐万户府设置有“昆明二千户”,“昆明”作为地名,第一次在滇池地区出现。

宪宗七年(1257),设大元帅府于大理,统帅19个万户府。1260年又把19个万户府合并为5个总管府。总管府分别管辖若干个万户所。其中鄯阐总管府范围,相当于今昆明市及嵩明县、寻甸县、宜良县、易门县等地,管辖鄯阐万户府、阳城堡万户府、巨桥万户府、嵩明万户府。

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回回人赛典赤·赡思丁为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建云南行省,行政中心在大理。至元十三年(1276),将行政中心由今大理迁到今昆明。

昆明成为了云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赛典赤撤销原来的万户、千户、百户等军事组织,改设路、府、州、县等行政机构。昆明地区设中庆路,领3县4州。

8、明代

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任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左右副将军,率军征讨云南。洪武十五年(1382)初占领昆明。经两年征战招抚,明军占领云南各地。洪武十六年(1383),留沐英镇守云南,巩固明朝对云南的统治。

洪武十五年(1382),明朝改元代云南行中书省为云南承宣布政使司。实行“三司”制,即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掌行政、军事、司法。布政使司下辖府、州、县;都指挥使司统帅军队,其编制为卫、所;提刑按察使司分巡各道,并察诸府、州、县、司、卫、所及驿站。

洪武十五年由元朝的中庆路改设云南府,府治昆明县,布、都、按三司及随后的巡抚皆驻于此。 武十五年,修筑了昆明砖城(元代为土城),周围九里左右,高近三丈,有六座城门,城外有护城河,河上可行舟楫。

明代,在云南实行大规模移民屯田,大量内地人口移民到云南。沐英刚入滇时,昆明还是“人民半杂夷”,少数民族还占相当大的数量。经移民屯田,滇池地区民族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变,汉族人口全面超过了土著民族人口。所以,至今有的昆明人说祖籍是“南京应天府”,是有一定历史根据的。

1647年,明末农民起义军张献忠大西军余部李定国等四将军,入云南建立抗清政权,于1650年把云南省改为云兴省,云南府改为昆明府,昆明县改为昆海县。后南明永历帝入滇,以贡院为皇宫,称昆明为滇都。

9、清代

清顺治十五年(1658),清兵由吴三桂、铎尼、赵布泰等人率领,分川、黔、桂三路入滇。清军占领云南之后改明代承宣布政使司为云南省,设巡抚,并设云贵总督在云南、贵州两省互驻。省辖府、州(厅)、县。云南府辖区基本沿袭明朝时期设置,共有4州,7县,府治昆明。

吴三桂入滇后,不断坐大,云贵逐渐成为不为清廷控制的独立王国,历史上把他与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合称“三藩”。吴三桂割据期间,在云南实行一系列残暴统治,激起了云南各族人民的反抗,各地起义不断。

1673年农历11月21日,吴三桂在昆明竖起反清大旗,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下令恢复汉族服装发式,打击满清贵族统治,俨然以民族代表自居。1678年3月,吴三桂在湖南衡阳称帝,国号“周”,年号“昭武”。

8月,吴三桂病死,其孙吴世璠在贵阳继位,改元“洪化”,不久后退回昆明,以五华山为宫城,其新府后称“洪化府”。1681年,清军攻入昆明,吴世璠自杀,三藩之乱结束。

清朝后期,自鸦片战争,特别是1885年中法战争以后,法、英等帝国主义势力进入云南。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昆明自辟为商埠(与约开商埠不同,自辟商埠有较大的自主权,可尽量减少西方列强的控制)。

1910年(宣统二年),滇越铁路修通,昆明开放程度加大。光绪十年(1884)云南机器局创立,成为昆明近代工业的开端,昆明开始了近代化历程。

10、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二年(1913)4月,“废府存县”,裁去云南府,保留昆明县,由省政府直接领导。昆明城区在建制上仍属昆明县,但划归省会警察厅管辖。

民国八年(1919),省长唐继尧“废督裁兵,实行民治”,把省会所在地划出来为市,设云南市政公所于翠湖的湖心亭,为市政机关萌芽。当时,昆明为开办市政较早的省会之一。

1920年,因顾品珍发动政变,逼走唐继尧,云南市政公所即撤裁。1922年春,唐继尧回云南,复掌省政,于同年8月1日恢复成立市政公所,划定省会区域,脱离昆明县,隶属于市,并按历史地理关系命名为昆明市。

市政公所直接受省政府的监督,督办由省长任命。昆明市政公所管辖区域东西长5.4里,南北宽6.3里,面积17.96方里(4.49平方公里)。行政上分为6个区。

1928年8月1日,昆明市政公所改组,正式成立昆明市政府。1930年7月,民国政府颁布《修正市组织法》,昆明市因人口、税收条件不符合设市规定,民国政府内务部“不准予备案”。

1934年,昆明市政府呈准将昆明县附近市郊村落大小27村划入市区管辖。市辖区域总面积77方里(19.25平方千米)。

至此,昆明市人口、税收始符合《修正市组织法》规定。1935年2月云南省政府正式向国民政府内务部呈递建市备案报告。同年4月23日,国民政府 内务部正式颁发昆明市政府暨昆明市参议会铜质印信各1枚。至此,成立了5年多的昆明市政府才正式办妥合法的法律手续。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人口剧增,昆明战略地位更显得重要,云南省政府又于1939年11月正式批准昆明市为云南省政府直辖市。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12月9日昆明和平起义。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昆明,成立昆明军事管制委员会。同时成立昆明市人民政府。当时接管的8个区公所,均为市政府派出机构。昆明市的辖区范围总面积7.8平方公里左右。昆明县由武定专区管辖。

1951年市辖8个区调整为5个区,昆明县由武定专区划归昆明市。1953年市区由5个区调整为4个区。撤销昆明县,将原县属8个区调整为5个郊区,共辖9个区。1954年昆阳县第三区(海口)划归昆明市,设立第十区。

1956年,第一、第三区合并设立盘龙区;第二、第四区合并设立五华区;第五、第六区合并成立官渡区;第七区改为龙泉区;第八、第九区合并设立西山区;第十区改为海口区;安宁市从楚雄专区划归昆明市,改设安宁区。

1959年撤销安宁区、海口区,辖区合并恢复安宁县;富民县从楚雄州划归昆明市;晋宁县从玉溪专区划归昆明市,全市管辖4区3县。

1963年将原属晋宁县的呈贡行政区域划出设立呈贡区。全市管辖5区3县。1965年撤销呈贡区,恢复呈贡县,全市管辖4区4县。

1983年宜良县、嵩明县、路南彝族自治县从曲靖地区划归昆明市;禄劝县从楚雄彝族自治州划归昆明市,全市管辖4区8县。

1985年撤销禄劝县,设立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仍属昆明市。

1995年10月,安宁撤县建市。

1998年10月8日,国务院批准路南彝族自治县更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12月正式更名。

1998年12月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地级东川市,设立昆明市东川区;将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划归昆明市。至此,昆明市辖区为5区1市8县。

2011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呈贡县,设立昆明市呈贡区;同意昆明市人民政府驻地由昆明市盘龙区东风东路迁移至昆明市呈贡区锦绣大街。

以上内容参考 昆明市人民政府——昆明历史简介

史书上对昆明地区最早的记载是公元前279年, 楚国大将庄跷远征到达滇池地区,由于秦国打败了楚国,无法回国,而被迫留在滇池以南地区,“变服从其俗”,建立了滇国。

前109年(西汉元封二年),汉武帝加封常羌为滇王,赐给金印,称益州郡,下辖24县,辖区相当今云南大部,郡治滇池县(今昆明城南晋城、呈贡)。225年,诸葛亮南征也到达滇池地区,改为建宁郡,为爨氏所据。

765年,南诏王阁罗凤决定向东拓展疆土,派其子凤伽异在今昆明市中心筑造拓东城,后改称鄯阐城(白语sit zaind 第二城之意),别称东都。是为昆明筑城之始。

1254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派兵攻取鄯阐城。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蒙元设立云南行中书省,为全国13行省之一,首府也由大理移至中庆(昆明),自此昆明成为云南的政治中心。

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傅友德、蓝玉、沐英率30万大军征伐云南,消灭了蒙古梁王政权,次年改中庆路为云南府,并筑砖城,周长九里三分(约合今4443米),高二丈九尺二寸(约合今9米),设六门。此后,沐英负责镇守云南。在明代,陆续有大批他地汉族向云南移民,改变了云南的人口结构。

南明永历帝一度入滇,昆明称滇都(或滇京),继续抗清。1659年,吴三桂入滇,永历帝逃往缅甸。1662年6月1日(南明永历十六年或清康熙元年四月十五日),吴三 绞杀永历帝于昆明。吴三桂因追杀永历而被顺治封为平西王,驻扎云南,在五华山、翠湖一带扩建王府。

1673年(康熙十二年),康熙决定削藩,吴三桂在昆明出兵反清。1681年(康熙二十年),清军攻破昆明,吴三桂之孙吴世璠自杀,三藩之乱失败。

晚清时期,1858年到1868年,已经几乎占领云南全省的大理国苏丹杜文秀曾经数次围困昆明孤城。1910年,法国修筑的滇越铁路(今称昆河铁路)通车,从此昆明可以通过越南转经海路,到达中国其他省份。

1911年10月30日(农历九月初九日),滇军将领蔡锷、唐继尧在昆明发动重九起义,宣布云南独立。 1915年12月25日, 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人宣布云南起义(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称帝,编组护国军出师讨伐。

1937年,抗日军兴,外地的工厂、学校内迁,大量的资金、设备和人才流入昆明,促进了昆明经济的短暂繁荣。国民党中央和云南地方的官僚资本纷纷在昆明设置和开办工厂企业,如中央机器厂、炼铜厂、电工厂、发电厂、53兵工厂、电力制钢厂、纺纱厂、烟厂等相继建立。

1949年12月9日,卢汉于率部在昆明起义,昆明宣告和平解放。

历史文化——

“昆明”一词作为地名,在唐代以前很难稽考。关于“昆明”一词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大多数学者认为,“昆明”最初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古代民族的族称。

“昆明”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写作“昆”、“昆弥”或“昆淋”。早期并非城市名称,而是居住在中国西南地区即今日的云南西部、四川西南部的一个古代民族的族称。

见诸记载,“昆明”一词的出现,可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当时的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就有记载,“昆明”一词是古代云南一个少数民族的族称。

“昆明”作为地名出现,则是在唐代。“武德二年,于镇置昆明县,盖南接昆明之地,因此为名。”按此处置昆明县,非今之昆明,乃四川定笮镇(今盐源县境)。唐代为什么把定笮镇命名为“昆明”,记载当中已写得很清楚,系它接近昆明之故。

此处昆明仍指昆明族而言,盖汉唐以前,昆明族大部定居云南西部地区。直到南诏、大理国时期,乌蛮、白蛮兴起,昆明族居住的地方,为乌蛮、白蛮据有,昆明族才东迁滇中,聚居于滇池周围。

Hash:23244a3a7c6d3bfdb5a1f6554725703df658abac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