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博物馆的展览有哪些

   昆明市博物馆展览介绍

  国之瑰宝――地藏寺经幢

  地藏寺经幢因建于地藏寺而得名, 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有效保护这一国宝级文物,昆明市博物馆于建设之初在经幢原址专门设计建盖了古幢陈列厅,使地藏寺经幢得到了有效保护。地藏寺经幢建造于(宋代)大理国时期(公元1096-1253年),系大理国议事布燮袁豆光为纪念鄯阐侯(当时昆明地区最高军政长官)高明生而建造的。经幢由五段红砂石雕刻而成,高6.5米,幢体呈七层八面的宝塔形,层级间有界檐。整个幢层次分明地雕满佛教密宗佛、菩萨、天王、力士、鬼奴诸神像共300余尊。大像高约1米,小像不足3厘米,其造型生动优美,线条流畅,比例协调。此外,幢身还用汉字和梵文刻有《造幢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大日尊发愿》、《发四宏誓愿》,《陀罗尼经咒》等。在全国经幢中,地藏寺经幢的造像、文字之多均名列前茅,其造像之精美也无出其右者。因此,中外专家赞誉其 “刀痕遒劲,备极精巧”、“滇中艺术极品”、“中国绝无仅有之杰作”。

  滇池地区青铜文化精品展

  云南青铜文化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青铜文明中的一支奇葩,它以独特的风格著称于世。这种文化始于商代晚期(公元前12世纪),终于西汉晚期(公元1世纪),战国至西汉是鼎盛时期。学术界按照出土文物的特征将云南青铜文化分成滇池地区、洱海地区、滇西北地区和滇南地区四种类型。滇池地区青铜文化分布在滇池及其周围区域,以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呈贡天子庙、官渡羊甫头等大型墓地为代表,典型器物有铜鼓、贮贝器、执伞佣、铜枕、扣饰等,这些器物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充分体现了昆明古代先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冶炼技术。

  本陈列所展出的主是晋宁石寨山71号王族墓葬、呈贡天子庙墓葬群和呈贡石碑村墓葬群等地出土的青铜文物。

  恐龙化石展

  恐龙是中生代爬行动物的代表, 生活在距今2.55亿至0.65亿年间,是这一时期当之无愧的地球霸主。云南是恐龙的故乡,1938年,古生物学家在云南禄丰的早侏罗纪地层中发现了一种大型早期蜥臀类恐龙,他们以发现地命名为“禄丰恐龙”。1987年和1993年在对晋宁县夕阳乡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中国双嵴龙”化石以及大量的恐龙骨骼、足印化石。其中“中国双嵴龙”化石是首次在欧亚大陆发现,郑氏足迹和杨氏足迹也发现了十四属二十多个种,这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夕阳以其丰富的埋藏成为云南的又一个“恐龙之乡”。

  本陈列共展出中国双嵴龙、巨硕云南龙、禄丰龙3条恐龙化石,甘氏四川龙、天府峨眉龙2条恐龙模型,以及主要来自晋宁夕阳乡的恐龙骨骼化石60余块、足印化石近30个。

  扇韵遗香――清代云南名家扇面精品展

  扇面,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品。扇面作品不仅直接反映了各历史时期的审美风尚、价值取向和时代风格;也是文人士大夫思想、艺术、品格、修养的集中体现。“扇韵遗香――清代云南名家扇面精品展”,体现了云南虽地处边陲,但在与中原文化长期融合与对接中,逐渐形成和构筑的丰富、多元的文化特质,更集中凸显了云南古代书画艺术的辉煌。

  云中青韵――馆藏明代民窑青花瓷

  青花瓷烧制源于唐,元趋于成熟,明清步入鼎盛。青花瓷素胎勾勒, 料呈色,釉下彩绘,宛如水墨画般明净素雅。明代民窑青花瓷器纯真、自然、质朴、深沉,以朴实无华的造型,清新自然的线条,繁简不一的纹饰著称,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馆藏明代民窑青花瓷,既有云南建水窑、玉溪窑等云南本地民窑青花瓷,也有随着军屯民屯带入的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展现了不同地域民窑青花瓷的发展、传承和融合的过程。

  昆明飞虎队纪念馆

  得道多助。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曾得到世界反法西斯阵线许多国家和人民的大力援助。

  1941年8月1日,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应中国政府招募,美籍志愿军第一大队成立,投入中印缅战区对日作战。一年之后,美国空军特遣队和第十四航空队先后进驻中国。

  由于这三支空军部队均由美国人克莱尔•李•陈纳德指挥,因其英勇无畏和能征善战,威震长空,战绩惊人,并采用“飞虎”图案作为队徽,被誉为“飞虎队”。

  “飞虎队”4年的历史,是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与承担驼峰空运的美国空运总队中印联队及承担远程轰炸日本本土任务的美国第58重型轰炸机联队、杜立特轰炸机大队等一起英勇奋战、流血牺牲,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永远的缅怀和纪念。

Hash:3fece91b5de096612ddf1673f69d303174fa7165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