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景点寺院 青海乐都芦花寺

导读: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景点寺院 青海乐都芦花寺 1. 青海乐都芦花寺 2. 青海乐都芦花寺多长时间 3. 青海乐都寺院 4. 青海省乐都县曲坛寺 5. 青海省乐都瞿昙寺 6. 青海乐都西来寺 7. 青海乐都瞿昙寺图片

1. 青海乐都芦花寺

大芦花风景区位于锦州市北镇市鲍家乡桃源村,景区素以山势险峻石耸峰峭,芦苇丛生到秋季芦花飘扬而闻名。主峰海拔630.1米,整个山峰如同一块巨大的灵石直插云霄,气势磅礴。景区不仅具有北方镇山的雄壮,还具有江南峰峦的秀美。春天万树碧绿,青翠欲滴;盛夏绿荫蔽日,溪水潺潺;深秋层林尽染,万山红遍;隆冬银妆素裹,如银似玉。

大芦花风景区历史悠久,景色宜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相互交融。著名的寺庙有云岩寺、圆通宝殿、转运寺、财神庙、药师庙、送子观音殿等,它们跨越了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见证了大芦花人类的发展与文明。


2. 青海乐都芦花寺多长时间

瞿昙寺、柳湾古墓群、柳湾彩陶博物馆、乐都南山、石沟寺、水峡石佛、武当山、西来寺


3. 青海乐都寺院

最著名的当属距西宁约25公里的塔尔寺。塔尔寺位于西宁市属的湟中县,始建于明朝初年,因此处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是现在藏传佛教的主流教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而建。是中国藏传佛教六大寺院之一 。此外,还有互助土族自治县佑宁寺、海东市乐都区瞿昙寺、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真大寺和骆驼泉,是我国撒拉族的宗教#圣#地。


4. 青海省乐都县曲坛寺

青海的人文资源比较丰富,从位于民和县的喇家遗址、七里寺、循化县的班禅故居,街子清真寺、文都大寺、化隆县的丹斗寺、夏裙寺、乐都县的曲坛寺、彩陶博物馆、平安县的洪水泉清真寺、夏宗寺以及互助县的佑宁寺、却藏寺、白马寺等等举不胜数!


5. 青海省乐都瞿昙寺

花儿是广泛流传于甘、青、宁及新疆四省区的回、汉、土、东乡、保安、撒拉、藏、裕固等8个民族,并一律使用当地汉语方言,只能在村寨以外歌唱的山歌品种,通称“野曲”(与“家曲”即“宴席曲”相对),又称“少年”。其传唱分日常生产、生活与“花儿会”两种主要场合。“花儿会”是一种大型民间歌会,又称“唱山”。 。 花儿·老爷山花儿会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老爷山花儿会是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在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老爷山举行的大型民歌演唱活动,它产生于明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伴随着“朝山浪会”活动,从以娱神为主逐步演变为以娱人为主的大型民间岁时民俗活动。 老爷山花儿会演唱形式有两种。

一是群众性自发演唱,农历“六月六”在老爷山的密林花丛中,或数十人或几百人自由唱和,情景交融;

二是1949年以后兴起的有组织演唱,有固定的演唱场所和舞台,歌手经过层层选拔,在舞台上赛歌竞技。老爷山花儿会以演唱“河湟花儿”为主。演唱者有汉、回、土、藏等民族的歌手,他们共同用汉语演唱花儿。

这是老爷山“花儿”和“花儿会”不同于其他民歌和歌会的显著特点。 老爷山花儿内容主要以歌咏爱情生活为主,也涉及宗教、民俗、生产劳动、历史故事、新人新事等类型。

其唱词以七字(一三句)与八字句(二四句)相间的四句体为主,特别规定二四句句尾必须是“双字”词,另外一、三句和二、四句分别押韵,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唱词格律,在全国汉族民歌中也属特例。

河湟花儿的语言生动、形象、优美、明快,多用赋、比、兴等修辞手法,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大通老爷山花儿有《大通令》、《东峡令》、《老爷山令》等代表性曲目。

这些曲调韵律独特,优美抒情、高亢嘹 、婉转悠扬,深受大通各族人民的喜爱。 七里寺峡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以南古鄯镇境内的小积石山麓。在这里举行的花儿会至少已有百年历史。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八方群众盛装举伞结伴而来,六七万人云集峡谷,通宵达旦对唱花儿。

七里寺花儿会是群众自发组织的民间文化盛会,演唱者均为民间歌手。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等,无任何乐器伴奏;演唱内容多为情歌。

演唱者一般一手轻捂耳朵,根据内容需要用不同的“令”来演唱,所唱曲令达四十余种,代表曲目有《古鄯令》、《马营令》、《二梅花令》等。

七里寺花儿会由于其浓厚的地方特色,再加上峡内药泉的吸引力,在西北地区颇负盛名。

七里寺花儿会上歌手众多,除了著名“花儿”歌手到会,周边地区会唱花儿者也常常到场助兴,有许多老歌手演唱的曲令在平时或其他“花儿会”上很难听到。 花儿·瞿昙寺花儿会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乐都县 瞿昙寺花儿会同时也是当地的庙会,从农历六月十四到十六日,共三天。乐都县瞿昙寺花儿会在青海各地花儿会中规模较大、影响深远。据考证,瞿昙寺花儿会从清道光年间瞿昙寺开庙会起,至清末民初逐渐发展成一定规模的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是当地群众交流花儿的最大舞台,许多民间花儿歌手从这里走向全省乃至西北地区。 瞿昙寺花儿会参与群众以汉族为主,其他民族也踊跃参加。在演唱曲令上,除当地的《碾伯令》外,还有《白牡丹令》、《尕马儿令》、《水红花令》、《三闪令》等。

此外藏族人民喜爱的“拉伊”在这里也有广泛的演唱。其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联唱等,其中最能体现瞿昙寺花儿会民间特色的就是两个阵营的对歌。 山花儿俗称干花儿、山曲子、野花儿,是广泛传唱于宁夏回族聚居区的一种代表性民歌体裁。它继承了陇山地区古代山歌(徒歌、相和歌、立唱歌)的某些特征。《诗经·豳风》、《汉魏南北朝乐府》中的《陇山歌》、《陇板歌》、《陇原歌》即其先声。复合性、多元性文化使这些山歌更多地呈现过渡文化和边缘文化的特征,广泛传唱的回族山花儿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山花儿基本属于自唱自娱形式或在小范围传唱,它在继承古陇山民歌“三句一叠”的基础上,多以单套短歌的形式即兴填词演唱。山花儿音乐继承古陇山徒歌四声、五声徵调特征,吸收信天游、爬山调、洮岷花儿、河湟花儿以及伊斯兰音调的多种因素,多用五声音阶式迂回进行。 山花儿在文学与音乐方面特色鲜明,风格独特,乡土气息浓郁,保持了山歌野曲粗犷豪放的特点,又具有流畅优美的小调韵味倾向;它是宁夏地区回族文化的生动表现,具有民族学和民俗学方面的研究价值;山花儿三句一叠、双字尾押韵等是陇山地区较为独特的民歌形式,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在商徵型四声腔和五声徵调的基础上演变成为曲式、调性、旋法、节奏多样,风格独特的花儿歌种。宁夏回族花儿的代表曲目有《黄河岸上牛喝水》、《看一趟心上的尕花》、《花儿本是心上的话》等。


6. 青海乐都西来寺

青海省主要有西宁塔尔寺,玉树文成公主庙,西宁北禅寺,西宁大佛寺,黄南隆务寺,海东乐都瞿昙寺,乐都西来寺,果洛白玉寺,玉树结古寺,多卡寺,德钦寺,西宁东关清真大寺,赛宗寺,阿琼南宗寺,赞普林卡。

青海省的15大寺庙

1.西宁塔尔寺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得名于大金 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

它坐落在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连花山坳中,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届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玉树文成公主庙

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是中国的“三江之源”,也是闻名于世的藏族歌舞之乡。有1300多年历史的文成公主庙就修建在这里,它已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3.西宁北禅寺

位于西宁湟水北的土楼山峭崖间,历史上称为土楼山寺、永兴寺、北禅寺,现又称为土楼观。始建于北魏,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水经注》中说:“上有土楼,北依山原,峰高三百尺,有若削成楼,下有神祠,雕墙故壁存焉”。

4.西宁大佛寺

西宁大佛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教场街东南端,东、西面与青海省人民政府、西宁教场街甜食馆等毗邻, 南面隔西大街与青海省农林厅办公楼相对。

它建于公元990年(宋淳化元年),是藏传佛教的古刹,为藏传佛教后弘期复兴的圣地。过去,曾是西宁市城内的佛教四大寺院之一,建寺时间之早,名声之大,远在西宁市的宏觉寺、经塔寺、专经寺之上。

5.黄南隆务寺

隆务寺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府所在地隆务镇镇西山脚下,地处隆务河中游河畔,气候宜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务”系藏语,意为农业区。在安多地区,其规模、地位、影响仅次于甘肃省的拉卜楞寺和青海省的塔尔寺。

6.海东乐都瞿昙寺

青海乐都瞿昙寺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明王朝拨款,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建寺。翌年,朱元璋赐名“瞿昙寺”。瞿昙寺,藏语称“卓仓拉果丹代”,亦称“卓仓多杰羌”,意为“乐都持金刚佛寺”位于青海省乐都县曲坛乡所在地,南距县城约17公里。

该寺是乐都南山地区最大的寺院。其创建于明洪二十五年(1392年),开创者三罗喇嘛桑杰扎西,明朝受封西宁僧纲司都纲,是西宁卫的宗教首领。该寺的创建及后来的扩建,都得到明王朝的大刀扶持,明太祖朱无璋书匾赐名“瞿昙寺”,以后历代亦多次赐匾额、立碑记、封国师、赐印诰,影响颇大。

7.乐都西来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海省东部,距省会西宁50多公里。西来寺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坐落在乐都县县城东关街.

8.果洛白玉寺

建于1857年,迄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是青川甘边界地区规模宏大,影响很广的宁玛派寺院。经过重建,大经堂、灵塔殿、讲经院、禅修房、僧舍等建筑数以千计,占地近千亩。

白玉寺讲经院内有驻美藏胞所赠送的《甘珠尔》和《丹珠尔》大藏经各一套,印刷十分精美;灵塔殿内有高僧灵塔2座,贴金镶银,其中较大的一座灵塔内藏佛牙一枚,极奇珍贵,被视为寺宝。

因而1994年该寺院被列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每年的主要佛教活动有农历正月初八至二月初八的“如来三身”修持会和七、八月为期45天的“坐夏”,成千上万名僧侣和信教群众,叩拜佛像,敬献哈达,场面十分壮观。

9.玉树结古寺

藏语称“结古顿珠锣”,意即“结古义成洲”。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北木它梅玛山,为当地原扎武部落的萨迦派寺院。

据传,这里很久以前有一座本教寺院,到元末,本教寺院已不存在,而是两座属噶玛噶举派的小寺(其中一座为尼姑寺),另建有扎武头人的红宫。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 ),西藏萨迦派大喇嘛当钦哇。

10.多卡寺

多卡寺,由著名佛学大师多钦泽依稀多吉仁波切始建于公元1837年,一直到民主改革前,先后有37代法王金座及18代堪布,为藏传佛教宁玛、格鲁合一的无偏教法传统圣地,系果洛地区八大寺院之一。

11.西宁东关清真大寺

清真大寺是西宁古城著名的建筑,位于西宁东关大街路南一侧。寺院占地面积1.194万平方米,大殿本体占地面积1102平方米,南北楼各363平方米。

该寺建造雄奇,坐西面东,具有我国古典建筑和民族风格的建筑特点,雕梁彩檐、金碧辉煌,大殿内宽敞、高大、明亮,可以同时容纳3000多穆斯林进行礼拜。殿内和整个大寺处处都显得古朴雅致,庄严肃穆, 富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2.德钦寺

藏语称“德钦弥勒洲”或“吉祥法洲”。位于县治南偏西34公里处,在今扎毛乡政府所在地东侧的扎毛河北岸,为隆务寺所属格鲁派寺院,约建干清康熙年间。

13.赛宗寺

赛宗寺,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西偏南,在今桑当乡西18公里的赛宗山下。赛宗山位于兴海县中部,为安多藏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山势峻美,远远望去,酷似一头饮水巨象,象鼻下垂于寺前切莫沟中。

14.阿琼南宗寺

亦称“安穹南宗寺”、“安俊寺”、“南尊寺”等,藏语称“南宗桑俄合丹吉林”,意为“南宗密咒教法兴旺洲”。位于县治马克唐镇西北部,在今坎布拉乡南南宗沟5公里的小溪东岸台地,去县60余公里处,是青海地区古老的宁玛派寺院。

15.赞普林卡

赞普林卡总占地面积43亩,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可供发展土地200余亩。分前后两院,前院为佛殿,后院为藏式宾馆和皇家园林。前院主殿为五层楼藏式建筑:三层中空,塑有 现世界最大的藏王松赞干布和王妃文成公主、迟尊公主佛像。

还塑有藏传佛教格鲁派、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噶当派、觉囊派、希结派、苯教八大教派创始人塑像,以及藏传佛教五大护法、四大天王,还有各大小佛教共计一百余尊。四、五层塑有藏传佛教三世佛(过去佛―燃灯佛、现代佛―释伽佛、未来佛―弥勒佛)。

大殿内墙壁上绘有藏族起源、文成公主进藏、藏传佛教十六尊者、汉传佛教十八罗汉、释伽牟尼传等大型壁画与唐卡。还建有副殿观音殿、文殊殿和赞普林卡珍宝殿等。


7. 青海乐都瞿昙寺图片

乐都县即系现在的乐都区,乐都没有温泉。

乐都区是中国青海省海东市下属的一个市辖区。是海东市政府所在地,海东市中心城区。有瞿昙寺和柳湾墓地旅游景点。瞿昙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初。是青海地区为数不多的汉传佛教寺庙。瞿昙寺每年的花儿会是青海著名的民间活动。柳湾墓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乐都县境内湟水北岸的高庙镇柳湾村。是新石器时期墓地遗址。现建有柳湾彩陶博物馆。


Hash:7dc70cfb479d9fd13d19a15e201ca9752a2c0b18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