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每年两三亿的门票收入都用在何方?

景区管委会的一位人士称,每年景区的收入主要用于人力成本和运营开支。这些费用主要就是用在了维修保洁和一些相关人员的费用上,因为这些费用都是很高的,同时也需要一些特殊的材料。

乐山大佛是世界现存最大的石刻坐佛,通高70多米,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巨大的佛像开凿在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的红色山岩体上,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美誉。然而,就是这样的红砂岩山体,风化病害严重,有的岩体表面明显泥沙化,用手指轻轻一蹭便可能脱落。

乐山大佛附近的中小型石窟风化严重。由于气候潮湿、雨水多、依存岩体性质等因素,长期以来,乐山大佛的水害、生物病害、风化病害、修复层开裂剥落等问题突出。乐山大佛又出现“脸花鼻黑”。

在游客眼里,乐山大佛时常“脸花鼻黑”、“流泪”、“长草”、“开裂”等,而上一次大规模修缮完成至今,还不到三年。保护乐山大佛需要系统性地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8日,由四川省文物局组织,多位全国知名专家参加的石窟保护座谈会在四川乐山市召开。为乐山大佛石窟“会诊”,得开出一副“治水药方”。

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们经过现场勘查后一致认为:乐山大佛存在多种病害,最主要“病根”在水患。

水的问题、内部裂隙的位置、防风化(凝结水数据)、用什么材料修复、是否建大佛阁遮起来、游客承载量极限等,都需要系统规划、分步落实。这是一个整体性工作,需要专业科研团队长期研究。据了解,自1914年以来,乐山大佛先后进行了7次较大规模的表面修复,但都没有系统性地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文物修缮需要谨慎,在修缮之前,应开展涉及多学科的勘测研究,少则一年,多则五年,才能拿出足够科学的数据。

乐山大佛的商业价值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一是本身的商业价值,日票收入和香火收入都相当可观。二、衍生价值,乐山大佛峨眉山是世界双遗产,给整个乐山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雕佛像。它位于岷江附近的凌云山。山和佛是一体的,就像自然本身一样。古诗有云:“山是佛,佛是山。”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在这里交汇。激流汹涌,河水流千里。

乐山大佛已有数千年历史;难得的民间艺术精品,千年风霜也没对它造成多大伤害。表情依然生动,眉毛依然清晰可辨。古代工程的辉煌令人惊叹!岁月的烟雾让佛祖充满了一种神秘的美感和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让观众们都心碎不已,不知所措!

乐山大佛年收入2.3亿元在哪里?记者获悉,乐山大佛管理委员会是乐山市政府派出机构,工作人员近300人。2021年6月,分县机构——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成立,职工25人。在此之前,负责乐山大佛研究保护的是管理委员会的内部组织。国有乐山大佛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景区运营,景区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与企业签订合同,旅游旺季这些人员数量高达2000人。一位接近景区管委会的人士表示,景区每年的收入主要用于人工成本和运营支出。

该人士还透露,乐山大佛作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次开工建设都需要向国家文物局汇报,并邀请专家进行认真论证。大佛管理委员会只有对大佛进行除草、洗脸等日常维护的权限。此外,保护大佛的资金主要由国家文物局拨付,地方支持力度不大。

但是,根据相关政策,景区运营收入的一部分应当用于文物保护。根据国家相关政策 2013年5月10日,四川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在经营收入中,应优先安排不低于5%的比例用于文物保护。

但是当记者问范媛媛这个政策时,她说她不熟悉。“这对我们有好处。”她解释说,大佛研究院成立还不到半年,还在理顺业务。“现在的研究院有独立的财权,相信会对大佛的保护贡献更大。”范媛媛否认修复佛像因成本问题而推迟。她认为文物修复需要谨慎。在恢复之前,应该进行多学科的调查和研究,从一年到五年不等,以便获得足够的科学数据。

Hash:0ab5cb96e6fa75187ea56296156b28c6731c708a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