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旅游业心得体会 荔波县的旅游发展优势

导读:荔波旅游业心得体会 荔波县的旅游发展优势 1. 荔波县的旅游发展优势 2. 荔波县的旅游发展优势是什么 3. 荔波的旅游资源 4. 荔波县的旅游发展优势有哪些 5. 荔波县旅游发展现状 6. 荔波县旅游收入 7. 贵州荔波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8. 荔波几大旅游景色 9. 荔波县的旅游发展优势在哪里

1. 荔波县的旅游发展优势

到荔波旅游两天足够了,我的行程可供参考:下午到荔波县城,坐公交车到荔波古镇。入住酒店以后稍微休息一下,可以在晚饭后游览一下这个4A景区。

第二天早上就到小七孔,尽情游玩以后千万不要忘记去鸳鸯湖划船。碧蓝如画的湖面,会让你留下終生难忘的回忆。

第二天早上去大七孔,中午就可以坐飞机离开荔波。

2. 荔波县的旅游发展优势是什么

荔波,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南部,靠近广西。荔波境内主要的景点有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茂兰自然保护区。荔波又被称之为地球上的绿宝石,小七孔又有“小九寨”之称。这边的风景正在一步步走向世界大众的面前。

荔波的最佳旅游时间应该是在5-9月份。七八月份的荔波属于旅游旺季。有时候一房难求,特别是7月15到8月25之间,出门之前要提前订房。

如果不喜欢热闹的,秋冬季节不失为一个好的旅游时间。秋冬之时荔波小七孔的水逐渐变成了碧蓝色,而且游客也少了很多,荔波茂兰喀斯特自然保护区的梅花也在冬季盛开。

荔波的水量夏季充沛水的颜色偏绿色,冬季水量偏小但水的颜色偏蓝色。

3. 荔波的旅游资源

从平塘出发,途径余安高速,兰海高速,麻驾高速,抵达荔波小七孔景区。全程197公里,车程2小时45分左右。

中国天眼!中国的骄傲!贵州的骄傲!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简称FAST,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工程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

作为黔南乃至贵州旅游的“花魁”,小七孔的姿色与名气是成正比的。最难能可贵的是,这里虽然是成熟景区,但却丝毫没有被开发过度的痕迹。景区以精巧、秀美、古朴、幽静著称,这里的游览景点有上百个,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小七孔古桥、68级响水河瀑布、鸳鸯湖、水上森林等。

4. 荔波县的旅游发展优势有哪些

1、醉·美·荔波。

2、最生态,醉荔波。

3、自然王国,自在荔波。

4、筑梦天下,心归荔波。

5、中国梦,民族风,山水韵,荔波情。

6、中国美“荔”,世界秋“波”。

7、中国的荔波,世界的绿肺。

8、中国“荔”量,“波”动天下。

9、真山水福地,原生态荔波。

10、韵自绿色来,梦由荔波生。

11、云贵画龙,荔波点睛。

12、原生态的名片,大自然的请柬。

5. 荔波县旅游发展现状

4月29日,荔波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工奠基仪式举行。荔波机场改扩建工程完成后,将改变荔波只能停小飞机的历史,可以满足空中客车A320、波音737-800等主流机型飞机的航行,助力荔波立体交通格局的打造。

改扩建项目预计总投资8.362亿元,工程主要内容包括飞行区指标4C、跑道向西南端延长300米至2600米、扩建站坪机位数至5个(5C)、新建次降方向Ⅰ类精密进近仪表着陆系统、新建值班用房和专用设备库、配套建设空管、助航灯光、供油、消防救援系统等设备。

目前,贵南高铁也在如火如荼的施工中,荔波机场的改扩建将与正在修建的贵南高铁互为促进,互相拉动,对加快荔波县全域旅游建设,构建全面对外开放格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贵州及荔波的跨越式发展,荔波机场已经无法承载和满足当下发展的需求,实施荔波机场改扩建工程,2022年我们将实现高铁竣工、机场改 建竣工,结合现有的高速发展,形成‘两高一机场’的立体交通格局,将有力助推荔波打造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中共荔波县委副书记、县长叶霖表示。

6. 荔波县旅游收入

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感悟红色文化;在黄果树瀑布景区,刷脸入园,享受智慧旅游便利;在西江千户苗寨,喝一席“高山流水”,感受苗寨的醉人与多情;在万峰林上纳灰村,租一辆自行车,徜徉于田园山水之间……

  游客在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参观 罗星汉 摄

  山水风光浑然天成,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为贵州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要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贵州旅游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贵州始终把旅游业作为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战略支撑,在加快打造“双一流”目的地,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的进程中,全省旅游业呈现持续井喷、多点突破的良好态势。

  供需两旺,旅游复苏强劲

  2021年“端午”假期,返乡探亲、家庭出游、小团队自由行等多种出行需求叠加,使得贵州旅游市场持续向好。根据第三方抽样调查结果初步测算,假期三天贵州累计接待游客1544.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4.93亿元。

  其中,针对传统佳节,施秉、镇远、思南等地举办的龙舟赛,成为端午小长假里盛大的民间文化合唱。而青岩古镇、山里江南等多个景区打造的夜游项目,无不繁荣着贵州的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动。

  镇远“端午节”龙舟竞渡 龙顺伟 摄

  旅游消费的有序释放,得益于供需两侧所下的功夫。

  专家指出,从需求侧持续强化消费激励和消费引导,把扩大旅游消费同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结合起来;从供给侧不断丰富和优化旅游产品体系,推动旅游供给提质升级,则以高质量旅游产品供给引领和创造旅游新需求。

  在贵州,通过充分把握旅游业“流量经济”“形象经济”“眼球经济”的特点,多年来深耕国际国内客源市场,常态化开展各类营销活动、推出旅游包机及专列奖励、景区门票半价等优惠政策,对旅游业的“井喷式”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带动牵引作用;与此同时,“十三五”以来,我省累计推出588个新项目新业态,不断丰富旅游市场的产品供给。

  文旅牵手,共建诗与远方

  6月28日晚,全新升级的“夜游黄果树”如约而至。在巨大的瀑布背景下,十余项光影互动和真人演艺将贵州原生态、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与山水联动、炫人耳目,为游客送入独具“黄果树风情”的贵州民族文化大餐。

  6月28日,游客在黄果树瀑布景区观赏黄果树瀑布夜景 陈熙 摄

  “以前觉得来黄果树就是看看大瀑布,现在能够感受到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游客马响对于此次夜游非常满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贵州旅游从“有没有、缺不缺”到了“好不好、精不精”的发展阶段,旅游业从一味地追求数量和规模逐渐向追求质量和品质转变。这其中,文化和旅游的一次又一次牵手,催生了一个又一个大众喜闻乐见的文旅融合产品。

  作为红军长征时,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省份,贵州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被国家赋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的使命任务。今年以来,贵州将红色旅游资源与文化、科技、娱乐等产业融合,设计出具有体验性、趣味性的“旅游+研学” 品,备受市场青睐。

  在铜仁朱砂古镇,千年汞矿因为文旅开发而摆脱资源依赖华丽转身,古镇内扑面而来的矿山工业文化,成为无数中老年游客重返青春的旅游打卡地。在西江千户苗寨,古老民族文化与现代时尚生活碰撞出一个奇妙而多姿的山地世界,让每位游客只要背上行囊,都能拥抱诗与远方。

  融合发展,彰显综合效益

  今年30岁的讲解员王小业是瑶山古寨景区的服务之星。7月1日,王小业在家门口接待了著名作家叶辛一行。

  “以前根本没想到会做这份工作,更没想到家乡会变成景区。”曾经在广东、江苏、浙江多地打工的王小业之所以能够在家门口工作,得益于荔波“文化+旅游+扶贫”的发展模式。

  美丽的罗甸大小井风光 陈慧 摄

  在荔波瑶山古寨景区,将传统村落提质扩容后变成景区,将瑶绣、陀螺、陶艺等传统技艺变成生产技能,将农户的老旧楼房改造成民宿客栈,将农特产品和手工艺品变成旅游商品,以及组织群众表演队在景区演出,变农民为演员。通过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的这“五变”,让瑶山人吃上旅游饭,增收路更宽。

  从2014年到2019年,贵州接待游客从3.21亿人次增长到11.3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从2895.98亿元提高到12318.86亿元。特别是2016年以来,文化旅游累计带动112.43万贫困人口受益增收,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分享了文化旅游发展红利。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业渗透力大、融合度高、拉动力强,不仅能与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通过“旅游+”或“+旅游”的模式进行融合发展,形成新的产品和业态;与文化、教育、科技和其他社会事业也有着互相交叉、嫁接和融合发展的基础。

  当下贵州正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在此“四化”之中,“旅游产业化作为贵州比较优势最明显的‘一化’,能够为另外‘三化’提供广阔空间,有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谢念说。

7. 贵州荔波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奇异的喀斯特自然风光及浓郁古朴的少数民族风情构成了其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独具魅力。贵州旅游主要有以下几大优势:

1、资源优势

贵州旅游资源具有数量多、类型齐且形态各异的特点,在世界目前已开发的15种主要自然旅游资源中,贵州占有山地、高原、洞穴、泉水、瀑布、野生动物等10种。贵州景点众多,世界自然遗产有4处(荔波,赤水,施秉喀斯特,梵净山),贵州凭借它与生俱来的喀斯特风光及多元化的生态环境,目前已成为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第一的省份。贵州5A级景区共有5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个,国家地质公园10个,少数民族节日有1000多个。

2、气候优势

贵州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左右,雨量充沛,紫外线强度低,有“天然氧吧”、“天然空调”的美誉。依托独特的气候优势,在夏季贵州已成为全国众多游客的避暑胜地,对旅游者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吸引力。

3、产品优势

贵州旅游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十分独特,最大的特色是“原生态”。这里不仅有荔波这样的世界自然遗产,还有世界第三大瀑布一黄果树瀑布和世界地质公园—魅力织金洞,贵州高原魂,以及遍布全省的乡村旅游景点。通过大力发展生态旅 ,为旅游者提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体验,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较强的市场优势。

4、区位优势

贵州处于大西南的东南部,周边省市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快,旅游消费能力强,客源充足。既便于接待东南沿海和港澳台地区游客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又是内地游客赴沿海开发地区旅游的重要通道,有利于发展过境旅游。特别是随着贵州省高速公路”六横七纵八联”交通骨架的建设以及贵广高速铁路和公路、渝贵高铁、沪昆高铁的开通,使得贵州的区位优势大大提升。

8. 荔波几大旅游景色

凤凰古城,张家界,梵净山,镇远古城,西江千户苗寨,黎平会议会址,小七孔。

吉首到荔波这一路属于湘西黔东一线,是我国风景名胜聚集区之一,光5A级景区就有几个。这些景区中既有奇山秀水的张家界,梵净山,小七孔。也有人文荟萃的凤凰古镇,镇远古镇。同时也有民族风情浓郁的西江千户苗寨,红色文化景点黎平会议会址。确实是一条研学游览俱佳的旅游线路。

9. 荔波县的旅游发展优势在哪里

荔波县,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南部。

东北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从江县、榕江县接壤,东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江县、南丹县毗邻,西与独山县相连,北与三都水族自治县交界。面积2431.8平方千米,人口18万人,荔波县辖1街道5镇2乡,境内有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茂兰自然保护区

Hash:8d17167f8871614b3b6cf9b2866e80b21c5cad79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