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县的风景名胜
导读:临朐县的风景名胜 临朐老龙湾的景点
临朐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是山东省千里民俗旅游重点县。境内有山旺古生物化石、国家级森林公园沂山、“北国江南”老龙湾、石门坊、嵩山、黑松林、神牛谷、东镇碑林、北齐崔芬壁画墓等。
五镇之首沂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原始古松林覆盖率达98.6%,景区内有“江北第一瀑”百丈崖瀑布、狮子崮、歪头崮等天然景点80余处;全国七十二名泉之一的老龙湾是国家AAA级旅游区,水深盈丈,清澈见底,有“北国江南”之称;景色诱人的石门坊是国家级AAA级旅游区,景区石壁上刻有唐朝摩 崖造像90余尊,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被誉为“万卷书”的山旺古生物化石世界罕见,距今已有2000万年,堪称“世界之最”,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
沂山风景区
沂蒙山旅游区沂山景区古称“海岳”,有“东泰山”之称,居中国五大镇山之首,史称东镇沂山。沂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032米,被誉为“鲁中仙山”。
沂蒙山旅游区沂山景区属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省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48平方公里。
石门坊风景区
石门坊古称石门山, 海拔526米,位于县城西南十余公里,交通便捷。景区包括石门山、太平崮、天柱峰三大景点,面积约十余平方公里。古以“晚照”闻名,现以红叶著称,与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苏州天平山、四川末亚罗齐名,为国内五大红叶景观之一,齐鲁红叶之冠。石门坊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龙湾风景区
老龙湾,古名熏冶水,俗名老龙湾,位于临朐城南1 2.5公里处的冶源村南、海浮山阴,水面面积约50亩,系地下泉水涌出地表汇积而成,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将熏冶水载入《水经注》。老龙湾水深盈丈、清澈见底,四季恒温(1 7―1 8℃)盛夏酷暑,清凉甘冽;数九寒冬,雾气蒸腾;民国《临朐续志》谓此景日“冶源烟霭三冬暖”,为临朐八景之一。
老龙湾已载入《中国名泉录》,并以其独有的神韵享誉海内外。
海浮山公园
在临朐县城南13公里的冶源镇东南隅,誉为“烟霭三冬暖”的八大景之一的老龙湾南侧凸起一山,与碧波荡漾的老龙湾相依相映,这便是海浮山。该山呈东南-西北长1.5公里,东北-西南宽1.1公里的椭圆状, 海浮山属于老龙湾风景旅游区,它地处平原与山区交接地带,西南为山区,东北为山前冲积平原和丘陵。
嵩山风景区
嵩山主峰海拔760余米,是临朐县境内第二大山。自古即有“嵩高遗峰” 之称。 嵩山主峰区,景点有龙泉寺、五指峰、望月石、少室顶、大峪谷、西峪温泉、齐长城等三十余处。
山旺国家地质公园
山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临朐县城东约22公里处,北至灵山,东至潘家庄,南至黄山、菜园,西至东周家庄、清泉沟一带。公园核心区是198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山旺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 面积1.2平方公里。1999年10月18日,被国家国土资源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确定为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区。2001年12月10日被国家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淌水崖风景区
淌水崖风景区,位于沂山西南部的九山镇南部群山中,东临灯塔崮,西有齐长城铜陵关、石牛崮,南有张良墓,北靠回龙山。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其间沟壑纵横,怪石嵯峨,林深谷幽,泉清景美。
沂山北魏石佛
东镇沂山,是古代青州佛教圣地之一。该寺座落在沂山东麓上寺院村。唐末,“会昌法难”时殿宇荡平,石佛砸毁,扔 废墟荒野。塔下洞室是一圆形券顶窀穸,里面满葬石佛残体。通过整理,共出土大小残破石佛700余块,较完整者不过几尊,修复后共100余尊。最高者1.9米,低者0.3米,雕刻用料,青石、沙石、滑石不等,圆雕、浮雕、透雕手法各异。从造型特征不难看出石佛雕镌于北魏至东魏时期,是罕见的古老石造像。
禅堂崮风景区
禅堂崮景区,处石家河乡,南距县城25公里。景区绵亘近十余平方公里,主要有禅堂崮、秋花沟、安子峪、时庄石佛、双雀山、冕崮等景点,左冲右突的弥河川流其间。此处有国内闻名的五彩石产地和衡宪王墓、寺庙、古树等自然与人文景观。
东镇庙碑林
东镇沂山为中国五镇之首,素有“东泰山”之称。西汉太初三年(前102年),汉武帝亲临设祠祭祀,由此至清末2000多年间,历代朝廷沿袭致祭,修建庙殿,凡遇大典皇帝还亲自或遣重臣赴东镇致祭。东镇庙碑林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文学、书法、雕刻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临朐老龙湾的景点
老龙湾西首之主泉薰冶泉,涌出地表,先汇成约700平方米的椭圆水池,名曰“铸剑池”,传说春秋冶工欧冶子在此铸剑淬火而得名。泉上罩以嶙峋怪石,怪石中探出两条石龙之头,石龙口吐清涎,如跌散珠。游人立身石龙头边,听松声竹韵,泉响佩环,飘飘然似置于蓬莱之上。
池西南侧磐石壁上,镌有雪蓑所书“铸剑池”三个斗方大字和绝句“天丁呵护阴阳剑,鬼斧凿开混沌池”。后跋数语:“为海浮山人(冯惟敏号海浮山人)索,雪蓑渔者并题,戊申岁麦月 日也”(现石刻已残缺不全,此据拓片。)石刻之南侧,一幢立于1991年的石碑,正面刻“铸剑池”三个草体大字,乃武中奇所书。
铸剑池东壁雪化桥,一孔石砌拱型涵洞,日夜不息地涌流着圣泉碧水。游客雅兴所致,或驾一页扁舟,穿越桥洞,划至铸剑池中,取石龙吐珠之佳景以留影,亦且别致。 雪化桥原为宽不盈尺的条石垒成。因桥石接近水面,所以,每在三九隆冬,老龙湾热气蒸腾,飞雪落桥,即便溶化,故名“雪化桥”。1997年四月,改修雪化桥,并由中国书法空协会常务理事张海题碑:“温玉溶雪”,以喻雪化桥之意境。
白行龙宫
雪化桥南端隔水相望,就是三面环水的“白龙行宫”故址。原白龙行宫为古殿堂式建筑,飞阁流舟,气势宏伟。室内梁柱上皆有浮雕蟠龙及彩云。蟠龙怒目利爪,云生从龙,鳞甲须髯,宛然飞动。当地人俗称“龙王庙”。 老龙湾堪称是长江以北的第一天然竹林。因为老龙湾水四季恒温18°C,冬天水烟奄霭,夏季气候清凉宜人,适应了淡竹的生长条件。老龙湾畔的淡竹以有数千年的历史。
此竹,自谷雨开始,由前一年的竹根上萌芽,所谓的“雨后春笋”,即指谷雨以后新笋萌动,锐利的笋篁便迅即剑拔千寻,亭亭玉立。只需18天即赶过老竹长够高度,然后才生枝吐叶,新竹便苍翠欲滴而高于老干。
郑板桥诗曰: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江南亭前仅距十数米,有一池碧水,水深数米,清澈见底。这长方形石砌水池长十几米,宽约五米,东头向南回转,石壁上刻有“濯马潭”三字。据传说,战国时期齐宣王的妻子钟离春曾到过老龙湾,并曾在三角湾洗濯战马,故名“濯马潭”。
濯马潭池水清澈,但水的比重很大,人们试投以硬币,飘飘忽忽,许久才能沉至水底。池呈不规则“S”形,几处拐弯。故又有“八角湾”之称。其与薰冶湖交界处,建有一座拱型 石桥,名曰“云桥”。云桥前面还有奇观:濯马潭汇出之水与薰冶湖水的交界之处水面上,竟然横着一条水线,静如震裂玻璃纹分明;动似风送游丝虚无中,若击破水面,又瞬息复原,是为奇观,此堪与济南金线泉相媲美。
潭东北侧立一块黄色怪石,与绿竹碧水相辉映,凑成妙景。 1988年,青岛著名书法家修德立于濯马潭边,观巨石兀立,恰似黄龙昂首探出水面,他即兴望石书空,绘出一个切合石体的后尾一笔正如“龙尾”拂水的“龙”字。他随即乘兴挥毫书此“龙”字镌于石上,确是妙字点景更生辉。 龙湾之阴,濯马潭西侧,修竹青翠万竿,杂树浓密蔽日,林间,盘石累罗,底部岩隙中,泉涌若沸,汇水成汪,名“神泉”,又名“神池”,亦称“秦池”。
秦池之名,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东周战国时,齐酿造巨匠田无忌,能为“千日醉”酒。曾先以淄水试之,次以大河、小河,再以巨洋之水,屡酿不果。后沿河溯流而上,觅甘泉至熏冶,见水美且清,宜于酝酿,遂于湖之阴,是泉之侧,砌灶蒸制。浆成,果不其然,饮之一升,醉眠百日,过饮一斗,三载方醒,人称之为“千日醉”,一时名闻齐鲁。 公元前219年,始皇帝东游巡察,人进斯浆,醉而赞曰:“非神泉之液,少康之术,难令朕醉。”问明来由,遂赐泉名“神池”,酒亦随之。后人为纪念始皇帝赐名,又称“秦池”。由此,名泉佳酿,相得益彰,名沸古今,誉满四海。
1996年春,于池南岸磐石上,建亭刻碑,爰以为记。亭为六角,大架木制,顶覆以琉璃瓦,飞檐翘角,雕绘生动明丽。亭内碑刻,料以青石,双面磨砻。正面镌“秦池”而大字,阴碑刻“秦池记”。此亭,背倚海浮山,坡陡仰望,怪石嶙峋。石阶逶迤左右,形成自然。竹树笼罩,朝霭夕阳,显得分外幽静雅观。亭北凭栏远望对岸,垂柳画舫,鸟鸣人歌,风光无限。 清漪亭是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礼部尚书冯琦修建的。亭阁坐落于“熏冶湖”西北隅,四面环水,有一石桥通往北岸。远远望去,好似停泊于湖面上的一只画舫。东顾翠藻青蒲,西观绿荷满塘,南望波光潋滟,北依修竹万竿。此亭于咸丰五年(1855年)修缮时,由冯氏后裔冯锡田改题为“芳洲”。
该亭于20世纪60年代被毁。1972年再次重建,遂有冯氏后人冯恩亮重题“清漪亭”匾额于亭上。
阳春,迎四周澄潭明澈,翠竹更青,岸柳吐翠;夏日,泉水恒温,游客挥汗而至,暑气顿消;秋季,垂柳叶转黄,蓝天映绿水,秋高气爽,扁舟轻荡,绕于亭边,兴致益增;冬雪之晨,苍松素裹,翠竹琼杖,湖面云雾缥缈,清漪亭犹在轻纱笼罩中,游人置身亭中,如临仙境。
Hash:e29309c14f17cb2409c93d414e65dc3490979226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