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贤相蔺相如的墓在宝鸡蔺家卫?让我们一起探寻

陕西宝鸡扶风县是我的故乡!蔺家卫是我们任氏族人生栖的地方。

小时候经常听老人们讲蔺相如的故事,说他是我们的先祖。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在两个一大一小的冢疙瘩上打“土仗”,满身的土,衣服撕烂、脚腿划破,回家去挨骂挨打,再去再上,再骂再打也阻止不了孩提时代淘气的我和他(她)......年年如此。

我还清楚的记得蔺相如夫人的小冢疙瘩上有一棵很大的古槐树,三四个大人手挽手才能搂住。两个大冢和古树破坏在那个年代,伐下后做了小学生课桌,被移为平地的蔺相如大冢疙瘩前后住上了人家。 说来也神奇,住在周围人家的后代在八十年代基本都考上了大学、中专,其中我昔日的小伙伴也有几个,因此而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和生活,可谓人杰地灵!

蔺相如冢基下有一个很深的洞,谁也没敢进去过。相传正午时节有金马驹跑出来活动......传说而已。现在想起好象一切的一切都发生在昨天,让我魂牵梦绕!

我热爱我的家乡“蔺家卫”! 期盼史学家来这里考证发掘、还原历史!感谢陕西宝鸡日报全媒体记者麻雪不辞辛苦冒严寒实地采访报道。

《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任少华于蔺家卫

“你们这里为啥叫蔺家卫?”

不久前,记者在扶风城关街道龙泉村蔺家卫组采访时,对“蔺家卫”名字的由来好奇,竟“蔺”这个字比较生僻,于是,随机询问了多名普通村民,来听听他们的回答——

“因为《将相和》那出戏里的蔺相如,埋在我们这里!”

“因为蔺相如的墓在我们这儿啊,听老辈人说,那是古代一个大宰相!”

“原来村里有两座老高老大的冢,上了年纪的人都说是蔺相如和他妻子的墓!”……

无论是村委会干部,还是70多岁的老人,甚至村里“幸福院”里正在打搅团的大姐,他们的回答,无不牵扯出一位历史名人——战国时期赵国有名的宰相蔺相如!

▲蔺相如

那么,这里真的埋葬着蔺相如吗?

为何这里会世世代代

口口相传这个传说

并广泛地被村里人知晓?

让我们一起探寻一个传说、两个墓冢

以及两千多年前的一位贤相的故事

这里曾有两座大冢

蔺相如是谁?应该不必赘述,在小学、中学的语文课本中,就有“完璧归赵”“将相和”“渑池之会”的故事,有关他的典故,流传了两千多年。蔺相如的智慧一直被人们传颂,是历史上一位公认的贤相。

龙泉村的牌楼

蔺家卫是一个自然村,也是龙泉村的一个组。在龙泉村党支部书记淮申良的指引下,记者来到年过七旬的村民任双礼的家中,见到老人收藏的一块清代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的石碑。据说,这块石碑原来在一座祠堂中,而这座祠堂是在蔺相如墓冢的旁边。

“我们小的时候,经常在土冢上玩耍。有两座冢,每座高八九米,绕一圈下来有五十多米,其中一座冢上有一棵皂荚树,枝繁叶茂。”任双礼老人回忆道,“上世纪70年代,因为在上面取土,冢逐渐被削为平地。”

▲任双礼向记者介绍“嘉庆二十一年”石碑

任双礼一边说着一边带记者去看了那块石碑,石碑磨损比较严重,且已经断裂成两段,仔细辨认上面的字迹,可以看到“任氏”“祠堂落成”等字样。落款清晰可见,是“嘉庆二十一年”。

这时记者遇到一个重要的采访对象,他叫李治明,住在邻近的双乐村。李治明退休前是一名中学教师,他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非常感兴趣,多年来一直在探究,并编写过村志。

▲李治明收集整理的龙泉村周边村子历史文化方面的资料

“我当年在编写《乐家后村村志》时,也打问过蔺家卫与蔺相如的事情。记得那时老辈人给我说,蔺相如和赵奢家族的人逃到这里,并在此隐居。蔺相如死后也埋在这里,这里的人后来改姓‘任’,隐居在此。”在李治明的讲述中,还有一个关键点——赵奢。

蔺相如或到此地隐居

翻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查看,赵奢是赵国的名将,与著名的赵国将领廉颇几乎同时期。后人总结出“战国八大名将”,有孙膑、白起、蒙恬等,还有廉颇和赵奢。

一位贤相、一位名将,为何传说中蔺相如和赵奢的家人会逃到这里呢?

先来说说《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又一个著名的故事“纸上谈兵”。赵括是“纸上谈兵”的“主角”,他虽是赵奢的儿子,但只会夸夸其谈。这一点赵括的父母都知道。所以,在赵孝成王让赵括领兵打仗之时,赵括的母亲劝诫过赵王,但赵王不听,赵括的母亲只好说:“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意思是说:“赵王您执意如此,如果我儿打了败仗,与我无关,我不连坐,可以不?”赵王答应了。果然,赵括大败并被射杀。

此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后来,《史记》中记载廉颇逃到魏国去。而关于蔺相如的记载,有说他“病笃”中,也曾劝诫赵王不要用赵括,之后,对于这位前期用笔墨甚多的一代贤相,司马迁在《史记》中再无记载。

紧挨着蔺家卫的是龙泉村的又一个自然村,名叫“伏波村”,村中有座大墓,据记载是马援的墓。

《扶风县志》记载:“马援字文渊,东汉名将。祖上赵奢,战国时有大功于赵国,赵王赐爵为马服君。自此,赵奢的后代以马为姓。”两个紧挨着的自然村,一个有明确记载是赵奢的后人;一个有传说,有蔺相如的墓葬,居住的是蔺相如的后人。

这与“蔺相如与赵奢家族人一起逃到这里”的传说,似乎相互印证了!

有待探寻的传说

考古学上有个共识,秦朝之前的墓葬有“不树不封”的特点,就是没有墓碑,没有墓冢。战国时期的蔺相如,又怎么会有大墓冢呢?

当然,在当地的传说中,也有说是汉代之后的后人,为祖先立了碑、修了墓冢,并历代修缮,才有了“嘉庆二十一年”那块碑。

蔺相如是赵国人,为何要逃到当时的秦国之地?况且,按照“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故事,他还得罪过秦王。

“我推测认为,蔺相如是聪明人,秦国当时是最强大的国家,既然是逃,那当然是去最强大的国家相对安全了。隐居在当时秦国的一方村野,应该会更安全吧?”李治明说。

虽然传说与一些记载有相互印证的地方,但是,蔺家卫是否真的曾有蔺相如的墓?这里的任姓族人是否是蔺相如的后人?都没有明确说法。

但可以肯定的是,扶风——这方古周原的沃土之上,从召公到班固、班超、马援、马融、苏若兰等,这里诞生了众多历史名人,无论蔺相如这位历史上著名的贤相是否真的来过这里,都表达出古周原人对贤达、聪慧之人的敬重与敞开怀抱的迎接。

蔺家卫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这里的人也因为有这个传说而自豪,村子周围的历史文化爱好者也一直在探索这个故事……这更显示出,如今的周原人对历史名人的崇敬。(宝鸡日报全媒体记者 麻雪)

完璧归赵真的是蔺相如为赵国立了大功吗? 蔺相如

是大功不假,蔺相如完璧归赵,所立之功己远远超出和氏璧自身的价值。

话说秦王让玉匠治玉时,得知赵国有一宝玉,名为和氏璧。玉匠说此玉是汴和得之于荆山,并详细诉说汴和献玉于楚王的曲折经历,此时秦王深为汴和人品感染,接着玉匠又夸耀说:‘’此玉置暗处,自然有光,能却尘埃,辟邪魅,名曰‘夜光之璧’;若置之座间,冬月则暖,可以代炉,夏月则凉。百步之内,蝇蚋不入,有此数般奇异,他玉不及,所以为至宝。‘’玉匠的一席话,说得昭襄王恨不得即刻就把和氏璧弄到手。

因此,这就引出了秦王假以秦国十五城作为条件换取一块和氏璧的缘由。

其实这事,用脚趾头想也知道,秦国打的什么主意,赵王有点不知所措,召集群臣商议,答应还是不答应,秦国以城易璧的要求。大伙你一言,我一语,都不敢说不答应秦国的要求,因为心理都明白,拒绝秦国的要求,就等于给了秦国一个进攻赵国的正当理由。这时,连赵王平时倚重的大将廉颇也没了主意。幸好缪贤把门客蔺相如推荐给赵王,这才解了赵王的燃眉之急。

为什么说蔺相如解了赵王的燃眉之急?蔺相如对赵王说,秦强赵弱,必须答应换和氏壁。如果答应换,而秦国不给城,理亏在秦。但是秦国求壁而赵不许,理亏在赵,我们宁愿让秦国理亏,也不能落个口实把柄在秦国手里。相如讲的在理,这是其一。其二是蔺相如胆识过人,在这个危机的关头挺身而出,自告奋勇,出使强秦,并向赵王保证城入赵国之手,就留壁在秦;城不入赵,就完璧归赵。

于是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当时秦王也是很郑重的,嫔妃与群臣都在场,纷纷传看和氏璧,人人惊叹这块美玉,在这个时候蔺相如察言观色认为秦王并没有做生意的诚意,迟迟不提用玉换城的事情,一定是想白占这块玉。

机智的蔺相如推说这块玉上有个瑕疵,接璧在手,后退数步,靠在殿柱之上,睁开双目,怒气勃勃不可遏,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之至宝。大王想用城换璧,写信给赵王,寡君悉召群臣计议,群臣说:‘秦国不讲信用,求璧是实,换城是假,明摆着是圈套。都说不要答应这件事。’我以为:‘百姓之间尚能以诚相待,难道一国的国君还不如个普通百姓吗?所以我和他们说,不要人以不肖之心看待秦国国君。’于是我国大王乃斋戒五日,然后派我专程给您送来,这完全是出于对您的尊敬和信任。如今我来到贵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台观上接见我,礼节十分傲慢;得到宝璧后,传给姬妾们观看,这样来戏弄我。我观察大王没有给赵王十五城的诚意,所以我又取回宝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头今天就同宝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相如手持宝璧,斜视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

此时的秦王完全被相如的强大气场镇住,连连说,大夫不要这样,不要这样,有话好好说。虽然表面上秦国是同意割十五座城予赵,但未必然。

之后,相如又采取了缓兵之计,叫秦王斋戒五天,以表诚意。五天之后,再谈交易。

秦昭王答应后,相如悄悄地派人将和氏壁从小道上送回了赵国。并捎话给赵王,臣待罪于秦,死不辱命。

当秦王得知和氏璧己被相如转送回赵,便想以死恫呵他,面对秦王、群臣和各国使节,相如怒发冲冠,大声喊出:”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秦王又一次被相如镇住,民不畏死,奈何以死之惧之。此时,相如早己把生死置之度外。秦王落了个自讨没趣儿,就算是杀掉蔺相如也得不到宝玉。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于是把相 放回赵国。

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在当时来看,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国家行为。他有胆有识,机智灵活地与秦王斗智斗勇,不仅维护了国家形象,捍卫了国家的尊严,而且在此以后,使秦国不得不重新打量赵国,调整对赵国的现有国策,所以说,和氏璧虽然价值连城,但毕竟是还有价的,而蔺相如所立之功却是无价的。也可以这样讲,蔺相如所立之功是不能用价值来衡量的。

和氏璧被蔺相如完璧归赵之后去了哪里? 蔺相如

华夏5000年历史中,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许多让人猜不透想不明白的谜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谜底已经被我们解开,但也有许多或许永远也解不开的“未解之谜”。

和氏璧究竟去了何方?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被奉为“无价之宝”,有关它的传说数不胜数。令人遗憾的是,和氏璧已经失传了上千年。

神奇经历据传,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他有一天在荆山(今湖北南漳县西)砍柴时,发现一块大青石上栖息着一只凤凰。凤凰不栖无宝之地,所以他认定这是一个宝物,便把石头弄回来献给当时的国君楚厉王。昏庸暴虐的楚厉王认定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说卞和犯了欺君之罪,砍掉了他的左脚。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继承王位,卞和再一次带着大青石去见楚武王,但不识货的楚武王又以同样的理由砍掉了卞和的右脚。待楚文王继位后,失去双足的卞和抱着青石在荆山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到双眼流血。楚文王知道这件事情后大为惊奇,派人接他入宫并问清了他痛哭的原因。后来,楚文王命人将这块石头剖开,果然发现了一块晶莹无比的宝玉。于是便命工匠将这块美玉雕成了一块玉璧。为了纪念卞和献玉有功,就将这块玉璧命名为”和氏璧“。

公元前333年,楚国吞灭越国,楚威王因为宰相昭阳在消灭越国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于是将和氏璧赐给了昭阳。昭阳某日请客时,出璧让各宾客观赏,席散时却不翼而飞,虽多方搜查也毫无下落。国宝的不翼而飞震惊了朝廷内外,楚王下令全国范围内搜寻这件价值连城的宝物,但是最终没有结果。

和氏璧就这样销声匿迹了几十年后,和氏璧又突然到了赵国,落在赵王手中。

赵国得到和氏璧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秦昭王的耳中,秦昭王对这件稀世之宝产生了觊觎之心,于是派人送信给赵王,希望用15座城来换取和氏璧。赵王明知秦国想强取豪夺,但慑于秦国势力,怕得罪秦国招来灭国之灾,只好派蔺相如持璧出使秦国,于是便有了历史上“完璧归赵”的故事。

以司马迁的严谨,蔺相如献璧与完璧的故事应当是真实的事件。司马迁称赵惠文王“得楚和氏璧”,这个价值连城的和氏璧是如何从楚国到赵惠文王手中的,司马迁没有细说。

公元前228年,秦国大军攻占赵国,赵王投降,献出了和氏璧,和氏璧最终还是落到了秦国的宝库之中。但从此以后,和氏璧便从历史记载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了哪里呢?有一种说法认为:秦始皇得到和氏璧后,命玉工将宰相李斯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雕刻在和氏璧上,作为皇帝的玉印,这样和氏璧就成了国玺,代代相传。秦始皇死后,赵高利用和氏璧篡权。刘邦率兵攻入咸阳时,国玺落到了他的手中,刘邦建立汉朝后就把玉璧作为汉朝的国印,从此和氏璧成为“传国玺”。刘邦之后,传了九代皇帝。

  但是,历史文献中关于秦国传国玉玺的来龙去脉记载得比较详细。《晋书·舆服志》、唐徐令信《玉玺谱》等记载“色绿如蓝,温润而泽”,指明它是用蓝田玉制成的,因此用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目前,关于和氏璧的最终下落有两种

推测:一种认为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

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内,并没有作为传国玉玺流传后世。如果是这样,将来有朝一日发掘秦始皇陵墓地宫,我们还有机会一睹和氏璧的风采。

另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战争中遗失,或被项羽夺去。

秦末,项羽率 兵进攻咸阳,焚烧秦宫殿,挖掘秦陵墓,掠夺宝物、美女,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但在随后而来的楚汉战争中,项羽兵败,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它或许藏在项羽的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或许被遗落在项羽的兵败之地——垓下(在今安徽)。

1987年,湖北地质学家郝用威认为和氏璧就是产于鄂西北神农架地区的变彩拉长石,或称拉长月光石,地质学家袁奎荣还用变彩拉长石复制出一个秦代国玺,引起不小反响。问题是,这石材根本就不是玉,也比较廉价,很难想象它就是和氏璧的“本相”。

袁奎荣以变彩拉长石复制的“和氏璧”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件无价之宝,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现在在何处?在漫漫历史烟云中,这已成了千古之谜。

蔺相如自由行旅游攻略

  • 点击查看更多